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結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2-07-04 20:31胡艷芳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13期
關鍵詞:康復治療神經功能腦卒中

胡艷芳

摘? 要:目的? 分析針灸結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陜西省寶雞市麟游縣醫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卒中患者80例,以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康復治療,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應用針灸,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中醫證候積分,神經功能、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低于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灸、康復聯合治療可緩解患者癥狀,改善腦卒中后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效果顯著。

關鍵詞:針灸;康復治療;腦卒中;神經功能;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3-00-03

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患者多會出現單側或雙側上肢癱瘓、麻木、神經缺損等癥狀,具有較高致殘率與病死率[1-2]。經積極治療可控制患者病情發展,但仍會遺留神經功能障礙等問題,降低生活質量,因此,卒中后有必要給予患者有效的康復治療[3]。有效的康復訓練可促使患者恢復肢體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生活質量。但僅給予患者康復訓練效果并不明顯。腦卒中在中醫學上屬于“中風”一范疇,傳統醫學治療多注重整體治療、辨證施治,而針灸為常用治療手段,通過針刺穴位,可有效調理身體的陰陽平衡,提高免疫力,還可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作用。但目前,臨床關于兩種方法聯合治療卒中后神經功能恢復的報道并不深入。本文隨機選取陜西省寶雞市麟游縣醫院收治的卒中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旨在進一步探討聯合方案的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陜西省寶雞市麟游縣醫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80例,以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8~71歲,平均年齡(59.50±8.12)歲;病程3~6個月,平均病程(4.50±1.12)個月。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50~71歲,平均年齡(60.50±8.11)歲;病程4~5個月,平均病程(4.50±1.10)個月。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征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腦卒中西醫與中醫診斷標準者。西醫:依據《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4]。中醫:依據《中風病診斷與療效標準(試行)》[5],主癥:偏癱、失語、口舌歪斜,次癥:頭暈目眩、氣短乏力、脈沉細澀;②處于卒中后康復期。

排除標準:①由于腦外傷、心臟病等導致腦栓塞者;②合并急性腦出血者;③合并顱內腫瘤者;④具有精神類疾病或病史者;⑤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⑥依從性不佳者。

1.3? 方法

對照組:康復治療措施:①站立訓練。第一階段:訓練時借助搖床、靠背架、疊起來的被子進行被動起坐訓練。將患者抬起30°左右即可,每日上午、下午各坐起5 min,若患者未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感,第二日訓練時可適當抬高半臥位角度,每次抬高10°,并延長臥位時間,每次延長5 min,以此交替,至患者坐起為80°。訓練期間,若出現腘窩疼痛,可墊置毛巾卷,膝部保持稍微彎曲狀。第二階段:主動起坐訓練。于患者床尾系一帶子,并將帶子的另一頭做成套,指導患者以健手抓住帶子,并坐起?;颊咂鸪跤柧殨r無法較好的掌握平衡,身體易傾斜至偏癱的一側,可于患側臀下墊置一枕頭,反復進行訓練。第三階段:平衡訓練。指導患者坐于床沿,使其雙足著地,對于無法著地者可踩于小凳子上。并使用健側手抓住床架,護士雙手扶住患者雙肩,持續20~

30 min/次,訓練3~5次/d,至患者在無他人幫助下可自行坐穩。第四階段:康復操訓練。第一項內容:患者坐于床沿,使其雙腳分開并著地,于上肢支撐下,身體緩慢向左右方向傾斜。第二項內容:使用健側上肢托起偏癱一側上肢,下肢方法相同,以此交替進行,每次托起保持5~6 s,之后以手為支撐使軀干進行左右旋轉。第三項內容:使頭與身體盡量向前屈,持續15 s/次。第四項內容:護士扶住患者雙肘,兩上肢于胸前交叉,臀部略離床沿,身體稍微向前屈,之后向左、右依次進行彎腰動作,5 s/次。最后,扶住患者雙肘,使臀部離床,保持站立。②坐起訓練??繅φ玖ⅲ弘p手扶住患者雙肩,若偏癱一側膝關節無法伸直,護士以膝部頂住患者膝部,促使其靠墻站立,之后逐漸放開雙手,使患者可自行站立。扶床站立:指導患者扶床緩慢站立,并逐漸放開雙手,自行站立。平衡訓練:雙手扶床欄,身體依次向左、右旋轉,之后緩慢進行彎腰運動,交替將兩足提起,于手扶持下,單獨站立持續>6 s,

最后扶床橫向移動。③步行訓練。起初主要于平衡杠內進行步行訓練,之后借助手杖練習,手杖先出去一段,再患足邁步,健足跟上。最后進行上下臺階練習。首先,應用健手扶住樓梯欄桿,使身體著力點落于健手手臂上,健側下肢上/下臺階,護士攙扶患側,患肢跟上健肢,使其同時站于同一臺階,循序漸進,每次不超過5個臺階。④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起初協助患者進行吃飯、洗漱、大小便、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動的練習,之后指導患者自行獨立完成。⑤語言練習。借助錄音機,最初學習發音對口型,之后逐漸過渡至字、詞語、短句、長句等,并叮囑家屬每日多與患者進行簡單的溝通,問簡單的問題,訓練其思考能力。持續治療4周。

觀察組:針灸結合康復治療,康復治療方法同于對照組。針灸治療方法:主穴:內關、尺澤、極泉、太沖、曲池、委中、三陰交、足三里穴。配穴:風痰阻絡型:合谷、豐隆穴;陰虛風動型:風池、太溪穴;肝陽暴亢型:太溪穴。對患者相應穴位進行清潔、消毒,應用1.5寸針灸針[生產企業: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62270970]進針,得氣后,以插捻轉手法,留針0.5 h/次,1次/d,持續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中醫證候積分,神經功能及生活質量評分。

中醫證候積分評分標準: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主癥:偏癱、失語、口舌歪斜,分值0、2、4、6分依次表示無癥狀、輕度、中度及重度癥狀,總分0~18分。次癥:頭暈目眩、氣短乏力、脈沉細澀,分值0、1、2、3分依次表示無癥狀、輕度、中度及重度癥狀,總分0~9分。

神經功能評分標準: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價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量表包括意識、凝視、面癱、言語、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步行,總分0~42分,分值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呈正相關[7]。

生活質量評分標準:采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項內容,依據標準公式計算分數,各維度總分0~100分,患者總得分為8個維度轉換分數所得的平均值,分值0~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8]。

療效判定標準??傆行逝卸藴剩褐嗅t證候積分改善率=(治療前-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局斡褐嗅t證候積分改善率>91%。顯效: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為46%~90%。有效: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為18%~45%。無效: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率<18%[9]??傆行?(基本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分析數據。以[n(%)]表示計數資料,兩組間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兩組間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NIHSS、生活質量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NIHSS、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腦卒中疾病逐漸呈上升趨勢,患者的病程較長,且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颊咧委熀髸霈F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傷等后遺癥,嚴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不利于病情康復。治療后康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矯正遺留的功能障礙,促使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盡快恢復。早期有效的康復訓練可促進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盡快恢復,還有助于調動腦組織殘余細胞的功能,從而可使正常情況下未發生作用的神經亞單位發揮一定的代償功能,可促使腦機能重新組織與再建,有助于減少傷殘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常規康復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但效果不明顯。及時尋求一種更有效的康復方案具有必要性。

中醫多采用推拿、針灸等治療措施,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盡快康復[10]。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更高,中醫證候積分改善程度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提示,針灸結合康復治療方案臨床療效更明顯。研究數據還發現,觀察組NIHS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提示,針灸結合康復治療可顯著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主要是由于,本研究中的康復訓練方案主要包括站立訓練、坐起訓練、步行訓練、語言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及語言練習等多項內容,有助于促使患者正常機體功能的改善,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語言能力,改善生活質量[11-12]。且康復治療可通過特定、重復的訓練,改善患者特定部位的血液循環,刺激大腦損傷部位的神經突觸,從而可提高已成為病灶、但未壞死的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促進患者神經系統功能的再塑[13]。而中醫學上認為,該病多因竅閉神匿、神不導氣,致神無所附、肢無所用,本虛標實、上盛下虛,治療應以醒腦開竅、活血、祛瘀、疏通經絡為主要原則。本研究中,采用康復治療的基礎上,應用針灸治療。有效的康復訓練可通過對患者肢體進行被動刺激,增強感覺刺激的輸入,促進血液循環。在此基礎上,選擇內關、極泉、太沖、尺澤、曲池等主穴,其中內關穴屬于手厥陰心包經,還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具有寧心安神、寬胸理氣、止痛等效;極泉穴為手少陰心經的奇穴,具有寬胸理氣、通經活絡等效,還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太沖穴對于治療多種疾病均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可緩解頭痛眩暈、耳鳴口歪等癥狀,對其進行針灸有助于疏通全身的經絡氣血,還可疏肝解郁;尺澤穴可起到通絡止痛,理氣等效;曲池穴可用于治療頭面部癥狀,可發揮清熱祛風、調和營血、降逆活絡等效。對諸穴位進行針刺,主要以調理心氣為主,有助于促進血液運行,并根據患者具體證型,選擇對應配穴,有助于補中益氣、疏通經絡、調節氣血運行。此外,現代醫學發現,針灸刺激,有助于激活中樞神經系統突觸,從而強化神經通路,促進人體神經功能重組,加快人體側支循環的建立,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盡快康復[14]。兩種方法聯合相輔相成,可顯著提高臨床干預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卒中后患者,采用針灸結合康復治療療效更明顯,有助于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盡快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值得臨床應用。但本文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所選取的樣本數量較少,樣本研究時間較短,關于針灸結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患者的應用價值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Chao Y,Hongye W.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21, 19(3):174-179.

[2]Aiwen C,Yuan G,Guantao W,et al.Effect of early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hines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2018,38(11):1141-1144.

[3]王雪,胡志高,戴春花,等.針灸及功能鍛煉對腦中風癱瘓恢復期療效及腦血流,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9,37(11):2588-2591.

[4]鐘迪,張舒婷,吳波.《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解讀[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9,19(11):897-901.

[5]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標準(試行)[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19(1):55-57.

[6]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46-151.

[7]Cichon N,Wlodarczyk L,Saluk-Bijak J,et al.Novel Advances to Post-Stroke Aphasia Pharmacology and Rehabilita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21,10(17):3778.

[8]Musa A F,Yasin M S M,Smith J,et al.The Malay version of SF-36 health survey instrument:testing data quality,scaling assumptions,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post-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surgery patients at the National Heart Institute (Institut Jantung Negara-IJN),Kuala Lumpur[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21,19(1):50.

[9]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56-167.

[10]Martins L G,Molle da Costa R D,Alvarez Sartor L C,et al.Cli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unk control after stroke:A prospective study[J].Topic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2021,28(3):181-189.

[11]Braun R G,Wittenberg G F.Motor Recovery:How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Can Enhance Recovery and Neuroplasticity[J].Seminars in neurology ,2021,41(2):167-176.

[12]薛芬,薛峰,楊付蓮,等.基于延續性護理管理的針灸聯合肢體功能鍛煉對腦卒中肢體功能障礙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14):1903-1906.

[13]馮梅,王東,袁敏,等.針灸推拿聯合康復療法治療對腦卒中四肢功能障礙患者神經運動功能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四川中醫,2020,38(10):202-205.

[14]景福權,韓瑩,王增亮.針灸結合運動再學習康復療法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肢體運動功能恢復的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藥,2020,40(6):826-829.

猜你喜歡
康復治療神經功能腦卒中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經功能康復的療效
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利培酮結合銀杏葉膠囊治療對神經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逐瘀祛痰法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
康復機器人在腦性癱瘓患兒康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效果評估及分析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