?

闡述漢語言文學對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的相關作用及發展策略

2022-06-26 15:46王亞慧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文化傳播漢語言文學發展策略

王亞慧

摘要:漢語言文學是我國的傳統學科,肩負著傳播與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本文主要闡述漢語言文學與傳統文化的關聯,并分析新形勢下傳統文化傳播面臨的困境,進而詳細論述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發展策略。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文化傳播;作用;發展策略

引言:

中華傳統文化類型豐富,是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寶貴資源,更是新時代教育事業長足發展的福祉。如文言文、古詩詞、傳統節日、漢字等,尤其是節日、古詩詞、漢字已完全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詩詞歌賦作為我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對于漢語言文學教育具有較強的輔助性,也成為漢語言文學教育的主要部分,這一優勢對于傳播傳統文化有巨大意義。

一、漢語言文學與傳統文化的關聯

漢語言文學與傳統文化之間關聯緊密,對于傳播傳統文化具有較強的輔助性。關于漢語言文學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聯主要從文字學與書法等幾方面深入分析:首先來說文字學,文字是我國的傳統,歷經不同朝代的演變流傳至今,每個漢字都有其約定俗成的字義。如“曌”這個字,最早是形容武則天,稱她為武瞾,也是為女皇帝而特意創設的,與此同時,“曌”這個字還與古代的陰陽五行說有關系?!皶住弊值纳喜糠质侨赵峦w,下部分是空,日月表陰陽之意,這也是武則天為了凸顯自己的地位。其次來說書法,書法是我國偏向藝術性的傳統文化,我國歷史上有很多杰出的書法家,如王羲之、顏真卿等。同時這些書法的內容多以詩詞歌賦為主,而詩詞歌賦正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故此流傳下來的書法藝術作品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最后是經典著作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如我國的四大名著,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地位[1]。另外歷史名著《史記》《資治通鑒》等,還有醫學名著《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等,工具類名著《開工天物》等,還有諸子百家。這些名著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二、傳統文化傳播面臨的困境

傳統文化傳播一直是國家較為重視的課題,也是國家文化事業發展的核心力量,按照當前趨勢分析,傳統文化傳播尚且不足,或面臨困境。關于困境可以從三方面詳細分析:第一,課程廣泛。漢語言文學肩負著傳播傳統文化的重任,其中大部分學科有助于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如古代漢語、古代文學史等。但是結合國家教育部門對于學生的需求導致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接觸與學習的內容過于廣泛,既要學習傳統文學,又要學習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廣泛的課程致使漢語言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傳統文學了解尚淺;第二,學生缺乏傳播傳統文化意識。盡管在高校語文是必修課程,但是對于學生的影響力較淺,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學生思維受現代思想文化沖擊,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播缺乏責任意識;第三,課堂過于傳統。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構建和諧的環境,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創設趣味性課堂對于學生漢語言學習具有較強的輔助性。但是當前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傳統方式,課堂靈活性不強,學生對于漢語言的學習缺乏足夠積極性,唯一支撐著學生去學的動力就是期末的考試。

三、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發展策略

(一)重構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

漢語言文學是高校較為重視的專業,在教學中已經形成了完備的課程體系。但是為了借助漢語言文學傳播我國傳統文化,高校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構建課程體系,如延長課程授課時間、將其中部分課程列為必修課程、加大傳統文學教育力度等,在新時代教學中嘗試重新構建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拓展傳統文化對于學生的影響力,加深專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促進傳統文化的廣泛傳播。

(二)以傳統文化為論文研究點

論文是高校學生研究某一文化或者某一課題的主要形式,教師應借助論文的方式引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關注。以傳統文化為論文研究點,在論文任務中促使學生閱讀漢語言文學相關書籍,掌握其中更多的知識,學習傳統文化。在議論中,首先是鑒賞,而鑒賞正是學生評價與分析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故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布置論文任務,在論文中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積極性,并在論文研究中深化學生對于專業課程與傳統文化的了解。

(三)在活動中傳播傳統文化

實踐活動是加深學生理論知識的主要途徑,在漢語言文學中傳播傳統文化可以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傳播途徑,擴大漢語言文學的影響力[2]。例如倡導學生組織社團活動,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漢語言文化意識,如詩詞大會、成語接龍賽等,抑或者在傳統節日中組織各類豐富的實踐活動,如在清明節組織學生參加掃墓活動,抑或在中秋節組織學生猜燈謎等,借助傳統節日文化拓展傳統文化的傳播。實踐活動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最直觀有效的,在實踐中學生的文化傳播意識更濃。

(四)強化漢語言師資力量

強化師資力量建設也是促進傳統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強化的主要對象是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傳統文化傳播意識等方面,只有提升教師的整體教學素質,才能在教學中深化學生的傳統文化傳播意識。如高校為教師創造學習機會,倡導教師創新教學方式,科學利用新時代教育資源,始終將傳播傳統文化視為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責任與使命。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是我國的傳統學科,肩負著傳播傳統文化的重任,高校作為教學的主要基地,應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傳播意識,拓展傳統文化傳播路徑,倡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傳播傳統文化,使其與接受教育融為一體,將我國固有的文化特色在新時代持續傳承與弘揚下去。

參考文獻:

[1] 杜夢嬌. 漢語言文學對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的作用探討[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1(1):1.

[2] 靳喜娜. 漢語言文學對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的作用分析[J]. 青年文學家, 2020(15):2.

猜你喜歡
文化傳播漢語言文學發展策略
試析漢語言文學教學如何提高實效性
中國文化傳播與藝術人才外語能力培養創新
探析漢語言文學中國學文化的魅力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淺析《黃河晨報》對河東文化的傳播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讀《申報》女性廣告,享文化傳播之精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