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全國129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的空間布局研究

2022-06-29 21:06彭姣
旅游縱覽 2022年6期

彭姣

摘 要:以全國129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為研究對象,借助ArcGIS空間分析中的最鄰近指數分析、Ripley’s K函數、核密度分析等空間統計方法對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的空間分布特征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整體呈現“南多北少,東密西疏”的空間分布格局;呈現高度聚集分布狀態;呈現“工”字形,兩高六次高的分布密度特征。最后根據相關結論提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可持續發展策略,以期全面振興鄉村經濟。

關鍵詞: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空間分布特征;ArcGIS空間分析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基地項目(20JD030)。

發展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切入點,是開啟鄉村振興的“金鑰匙”?!笆奈濉逼陂g,要將鄉村旅游與農村各領域的政策措施相銜接、相協調,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站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構建發展格局的高度,繼續推進鄉村旅游重點鄉村與鄉鎮建設,充分發揮區域鄉村連接城鎮的凝聚力和特色優勢,鄉鎮建設將成為服務鄉村旅游發展的區域核心,帶動鄉村旅游的集聚化和規?;l展,助力城鄉旅游一體化發展,打造鄉村旅游最具影響力的品牌。目前,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不含港、澳、臺)共有1299個鄉村(鎮)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迅速發展,家庭游、周邊游成為主要市場,得到人們的青睞,鄉村旅游享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學術界圍繞“鄉村旅游”主題詞進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鄉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與路徑探究、鄉村旅游與新農村建設耦合協調性探究、鄉村旅游開發模式探究[1-9],從空間視角分析各類鄉村旅游資源的空間布局特征、空間演化格局與優化調控及影響因素[10-14],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分別從全國、省級、市級、地區等不同角度對各類鄉村旅游資源進行有益的空間探索[15-21],現有成果多以省、市級為案例地進行研究,宏觀層面中研究全國“重點村鎮”“示范村”等研究相對較少?;诖?,本研究擬以全國129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為研究樣本,采用空間計量法對空間分布特征進行探析,實現鄉村旅游村鎮空間優化與布局研究,為持續推進重點村鎮開發與建設提供參考,通過量化帶動鄉村旅游村鎮集群化發展,實現村鎮融合發展。

(一)研究方法

1.最鄰近指數分析

最鄰近指數分析,是通過實際與理論最鄰近距離的對比,從而界定空間分布類型的一種方法。

(二)數據來源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獲取2019年至2021年官方公布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數據,其中包含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重點村和首批重點鄉鎮;百度拾取坐標系統精準定位1299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點要素的經緯度信息。將坐標數據導入ArcGis10.8中,利用各工具單元進行多方面矢量化分析,揭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總體空間分布格局。

(一)總體分布格局分析

從總體分布格局來看,整體呈現“南多北少,東密西疏”的分布特征。利用ArcGIS10.8將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在空間中轉化為點要素,進行可視化分析。鄉村旅游重點村依附于重點鄉鎮,充分發揮鄉鎮連城帶村的積極作用。依據七大地理區整理數據可知(見表1),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數量最多的是華東地區,共有284個重點村23個重點鄉鎮,占比24%,其次分別為西北、西南、華北地區。

(二)空間集聚分析

全國129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呈高度聚集狀態。將數據定位到地理坐標系GCS_WGS_1984對其進行投影,利用空間統計工具計算最鄰近指數,用觀察模式和CSR模式的最近鄰距離分別測算出全國鄉村旅游第一批重點村、第二批重點村、第三批重點村、首批重點鄉鎮及整體重點村鎮的最鄰近指數(見表2),并對其進行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整體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第一批重點村、第二批重點村、第三批重點村、首批重點鄉鎮,最鄰距離指數分別為0.485 860、0.702 088、0.561 963、0.685 821、0.651 121,R值都小于1,且Z值都為負數,在顯著性水平5%的置信水平下P值都為零,表示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空間分布總體趨向于聚集且聚集度越來越高。

由于點要素的分布格局可能會隨著空間比例的變化而變化,在小范圍內可能呈現群集分布,在大范圍內可能呈現隨機分布,Ripley’s K函數可以分析任意尺度空間分布特征。因此,文章利用Ripley’s K函數對全國129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數據K觀測值大于K預測值,進一步印證全國129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呈高度聚集狀態。

(三)空間密度特征分析

從空間密度特征來看,整體呈現“工”字形,兩高六次高的分布特征。采用Kernel Density測算全國1299個鄉村旅游村鎮空間分布狀態,選取0.8 km為帶寬,生成核密度圖。依據核密度測算值,將值域分為6個等級,顏色越深的區域表示核密度值越大,集聚度越高,最高聚集度可達6.158 172~10.610 363/ km2,兩大高密度區域位于京津地區和江浙地區,以北京、天津、寧波、上海、南京五大省會城市為中心,密度值逐次向外遞減。六大次高密度區域位于河北河南一帶,重慶市、青海甘肅交界處,貴州省、海南省、山東省,依次向中部逐次遞減,形成“工”字形的空間密度分布特征,西藏、新疆、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形成低密度聚集區域。

(一)結論

本研究基于全國129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數據,百度地圖拾取經緯度,綜合使用空間統計法中的最鄰近指數分析、Ripley’s K函數、核密度分析方法對全國129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空間結構與空間分布模式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從總體分布格局來看,整體呈現“南多北少,東密西疏”的分布特征。其中華東地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數量較大,占比24%,相對而言,東北地區與華南地區重點村鎮數量較少;從空間集聚來看,129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空間分布總體趨向于聚集且聚集度越來越高;從空間密度特征來看,整體呈“工”字形,兩高六次高的分布特征,其中兩大高密度區域位于京津地區和江浙地區,六大次高密度區域位于河北河南一帶,重慶市、青海甘肅交界處,貴州省、海南省、山東省。

(二)建議

根據全國1299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已經形成的空間分布特征,應從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角度出發,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統籌規劃鄉村旅游布局。鄉村旅游重點村要依附于重點鄉鎮,發揮鄉鎮連城帶村的積極作用,充分挖掘鄉村多元功能價值,通過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文化、產業、人才、生活、組織振興,建設具有“一村一品”特色的鄉村旅游景區,開發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推動鄉村旅游朝著特色化、規?;?、品牌化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結合周邊高星級旅游景區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和當地生產生活方式打造一批有內涵有特色的“綠+紅”“綠+古”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供中小學生、大學生人群進行研學旅行。鄉村旅游重點村鎮要融入旅游六要素,即吃住行游購娛,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民宿、鄉村購物商場、農家樂,打造鄉村特色夜景,推進鄉村旅游全產業鏈同步發展,走以旅興村、以旅富民高質量的發展道路。

[1] 鄧小海.從“脫貧”邁向“振興”:鄉村旅游發展的動力轉換[J].貴州社會科學,2021(2):163-168.

[2] 黃凌云.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與農村三產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21(11):73-74.

[3] 鄧小海,肖洪磊.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鄉村旅游轉向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5):42-49.

[4] 張贊梅,顧金孚.鄉村振興背景下農家書屋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路徑探析:基于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潘家浜的思考[J].圖書館建設,2020(增刊1):274-277.

[5] 陸林,任以勝,朱道才,等.鄉村旅游引導鄉村振興的研究框架與展望[J].地理研究,2019(1):102-118.

[6] 梁陶.四川省新農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耦合性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12):301-306.

[7] 陳敬芝.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的耦合協調發展[J].農業經濟,2018(12):53-54.

[8] 鄢向榮.鄉村生態旅游開發模式的構建與產業化發展:評《鄉村旅游開發與產業化發展探究》[J].世界林業研究,2021(5):129.

[9] 崔昕.全域旅游理念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旅游開發的有機結合[J].農業經濟,2020(9):43-45.

[10] 劉宇杰,周勇,劉小東,等.中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空間分布格局及影響因素[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1):1-15.

[11] 楊慶,張鳳太,安佑志,等.貴州省旅游扶貧村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以國家級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1(6):316-322.

[12] 殷章馨,夏贊才,唐月亮,等.城市群地區鄉村旅游點空間格局演變與優化調控: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J].經濟地理,2021(9):214-224.

[13] 余汝藝,梁留科,蘇小燕,等.村域尺度旅游效率空間分異及形成機理:以洛陽市375個旅游村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21(4):893-905.

[14] 宋居宇,姜衛兵,何蘭.江蘇省星級鄉村旅游區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2021(2):366-378.

[15] 熊浩,王強,鄢慧麗,等.多尺度下中國休閑鄉村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8):232-239.

[16] 劉曉英.山西省鄉村休閑旅游地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10):262-268.

[17] 王耀斌,宋穎,黃珊,等.甘肅省鄉村旅游示范村空間分布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7):240-247.

[18] 鄒雄,王晶,張路.重慶市休閑農業示范點空間分布及影響因素研究[J].生態經濟,2020(5):110-115.

[19] 李強,章天成,楊立國.鄉村旅游資源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以湖南省衡陽市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1):36-43.

[20] 李濤,陶卓民,劉家明,等.山岳景區依托型鄉村旅游就業吸附的空間特征[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1(2):153-161.

[21] 李濤,朱鶴,王釗,等.蘇南鄉村旅游空間集聚特征與結構研究[J].地理研究,2020(10):2281-2294.

[22] 唐健雄,李莜蓓,肖林.湖南省紅色旅游資源空間格局與影響因素[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9(2):74-8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