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學院大學生勞動教育與專業能力提升研究

2022-06-30 02:29李明華
民族文匯 2022年36期
關鍵詞:產業學院專業能力勞動教育

李明華

摘 要:勞動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實際效果影響到社會主義建設者和繼任者的勞動精神、勞動價值觀以及勞動專業技能水準?!暗?、智、體、美、勞多管齊下”是新形勢下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對產業學院大學生的發展于成長是必不可少的。而專業能力是影響產業學院就業的直接因素,所以本研究主要分析產業學院大學生勞動教育與專業能力提升問題。

關鍵詞:產業學院;勞動教育;專業能力

一直以來,我國所有學校在培養學生時都堅持文化教育與生產制造勞動緊密結合,在日常生活中獲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也發現,在學生中還有一些不愛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的狀況。勞動與眾不同的教育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勞動教育也存在淡化趨勢。對此,教育相關工作者需要十分重視,采取相應對策,加強勞動教育。就產業學院大學生來講,勞動教育應作為品德教育的主要實踐活動服務平臺。

一、產業學院大學生勞動教育現狀

現階段,產業學院的勞動教育獲得了一定的成果,其教書育人的真實功效是顯著的。但在產業學院教育體制中,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也不可忽視。

(一)學生的勞動意識薄弱

大部分產業學院大學生對勞動的理解是模糊不清的。一些學生覺得勞動教育落伍了。在現如今這一專業知識創造價值的時期,頭腦勞動是時代發展的核心,體力勞動不適宜如今的發展,所以不用勞動教育。有一些學生覺得學生的主要目標是專心致志學習培訓,勞動品質無關痛癢。這兩個感念均沒有很好的認識勞動教育的含義和使用價值,對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知能力有一定的片面性?!鞍l展勞動教育就是要求大家參與生產勞動”的傳統勞動意識依然固步自封,當前產業學院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實質意義并未被學生的高度重視。

(二)勞動教育課程的內容不夠全面

這表現在2個層面:一是勞動教育內容有待深入;二是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不健全。勞動教育的教學內容沒有與時代主題和學科緊密結合,僅限于表面,勞動教育沒有與思想教育和課外教育有效融合。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與理論課、實踐活動課、師資力量配備、課堂教學規范不融洽。

二、加強產業學院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對策研究

(一)把握課程定位,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勞動教育意識

針對勞動教育課程內容,產業學院需要認真執行,要有確切的精準定位。第一,從塑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的發展的共產主義建筑者和繼任者的方面看來,勞動教育作為主要的發展規劃之一,是必不可少的。勞動教育不但和別的文化教育并排,并且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的發展的教育體系中起著主導作用。第二,產業學院需要掌握社會需求,緊隨時期發展,把大學生培養成可以直接對接工作的人才。所以,產業學院必須重視勞動教育,讓學生正確對待勞動教育。

(二)科學建設課程體系

產業學院勞動教育課程內容教學體系的建議,需要進行“五位一體”的基礎理論建立與“三位一體”的實踐途徑探尋。五位一體以馬列主義勞動觀為指導,遵循習總書記有關勞動的主要闡述,承繼和發展中國傳統勞動觀念,掌握勞動教育的含義和特性。三位一體的實踐途徑是在實踐活動方面開展勞動教育。落實勞動教育與生產勞動緊密結合的標準,利用參與勞動實踐活動,掌握社會發展和工作要求,使產業學院大學生盡早融入社會。

三、產業學院大學生專業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隊伍建設存在問題

產業學院緊緊圍繞社會發展市場的需求,設立新專業,有效設定課程內容,并依據變化及時調節提升專業結構。這導致一部分專業會限定招收、終止招收或撤消專業。職業發展只需具備一門課專業知識這種觀念不適用,教師一定要做好調崗的提前準備。

(1)知識結構老化。產業學院的教師并非完美的教師。因為某種原因,具有專業知識比較有限的問題。通常,理工科專業老師在人文素質和專業知識層面相對缺乏。老師的知識結構與學校的教育目標和培育方式不匹配。

(2)教學方式落伍。有的教師長時間留在校內,忽視銷售市場變化,文化教育意識陳舊,教學方法單一,知識與技能融合不足。

(二)課程體系結構與市場需求有差距

有一些基礎理論課程可以用到有些用不到。盡管產業學院對原來的課程內容管理體系進行了調研和改革創新,撰寫出版發行了很多高等職業教育教材,然而大部分形式化,內容幾乎沒轉變,不可以達到先進性要求。所以,課程體系和市場的需求、技術專業崗位要求也有一定差距。課程體系沒法伴隨著新技術的升級而及時改進,造成課程內容無法跟上技術專業職位的要求。

(一)優化隊伍結構,提髙勝任能力

推動“人才集聚工程”,擴寬人才引進方式。為全面推行優秀人才強校發展戰略,加強技術專業老師梯隊建設,提高綜合性競爭能力,大力發展高質量、有特色的產業學院,學校需緊緊圍繞其戰略布局和專業建設要求,統籌協調,堅持規范,嚴格執行流程,以推動優秀人才發展,做好人才引進的各項工作??梢砸雽W術研究、技術性、管理等行業有較高功底和突出成果的、可達到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各種杰出人才。

引進專業技能人才。聘用別的或有關領域具備夯實技術專業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才長期性在學校執教。進到工作崗位,走上課堂教學職位,將很多年積攢的實踐經驗教授給學員,教授綜合實踐課程,在師資隊伍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改革教學方式,采取彈性學制

企業與學校一同建立改革試點,研究制定試點工作方案,一同處理改革過程中遇上的問題,設立技術專業課堂教學具體指導、技術專業老師、教學管理三個精英團隊,由職工、企業、有關工作人員一同建立,共同進行人才培養,一同制訂有目的性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延展性彈性學制,推行學分制管理方法。

結論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產業學院大學生勞動教育現狀,發現當前產業學院學生的勞動意識薄弱、勞動教育課程的內容不夠全面、勞動教育與思政教育未能有效融合,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產業學院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對策:把握課程定位,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勞動教育意識、科學建設課程體系、勞動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找出產業學院大學生專業能力存在的問題:教師隊伍建設存在問題、課程體系結構與市場需求有差距,并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優化隊伍結構,提髙勝任能力改革教學方式;采取彈性學制教學。

參考文獻

[1]白峰. 應用型高校勞動教育”四融入,四提升”探索與實踐--以寧波財經學院為例[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21, 23(6):4.

[2]王靈曉, 何鵬. 新時代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索——以太原工業學院為例[J].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1(7):3.

[3]何淑貞, 丁文劍. 大學生”雙創冶教育實踐能力提升平臺建設研究——以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 22(4):4.

猜你喜歡
產業學院專業能力勞動教育
產業學院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
高職院校產業學院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研究與實踐
關于高職混合所有制產業學院的思考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不同階段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內在發展規律
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于中教專業發展的作用研究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
產業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