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課堂合唱教學的創新模式與方法探析

2022-06-26 19:27林小微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3期
關鍵詞:合唱教學創新方法小學音樂

林小微

摘要: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帶領學生進行多聲部訓練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表達高雅音樂藝術的一種形式。在小學課堂合唱教學中,既能讓學生自主感知作品情緒,增強團結協作意識,激發深層次的內在感知能力,又能在多重聲部中發掘音樂潛能。因此,教師需要創新課堂合唱教學的模式與方法,調動學生對合唱的興趣,讓其在技能上有重大突破,使學生合唱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并在音樂中獲得審美體驗。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合唱教學;創新方法

前言:

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難點,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要完成和諧優美的多聲部教學,更是擺在音樂教師面前的頭等難題,有很多教師會在課堂中忽視合唱教學。但合唱教學卻有很多優勢,不僅能激發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興趣,引導其步入更富多彩的聲音世界,并且在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表達、鑒賞和審美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對合唱教學有足夠重視,致力于探索出一條讓學生樂于學習合唱的教學道路。

一、自主選擇聲部,激發合唱興趣

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充滿興趣,才能產生一往無前的動力。有了興趣的助力學生會自主愉快的探究知識的奧秘,學習起來也會輕松不少。在合唱教學中也同樣如此,首先最重要的便是調動學生對音樂的無限興趣。想讓小學生同時聽出兩個聲部的確有些困難,但如果讓學生只聽一個聲部的話,就會極大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將高低兩個聲部分開聽,然后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聲部,這樣不但可以讓小學生有更多自由選擇的權利,還能激發學生對合唱的熱情。

例如,在學習《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這首歌曲時,高聲部可能更受學生歡迎,教師可以先可以為學生播放高聲部應該怎樣唱,當學生在基本掌握高聲部唱法后,教師再為學生展示低音部的合唱部分,并引導學生:“老師知道唱低音部可能有些困難,那你們誰愿意挑戰困難呢?”此時有部分學生在好勝心的驅使下,便會踴躍舉手挑戰難度。然后教師再讓其他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歡或者最拿手的聲部,這樣就會讓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愈加濃厚。教師利用讓學生自由選擇高低兩種不同聲部,既凸顯課堂民主、寬松的氛圍,又讓學生快速掌握更適合自己聲部的合唱方法,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重視師生合作,降低合唱難度

現代教育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在合作中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而且對構建和諧新型師生關系有重要促進作用。在小學合唱課堂中,為降低合唱難度,教師可以擔任其中任意一個聲部,然后由學生承擔另一個聲部的重任,學生的人數眾多,音準也較為容易掌握。再讓師生交換聲部,這樣學生就學會了兩個聲部的唱法,這種教學方式明顯要比學生自己演唱要簡單的多。因此,教師應在音樂課堂上重視師生合作的價值,為合唱教學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例如,在《游擊隊歌》時,這首歌本來非常有力度感,更更適合男聲演唱,教師也可以利用男女混唱的形式來唱這首歌,目的是讓女生也能感受到這首歌的強大氣勢。教師在合唱中可以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游擊隊歌》的男生合唱部分,先為學生展示這首歌小軍鼓般的節奏感和行進感。然后在合唱教學中教師唱低音部分,讓學生和以高音。當學生聽見老師的低音唱的如此美妙時,頓時激發其強烈的審美體驗,繼而在高音合唱部分更加用心。最后教師再與學生互換聲部,這樣學生又以最快速度學會了低音聲部的唱法。教師在合唱教學中重視師生間合作互動,不僅能降低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難度,而且有利于活躍音樂課堂氛圍,這也成為創新合唱教學的最佳方法。

三、樂器輔助教學,及時把握音準

在課堂合唱教學中,如果教師只讓學生自顧自的演唱,將難以把握各聲部的旋律,繼而產生“跑調”現象。有條件的班級可以在音樂課堂上采用樂器輔助教學,如此可以讓學生在樂器的熏陶下,體會音樂的美感。學生有時會唱的音律不準,但樂器演奏出來的曲調是準確的,教師可以在合唱教學之前做簡單的合奏訓練,可以創新的開展讓學生自己演奏和合唱的形式,在強化演奏、聽力訓練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進行合唱訓練,會極大降低“跑調”的幾率。

例如,在教學《我是草原小牧民》這首歌曲時,齊唱也是合唱的一種,這首歌時十分適合讓學生齊唱的歌曲。但在齊唱中教師會發現有些學生總是在音準上有所欠缺,與其他學生在合唱中總顯得不太協調。此時教師可以利用豎笛來糾正學生在音調上的錯誤。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示范吹奏,然后再把學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吹豎笛,另一部分進行合唱曲目,如此學生可以在合唱時很好的掌握音調。再讓學生互換角色,吹豎笛的學生合唱,已經合唱過的學生吹豎笛,這樣學生既學會樂器的吹奏方式,又很好的掌握了齊唱技巧。教師在音樂課堂上借助樂器輔助教學,并創新性的讓學生自己吹奏找到音準,能讓學生及時糾正合唱聲音高低的問題,讓學生合唱時“跑調”現象大為減少,進而構建高效小學音樂課堂。

結論:

總之,培養小學生的合唱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建立在努力訓練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教師需要從基本課堂訓練做起,讓學生自主選擇聲部,讓其對合唱更感興趣;重視師生間的配合,以此降低學習合唱的難度;利用樂器輔助教學,把握歌曲的音準,減少學生“跑調”現象。教師利用這些創新性的教學手段,會讓課堂煥然一新,繼而讓小學生對合唱的興致更高,為后續高難度合唱教學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杜曉麗.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創新談[J].吉林教育,2021(15):65-66.

[2]李倩倩.探究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創新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3):101-102.

猜你喜歡
合唱教學創新方法小學音樂
淺談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從提升科學水平角度分析高校黨建工作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試論森林分類經營的創新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能力培養的合唱教學方法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