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紀小學教師應重在“四個意識”的培養

2022-06-30 22:29王登君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關鍵詞:四個意識高尚教育者

王登君

21世紀的教育充滿希望與挑戰。新世紀里,教育的發展面臨諸多新情況新問題,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勞動者,就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塑造完美的人格。為此,作為教育者必須確立以下“四個意識”。

一、修身意識

古人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播灑陽光的人首先自己心中就要充滿陽光。葉圣陶先生說:“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分”,正人者必須先正己,一個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沒有修身意識的教師,那就毫無人格感召力可言。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學生是不可能按照你的要求去“參省乎己”來審視自己的靈魂進行自我教育的?!凹核挥?,勿施于人”。身為教育者要把學生培養成為高尚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是高尚的人。因為,只有德才兼備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才能在學生中享有威信,學生才樂意接受他的教育。教育實踐中每每會遇到這種情況:同一教育內容和要求,出自不同教師之口,學生會以不同的態度對待,所獲得的教育效果大不相同。對一個很有魅力的教師,學生往往心悅誠服地接受,并樂意實現教師的要求;反之,學生往往不以為然,漠然處之,甚至陽奉陰違,抗拒頂牛。所以,教師要處處嚴于律己,事事為人師表。要以積極向上的處世態度,豁達樂觀的寬廣胸懷,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業精神,堅強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學生,教化學生,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培養他們的崇高精神,造就他們的高尚人格。從而創造出“真善美的活人”,“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陶行之語)。

二、民主意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所著的《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一書中指出:“由于學生積極參與自學過程,由于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指令性和專斷性的師生關系將難以維持?!彼?,教師應當摒棄陳舊的教育觀,不應當把自己當做教育的主宰,以教育的權威自居;應當少一點求全責備,多一些欣賞贊美,而不應當動不動就以命令、強迫的方式要求學生服從這服從那。要尊重學生的申辯和解釋的權利,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允許他們發表“高見”、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議政”,讓學生真正成為教育過程中的主人,成為自己的主人。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兒女來看待,用愛心贏得愛心,用真誠換得真誠,牢固樹立起你在學生心目中的“精神父母”高尚而可親的形象。讓我們的教育充滿人情味,威而不猛、嚴而不厲。這樣,就能增進師生之間的相容。如此民主平等的雙向交流,有助于建立起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和責任感,這無疑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順利發展。

三、學習意識

當前,世界范圍內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內競爭也日趨激烈。這就要求21世紀的教師必須有廣博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真正地將學生引向未來的人生之路。教師的知識越豐富,學生的視野就會越開闊。為師者若不及時“充電”,更新知識結構,就無法給學生一杯時代活水,就無法“傳道授業解惑”,就會被飛速發展的時代無情的淘汰。過去,人們常用“學富五年,才高八斗”來形容教師的知識水平,過去我們在論述教師水平時也常比喻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是,現代社會是一個科技尖銳的信息社會,置身于知識激增的時代,作為新世紀的教育者光有“一桶水”是絕不滿足學生的要求的,必須不斷吸取新知識、新見解、新信息,及時掌握新經驗、新技術、新理論,用最先進的教育理論武裝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這樣才能教好書、育好人。教師學習的另一重要意義在于教育者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過程具有極強的導向性、示范性。教師本身就是學生身邊的一部極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教師強烈的學習意識,頑強的學習精神,有助于學生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促進學生不斷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朝著更遠、更高的目標不斷邁進。

四、創新意識

創造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培養具有創造精神的人才是教育的神圣職責。如果說創新教育是中國21世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教師的教學創新則成為創新教育成敗的決定因素。因為,再好的教學內容,也會在缺乏教學藝術的教師手里變得枯燥、平淡和乏味。教師要搞好教學創新,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首先,要樹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主體觀”。其次,要樹立“以能力為中心的教育質量觀”。最后,要樹立“以活動教學為中心的學生發展觀”。學校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和實現學生的發展,建立在“課堂中心”基礎上的,以學科知識的系統傳授為宗旨的傳統課堂教學,已經不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空間,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樂趣。創新教育要求課堂教學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高動手、動口、動腦能力,增加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空間,變“傳授式”為“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主動的學到知識,在活動中學到知識。

可見,作為21世紀的教師,如果注重以上“四個意識”的培養,就能夠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品格的高素質教師,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把熱情洋溢、樂觀無畏的進取精神,把好學多思、審時度勢的工作作風,把正直誠實、任勞任怨的高貴品質傳授給學生。通過這種每日每時的現實關系,耳濡目染,學生會逐漸地學到良好的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志趣愛好等。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師成為學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時時刻刻都在講大道理,而在于他對人的態度(對學生、對未來公民的態度),能為人師表,在于他有高尚的道德水平。誰能喚起學生的人格尊嚴感,能啟發他們去思考活在世界上是為著什么,誰就能在他們的心靈中留下最深刻的痕跡?!?/p>

猜你喜歡
四個意識高尚教育者
品讀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養反思性實踐能力
教育者要懷揣夢想上路
跟蹤導練(一)(1)
教師應努力成為一個“教育者”
“四個意識”之關于政治意識
“四個意識”之關于大局意識
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全面提升黨員素養
當沒有人看到
高尚的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