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推動非遺保護與旅游融合發展

2022-07-01 12:14玉的遠
民族文匯 2022年35期
關鍵詞:非遺保護融合發展旅游

玉的遠

摘 要:產業融合背景之下,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及旅游的融合發展備受關注,并且呈現出的發展趨勢,越發的明顯。在此背景之下思考非遺保護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具體路徑,具有現實意義,更好地發揮,二者互相促進的作用,實現市場和資源的有效對接。希望通過本文研究對于該工作的實施和創新發展起到一定的啟發。

關鍵詞:非遺保護;旅游;融合發展

作為人類發展歷程中所產生的珍貴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是古代文明的智慧結晶,無論是研究古代文化或者是促進現代人文明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受到部分因素的影響,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逐漸走向消亡,這無疑是人類共同文化財富的重大損失。因此近幾年我國政府對于飛魚保護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同時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诋a業融合發展趨勢探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旅游的相互融合,通過二者資源的整合尋求新的發展路徑,既能夠為旅游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動力,同時也更好地支持非遺保護工作的進行,已成為非遺保護的新方向。

1.非遺保護的重要意義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除了是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以及傳承之外,同時也是強化民族自信心的有效手段,確保歷史文脈得到延續,這關系到社會主義的文化繁榮,同時也能夠堅定民族文化自信,對于社會和諧發展以及促進社會經濟增長都有積極意義。

2.非遺保護的成果和問題

伴隨著近幾年我國政府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在該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例如有關非遺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相應的傳承制度也獲得了規范性的建設,當前在非遺保護傳承領域所表現出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增長,例如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開始關注以及參與到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隊伍中。這些變化使得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創新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并且在保障條件和技術水平方面也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越發的豐富以及成熟,例如現階段常用的3D技術、全息投影以及VR仿真技術等,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及傳承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3.非遺保護和旅游的融合發展

作為現如今國家文化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備受重視,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存在多樣性的特征,加上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以及差異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向往,自然而然滋生出了文化旅游的需求,尤其是近幾年國內旅游市場,游客在旅游需求方面開始,更多的追求文化元素,這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可行性的重要基礎,也為旅游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新方向。在促進非一級保護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所擁有的優勢資源極具吸引力,受到了廣大游客群眾的喜愛,尤其是借此打造的大量旅游產品,塑造了主打文化旅游的品牌,有著較高的消費者吸引力度。常規的旅游景點單純擁有風景而不具備名勝,發展空間十分有限,而當風景搭配名勝之后,能夠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知名旅游景點,這也是將文化和旅游進行融合發展的優勢所在。伴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快速崛起,這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帶來了較多的利好,尤其是在保護和傳承新渠道以及方法上的演變至關重要。因此有關非遺保護和旅游的融合發展就需要重視對于非遺資源的進一步挖掘,重視傳承實踐能力的快速增長,才能夠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提供更多具有吸引力的優秀非遺文化內容,不斷塑造獨特的旅游業特色,也能夠借助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為非遺保護提供更多的支持,由此可見,關于非遺保護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應當是遵循雙方合作共贏的基本目標推進。由于關于非遺保護工作的實施會涉及分類保護內容,例如對于瀕臨失傳的非遺項目應當采用搶救性保護措施,而對于有著較好市場發展空間的非遺項目,這應當采用活態生產性保護措施,例如制作相應的旅游產品或者是收藏品,都有良好的市場價值,也能夠為非遺保護和旅游融合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紤]到非遺保護和旅游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近幾年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旅游區,或者是地方政府開始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產品以及相應的品牌,例如通過凸顯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方式,設置實景演出燈光秀或者是旅游展演等活動項目,吸引更多的游客群體,也可以在旅游活動中增加一些地方性的民俗文化活動,以此來創新旅游形式,這些融合性的發展路徑,在旅游市場中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得到了消費者群體的青睞,同時也為地方性文化以及遺產項目的推廣和傳承,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滿足分義保護的要求。例如近幾年興起的實景劇頗受歡迎,主要形式是帶領游客去深刻體驗地方民俗文化的精髓,參觀或者是體驗非遺項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與到對于非遺保護的隊伍中,當然這對于旅游業本身的發展所起到的帶動效果十分明顯。例如選擇適當的旅游創新路徑,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效應,最終實現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的乘數效應。此外,還要強化地方政府的引導與扶持,借助于資金、政策等手段,對非遺保護傳承人進行幫扶、對傳承基礎進行夯實、對傳承保障進行完善,從而促進與旅游的進一步融合。

4.結論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至關重要,其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深遠。正因為如此,為了進一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及傳承,迫切需要在該領域尋求新的發展方向,通過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方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借助雙方融合合作共贏的驅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新的動力支持,同時也有利于旅游業的健康發展。因此今后應當重點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旅游業的融合發展展開深入研究,探尋新的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1]伊廷友.淺談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以白山地區為例[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17):30-30.

[2]于再君,葉博雄,林乙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研究———以福建長汀彭坊村為例[J].龍巖學院學報,2017,35(1):48-52.

[3]蔡寅春,方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動力、路徑與實例[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3(1):57-62.15F09164-BF1A-47CD-95EB-8AD5ECFFFE66

猜你喜歡
非遺保護融合發展旅游
旅游
江西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審計現狀及障礙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遺保護”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淺談北京玉雕工藝的發展現狀及其保護傳承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