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2022-06-29 08:00穆尼拉吐爾遜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2年5期
關鍵詞:家庭教育中學生心理健康

穆尼拉?吐爾遜

摘要:教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對孩子的態度直接影響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好的教育方法會促進個體的身心健康,而不良的教育方法會阻礙個體的心理健康發展,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教育功能,實現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連續性和統一性,發展具有獨立適應能力和身心健康發展的個體。

關鍵詞:家庭教育;中學生;心理健康

前言:家庭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凹彝ナ呛⒆拥牡谝凰鶎W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碑敽⒆映錾鷷r,與家庭是首先接觸的。即使入學后,在家庭生活中度過的時間仍然是主要的部分。原生家庭教育顯示了對人的生活的影響,特別是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家庭教育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個人成長和生存的土壤,是情感支持和學習的場所,是個體成長的動力站,滋養兒童的心靈,是培養心理的源泉。如今,大多數家庭教育都將重點放在兒童的智力發展上,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例如情感表達,道德品質和生活方式。這種對家庭教育和衍生出來功利主義價值觀,反映了家庭教育中一系列難以改變的教育問題,父母在這里要注意子女與同伴之間的比較和競爭。這無形中抑制了個人的創新能力,它不能促進兒童個性的健康發展。

一般來說,在和諧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更加聰明,樂觀和自信。相反,它們會比較自卑,極端。一方面,隨著離婚率的上升,一些家庭已經成為單親家庭或重組家庭。這種家庭結構中的一些孩子表現出冷漠,自私,不滿和厭惡等不良狀態,甚至會有侵略行為或暴力的趨勢。另一方面,農村的留守兒童與祖父母同住,父母無法為他們提供在各個年齡段成長所需要的照料和教育,或者父母一方在家,但要承擔所有家庭事務和田間勞作,兄弟姐妹較多的家庭,父母不能考慮子女的成長情況。在城市中,一些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和教育子女。同時,因為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成華,于是花錢請保姆和家庭教育,這樣的家庭長期以來缺乏情感交流,個人尤其容易受到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

實踐證明,父母自身的社會道德和文化知識影響著個人心理的健康發展。如果父母熱愛學習,注重社會道德,遵守交通規則并且對環境友好,那么他們可以樹立榜樣,讓孩子效仿榜樣。如果父母本人素質高,興趣廣泛,健康優雅,包括鋼琴,棋,書法,繪畫,運動等方面,那么家庭生活和家庭感情等方面,將是豐富多彩的,孩子將變得積極,有助于培養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父母有不良的性格,不良的品格,情緒不穩定,打牌,吸煙,飲酒以及不良的現象,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存在如毆打,譴責和身體上的懲罰,就會對個體性格及行為的養成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家庭教育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摒棄說教,控制情緒,用情感教育感染孩子

在孩子教育中,身教重于言傳,情感教育比強迫性教育更重要。一些父母每天對子女進行教育,并遵循相同的原則,但收效甚微。為什么是這樣?原因是簡單無聊的講道無法與孩子的心理產生共鳴,孩子無法理解,甚至在他們的心中也可以培養出反叛的感覺。這時,有必要在情感上教育孩子們關于愛的知識。如果孩子犯了一個錯誤,那么嚴厲的斥責可能不如理解和寬容的眼神。允許孩子犯錯,但嘗試糾正它。當孩子受到委屈時,暴跳如雷地評理可能不容一個大大的擁抱那么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永遠是他堅強的后盾,孩子感到所有不滿情緒可能會消失。為了使情感教育有效,父母控制自己的情感很重要。作為父母,生活中也會有很多抱怨。工作壓力,艱辛的生活和激烈的競爭經常困擾著許多父母。但是回到家中時,讓情緒散開,并在孩子們面前展現出來。這樣,很容易給孩子的心理蒙上陰影。父母的情緒直接傳遞給家庭中的孩子。因此,父母必須在孩子面前友善,樂觀和快樂,當孩子耳濡目染,他們也會形成沉穩的性格和健康積極的精神。這樣,情感教育是成功的。

(二)加強溝通,學會傾聽,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

家庭教育中的一個突出現象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溝通,這引起了許多問題。 許多父母整日忙于工作和賺錢。他們要么花大量的錢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要么將他們的全部權力交給爺爺奶奶,與孩子的有效溝通太少會導致許多“問題少年”和孩子的心理問題。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父母需要會花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了解他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變化,并發現他們的心理問題。

為此,父母需要學習傾聽。父母需要坐下來與孩子平等交談。這樣,孩子們可以與父母分享真正的內心想法,父母也可以聽到孩子的發自內心的聲音。通過傾聽,將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并了解他們的內在需求。

(三)寬容為本,耐心等待,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成長和發展模式。一些孩子思維敏捷,聽話懂事,記憶力超群;有些孩子發育晚,思維遲鈍,,頑皮,記不住事情。在這一點上,父母是寬容的,不急于求成,必須耐心地等待他們的孩子慢慢成長。

教育孩子等同于“牽著蝸牛去散步”,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但是應該相信每朵花都有開花的時間,這是有早有晚。父母如果過度比較,寄予厚望,這一切都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壓力,并且不鼓勵孩子健康成長。也許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長大。

結語: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從小就高度重視對我們孩子的家庭教育,要深刻理解其重要性,遵守孩子成長和發展的規律,并注意教育的方法。同時,通過加強與學校的溝通與合作,可以形成教育的協同效應,從根本上保證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王金霞.淺論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家長,2019(20):7.

[2]張秀芳.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教書育人,2018(04):36.

[3]周政. 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08.36C9EC0F-1DCE-4369-A436-721665EA4977

猜你喜歡
家庭教育中學生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