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能力培養與提升

2022-07-01 01:59江麗鑾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2期
關鍵詞:教學對策寫作能力小學語文

江麗鑾

摘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同時一直以來也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沒有語文作文的教學,就無法構成語文教學的完整性。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的重點就是讓學生習得方法,練習應用,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進行著潤物細無聲的啟發、無痕的指導、精準的評價。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教學對策

引言: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規范、豐富學生的選材,擬定提綱能理清寫作思路,進行有序表達;習作指導課中,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發現習作中的問題,自主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習豐富語言生動表達,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評價表,引導其作前預習,指導作后修改,突顯評價表的意義。

一、構建作文支架探索習作教學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也很有挑戰。教師要思考,空洞的“中心要明確”“材料要為中心”服務這樣的評語,對于學生來說,有多少作用?作文教學一定要接“地氣”,要切口小,清晰可學,切實有用。目前學生作文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缺乏結構意識。教師們要明晰問題所在,探索有效的方法去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教師們一定要清楚,學生在自己已完篇的作文面前已無路可走的事實。教師需要幫助他們明確作文中的問題所在、制定具體的修改目標,帶領學生去操作。在作文教學中,一定要設計和用好知識、范文、示范、操作這四個支架,也要努力去設計好情景和活動兩個支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給學生支撐點,走順作文路。例如,教師開展《寫出人物的品質——有一種美麗觸動了我》作文指導課。老師以出示學生作文、引導學生思考評價、引出班級寫作共性問題,作為本堂課的切入口。緊接著以“在教室里我身體難受,被經過的章老師看到了,她把自己的羽絨服裹在我的身上?!边@一個美麗的瞬間為例,指導學生描寫。教師依次出示學過的文段幫助學生搭建腳手架,給予了“切層次”“添動作”“加語言”“補肖像”的方法,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方法,完善自己作文中美麗的瞬間。最后,教師出示作文評價量表,要求學生根據量表對照自己的原文評價自測,并完善作文《有一種美麗觸動了我》。再如,教師開展《放大美的瞬間》記敘文作文升格指導課,從學生實際寫作問題出發,確立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即通過梳理事件、劃分層次等寫作過程確定描寫重點,再通過搭建腳手架的方式,指導學生合理運用人物描寫把美麗的瞬間寫具體、寫詳細。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習得描寫方法,完善描寫內容。最后通過評價量表的呈現,讓學生自測作文,有目的、有針對地發現問題,從而優化作文。這樣層次階梯化、寫作過程可視化的作文指導方法,相信學生的寫作自信也會得到培養。

二、構建寫作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那么,在“雙減”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師習作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習作積極性,最終達到提升習作水平和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呢?教師可以構建良好的作文教學情境。例如,教師開展六年級下冊習作指導課《讓真情自然流露》。教師以精彩的冬奧會集錦視頻導入,讓學生品味淚水背后的不同含義,從而自然地引出課題。然后以導學單打開了孩子的心門。通過交流學生自己的真情流露瞬間,激活學生的記憶,帶著學生體驗真情,激發情感,實踐了作文教學說真話,抒真情的理想境界。接著回顧單元課文中表情達意的手法,通過情緒線和情節鏈厘清要寫的故事,一段段鮮活的記憶在學生頭腦中豐富,形象起來,繼而轉化成由感而發的文字。再如,教師教學五年級習作指導課《動物的故事》。教學中,老師從學生學習單的素材中擷取典型材料,以材料辨析的形式引導學生圍繞中心來選擇合理的材料;又以學生熟悉的課文片段為例,引導學生習得了寫作的竅門——有主次的交替描寫、多角度的細節描寫,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落筆練習,做到學以致用。老師從“習作與閱讀的緊密相聯”“明確寫作對象”“把握寫作重點”三方面進行了交流,并提出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應認真引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準確解讀習作提示,來確立寫作的對象、寫作的范圍,把握寫作的要點,為學生的寫作作好鋪墊,從而培養、提升學生習作審題能力,教師條理清晰,層層深入,提高寫作教學效果。

三、發掘單元要素把握寫作教學

教師應利用課文單元開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活動,構建良好的“生態系統”,積極探索“寫作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充分關注學生的生長、生成性、可持續發展,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作課堂”中得到質的提高。例如,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習作單元,學習的難點在于將情感融入具體的人、事、物中,間接抒情與直接抒情。但是語文老師在單元教學整體上會遇到困難,尤其是本單元中的“如何表達真情實感”之間的聯系很難把握。教師以“以語文為本,生活為本”為主題,以“結合閱讀經驗,梳理歸納本單元學習內容中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將所學方法運用于習作,真實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為內容的完整課時的習作教學活動。教師注重把習作和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和領悟學習方法和遷移運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交流,互相幫助,培養習作表達能力,學會表達情感。教師關注哪里能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實感,并圍繞這一重點,從兩個方面進行反饋:哪些作品值得稱贊;教師首先讓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中使用的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語句,讓學生寫出短文,然后分享自己的作品。整堂課由老師控制,學生在思考后積極發表意見。教師采用小組交流的方式,讓每個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感受到被傾聽的樂趣。

結語:

寫作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當教師心里有“譜”,手里有“放大鏡”,腳下有“梯子”,眼里有“尺子”,教給學生看得見的習作知識、摸得著的習作內容、用得上的習作方法、評得好的習作標準,學生一定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學得有成效,習作能力的提升也將水到渠成。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豐而溪不枯竭。老師們在習作教學應該積極悟教學之法,研習作之樂,一路學習,一路研究,對自己的作文教學進行深刻反思,明確改進的方向。在教學實踐的路上奮勇前行,相信在追尋習作教學過程中,定會欣賞到山花爛漫般教育風景。

參考文獻:

[1]翁素芹.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智慧,2021(34):103-105.

[2]林鋒.在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07):11-12.

[3]楊秀鳳.探索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12):181-182.

猜你喜歡
教學對策寫作能力小學語文
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
生物工程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中學化學課堂有效性分析與對策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