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分析

2022-07-01 22:59魏蘭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2期
關鍵詞:法治道德核心

魏蘭

摘要: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有重要影響。教師應挖掘知識內涵,讓學生在吸收文化知識的同時,提高道德水平與創新能力。該學科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合理開展教學能幫助學生分析現實問題,樹立正確觀念,符合當代學生自主發展的需求,有必要借助教學引導學生關心現實問題,加強自我反思。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初中

初中生正處于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向學生傳授正確的思想意識,幫助學生分辨是非,樹立規則意識,對其核心素養發展十分重要。新時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師要重點研究的內容,在初中教育階段,教師應了解學生的發展需求,通過有效的交流和貼近生活的教學打動學生,促使學生糾正自身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的培養重要性

(一)有助于學生成長與發展

教育不僅能帶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而且具有超越教材知識思維的人的素質培養作用。在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的核心素養培養中,不僅需具有硬實力的相關知識,而且需具有軟實力無形的力量。而教育和教學通常是有效結合的整體,經過規范化的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對初中生成長具備的促進作用極其顯著,我國提倡的教育政策主要是引導教育受眾在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各個方面得到有效發展,且體現出教育的規律性。核心素養對學生發展通常具有支持性、根本性的作用,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通常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學生既需面對世界的發展及自身成長,又需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且注重跨學科的綜合能力,關注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整合,而培養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能使學生實現有效成長與發展。

(二)有助于學生注重社會發展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通常需要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得以成長與進步。而初中生積極主動地關心、親近、融入社會,給了學生探索與理解相關社會問題的實際機遇。注重培養初中生道德與法治的學科素養,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使命,能使學生通過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積極主動地關心、關注當前社會的發展。同時,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許多內容都包含了個人和集體、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借助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能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關注社會,與社會親近、與自然親近,關注社會的發展。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基于教材整合的核心素養培養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材內容十分豐富,既考慮到學生自身的認知及學習與情感發展特點,還反映出初中生的成長特征,以此對道德與法律、國情常識、心理健康等相關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因此,在道德與法治的具體教學中,首先教師需注重教材中相關資源的整合,理論聯系實際,豐富課程資源,將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以教材中的相關資源整合以及應用促進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培養。其次,需注重多學科教材的有效整合。道德與法治的教材尤其需注重學生的精神成長,而民族的文化資源通常對學生的心靈培養具有重要價值,歷史、地理、語文以及心理健康等學科也格外注重其中的價值追求,雖然教材的名稱有所不同,但是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卻存在較小差異。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師需注重不同學科與材料的整合,以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目的。最后,教師需注重兼收并蓄,注重與國外的相關教材整合,學會在道德與法治的教材中取長補短。在對教材資源進行整合的過程中,需注重教學內容的統整與創新,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結構,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例如,道德與法治的教材中,與法律有關的知識學習中主要涉及三方面,即我與法律;我和他人、集體;我與國家、社會。道德與法治教師需學會對法律有關的內容實施整合,通過不同單元學習要求,關注知識之間的關聯,使學生將已經學習的法律知識內化。

(二)基于多媒體情境創設的核心素養培養

多媒體可創設出生動、形象的趣味性教學情境,通常能給學生提供量大質高的課堂學習資源。將多媒體引入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能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通過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是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優化的主要路徑,其不僅能促進教學內容的豐富,還能促進教學方法新穎以及教學手段多樣,能使課堂教學實現優化組合。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能使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具效度與溫度。多媒體可將抽象、單調的問題轉化成生動具體的情境,以促進教師“教”與學生“學”的變化,因此,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彌補傳統化學教學中的不足,還能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例如,在“珍愛生命”一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探究主題:“在假期,幾個同學互相聯系出去旅游,當他們在爬附近一座荒山的時候,一個學生不小心摔倒了,嶙峋的山石劃破了他的小腿,鮮血直流,這位學生受了傷,不能行走了,大家思考下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制作一個簡易的擔架幫助受傷的學生脫困?現有的材料是兩根木棍和一根結實并且很長的繩子,學生開始進行擔架的制作。然而,學生制作的擔架大多不太實用,并不能起到運送傷員的作用。隨后,教師提問:“掌握急救知識是否重要,在臨時狀況發生的時候,行動能力是否重要,作為學生如何才能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呢?”隨后,教師通過多媒體提供制作擔架的視頻,讓學生進行模仿,并將充當“摔傷者”的同學營救出來。通過情境,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通過實踐學到知識,并理解了生命的重要性,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學科能促進學生思想水平與綜合能力的提升,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教師應發揮學科優勢,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情況設計教學,利用生動多樣的手段滲透學科知識,引導學生在反思中提高能力,做到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高文化素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的現代公民。

參考文獻:

[1]林建雄.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核心素養的融入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1(21).

[2]葉雯妙.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29).

[3]李玉杰.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J].遼寧教育,2021(5).

猜你喜歡
法治道德核心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走實“1+6法治同行”黨建之路
法治護航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
跟蹤導練(五)(2)
新時代道德與法治教師法治素養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道德
以問題為核心上好初中幾何復習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