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關聯理論對偵探小說翻譯的指導意義

2022-06-26 07:02李學斌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4期
關鍵詞:翻譯實踐關聯理論

李學斌

摘要:偵探小說是近年來在我國很受歡迎的一種文學作品,但其屬于通俗文學,地位并沒有得到認可,導致近些年關于偵探小說的翻譯研究相對較少,鮮有學生或學者探索這一領域。筆者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將關聯理論和偵探小說翻譯實踐相結合進行探討的也是寥寥無幾。本文首先分別梳理了國內外對于關聯理論和偵探小說翻譯實踐的研究成果和相關文章,隨后分析了關聯理論對偵探小說翻譯實踐指導的可能性與可行性,以期對業內研究和翻譯實踐有所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關聯理論;翻譯實踐;偵探小說翻譯

一、偵探小說及其翻譯的研究

偵探小說是以遵從道義、崇揚法治為主題,偵探為主角、犯人為配角,謀殺犯罪為故事,運用推理方法緝捕兇犯、科學技術確定證據,并求布局懸疑、結構緊密、背景真實、文辭簡潔的小說(程盤銘,1999)。偵探小說這一概念源于西方,偵探文學的身影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些神話故事和《圣經》之中。1841年愛倫·坡發表了《莫格街謀殺案》,才真正將偵探小說這一文體引入大眾視野,并對現當代世界文學的演進產生廣泛、深刻的影響(袁洪庚,2005)。

眾所周知,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偵探小說發展歷史并不久遠。自中國傳統公案小說退出文學舞臺后,社會變革和新的社會生活呼喚一種新類型的小說,于是中國偵探小說應運而生(苗懷明,2001)。它發端于大量西方偵探小說的譯介,清末民初時期的譯作中一半以上都是偵探小說。1905年,周作人在魯迅介紹下將愛倫·坡的《金甲蟲》翻譯成中文并在《女子世界》上發表。其后林紓、劉半農、程小青等人先后用文言文和白話文翻譯了大量偵探名著,如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等,作品備受大眾青睞。

偵探小說具有鮮明的文學體裁特點。不同于其他類型小說,偵探小說需要以嚴密的推理邏輯、緊湊的故事情節來吸引讀者。因此在翻譯時要注意把控小說主線和線索,跟隨作者的敘事邏輯。筆者經上網查閱資料發現,對于偵探小說翻譯的研究從理論層面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視角,現按其出現的時間順序羅列如下:

首先,最早出現的分析視角是等效理論。尤金·奈達(1964)早在《翻譯科學探索》一書中提出等效理論,強調在翻譯過程中要把讀者的感受放在首位。譯文在譯文讀者中所引起的效果應等同于原文在原文讀者中所引起的效果。奈達長期從事《圣經》的翻譯研究,其1979年出版的譯作《圣經·現代英語譯本》就是根據讀者反應理論譯成的,而《圣經》則是偵探小說的源頭之一,其中不乏大量偵探文學元素,可見奈達在翻譯過程中對偵探文學領域翻譯的研究和思考。國內等效理論的著名倡導者金隄同樣強調要把接受者的感受作為首要考慮因素。

其次是轉換理論視角。穆雷(1990)在《評卡特福德的<翻譯的語言學理論>》一文中對卡特福德翻譯轉換理論做出了客觀評價,說明了其對偵探小說的指導意義。

第三個是文化傳播視角。哀荻涌(1994)在《林紓的文學翻譯思想》中說到,林紓認為偵探小說的翻譯熱不僅滿足了讀者的需求,使中國作家受到啟示,也促進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接下來是多元系統理論視角。郭淑賢(2011)在《多元系統理論視角下的晚清偵探小說翻譯》一文中指出偵探小說翻譯熱潮并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它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文化和文學傳統背景。

最后是關聯理論視角。筆者通過搜索資料得知,近年來不斷有人將關聯理論應用到偵探小說的翻譯實踐當中,如敖霖(2017)、秦程(2021)等。

二、關聯理論的研究

關聯理論源于語用翻譯研究,是一種認知語用學理論。1986年,法國語言學家、哲學家斯波伯(Sperber)和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遜(Wilson)最早在《關聯性:交際與認知》一書中提出了涉及交際與認知的關聯理論。該理論由格萊斯(Grice)合作原則中的關聯原則發展而來,將語言的交際行為視作明示到推理的過程。交際活動涉及兩個對象——說話者和聽話者。在特定場合下,說話者通過明示行為傳遞交際線索提供的交際意圖和含有說話者隱含意義的信息意圖;聽話者需要大腦機制的密切配合,才能理解說話者的兩方面意圖。在認知推理的過程中,便形成最佳關聯,關聯性越強,聽話者理解的意圖就越準確。關聯性的強弱取決于兩個因素:處理努力和語境效果。在同等條件下,處理努力越小,則關聯性越強;語境效果越大,則關聯性越強(林克難,1994)。關聯理論主要包括兩個原則:認知原則,即人類的認知傾向于與最大程度的關聯性相吻合;交際原則,即每一個話語或推理交際的其他行為都應設想為話語或行為本身具備最佳的關聯性(彭漪漣,2004)。關聯理論將交際與認知結合起來,推動了認知語用學的發展,也對交際活動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關聯理論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研究話語解讀,認為人類心智的信息處理以關聯為驅動力,對所掌握的信息進行選擇性處理,從而構建出新的話語表征。它經過二十余載的發展現已日趨成熟,在語用學語義學、修辭學、交際研究、心理與社會語言學、認知心理學、語言哲學和文學等方面逐漸顯示出強大的解釋力,其影響力大大超過了所引起的爭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對我們認識和解釋交際產生了革命性的作用。關聯理論可以說是近年來給國內外語用學界帶來較大影響的認知語用學理論。

三、關聯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研究

威爾遜的學生格特(Gutt)最早將關聯理論引入翻譯研究。1991年,他的著作《翻譯與關聯—認知與語境》的出版標志著關聯翻譯理論的誕生,也標志著語用翻譯研究走向系統化(李珊,2019)。此書同時引起了西方語言學界、哲學界的強烈反響,學者們發現可以用關聯理論來解釋語法學、文體學、傳播學、語用學等領域的許多現象和問題。

格特指出,關聯性是一個相對概念,其強弱受認知推理努力和語境效果的影響。即在相同條件下,如果語境效果越好,所付出的推理努力越小,關聯性就越強,反之亦然。關聯論的主要觀點是人類交際的關鍵在于創造一種對于最佳關聯性的企望,即聽者企望他試圖進行的解釋能以最低的加工成本產生足夠的語境效果(Gutt,1992)。而譯者應從原交際者明示的交際行為中尋找最佳關聯性,再把這種關聯性傳遞給受體。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不僅要準確把握說話人明示的含義,更要分析說話人的風格、情緒、背景等推理出說話人暗含的目的,同時要考慮聽話者的語言文化習慣,使得聽話人以最少的努力獲得最核心的信息,即找到最佳關聯,減小譯文讀者在推理上付出的努力,提高語境效果。也就是說,原交際者的目的和受體的要求在認知語境相關的方面與原文相似(趙彥春,2003)。關聯理論在翻譯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包括文學翻譯、公示語翻譯、字幕翻譯等。

隨著語用學和關聯理論研究的飛速發展,國內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從這一角度來闡釋翻譯研究的相關問題。雖然我國對關聯理論的研究比國外起步相對較晚,但近年來國內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日益豐富,關聯理論得到持續發展,其理論兼容性和適用范圍不斷擴大。

林克難(1994)在《關聯翻譯理論簡介》一文中最早將關聯翻譯理論介紹到國內翻譯界,他認為其立論基礎是翻譯是一個推理過程。

何自然(1997)最早探討了關聯理論對語用翻譯的啟示:要準確理解原文必先重視原文的語境,通過對語境的分析,找出原文與語境間的最佳關聯。

李占喜(1999)以關聯理論為理據, 提出“關聯域”這一概念。

宋旭、楊自儉(2003)以關聯理論為參照,嘗試建立譯者原文理解推導模式,從認知語用學的角度描述了譯者對原文的理解過程。

曹曉安(2019)討論了關聯理論在詩歌翻譯中的應用,指出原作在語義、意象上具有多重闡釋性,因此譯者需采用模糊關聯的方法。

四、關聯理論對偵探小說翻譯實踐的適用性探討

綜上可以看出關聯理論廣泛的適用性和對多種體裁文本的兼容性。

不同于其他類型小說,偵探小說往往將線索和關聯隱藏于行文之中。小說中也不乏大篇幅的環境描述、細節描寫、專業領域用詞、人物心理活動描寫和人物對話等,因此在翻譯時要注意跟隨作者的敘事邏輯以及文中的線索和主線,建立相似認知語境,盡可能消除語言與文化間的差異與障礙,實現最佳理解環境(李俠,2016)。成功的翻譯可以讓譯語讀者不用花費不必要的努力就能獲得足夠的語境效果,推理出原作者的交際意圖,這就要求翻譯的最佳關聯性(林克難,1994)。由此可見關聯理論在偵探小說的翻譯中極具適用性,也便于解決其中大量的省略、修辭、不可譯現象等翻譯難點。在“忠實”的基礎上進行自由或創作翻譯,也是關聯理論的主張之一。自由翻譯并不是讓譯者超越原文,而是讓原文的“靈魂”得到最佳體現。

以上使得偵探小說的翻譯與關聯理論的應用不謀而合。在關聯理論指導下,翻譯偵探小說時要在保證譯者忠實原著內容的基礎上,使受體在閱讀時可以實現最佳關聯性,從而達到良好的交際效應。同時也需要譯者采取一定的翻譯技巧:

1.增譯。關聯理論指導下,在翻譯偵探小說時,為了使讀者更好地掌握譯文內容,有時要采取增譯的策略。由于有些讀者并沒有足夠的了解西方發展歷史,因此譯者往往需要在譯文中給出更多的文化背景詮釋和細節。例如,當小說中出現了讀者并不熟悉的英國歷史背景和文化時,就必須對這部分內容作補充說明,加以注解。讀者對此有了充分的了解,方可促進最佳關聯性的實現。

2.創譯。由于中西方思維習慣、社會習俗以及價值觀念等都大相徑庭,所以中外文學之間在許多方面都有了很大不同或空缺,產生不可譯性,這也決定了譯文往往無法充分忠實于原著。在這個情形下,譯者就必須對偵探小說原著內容進行再創新的翻譯活動。這種再創新并不是背離原著進行,而是在保證忠實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適當的再創新譯文,根據關聯原則,可以選擇合適的詞語進行搭配、詞性轉換、拆分重組等,從而為譯文讀者提供良好的交際環境,實現最佳關聯性意義上的理解和交流。

3.編譯。在關聯理論中,認知和交際原則就涵蓋了編譯的理據。在進行偵探小說翻譯實踐時,由于中英文之間語言文化的差異需要譯者大膽使用翻譯手段來尋找不同語言間的最佳關聯。由于中英文句子長短、構成方式和重心都相去甚遠,特別在某些復雜的英語長句中,譯文很難做到完全根據原著詞序直譯。所以,翻譯應當按照漢語的行文習慣和語言邏輯對英文句子加以拆分重構,使翻譯更適應目標語的語言與文化習慣,以便于使原著編者的交際與意圖和譯文讀者的推理與認知更加一致。

五、總結

近年來,由于偵探小說在國內十分流行,越來越多的出版商開始引進國外暢銷的偵探小說。因此,對其翻譯需求也越來越大。因為中國偵探文學地位在國內沒有獲得廣泛認可,且目前的漢譯小說質量不甚理想,所以關于偵探小說的翻譯研究也亟待革新與發展。隨著學界對關聯理論的關注度不斷提升,以關聯理論研究和關聯翻譯理論為視閾的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無疑也會更加深度化、系統化。關聯論下的翻譯觀可以指導譯者尋找人類話語交際的最佳關聯性,使譯文讀者能用最少的努力來獲取足夠的語境效果,進而完成翻譯與受體之間的訊息傳導,其對于翻譯偵探小說有著很好的適用性。希望通過本文對關聯理論如何指導偵探小說翻譯實踐進行的嘗試性分析和探討,可以進一步擴展和細化關聯理論的應用范圍,并且為引進的優秀外國偵探小說提供翻譯思考和思路。

參考文獻:

[1]Nida, E.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Sperber,D.&.Wilson,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M].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哀荻涌.林紓的文學翻譯思想[J].中國翻譯,1994(03):42-44.

[4]程盤銘.偵探小說的定位、定型及定義[J].北京:啄木鳥,1999(05):77-80.

[5]何自然,冉永平. 新編語用學概論[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6]林克難.關聯翻譯理論簡介[J].中國翻譯, 1994(04):6-9.

[7]宋安娜,黃澤新. 偵探小說學[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

[8]孫千惠.國內關聯理論研究綜述[J].教學改革, 2015(19):119-120.

[9]趙彥春.關聯理論對翻譯的解釋力[J].現代外語,1999(03):273.

猜你喜歡
翻譯實踐關聯理論
預設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關聯理論探析
基于語用學的虛擬語氣研究
試析翻譯理論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
關聯視閾下的學習者語用能力發展研究
翻譯活動中母語的重要性
籃球意識訓練的相關因素研究
順應理論視閾下的漢諺英譯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