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患者靜脈輸液外滲原因護理對策分析

2022-07-03 12:43陳愛潔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3期
關鍵詞:靜脈輸液預防

陳愛潔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患者靜脈輸液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方法將我院60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接受全面護理。比較皮膚穿刺條件。共有15名患者發生靜脈輸液外滲,其中40%是由于患者因素,10%是由于藥物因素,26%是由于儀器因素,9%是由于其他因素。結論對于老年患者、昏迷患者或半昏迷患者,應加強臨床護理,特別是為了增強患者或同伴對靜脈輸注警示的認識,而無意識和無癥狀的患者應加強巡查篩查。重要的是要確定藥物的性質,特別是血管的刺激。甘露醇、前列地爾等藥物對血管具有高度刺激性,并且需要選擇用于輸液的血管。同時,他們積極改進穿刺技術,不斷學習和了解內血管的解剖位置。最后,避免靜脈輸液液體外滲,減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滿意度和護理。

關鍵詞:靜脈輸液;外滲;預防

【中圖分類號】 R322.1+23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2

靜脈注射是一種醫療方法,即把血液、藥液、營養液等液體物質直接注射到靜脈中。靜脈注射可分短暫性與連續性,短暫性的靜脈注射多以針筒直接注入靜脈,即一般常見的“打針”;連續性的靜脈注射則以靜脈滴注實施,俗稱“點滴”。它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具有快速有效地緩解臨床癥狀的效果。而輸液外滲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較為常見,尤其是老年長期輸液者,由于血管彈性差、難以固定,是靜脈輸液外滲的高發人群。輸液外滲會造成燒灼、腫脹、局部紅腫、中重度疼痛、皮膚暗紫、抽無回血等,加之老年人抵抗力差、皮膚敏感,若輸液外滲不能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局部組織嚴重壞死,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創傷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時也會增加靜脈穿刺的難度,造成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因此,分析輸液外滲的原因,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具有重要意義。為防止和妥善處理老年靜脈輸液外滲問題,本研究在輸液護理工作中進行了針對性的預防和處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信息

我們醫院共有60名患者被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定期護理,研究小組給予全面護理,比較兩組的皮膚穿刺。研究組有18名男性和12名女性,年齡在61至80歲之間。對照組有20名男性和10名女性,年齡在60至82歲之間。排除患有多種基本疾病的患者。兩組間無顯著性別和年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靜脈輸液護理,觀察組采用預防液體外滲的特殊護理措施:①提高穿刺成功率。定期對護士進行基本技能培訓,提高穿刺技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時盡量避開關節,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對于有躁動、意識障礙等特殊情況的患者,可采取保護性約束,并向患者家屬簡要介紹照顧患者的要點,以避免穿刺部位頻繁動作和拔針造成的外滲。②加強護士藥物知識培訓。定期和不定期以講座和研討會的形式對護士進行藥物知識培訓,使護士了解常用藥物的基本知識,掌握藥物的性能、特點和注意事項,學會識別藥物的性質及其對患者靜脈的刺激性,在注射高滲藥物時提前向患者解釋清楚,血管活性藥物和其他易發生液體外滲的藥物,告知患者不要隨意改變滴速。此外,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如:注射甘露醇時,給患者局部熱敷或提高藥物溫度,以增強血管通暢性;當注入刺激性藥物時,只有在反復確定針頭在血管內后才能注射藥物。③正確選擇輸液器。對于老年患者,靜脈輸液首選的靜脈血管是暴露部位的血管,如手背和前臂。評估患者的血管狀況,選擇粗、直、彈性好、易于固定的靜脈;穿刺時,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選用5.5號輸液器,以減少對患者血管壁的損傷。同時,對于需要重復穿刺的患者,避免重復使用同一血管和重復回針。④按壓正確。靜脈輸液后,采用擴張按壓法按壓,即同時按壓皮膚針眼和血管壁針眼,有效預防液體外滲引起的皮下淤血、靜脈炎、腫脹等并發癥,保護患者周圍靜脈。⑤加強輸液過程中的視。在輸液過程中,護理人員根據老年患者的血管狀況、精神狀態和輸液性質,合理確定巡視頻次,加強檢查,增強責任心,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腫脹,輸液是否通暢,滴速是否正常,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反應。特別是在輸注化療藥物、高滲藥物等易外滲的刺激性藥物時,要經常巡視,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發現異常立即處理。例如:當懷疑有外滲時,立即停止靜脈滴注。如果外滲藥物對組織刺激性小且易于吸收,則24小時后對患者進行熱敷;如果藥液對組織有高度刺激性,立即將無菌注射器連接到原針頭上進行抽吸,盡量將泄漏到皮下組織的藥液抽出,注入5-10ml生理鹽水,拔出針頭,減少藥物對局部組織的損傷。⑥老年患者的個性化心理護理。觀察患者輸液前及輸液過程中的心理狀態,通過友好溝通、轉移注意力、關愛家人等方式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患者保持積極愉快的心態,接受輸液治療。對于液體外滲的患者,老年患者的耐受性較低,因此他們會因為外滲后的疼痛而生氣。為此,護理人員應保持禮貌、優雅、溫柔的態度,在與患者溝通時照顧患者的情緒,盡量安慰患者,對外滲表示真誠的道歉,并獲得患者的理解。

對兩組患者進行靜脈輸液過程中液體外滲知識的問卷調查,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問卷調查結果。問卷內容包括藥物刺激性、液體滲出原因和治療措施。滿分為100分,70分以上為知識掌握。

1.3 統計處理

所有數據均通過spss20軟件分析收集。測量數據以(%)表示,使用x2檢驗,計數數據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住院期間,共進行了300例靜脈輸液。300例中有41例(41/300,13.99%)發生輸液外滲,其中293例(293/300,97.82%)發生局部腫脹,腫脹累及穿刺部位周圍>20cm5例次(5/293,1.87%),水皰l例次(1/293,0.34%),未出現局部皮膚組織壞死。293例中,患者因素占40.81%(119/293),技術因素占26.17%(76/293),疾病因素占13.08%(38/293),藥物因素占10.90%(31/293),其他原因占9.03%(26/293)。

3 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

3.1 靜脈輸液外滲的影響因素

3.1.1 患者因素

①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和行為功能下降,容易失控,導致輸液時針頭移位。此外,老年患者皮膚松弛,疼痛減輕,反應緩慢,這增加了輸液外滲的可能性。此外,老年患者的血管彈性降低、靜脈脆弱、組織循環灌注不足、血管充盈不良、通透性增加,并且容易發生輸液外滲。②水腫、脫水、休克等導致老年人組織微循環功能障礙或危重疾病的疾病,可增加血管通透性,靜脈輸液時易發生外滲。③譫妄、昏迷或使用過鎮靜劑的患者可能因知覺障礙、易怒等而缺乏自控能力,這很容易導致注射針移位并導致外滲。④長期輸液的老年患者外周血管損傷嚴重。此外,老年患者的血管因硬化和脆性而難以穿刺,增加了輸液外滲的可能性。

3.1.2 技術因素

護理技術缺陷也是靜脈輸液外滲的重要原因之一。①穿刺后無技能或無技能的護理人員,導致血管破裂、針頭移位或缺乏穿刺經驗。②選擇遠端靜脈輸液時,不知道血管的特征和局部解剖位置,血管選擇不當,或藥物注射力過大。③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或使用輸液泵和留置針在同一部位輸液時間過長。④對藥物的性質和用途了解不足。⑤靜脈通道未定期檢查,或穿刺部位覆蓋敷料,無法及時發現外滲。

3.1.3 疾病因素

①對于長期接受化療的癌癥患者,由于反復穿刺和化療藥物的刺激,靜脈脆弱,穿刺難度增加。②患有動脈硬化、靜脈曲張和血管炎等周圍血管疾病的患者存在輸液外滲的高風險。糖代謝和脂肪代謝紊亂,如糖尿病,可能會導致其他代謝紊亂,導致血管硬化,容易輸血和外滲。④靜脈壓升高(如右心衰)的患者在靜脈輸液過程中,由于全身靜脈充血和血液回流受阻,容易發生外滲。

3.1.4 藥物因素

藥物濃度和物理化學性質,如滲透壓和pH值,可通過影響細胞代謝功能刺激和損傷血管,導致輸液外滲。例如,pH<5或pH>9的注射、滲透壓>500mOsm/L的藥物(如甘露醇)和高度刺激性的藥物(如化療藥物)可能刺激靜脈內膜、損傷血管或引起靜脈炎、增加血管通透性并導致外滲。

3.1.5 其他因素

(1)環境溫度和注入液體的溫度過低。(2)輸液量太大,輸液時間太長,速度太快。(3)拔出針頭時,針頭會刺激血管或損壞血管壁。(4)輸液壓力與靜脈直徑、松弛和收縮狀態不一致。(5)輸液中含有不溶性顆粒。

3.2 預防措施

3.2.1 靜脈輸液外滲的預防措施

(1)健康教育:規范輸液護理服務流程,重點加強健康教育,詳細講解輸液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與患者進行親切友好的溝通,注意疏導患者不良情緒,確保各項手術順利進行;積極評估高?;颊?,加強輸液管理,防止輸液外滲。(2)合理選擇靜脈血管:根據治療方案、藥液性質和血管狀況選擇適合穿刺的靜脈血管。注射血管活性藥物或高滲藥物時,宜選擇近端粗靜脈血管。末梢循環不良的患者應避免多次穿刺同一血管;對于需要長期或反復輸注的化療和危重病人,應盡量使用留置針進行血管穿刺。(3)熟悉藥物性質及注意事項:按正確方法配制藥液,注意控制碳酸氫鈉的滲透壓,抗生素溶液完全溶解后使用,避免刺激血管;持續輸注多巴胺、間羥胺等藥物時,應使用留置針穿刺,同時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可交替使用;輸液時注意控制輸液速度和藥物濃度,減少對局部組織的損傷;輸注甘露醇時,應適當提高藥液溫度,以確保血管通暢。(4)減少機械刺激和損傷:護士應掌握穿刺技巧,提高血管穿刺成功率,避免多發性血管穿刺損傷;穿刺前戴口罩、手套,對穿刺部位周圍皮膚進行消毒,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避免感染;使用留置針時,每24~48小時更換一次保護膜,防止靜脈炎和局部滲漏;穿刺成功后,避免針頭移位,并采取適當措施保持穿刺部位溫暖,減輕血管刺激;使用高滲壓藥物時,合理控制輸液速度,降低壓力,避免外滲。(5)治療措施:加強病房巡視,檢查輸液情況,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外滲、疼痛或腫脹。輸液外滲時,應根據藥物和損傷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避免因外滲而對局部組織造成進一步損害。甘露醇外滲時,應立即更換輸液部位,同時皮下注射生理鹽水;碳酸氫鈉外滲時皮下注射維生素C;酚妥拉明用于滲透和阻斷多巴胺外滲;低濃度外滲藥物對局部皮膚的刺激性較小。濕敷5%硫酸鎂可減輕腫脹。

3.2.2 靜脈輸液外滲護理措施

(1)小范圍外滲

①外滲的藥液對組織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輔助治療的藥液可以用濕熱敷用50%的硫酸鎂濕敷腫脹很快就會消退。

②輸入的藥液為血管活性藥局部腫脹雖不明顯但發紅、蒼白、疼痛明顯的必須立即更換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乙醇持續濕敷紅腫也會很快消失。

(2)大范圍外滲

輸入的藥液為刺激性大的藥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動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鎂持續濕敷配合理療局部封閉亦可用相對應的藥物相拮抗如縮血管藥物多巴胺、間羥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外滲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鈣劑可用50%的硫酸鎂、山莨菪堿(654-2)濕敷每日輸液完畢后在穿刺靜脈部位涂擦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營養修復、軟化血管的藥物如萬應止痛膏、紅靈油膏、生姜汁、蘆薈汁等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涂擦時應將藥膏反復輕揉以使藥性滲入皮下被血管壁吸收而發揮作用如同時輔以局部濕熱敷則效果更佳。

(3)化療藥物外滲

化療藥物外滲時應立即停止滴入用氯化鈉溶液皮下注射加以稀釋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腫脹、壞死。

(4)藥物外滲引起的局部水皰

水皰小未破潰的盡量不要刺破可用無醇碘伏外涂;水皰大的碘伏消毒后用無菌注射器抽去水皰里的滲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也有介紹用雞蛋清外敷的。

(5)將土豆片涂抹在腫脹部位

將土豆片涂抹在腫脹部位,每2小時更換一次,有助于緩解外滲引起的腫脹。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可以降低老年患者輸液過程中發生風險事件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護理服務水平,效果積極,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劉彩娜,么丹,張渝.靜脈輸液外滲62例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8):223-224.

[2]西洛卓瑪.靜脈輸液外滲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8):44.

[3]雷會輕.外周靜脈輸液外滲危險因素及預防化療藥物外滲的方法分析[J].現代養生,2018(24):46-47.

[4]顧悅.急診老年患者靜脈輸液外滲的原因與護理分析[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8(6):226-227.

[5]袁傳玲,劉娜,王薇雨,譚小菲,田莉.老年患者靜脈輸液過程中液體外滲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2):404-405.

猜你喜歡
靜脈輸液預防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構建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五重”預防體系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優質護理對靜脈輸液患者治療配合度和治療效果的影響
不同護理方法對靜脈輸液后靜脈炎的干預效果比較
對輸液室患者實施圖片式拔針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護理干預在學齡前兒童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小兒靜脈輸液護理心得
輸液兩種插皮條排氣流程的應用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