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初中生不良思想道德原因分析及對策

2022-06-30 00:15王慶義
民族文匯 2022年36期
關鍵詞:留守思想道德農村

王慶義

摘 要:目前,在我國社會中深受各種文化不斷沖擊和影響,轉變人們的意識形態,尤其是對初中生這一年輕群體,很容易形成新的思想觀念。因此,在這一社會大環境下,積極正面的引導學生,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加強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建設,是目前初中所有教師所關注的首要問題。本文就對農村留守初中生不良思想道德原因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農村;留守;思想道德;對策

農村地區“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者一方為了生活進城務工,把不滿十六周歲的孩子留在農村或者由年邁父母代替照顧的一個群體。因此,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好教育環境的教育作用,就必須把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降到最低限度。兒農村留守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其德育工作既與其自身發展有直接關系,更與其家庭、民族的和諧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改變農村家長的思想品德教育觀念,端正其辦學理念,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問題成因

(一)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缺失

農民工流動增加了留守人口,對其德育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家長有自己的第一位老師,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子女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進行了指導,使其養成了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然而,留守兒童不能與家長一起生活,缺乏家長的關懷和指導,導致他們在道德認知、價值觀等方面出現偏差。

(二)學校思想教育不完善

學校是一種專門的教育機構,它是培養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實施德育的關鍵,它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德育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由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大都地處鄉村,由于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育理念等諸多原因,學校仍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智育上,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德育。近幾年,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我國逐步推進了素質教育,但許多鄉村學校的德育工作并未深入開展。由于其特殊的特點,導致了許多大學生的心理比較敏感、比較脆弱,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如果教育手段或方法不到位,就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和負面的影響。在很多農村學校,道德思想教育專業教師的師資力量很薄弱,在思想教育中,教師對道德理論做不到透徹的講解,或者對道德教育方式沒有新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不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學校德育的弱化導致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逐漸加深,不良道德習慣得不到規范,對兒童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對策

(一)強化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先導作用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品德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在外,無法與孩子生活、交流,因此,父母承擔的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的任務就無法達成。那么,留守兒童的父母就應當注意通過一些通訊設備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及時聯系與孩子成長的關鍵人員,關心孩子的學習和心理狀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與愛護,情況較好的家庭,父母可以考慮在寒暑假期間把孩子接過去一起生活,這樣不僅可以培養親子關系,而且還可以讓孩子增長見識,有利于孩子正常心理的形成。(2)轉變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對孩子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至關重要,然而在農村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往往是隔代教育,爺爺奶奶由于受教育水平有限以及其他的一些主觀條件的影響,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嚴重的偏差,他們往往只注重孩子吃飽穿暖,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忽視對孩子良好思想品質的培養。因此,為了孩子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家長必須轉變教育理念。(3)營造和諧的家庭關系。由于農村經濟落后,人們受教育程度較低,導致家庭矛盾比較突出,如婚姻糾紛、婆媳關系緊張等等,這些都不利于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而家庭作為孩子教育的第一場所,要想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必須營造和諧的家庭關系,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庭環境,給予孩子一些正面的范例,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二)加強政府與社會組織對留守兒童思想教育的關注

我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因此,我國政府應采取相應的對策。通過完善留守兒童受教育制度,促進留守兒童在城市受到公平教育;加大對農村學校的財政投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大人文關懷,通過建立圖書館、文化宮等基礎文化設施,豐富農村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創造良好的德育環境。要充分發揮現有媒介的功能,借助媒介的力量,讓社會更加關注留守兒童,加強對留守兒童身邊的不良行為的監測。積極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實踐,使更多的人能夠從各種途徑關心留守兒童,并給予他們一定的幫助。同時,要加強文化環境的建設,整治學校周圍違規娛樂場所,保證留守兒童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三)培養農村留守兒童自我調控能力,發揮自身主體作用

(1)引導留守兒童樹立遠大理想。理想催人上進,當孩子內心樹立起正確的理想時,他們心中便有了前進的動力,理想便成了他們面對困難堅持不懈、逐步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而從眾多留守兒童來看,由于他們這一群體的特殊性,他們關注到的往往是眼前的東西,忽視了長遠的目標,因此他們大多數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更有甚者,出現逃學甚至輟學的念頭。(2)著力培養留守兒童的心理素質。由于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缺乏家庭教育和親情教育,他們往往心理素質較差,極易造成一些心理問題,如:他們往往比較自卑,有極大的不安全感,習慣一個人,不愿與人交談,在遇事時往往比較沖動等等。因此,各方都應重視和加強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使其成為一個有自信心的人、愿意與人交往的人、有一定抗挫能力的人。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一直深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由于受成長環境的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在身心發展、價值觀念等方面很可能出現問題,因此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至關重要。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思想教育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供必要的政策制度保障,同時,學校也要不斷改善和優化工作模式,父母也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最終通過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加強兒童的思想教育,從而實現農村留守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蔡雙全,郭帥鵬.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幾點思考[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11).

[2]馮富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新時代公民[J].人民論壇,2018(17).1F4006D5-E36D-4BC1-93FD-30923C302E76

猜你喜歡
留守思想道德農村
甘肅隴西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及對策
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農民工法律問題的研究
情暖“留守” 追夢同行
在城市“留守”的孩子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中學生良好思想道德養成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