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胡志明市華人舞龍舞獅近現代發展探析

2022-07-01 05:30莫上崇許婉華
八桂僑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胡志明市舞獅會館

莫上崇 許婉華

(河池學院,廣西 宜州 546300;湛江幼兒師范??茖W校,廣東 湛江 524500)

越南與中國一衣帶水,其文化與中國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聯系?!凹爸撂拼?,東西互市,設市舶于廣州、泉州等處,我國商船,即由是處南航,達于越南、暹羅、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各地;船中所載,以茶葉、瓷器、絲綢為大宗,各處的土人,都非常歡迎,爭相購取,中南貿易,于是大盛。今日華僑商業之發達,其良種即播于此時;故至今華僑,仍自呼為唐人;呼中國為唐山;返國曰回唐;唐之佳號,紀念至今不忘?!雹倮钗暮#骸睹駠鴷r期社會調查叢編:華僑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年版,第128 頁。

在越南境內,華人傳承的民俗文化、語言、藝術、文學在越南落地生根,作為華人集體的文化記憶,形成華人共通的意義與交流空間,胡志明市也曾因華人文化的集中與傳播被稱為“全球最大的唐人街”。龍獅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東南亞成為民間一種交流的方式。近年來,全球的華人龍獅文化交流也日趨頻繁,越南龍獅文化運動與中國國內的交流更加密切,且越南華人龍獅文化在越南的跨文化互動中延伸出在地化的發展特色。龍獅作為一種文化,從其訓練、龍身、獅頭、內涵而言,承載著越南華人共同的文化記憶,其以一個個龍獅團作為獨立的個體,與社會發展相互聯系,使得華人的龍獅團體在藝術文化表現上成為一個相通的整體。

一、越南胡志明市華人龍獅團的發展

對于龍獅文化的研究,學者對國際舞龍舞獅運動傳播及龍獅文化的認同問題上研究成果并不少,對東盟龍獅的研究,集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華人龍獅文化國際發展的研究,對中國—東盟龍獅發展研究中能找到些許越南華人龍獅發展的疏影。其中,黃東教等人的《東盟華僑華人龍獅文化認同》②黃東教、李乃瓊、馬新宇:《東盟華僑華人龍獅文化認同》,《欽州學院學報》2018 年第6 期。論述東盟華僑華人龍獅文化表征意義;李俊果的《民族文化認同視域下廣西與東盟龍獅運動發展研究》①李俊果:《民族文化認同視域下廣西與東盟龍獅運動發展研究》,《體育科技》2018 年第3 期。,提及胡志明有名的龍獅團組織仁義堂、衡英堂;中國—東盟龍獅文化研究基地創建者張智在《內涵驅動、共享共贏——面向東盟廣西龍獅運動創新發展戰略》②張智:《內涵驅動、共享共贏——面向東盟廣西龍獅運動創新發展戰略》,《體育科技》2018 第2 期。一文中介紹龍獅運動在東盟國家發展和傳承的優勢,龍獅運動發展對廣西、東盟龍獅文化的促進作用;馬新宇等在《東盟舞獅文化研究以越南、泰國、新加坡為例》中,對越南龍獅發展僅限于19 世紀文獻與口傳資料記錄,簡單闡述越南舞獅運動起源;陶文文的《越南龍文化研究》③陶文文:《越南龍文化研究》,廣西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年,第4 頁。一文闡述越南龍文化的來源與產生,中國文化對越南龍文化的主要影響作用;回達強等的《越南的獅子舞與麒麟舞》④回達強、翁敏華:《越南的獅子舞與麒麟舞——兼論其與東亞其他地區獅子舞之異同》,《民族藝術》2008 年第4 期。講述在中國的唐朝時獅子舞就開始在越南傳播,深受民眾喜愛,討論舞獅形態與演藝特點;陳慶、游明謙的《現代越南華人的文化要素及其與社會的融合》一文闡述:1982 年起,越南政府允許華人會館重建舞龍、舞獅隊,從那時起,華人父老的傳統精神文化樂班(樂社)也得以恢復⑤陳慶、游明謙:《現代越南華人的文化要素及其與社會的融合》,《八桂僑刊》2001 年第1 期。。

總體而言,國內學者對越南華人龍獅文化的研究集中在東盟龍獅文化的發展和東盟龍獅運動的國際性聯系,而對越南華人近現代龍獅文化具體的發展研究較少,對越南華僑華人龍獅文化認同狀態、近現代越南華人龍獅團發展的研究從中國—東盟發展的角度去探討點到即止,非深入到組織群體的建設者和組織發展的社會形態,非基于越南華人龍獅群體的本體性發展進行研究。因而本研究通過實地調研、實地訪談與網絡訪談的形式,對越南華人龍獅社團近現代歷史發展、實際生存狀況、發展規律與華人的聯系進行研究,從近現代越南胡志明市華人龍獅的口述材料中,以社會聯系的整體性認識華人龍獅在胡志明市的發展。

東南亞華人成為單一民族即華族,不管人們承認與否,也不管所在國政府承認與否,這個穩定的人們共同體——華族,是客觀存在的現實⑥桂遵義、施子年:《華僑史研究論集(一)》,載吳文華、孫晉華:《試論東南亞華族》,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 年,第94 頁。。古往今來,越南胡志明市的華人主要群體有:廣東人、潮州人、海南人、客家人、福建人,廣府話、潮州話、海南話、客家話、福州話較為普遍。華人以地域來源建立所屬地的會館或是同姓的宗祠,兩者有地緣性、血源性關系的連接。會館與宗祠形成的聯絡,繼承著華人群體所屬的傳統節日、文字、語言、文化風俗等。2019 年,越南華人衡英堂龍獅藝術團與周館仁義堂龍獅團對社會與華族文化藝術的發展貢獻顯著,華人龍獅武術藝人徐梓衡、劉劍昌獲得越南國家最高的藝人榮譽——“人民藝人”稱號,這是越南南北統一以來龍獅武術藝人獲得的最高國家榮譽稱號。龍獅文化在越南跨文化的適應與生存中,成為華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民間生活、武術、舞龍舞獅、中醫等并在越南生根發芽。

經國內學者介紹,作者聯系上越南胡志明市在華人群體中有顯著影響力的龍獅社團建設者,并于2019年1 月13 日—1 月22 日、2019 年11 月2 日—11 月27 日居住在胡志明市第十一郡、第五郡,對越南胡志明市第十一郡、第八郡、第五郡具有影響力的華人龍獅團體、宗祠會館的理事與多個普通華人家庭進行相關的調研與訪談,走訪胡志明市第五郡的五大華人會館,并調研胡志明市華人近現代舞龍舞獅的發展面貌。具體的調研訪談情況如下:

1947 年的《策越方針芻議》(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館藏,特種檔案)中指出:在越南華僑約九十余萬,操縱越南經濟命脈。越盟執政以來,大肆屠殺華僑,法對華僑亦無好感,故雙方作戰時,華僑遭受生命財產損失,難以數計①羅敏:《中國國民黨與越南獨立運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年版,第243 頁。。由此可知,發展越南華人所屬的文化生存空間,實際上比較困難,需對不同的社會力量進行衡量。為保存華族的文化,突出地域性、單一性或是典型性成為華人文化傳承的一種取舍之道。在越南當地,大多數人都非常喜歡舞龍舞獅或者是觀賞舞龍舞獅。華人聚居越多的地方,龍獅運動發展越興盛。據駐胡志明市辦事處僑務組統計資料,2017 年越南總人口數為95 541 000 人,為多民族國家,其中華族占1.13%,華人人數粗估約為110 萬人,分布于全國,其中約90%密居于南部地帶,尤以胡志明市最為集中,約有50 多萬人,以粵僑為主②駐胡志明市辦事處僑務組地區僑情簡介[EB/OL][2014-03-30][2022-6-10]http://overseas.ocac.gov.tw/OCAC/Subsites/Pages/VDetail.aspx?site=9bdo532e-8fa2-48c1-8785-fa7d15b61919&nodald=759&pid=6797。

表1 田野調研與訪談情況

越南華人龍獅、武術藝術近現代的發展與變動,比較集中在1840—1949 年這個時期,此期間中國因鴉片戰爭打開國門,沿海地區人民前往東南亞避難,越南的國家形勢對越南華人的龍獅發展影響較大。特別是越南國家的發展,南北統一戰爭,直接關系華人龍獅團體的創建、發展與消亡,而南北統一戰爭成為越南華人龍獅發展的重要分割線,以下通過所得材料與訪談資料,對部分華人龍獅團進行梳理與統計:

(一)南北統一前的發展趨勢

在1975 年越南南北統一之前,因武術技術學習的需要和華人社會發展的團結,華人龍獅社團組織發展繁榮,以不同的姓氏、宗親為代表,建立了多個龍獅團。龍獅團的發展主要是以會館、同鄉之間的相互協助為主,團結華人,共同為華人群體的發展而努力。隨著近代越南華人人數不斷增長,華人社團組織發展迎來蓬勃的時機?!霸谠侥媳恢趁裰?,當地的華人移民絕大多數是廣東人,他們也在越南對外擴張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雹賉美]孔飛力:《他者中的華人:中國近現代移民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77 頁。隨著華人不斷往越南進行遷移,越南華人社團以血緣、地緣、業緣為紐帶建立起不同地區之間的華人聯系。越南華人會館主要集中在第五郡,分別有穗城會館、義安會館、瓊府會館、二府廟會館、霞漳會館、溫陵會館、三山會館、崇正會館等數十個會館。20 世紀以后,尤其是20—30 年代,越南華僑華人的文體活動日趨活潑,常見的組織團體有音樂社、歌詠隊、舞獅團等。各地華僑華人逢年過節,廟會慶典,華人舞獅團來助興表演②徐善福,林明華著:《越南華僑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第208 頁。。華人龍獅團的發展多數以武術發展為基礎,武術與舞龍舞獅結合發展,共同營造越南華人龍獅發展空間。

表2 胡志明市龍獅團統計表

19 世紀20 年代起華人從沿?;蛳愀鄣竭_越南,依附同宗族群體建立武術館、龍獅團。1923 年,歷史最為悠久的龍獅團聯義堂龍獅團建立并發展③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19 年1 月19 日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創始者香港人黃順貴曾在香港向鐘卓南學習洪拳。黃順貴從香港奔赴越南,與越南當地的廣肇同鄉們一起建立起省港鐘館越南第四分館黃館聯義堂,通過舞獅、武術、功夫等聯絡并保護華人,開展慈善和社會救助等工作。當時聯義堂共有30 多名成員④2019 年1 月19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十一郡與聯義堂龍獅團李先生話談。,在館里學習皆為免費,參與相關表演,多數學員在鄰近的玻璃工廠和皮革工廠工作。

1936 年,周館仁義堂武術館由廣東南海九江人劉浩良在越南胡志明市第五郡建立。劉浩良曾經在廣東南海九江跟隨周彪(廣東新會人)學習周館功夫,劉浩良為周彪首批學徒,其經從香港到越南定居后以其師傅武館為名。作為周館武術館在越南的第一個分支,龍獅團建立之初有30 余人⑤2019 年1 月19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十一郡與聯義堂龍獅團李先生話談。。在劉浩良所帶的隊中,隊員白天去工作和上學,晚上學習功夫與武術,在快接近新年的時候就練習龍獅表演,參與慈善活動。劉浩良之子劉劍昌在小時候就一直跟隨著其父親學習武術和龍獅。

1940 年,日本入侵越南,越南全面戒嚴,多數民間活動都消退甚至沉寂。1946 年間,太極螳螂第七代傳人山東掖縣沙河鎮人趙竹溪師公在1946—1954 年到北越海防,立志將中國武術發揚海外。1954 年,他到越南精武館教授十二路彈腿、太極螳螂拳。1968 年,趙竹溪師公回香港并把精武館交付給越南華人陳明。陳明,祖籍福建,曾為越南總拳會的副主席,秉承師傅志向,不斷對外發揚武術和龍獅。

1954 年,廣東華人趙義文在第五郡創建精英堂龍獅團,成立之初龍獅團有二三十人,在后期培養了幾百位武術、舞龍舞獅弟子①2019 年1 月16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十一郡與精英堂龍獅團陳先生話談。。

20 世紀50 年代,是海南同鄉龍獅社團組織較為穩定的發展時期。據對越南瓊府會館會長WQH 與海南會館青聯龍獅團團長的采訪得知,瓊府會館重視、資助同鄉的龍獅團發展。1951 年,林明豪在第五郡第十坊創立海南同鄉最早的龍獅團:海南青聯龍獅武術團,建立之初有五六十人②2019 年1 月21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五郡與青聯團龍獅團林先生話談。。在發展過程中,其門徒創立屬于海南人的其他龍獅社團組織,如聯友龍獅藝術團、明豪堂金獅金龍團、浩光堂龍獅藝術團。林明豪成立的海南青聯龍獅武術團曾依附建青體育會發展起來,多數會員在體育會學習武術等技藝。1951 年,其建立龍獅團后,龍獅武術表演獨立于體育會。

20 世紀20 年代初到50 年代,越南華人龍獅社團組織不斷深化中國不同武術、拳術的表演,融入龍獅運動,凝聚華人群體力量,將龍獅文化發展成為越南當地較為普遍的華人文化,在異鄉傳承民族文化,保存民族文化記憶。1956 年,因軍事戒嚴,華人龍獅團面臨刑事檢查,被政府沒收所有與武術相關的利器和刀具。面對政治審查與社會戰亂局勢,為保全團員的清白與安全,華人龍獅團被迫休停、解散。1970 年,劉劍昌繼承周館仁義堂龍獅團團長職位并與其他兄弟一起負責管理龍獅團。因越南國內出現戰爭,多數成年男子需要服兵役,龍獅團成年學員流失嚴重,僅剩余10 多名兒童學員③2019 年11 月17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五郡仗義堂醫館與周館仁義堂龍獅團劉先生話談。。以往參加龍獅團的一些成年學員參加兵役或者是避兵役不出街,龍獅團學習與訓練無法正常開展。

在越南南北統一前,由于社會發展的不穩定與兵役的招募,龍獅團的活動大大減少,多數成年男子需要服兵役,龍獅團成年學員人員流失嚴重,只有兒童學員。在當時,南越政府對于兵役的招募非常嚴苛和繁重,龍獅活動也受阻于戰亂。據越南華裔詠春拳的發展人阮濟公的徒孫陸金回憶,自己曾因為躲避兵役心驚膽戰,在戰后曾飲酒度日,而在戰亂當時三頭兩日就有人家有白事④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19 年11 月12 日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臨近南北統一前,參加龍獅團或者是其他武術、美術等社團的一些成年學員參加兵役,或是避兵役不進行其他戶外活動,具有華人特色的龍獅武術藝術團體的活動無法在非正常發展的社會中正常開展。

(二)南北統一后的發展趨勢

在越南1975 年南北統一后,華人民間藝術文化得到新的發展。華人龍獅社團組織在相互學習中不斷興盛,華人龍獅社團組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 世紀80 年代,第五郡倡議成立全國的龍獅社團聯盟時,登記的華人龍獅團隊有33 家⑤2019 年1 月17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八郡與陸先生話談。。從革新開放到現今,越南華人龍獅社團組織聯系會館、同鄉,隨著越南經濟發展不斷深入,龍獅運動開始衍生出其他的商業發展模式,而且商業發展的勢頭迅猛。在越南的龍獅發展中,華人龍獅團的蓬勃發展,除了一些歷史久遠的華人龍獅團的繼續發展,也興起了少數非華人組織起來的龍獅團。

同時,精武館的華人不斷增加,武館開始舞龍舞獅。1981 年,陳明帶領下的“陳明武術藝術研究所”改名為“陳館精義堂南北醒獅金龍團”?!瓣愷^義堂”現任團長為第九代傳人鄭錦河,他結合太極螳螂將龍獅團改名為“太極螳螂精義堂南北醒獅金龍團”,其在收歸為國家管理后,武術隊代表越南去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

與廣肇會館相關的龍獅團精英堂龍獅藝術團、周館仁義堂在南北統一后繼續發展,1986 年衡英堂龍獅藝術團創建。精英堂龍獅團如今在越南聲名遠揚,總教練為華人陳志賢,祖籍廣東,總管高樁舞獅、傳統舞獅和舞龍的訓練?,F今,為穩定龍獅團成員,精英堂龍獅團成立公司,生產與龍獅表演相關的周邊產品,如制造龍獅、衣物、錦旗等,工作如崗位提供給本團成員,或為團里的成員找其他的工作。2010 年開始,該團參與國外的舞龍舞獅運動交流,與新加坡達曼廊眾俱樂部裕文龍獅團結盟發展。由于與新加坡龍獅團保持密切的聯絡,精英堂聘請新加坡傳統專業華人龍獅教練在越南進行訓練指導。

1986 年,精英堂龍獅團的弟子華人徐梓衡在胡志明市第十一郡建立越南衡英堂藝術龍獅團①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19 年1 月13—14 日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共同參與者有徐氏宗祠的兄弟姐妹,成立之初十人有余②2019 年1 月14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十一郡與衡英堂龍獅藝術團團長徐先生話談。,主要的傳承人和負責人為徐梓衡。徐梓衡從小對武術、舞龍舞獅有著濃厚的興趣。1975 年,徐梓衡年滿十歲,在閑暇之余參與精英堂龍獅團的習武。在困難的家庭中,他立志努力改變生活,改變龍獅團被視為黑幫活動的風氣。該龍獅團招收的徒弟多是被社會認為的問題青少年,或是孤兒。衡英堂藝術龍獅團培養的武術及龍獅弟子有2 千余人③2019 年1 月14 日筆 者在 越南 胡志 明市第 十一 郡與 衡英 堂龍 獅藝 術團 團長 徐先 生話 談。,分布在越南、美國、澳洲等地方。目前,該團里有60 多名隊員④2019 年1 月14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十一郡與衡英堂龍獅藝術團團長徐先生話談。,有一半是華人,一半是越南人。衡英堂藝術龍獅團的龍獅事業在不斷地進步,積極參加表演、比賽和幫助貧困的孩子,與中國的龍獅團聯系密切。2005 年,團體獲得北京交流邀請首次出國表演;2006 年,美國總統布什訪問越南胡志明市觀看衡英堂龍獅團的表演,贊賞華人龍獅藝術;2015 年,其加入國際關圣宮同盟會;2017 年,龍獅團代表越南參加在香港舉辦的“世界龍獅日”表演。

1994 年間,聯義堂在武術、舞獅基礎上順應當地人的喜好,新增新的學習和表演類別——舞龍。1995—2013 年間,華人黃鑑清、譚祖江、李本潤先后接任聯義堂團長,隊員穩定在60 人⑤2019 年1 月19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十一郡與聯義堂龍獅藝術團團長李先生話談。。李本潤在1991 年跟隨聯義堂學習武術和舞獅,該龍獅團發展至今已到第五代。

1995 年,因青聯龍師武術團林明豪年事已高,身體欠佳,將龍獅團交給其子林文紀負責,至2014 年交由林紹滿、符清山等人擔任團長,現今龍獅團有五六十人⑥2019 年1 月21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五郡與春聯團林先生話談。。據現今的副團長林漢盛師傅介紹,該團獅子十分有特色,其獅子原形是由貔貅轉化形成,獅頭沒有尖角。龍獅團在發展之初主要舞獅子,在20 世紀90 年代才增加舞龍和南獅表演,并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同是海南會館的華人附湧麟自小跟隨林明豪武師(1921—1995,中國海南人)學武術,為懷念師傅的諄諄教誨與發揚中國的傳統武術,1995 年以師傅之名創立明豪堂金獅金龍團。經過20 多年的發展與壯大,除在元旦、元宵佳節服務海南會館之外,還在第五郡文化中心管理下的聚會點演出,比如鄰近各省如平陽省助奉,那蓧芒橋天后廟,積極參與會館內外的活動與社會服務。

現今,在地域分布上,舞龍舞獅主要是以華人為主集中在越南胡志明市第五郡、第十一郡、第六郡等,華人傳入因地域的差異有福建舞獅、廣肇舞獅、海南舞獅,形態與舞法各有一技。為減少惡性循環,第五郡建立龍獅團俱樂部,致力于協調相互之間的演出與技術交流,減少不良的競爭,保持華人傳統文化的健康發展與傳播。龍獅團在南北統一后有較好的發展,不同會館對應的龍獅團學員相對集中。周館仁義堂龍獅團學員持續每年為一百余人⑦2019 年1 月21 日筆者在越南胡志明市第五郡與春聯團林先生話談。,職業多為酒樓飲食工人、市場從業人員、養殖業的人員等,更為流行的是同一職業的人群會一起參加舞龍舞獅和武術的學習,形成一種同業性的階層聚集學習。

胡志明市華人龍獅得到官方的認可,政府開始舉辦龍獅比賽。1982 年,胡志明市開始舉辦全市的龍獅比賽,2013 年開始組織越南全國的龍獅比賽。據越南華文報刊《西貢解放日報》報道,2019 年元旦,第五郡108 頭醒獅同時起舞,創下越南最多數量醒獅齊舞的紀錄,獲列入越南健力士紀錄大全①西貢解放日報:“第五郡一百零八頭醒獅同起舞 列入越南健力士紀錄”,http://cn.sggp.org.vn/%E9%AB%94%E8%82%B2/%E7%AC%AC%E4%BA%94%E9%83%A1%E4%B8%80%E7%99%BE%E9%9B%B6%E5%85%AB%E9%A0%AD%E9%86%92%E7%8D%85%E5%90%8C%E8%B5%B7%E8%88%9E-%E5%88%97%E5%85%A5%E8%B6%8A%E5%8D%97%E5%81%A5%E5%8A%9B%E5%A3%AB%E7%B4%80%E9%8C%84%E5%A4%A7%E5%85%A8-101343.html。華人龍獅文化越來越成為當地的一種普遍而有特色的文化,龍獅表演在越南的發展逐漸商業化,從身體技能的訓練、對民族文化的認可和傳承逐漸延伸到較為商業化的表演與營收?,F今的華人龍獅社團也開始吸收越來越多的越南人群體。在商業競爭的環境中,龍獅表演更加注重形式化的商業演出,舞龍舞獅極其受到歡迎與喜愛。在將近新年的越南,有多個龍獅團進行每年一度的點睛開光儀式,在華人聚集的街頭巷尾也有多數商店售賣與龍獅表演裝飾相關的商品,百事可樂(越南)公司在越南的廣告新年宣傳中,每到新年會利用舞獅子的形象作為主要的畫面進行新年慶祝與廣告宣傳。在社會穩定的年代,越南胡志明市華人龍獅發展不斷繁榮。

二、華人龍獅共同體的多重融合與共生

文化融于生活,華人舞龍舞獅社團在近現代發展中,依附宗族、會館、同業群體發展壯大,實現與華人社會共生共榮發展。越南華人龍獅社團管理性質多元,在管理與協商中,融合華人武術、醫術發展華人藝術;在國內關注弱勢群體,彰顯華人社團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在國際交流中,尋求華人龍獅運動共同體的發展。在胡志明市,華人文化氛圍濃厚,文化傳播場域強烈,助推龍獅運動與當地民生發展、社會生活交融。

(一)龍獅社團管理性質多元化

越南華人龍獅社團以武術、舞龍舞獅為結社支撐,由群眾自發組建非營利性的、互益性組織,形成相互聯系與相互發展的社團。越南華人龍師社團發展的初期,龍獅社團從會館或宗祠中延伸發展起來,歸屬宗祠或會館管理,宗祠歸屬是形成社團的重要特征。隨著自發性的華人龍獅社團不斷增加,其管理性質呈現多元化,形成群體性或者是同業性的社會團體,通過相互維護對方社團的利益,形成互助與聯盟。龍獅社團的管理模式也存在差異,有集權管理的私人的龍獅社團,也有歸社團成員共同管理的龍獅社團。

越南華人龍獅團中有個人集權管理、家族子承父業、集體管理、收歸國家管理等幾種形式。在龍獅團聯盟管理的基礎上,僅有胡志明市第五郡對其比較有影響力的龍獅團進行集中的管理,分配新年表演任務。第十一郡衡英堂龍獅團和太極螳螂精義堂南北醒獅金龍團為個人集權管理的組織形式、海南青聯龍獅團和黃館聯義堂為集體管理形式、仁義堂為家族子承父業的形式、精武太極螳螂精義堂南北醒獅金龍團收歸國家管理。華人龍獅社團組織的要素有組織主體、組織目的、組織原則、組織結構、組織性質幾大塊。以下將對照幾家龍獅團的分工對其組織機構進行圖表化的呈現。衡英堂龍獅團(如圖1)、太極螳螂精義堂南北醒獅金龍團(如圖2)組織結構主要為理事會、執行委員會;海南青聯龍獅團(如圖3)以團長為執行委員進行指揮與管理;黃館聯義堂金龍獅團(如圖4)注重不同類別的訓練,執行部門較為完善。

圖1 衡英堂龍獅團理事會

圖2 太極螳螂精義堂龍獅團

越南華人龍獅團通過不同的社團性質,以多樣的社會活動,進行人員的組織和交流,發展華人的龍獅文化與龍獅精神。華人之間因龍獅活動而增強彼此之間的社會互動,雖龍獅團宗旨和目標存在差異,形成具有不同管理性質的龍獅團體,但對于龍獅文化與龍獅精神的傳承,通過與社會的不同群體進行互動,促使不同的龍獅團在競爭與合作中發展華人文化。

圖3 海南青聯龍獅團

圖4 黃館聯義堂龍獅團

(二)中華藝醫融合發展

武術是華人的文化象征之一,也同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華人龍獅社團組織的建設中,不同流派的武術在越南落地生根后相互學習,不斷交融與發展。20 世紀20 年代初到50 年代,越南華人龍獅社團組織,不斷融合中國不同武術、拳術,融入龍獅表演,滿足華人的需求與團結華人,將龍獅文化發展成為越南當地較為普遍的華人文化,在異鄉傳承民族文化,在強化身體表演與傳播中保存民族文化記憶。

華人龍獅團在洪拳、周家武術、太極拳和螳螂拳基礎之上,催生了太極螳螂的精武館的發展。在這種穩定流動的人群中保持著華人文化與中醫、藝術的交融,以武術為基底發展起來的舞龍舞獅,融合中國傳統的跌打中醫發展起來的龍獅團,類似中國佛山黃飛鴻的“寶芝林”。從武術流派之間的相互切磋和學習,助力舞龍舞獅的發展,繼而傳承華人傳統的醫術,發展跌打外傷醫術,不僅能夠給成員帶來緊急的救助,而且可以讓跌打、中藥在華人的圈子中發展起來。在進行舞龍舞獅藝術表演的同時,融合華人堅韌、刻苦的學習和訓練精神,以表演為外形,以道德和個人修養發展為內核,將醫術與華人龍獅文化的融合發展與保存。這種多功能的融合與文化的發揚和傳承,又在另外一方面提升了華人優秀文化在社會的聲譽。

(三)守望相助:宗祠會館與舞龍舞獅社團組織的共生

華人社團作為海外華僑華人社會三大支柱之一,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大多的華人社團是以地緣、血緣、姓氏宗祠組成的民間社會團體,在華人地區,華人社團的發展讓更多的華人有了一定的依靠,加強了華人的力量?!叭藗兿嘈攀褂霉餐Z言的人有著相似的思想,并以此來解釋這個世界”①[英]愛德華·莫迪默羅伯特·法恩:《人民·民族·國家——族性與民族主義的含義》,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 年版,第42 頁。。華人以語言或者是宗祠形成相對應的聯絡,以群體聚居的華人,通過會館與宗祠團結同鄉與宗親,在新的環境中適應并發展起來。而以“客居”心態的華人,總會帶有明顯的華人文化色彩,如會館、宗祠、華語、文字、習俗等。華人所屬的“龍”的圖騰的象征及其意義,是人們深層的文化記憶與文化基因。因有了族群的協助與支持,才有龍獅、武術等華人藝術的發展與傳承,以文化為根基的聯系,在異鄉中,老一輩華人對這種家鄉文化情感更為濃厚。

在海南會館中,聯義堂龍獅武術團、明豪堂金獅金龍團、浩光堂龍獅藝術團受助于瓊府會館的同時,展開與會館和宗祠的聯系,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或者是參與會館、宗祠組織的表演活動。龍獅團是會館的一個文化輸送的突出之處,會館在前期給龍獅團的訓練與表演提供場地,招募他們進行表演,保有本族的舞龍舞獅藝術的特色,支持藝術人才的發展,激勵藝術的傳承。而反過來,在本會館或者是宗祠進行特定的節日慶典之際,龍獅團會參加相應的活動,回饋會館和宗祠的資助,也為會館或者是同族人帶來好的名聲,外出參加表演。

在婚慶、開張儀式、動土儀式、新年慶典等活動和越南游神、關公誕、媽祖誕等傳統節日中,為使活動增加吉祥如意的寓意,人們會邀請華人龍獅團進行表演。特別是春節期間,正是“醒獅出洞,神龍飛騰”迎新歲的時節,龍獅團紛紛聞鼓起舞服務群眾。大街小巷都聽到鑼鼓聲,看到龍獅隊伍走在街道上,到各廟宇進行禮拜。應胡志明市體育廳號召以及應各公園、商場、公司、企業、商店、民戶等的禮聘或邀請,春節期間各龍獅團會在阮惠步行街及各公園等地表演。尤其是在元宵節,堤岸會有眾多龍獅團在街道上游行,參與第五郡文化宮的慶祝元宵節活動。

在會館表演中,由于同鄉會館的資助,龍獅團多數對同鄉會館進行公益性的演出。近年來,越南龍獅表演比以往的技藝進步,尤其是舞獅在采青上面有各種陣法的創新,匯編出不同神話故事情節進行舞獅表演,以增加舞獅的戲劇性。舞龍舞獅運動追求高難度動作相應增加觀賞性、娛樂性,促進與龍獅相關文化在越南的傳播,如剪紙、扎紙風箏、寫漢字等,更為廣泛地滿足大眾的觀賞需要。

(四)反哺社會:參與社會公益與關注弱勢群體

華人龍獅團起初與其宗祠、祠堂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雙方相互幫助共生。華人龍獅團進行演出或者服務會館,會館進行資助,在越南也同樣出現華人之間的“一方有難,多方支援”。龍獅團與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體現華人團體的重要向心力,如黃館聯義堂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20 世紀20 年代成立之初,其成員多為華人或者是同鄉,成員之間相互認識,如兄弟姐妹般互助。其目標是在學習中國傳統武術的基礎之上以防身之術,團結第五郡玻璃產業、皮革產業的華人。20 世紀70 年代,聯義堂對遠在香港并重病的黃順貴進行資助,黃順貴門徒黃橋師傅對以往解散的成員進行重組,為黃師傅籌備醫療費;再有衡英堂龍獅團在2014 年11 月4 日晚上不幸發生火災,所有物品都被付諸一炬,慶幸沒有造成人員死亡。因其收留大量的孤兒和貧困學生,隊員提供吃住的地方,長期堅持社會救助活動。市和郡領導、各位市內外遠近親友紛紛給予問候與安慰,許多遠近親友及單位向龍獅團伸出援手,捐助經費,發揚“同舟共濟”的精神,幫助龍獅社團渡過難關。對衡英堂進行捐助的有越南的兄弟,也有新加坡的龍獅團,龍獅社團與社團之間的互助,幫忙排憂解難。仁義堂龍獅團的劉劍昌師傅以自己的醫術幫助華人同胞們,為社會做貢獻。2014 年,林獅文向馬來西亞的蕭斐弘師傅拜師學藝,建立起弘德體育會越南分館,免費資助孤兒院,成員在表演之際會有少部分酬勞,其余的經費歸由龍獅團管理。越南華人龍獅組織為華人排憂解難,對社會做一些慈善活動。在龍獅團危難時,華人也伸出援助之手,幫助華人龍獅團渡過難關。

龍獅團始終與社會發展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即便其經濟發展比較緊張,華人還是堅持著“扶貧救濟”的行為,回饋社會。通過舞獅、武術、功夫等聯絡起華人,保護華人,開展慈善和社會救助等工作。如周館仁義堂劉浩良師傅所帶隊伍,在快接近新年的時候就練習龍獅表演,參與慈善活動。越南歷史最為悠久的龍獅團為聯義堂龍獅團①該數據來源于作者2019 年1 月19 日田野調查的統計結果。,在現今聯義堂龍獅藝術團始終堅持對朱篤市貧苦人民進行資助。

廣東籍華人徐梓衡在越南胡志明市第十一郡建立越南衡英堂藝術龍獅團,主要招收青少年或者孤兒,在2015 年被越南國家授予“國家優秀藝人”稱號,2019 年被授予“人民藝人”稱號,被稱為是最高的藝人的榮譽。越南華人龍獅團對于社會公益的參與、對于弱勢群體的救助的行為,展示華人龍獅共同體的社會角色的扮演與社會責任的擔當,得到了越南國家的認可,在這種良好的社會互動與聲望中,提升了華人藝術在越南國家的地位。

(五)社會傳播:媒體與舞龍舞獅運動的聯動

華人龍獅團是繼承與傳播龍獅文化的載體,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舞龍舞獅在越南的發展受到不同群體的關注,在將近新年的越南,有多個龍獅團進行每年一度的點睛開光儀式,在華人聚集的街頭巷尾也有多數商店售賣與龍獅表演裝飾相關的商品。越南華人龍獅團體在國際上的交流,不僅能夠促進團體在國內的名聲和榮譽,而且還可以在這些交流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近年來,為迎合國家融入世界大舞臺的趨向,“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及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進入升級發展階段,中國與東盟在文化體育領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舞獅藝術已從中國傳統民間雜技“晉升”為國際文化交流使者①中國新聞網:“東盟舞獅藝人‘抱團’闖中國”,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12-02/8082267.shtml。2006 年,美國總統布什訪問越南胡志明市并觀看了衡英堂龍獅團的表演,引起國內國外媒體的關注與報道。

華文報紙成為推動華人社團發展的重要力量,華文版《西貢解放日報》對華人動態的關注與報道,為越南華人社團、群體提供即時動態信息。龍獅團團長與華文報華人記者保持密切聯系,華文報以文字、圖片的形式展示華人的文化與華人的發展動態,以媒體的傳播形式,推進華人文化的發展。越南媒體的報道,關注華人舞龍舞獅運動與社會的共同發展。越南電視臺曾幾次對衡英堂龍獅藝術團進行報道,推動與提升華人文化在越南的傳播和地位。

(六)國際交流:華人龍獅共同體的聯絡

通訊的發展同樣帶來全球華人龍獅交往頻繁的便捷。東南亞的華人龍獅發展以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為首,不斷通過比賽、演出與競技等方式,進行華人龍獅與非華人龍獅的交流。越南華人龍獅團以胡志明市為首,在參與國際龍獅交流中,胡志明市的第十一郡、第五郡同馬來西亞、中國的龍獅交流和比賽最多。再加上經濟的交往與互動,“中國、老撾、柬埔寨是越南的三大邊境貿易對象,而與中國的邊貿額所占比重達85%?!雹谥x林城等:《越南藍皮書:越南國情報告(2016)》,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年版,第42—43 頁。。廣西與東南亞的華人龍獅群體保持頻繁的交流與聯系。在2019 年,中國傳統的民族節日中,廣西舉辦“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中國東盟民族傳統體育表演項目和獅王爭霸賽項目③廣西新聞網:“中國藤縣世界獅王爭霸賽側記”,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91113/newgx5dcb3e08-19031749.shtml,邀請越南精英堂龍獅團、印尼與馬來西亞的龍獅團體參賽。精英堂龍獅團近幾年來積極參與國內國外的交流和比賽,2018 年獲得越南全國龍獅比賽五項冠軍,馬來西亞2018 年首屆龍獅錦標賽榮獲世界高樁南獅賽和東南亞舞獅組總冠軍,世界傳統南獅賽和東南亞舞獅組總亞軍。衡英堂龍獅藝術團及各個龍獅社團也積極開展國際交流活動,務求與區域內的同業相互學習,以提升國內龍獅藝術,促進文化藝術的交流。

海外華人龍獅團之間加強聯盟。2015 年衡英堂龍獅團加入由馬來西亞麻坡關圣宮龍獅團倡導的國際關圣宮同盟總會,龍獅團參與民間文化藝術交流“舞獅搭建亞洲橋梁”活動,促進了越南龍獅與亞洲龍獅之間的交流,增加國際互動,并得到國際關圣宮龍獅同盟會盟主陳忠興的支持;海南聯友龍獅團與馬來西亞的弘德體育會結成盟友;精英堂則與新加坡達曼廊眾俱樂部裕文龍獅團的團體進行聯盟并且促進相互之間的交流。各個龍獅團教出來的徒弟也分散到各個國家,建立了龍獅團,從而更有力地促進龍獅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三、越南華人龍獅發展的反思

2018 年,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10 科教頻道曾出品節目《武林外傳》第一季,探尋世界華人武術的外傳與發展,以電視節目的形式融合武術等中國傳統民族體育在世界上的發展,受到了多方的關注。筆者參與2019 年《武林外傳》第二季越南胡志明市的拍攝。有關越南武術、龍獅的發展過程,太極螳螂龍獅團的團長鄭錦河及其越南人弟子受采訪期間提及:收歸國家管理的武術、舞龍舞獅發展的受限,同樣艱巨。同樣,越南華人文化發展也隨著社會的變遷而產生新的適應或消亡?!皻v史、土地和語言不僅僅形成了一種“文化”,而且形成了關系,或者更準確地說形成了不同“文化”之間關系的概念?!雹賉英]愛德華·莫迪默羅伯特·法恩:《人民·民族·國家——族性與民族主義的含義》,載奧利維爾·羅伊《排他的文化共同體》,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 年版,第83 頁。華人龍獅共同體的形成,來自華人共同的文化記憶、文化符號,在文化共同體的基礎上,通過身體表演與技術展示的形式,引發人們對文化基因傳承的關注。華人傳統文化發展與文化共同體受到矚目與專注。

越南華人龍獅團在社會中的互動與發展,增強自身對社會的參與,融合多元的華人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深化華人的文化符號的社會互動,與社會的不同群體、不同組織融合共生,給民族文化的發展帶來活力。但相對而言,越南文化的融入與本民族文化的相對遺忘與缺失,是具有華人特色文化發展的最大的阻礙。從民族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廣府話在華人當中成為一種共同的語言,隨著老一輩人的離開,語言中含有的特定文化與民族情感也在逐漸被淡化和遺忘。以龍獅文化共同體為代表的華人文化,在建構本群體共同記憶,集合共同文化的共同體之際,也在相對遺忘華人其他的一些文化記憶與文化傳統。

所以,在華人的社會中發展民族文化不僅受到社會發展的阻礙,也因為社會的變動與需要,而遺忘本民族的共同文化記憶與符號。華人舞龍舞獅共同體發展活躍,在其發展過程中同樣面對著商業化的威脅,共同的文化基因與文化記憶形成了社會與團體發展的重要驅動。唯有保持多方位的聯動與融合共生,華人的文化與社會不斷交融與互動,參與社會的互動與文化之間的相互磨合,共同生存于多民族的國家之中,華人的民族文化才能建構與保持文化主體。

猜你喜歡
胡志明市舞獅會館
新加坡的廟宇宗祠會館建筑
舞獅獻瑞
一巖九飲會館
迷宮彎彎繞
財神(大家拍世界)
水下舞獅
美防長罕見一年兩度訪越南
舞龍舞獅進校園
“鄉土之鏈”話會館
遍布全國的山西會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