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策略思考

2022-07-03 12:16蔣雪琴
考試周刊 2022年19期
關鍵詞:分層作業設計方法

摘要:對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對課內分層作業進行創新和優化設計,不僅能夠提高效果,讓更多的小學生逐漸喜歡完成數學作業,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學科知識內容有一個更為深刻的了解。如此,既要將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予以基礎化,借此使學生鞏固其課堂所學;又要對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進行趣味化處理,通過為學生設計一些趣味性十足的課內分層作業,從而讓學生對數學作業不再具有抵觸和畏懼心理。

關鍵詞:小數數學;分層作業;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19-0071-04

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創新和優化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而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當中,學科教學質量提升的核心要素就是對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進行創新。然而,在傳統學科教學思維的桎梏和作用下,教師往往偏重于學生對一些基礎學科知識的學習和記憶,至于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教師往往只是讓學生去完成一些基礎的數學練習題,很少去對課內分層作業的內容進行創新,導致所設計的一些課內分層作業形式化嚴重,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另外,在“題海戰術”的影響下,一些教師會設計和布置大量的課內分層作業來讓學生去完成,完全忽視了學生完成課內分層作業的時間和精力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產生了抵觸心理,不愿意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完成教師所設計的課內分層作業。面對此種情況,文章從七個方面來進行論述和說明。

一、 課內分層作業設計基礎化,幫助學生扎實和鞏固基礎

對小學數學教師來說,設計課內分層作業的初衷就是幫助學生學習和記憶數學課堂所學的知識內容,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一些課內分層作業的過程中,就需要將其進行基礎化處理,通過為學生設計一些基礎化的課內分層作業,從而讓學生在完成基礎化課內分層作業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和提升。

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課的教學之中,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基礎,教師將學生劃分了基礎組、提升組和強化組三個組別。其中,對基礎組的學生而言,所設計的課內分層作業以“請仔細觀察長方形,試著說一說長方形具有怎樣的特征”為主,從而讓這部分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掌握長方形的特征。而對提升組的學生,則是在基礎組的作業上提升了難度,以“什么是對邊,長方形一共有幾組對邊,長方形的角又有什么特征,該怎樣概括長方形的特征”為主。而對拔高組的學生來說,課內作業的設計則是以進行簡單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為主,通過讓這部分學生解答和計算“某位農民伯伯打算開墾一塊荒地用來種植蔬菜,現已知,該塊荒地的長為12米,而寬為6米,那么,如果想要在該塊荒地周圍圍上一圈籬笆,那么,最少需要用到籬笆多少米?”的應用題,從而在解題的過程中鞏固數學課堂所學。

二、 課內分層作業設計趣味化,激起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致

對小學學生而言,完成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的過程是枯燥且無趣的,尤其是在傳統的“題海戰術”的影響和作用下,大量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與布置,讓學生逐漸對課內分層作業的完成不再感興趣。而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入手,將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進行趣味化處理,為學生設計一些趣味性十足的課內分層作業,其不僅提高了學生完成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的積極性和踴躍性,同時也提高了作業完成的質量,有效地改變了部分學生對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存在的刻板印象。鑒于此,在學科教學期間,需要教師將課內分層作業設計進行趣味化處理,借此來激起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致和動力。

例如,在“年、月、日”一課的教學之中,針對那些對本節課知識缺乏學習和探究欲望的學生,教師為這部分學生設計了“制作活動日歷”的課內作業。通過讓學生自行去制作一個活動日歷,并將所制作的活動日歷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展示,從而在分享和展示的過程中讓這部分學生切實感受到完成課內作業的快樂,逐漸激起這部分學生繼續學習的自信心。而針對那些對“年、月、日”認識不足的學生,教師則為這部分學生設計了“我說你猜”的趣味化課內作業。在此次“我說你猜”的趣味化課內作業當中,教師可以先制作一定數量的標有我國傳統節日的卡片,并將這些卡片放置到一個盒子中。接著,由教師從盒子當中隨機抽取卡片,讓各個小組的學生對卡片上的節日的具體日期進行確認,答對的小組加一分,答錯的扣一分,最后根據分數的高低來判斷勝負。借助趣味性十足的課內分組作業的設計,其不僅活躍了數學課堂的氛圍,增強了數學課堂的有趣性。同時也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了數學這門課程,真正讓數學學科課內作業的設計更為學生學好數學這門課程的關鍵所在。

三、 課內分層作業設計情景化,提升學生做作業的體驗感

在整個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當中,依照學生課堂學習的需要,為學生設計情景化的課內分層作業,其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完成課內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了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效果。同時還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印象不再局限于表面。鑒于此,在學科教學期間,需要教師關注和重視小學數學情景化作業的設計,對現有的學科教學手段進行豐富和擴充,依照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需要來為學生設計更具參與價值的情景化分層作業。

例如,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一課的教學之中,為了提高學生完成課內作業的質量,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本節課知識的情況,將課內分層作業設計進行了情景化處理,為學生設計了“小王村和大王村這兩個村子今年種植小麥獲得了大豐收,其中,小王村一共收獲了小麥45.4噸,而大王村則收獲了小麥30.8噸,請問,這兩個村一共收獲了多少噸的小麥?”“小明陪同自己的奶奶到超市去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其中,一條毛巾的價格為5.2元,而一卷衛生紙的價格為9.8元,現已知,小明的奶奶打算購買一條毛巾和一卷衛生紙,請問,這兩樣物品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小新在文具店一共花費了6.2元購買了一個筆記本和一支圓珠筆,其中,圓珠筆的單價為1.6元,那么,筆記本的單價是多少元?”等不同類型的數學情景化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認知情況,自行選擇一個進行參與,從而在參與情境的過程中獲得更為真實的學習體驗。

四、 課內分層作業設計實踐化,鍛煉學生的實踐探究本領

將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設計實踐化,其不僅能夠讓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去完成教師所設計的課內數學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鍛煉和提升自身的實踐探究本領。同時,還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設計的創新,讓更多的教師逐漸意識到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不僅僅局限于“題海戰術”。鑒于此,在學科教學期間,需要教師多嘗試從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實踐探究本領入手,將課內分層作業設計進行實踐化處理。

例如,在“測量”一課的教學之中,針對那些對一些基本長度單位認識不足的學生,教師為這部分學生設計了一次具體的“物體測量”的實踐化課內作業。在此次“物體測量”的實踐化課內作業當中,學生需要靈活利用自己手中的直尺試著去測量一些物體,并試著通過找一找、比一比的方式來找出身邊那些長度約為一厘米的物品。比如,一個指甲蓋的長度大約是一厘米,方格本當中每一個方格的長度大約為一厘米,從而讓學生在找尋的過程中對該如何去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有所了解。而針對那些對本節課知識缺乏學習和探究欲望的學生,教師則為他們設計了“猜長度”的趣味性課內作業。在此次“猜長度”的趣味性課內作業當中,由教師親自給學生呈現和展示一些不同類型的物體,而學生則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試著對這些物體的長度進行猜測,猜得最為精準的學生加分,直至所有物體的長度被全部猜測完畢。

五、 課內分層作業設計計算化,拔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從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入手,將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進行計算化處理,其不僅有效地滿足了素質教育對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大大提高了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效果。同時課內計算化分層作業的設計,也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到了計算的樂趣,進而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科教學期間去積極配合教師展開一系列的教學工作。鑒于此,在學科教學期間,需要教師多嘗試為學生設計一些計算化的課內分層作業。

例如,在“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一課的教學之中,為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數學計算本領,教師將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進行了計算化處理,著重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了不同難度的課內作業。比如,對那些計算能力偏弱的學生而言,教師所設計的課內分層作業則是以簡單的數學計算為主,通過讓這部分學生計算和解答“23+36=?、48+32=?、88-69=?、35-20=?、98-95=?”等,從而讓他們在完成課內作業的過程中明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算法。而對那些計算能力一般的學生來說,教師所設計的課內分層作業則是以解答“小紅所在的小學打算在寒假組織一年級的學生到滑雪場滑雪,其中一年級一共有3個班級,其中一班的人數為24人,二班的人數為36人,三班的人數比二班人數多了6人,請問,一年級三個班級一共有多少人?”等一些應用題為主,學生通過利用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法則來進行列式和計算,從而使他們在完成課內作業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和提升。而對那些計算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課內分組作業的設計則需要適當的提高難度,讓這部分學生在解答前面所設計的數學應用題的同時,試著去舉一反三,根據所列舉的實例,自行設計并提出問題,比如,這部分學生可以相互之間提出“二班的人數比一班的人數少多少人?三班人數比一班的人數是多了還是少了,其具體人數是多少?”的數學問題,繼續進行列式和解答,從而在完成課內作業的過程中拔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六、 課內分層作業設計生活化,養成學生的學以致用本領

將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進行生活化的處理,為學生設計一些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作業,其不僅對學生學以致用本領的養成有著極大的幫助,能夠讓課內分層作業設計的優勢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完成課內分層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學科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產生共鳴。鑒于此,在學科教學期間,還需要教師為學生設計一些生活化的課內分層作業。

例如,在“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一課的教學之中,為了幫助學生養成一定的學以致用的本領,教師將本節課的課內作業進行了生活化的設計,為學生設計了更貼合生活實際的課內作業。比如,對那些數學素養偏低的學生,教師所設計的生活化課內作業應該是引導學生去歸納和總結有關小數的意義以及小數計算單位間的進率。而對那些數學素養一般的學生來說,教師所設計的生活化課內作業則是思考和回答“小新想要將一張白紙進行裁剪,如果把它平均裁剪成10份,那么每一份該如何去表示,如果裁剪成100份,則又該如何去表示?”的數學問題,從而讓這部分學生在完成這一課內作業的過程中明確什么是小數,小數具體該如何進行表示。而對那些數學素養較高的學生而言,教師所設計的生活化課內作業應該與現實生活進行關聯,讓這部分學生試著去發現并找出生活當中存在的小數,從而在完成課內分層作業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和提升。比如,當學生陪著自己的家人到菜市場去買菜時,經常會看到家人所購買的菜品上標注著不同的帶有小數點的數字,而這些帶有小數點的數字表示的就是這種菜品的價格。而稱菜時電子秤上出現的帶有小數點的數字則表示的是菜品的實際重量。

七、 課內分層作業設計開放化,提高分層作業設計的效果

在整個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當中,想要讓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除了需要教師豐富和擴充作業的內容之外,還需要將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予以開放化,讓學生自行去選擇完成課內分層作業的方法,從而讓學生在完成課內分層作業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和提升。

例如,在“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課的教學之中,為了提高課內分層作業設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師還將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進行了開放化處理,鼓勵和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比較喜歡的方式來完成課內分層作業。比如,對那些比較喜歡速算的學生,教師就設計了“快速解答‘16×15=?、22×42=?、16×24=?’等練習題”的速算課內作業來讓這部分學生完成,從而讓學生在完成速算課內作業的過程中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算法有所了解。而對那些比較喜歡解應用題的學生,教師則設計了“老張作為一名鄉鎮郵遞員,每天他都要騎著電動三輪車挨家挨戶地去給居民送報紙,其中,老張每分鐘能夠騎行500米,且每天騎行所花費的時間是3個小時,請問,老張每天送報紙一共需要騎行的距離是多少?”等一些應用題來讓學生去解答。而對那些比較喜歡游戲的學生,教師則為他們設計了“勇者大闖關”的趣味性作業,在有限的時間內利用闖關的方式來依次回答教師所提出的一些數學問題,從而讓學生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升。

總的來說,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當中,創新和優化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其不僅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探究數學學科知識內容提供了支持,提高了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效果。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為接下來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與思考提供了一定的理論研究依據。對此,在學科教學期間,既要求教師從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實踐探究本領入手,將課內分層作業設計予以實踐化,又要將課內分層作業設計進行計算化處理,從而讓學生在完成課內分層作業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數學計算本領。當然,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還需要生活化和開放化,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部分學生完成課內作業積極性不高、完成質量低下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宗旗.減負增效背景下的分層數學作業研究[J].教育觀察,2019,8(41):124-125.

[2]馬秀英.小學中高年級數學作業分層設計探析[J].才智,2020(8):3.

[3]孟玉梅.設計數學分層作業:讓每個學生遇見最美的自己[J].教育觀察,2020,9(19):130-131.

[4]宋筱川.分層作業,分出活力:探微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17(S1):83.

[5]周麗娜.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29(1):99-100.

[6]張璞.關于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的創新性布置與批改[J].才智,2019(25):18.

作者簡介:蔣雪琴(1969~),女,漢族,福建三明人,福建省尤溪縣城關鎮東城中心小學(埔頭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分層作業設計方法
淺談小學語文分層作業
對于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點滴思考
讓靈活精悍的微課程成為初中語文課堂的左膀右臂
淺析兒童家具模塊化設計方法
淺析旅游景區公共設施的設計
公路橋梁結構橋梁抗疲勞設計方法應用
農村學校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作業設計實踐
淺談數學課堂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