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相互影響探究

2022-07-04 06:15楊麗清陳雪
科學與財富 2022年6期
關鍵詞:相互影響人文素質教育創新創業教育

楊麗清 陳雪

摘? 要:高職創新創業教育以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具有開創型個性的高級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人文素質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是長期的人文熏陶對人的氣質和品格的影響。兩者在高職人才培養目標上存在交集,相輔相成,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培養綜合人文素質,人文素質教育促使創新創業得以成功實現。本文將對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相互影響做具體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相互影響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旨在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具有開創型個性的高級技能型人才。人文素質教育是通過人文知識的傳授,人文環境的熏陶以及親身體驗實踐最終內化為相對穩定的氣質和品格,是一種養成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培養了專業能力的創新應用和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教人如何工作;人文素質教育培育了做人的基本態度和基本品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教人如何為人。人文素質教育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堅定意志、無畏勇氣等,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創新的靈感和審美來自于對傳統文化、思想的繼承和發揚,需要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本文將對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相互影響做具體分析。

一、人文素質教育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在日常創新創業課程教學中,一些學生的創意提案或創新設計,缺乏人文關懷以及對審美的考量;一些實踐活動中,缺乏有效的團隊溝通與協作意識;遇到困難時,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專研精神。這些都是人文素質教育缺失的體現。因此,在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入人文素質教育,可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一)重構雙創課程體系

課程是教育的主陣地,創新創業課程是實現高級技能型雙創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將人文素質教育的思想理念有效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把人文知識的講授和技能的拓展納入到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內容之中,通過廣泛開展啟發式、討論式、項目式、案例式、參與式教學,促進知識和技能在參與中內化,在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同時兼顧人格的開發與完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通識課,人文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各院系要結合本學院專業特色,開設與專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關聯的人文素質教育公共選修課,比如建筑專業學生可開設《古建筑藝術賞析》、《中國建筑簡史》、《中國建筑文化概論》等公選課,通過設置靈活的考核方式,多角度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考量和評價,在培養學生專業人文素養的同時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建設高素質雙創教師隊伍

教師是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施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沒有深厚的人文功底和豐富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將難以勝任創新創業教學和指導工作。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加強高素質雙創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學校要加強對創新創業教師人文素養的培訓,可以邀請校內外相關專家進行講座培訓,同時鼓勵雙創教師外出參加相關培訓學習,使教師深入理解人文素質教育,從心中自覺認可人文素質教育,并在日常的教學中努力踐行人文素質教育。二是教師要強化自身人文素養與執教能力,閱讀相關書籍拓寬知識面,梳理雙創課程中蘊含的課程思政元素,發揮雙創課程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將思政元素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充分、有效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三是加大優質師資的引進力度,努力吸納企業優秀人才為創業導師,打造高素質的創新創業教師團隊,提升雙師型教師比例??傊?,高職院校要通過一系列措施來造就一批高品質高素質的教師,充分發揮他們的“言傳身教”作用。

(三)營造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滋養學生的心靈,啟迪學生的心智,健全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校園文化是人文精神和創新創業綜合素質培育的重要孵化器,要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在物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方面,修建富含人文內涵的景觀,宣傳積極向上的標語、警句,打造優美高雅的校園環境。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營造良好的校風學風,宣傳優良的思想文化,開展豐富的校園活動,如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黨史誦讀、國學講堂、詩詞大會、書法比賽、泥塑體驗、勞模工匠進校園、微孝行動等活動,充實人文內涵。在制度文化建設方面,重視文化引領,建立注重價值引領和精神追求的學校制度。大學生要在接受校園文化隱性教育的過程中,強化創新創業意識,堅定創新創業決心,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二、創新創業實踐促進人文素質教育

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人文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需要通過創新創業實踐來檢驗,通過創新創業實踐過程,可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核心素質能力,以及勇擔大任、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等重要品質,進一步促進人文素質教育的完善和提升。

(一)優化校園實踐活動

校園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從有所思到有所動的平臺,是對理論教學的有效補充。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動手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提高溝通能力,培養協作技巧。校園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了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

(二)鼓勵參加雙創大賽

鼓勵學生參加校級、省級、國家級各類技能競賽和創新創業大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讓競賽成為專業教學改革與學生技能培養的有效載體和實戰平臺,來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提升。

(三)強化雙創實踐基地建設

各學院結合專業特色,搭建雙創工作室,給學生提供雙創實踐平臺,培育孵化更多雙創項目,儲備更多雙創人才。同時,建立穩定的校外雙創教育基地,搭建創業教育實踐平臺,促進創業項目孵化。通過校內外雙創實踐基地,為學生開展創新實踐和創業孵化活動提供平臺和服務,讓學生在項目實踐中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和人文素養。

三、結語

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相互融合,使得學校創新氛圍越發濃厚,人文氣息越發濃郁,培育雙創綜合型人才的土壤更加肥沃,促進高職院校人才培育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華,謝仁恩.人文素質教育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04):87-88.

[2]陳娟莉.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路徑探究[J].創新人才教育,2020(01):79-82.

[3]葉葳葳,楊麗貞,楊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耦合的有效路徑探討[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36(10):151-152.

[4]劉健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提升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8(21):72-74.

基金項目:本文系內蒙古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互聯網+”時代高職雙創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機電一體化專業為例》(編號:NZJGH2020126)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楊麗清(1988—),女,河北省張家口市人,講師,研究方向:數學教育、創新創業教育。

猜你喜歡
相互影響人文素質教育創新創業教育
再論中國琵琶的起源及發展
“以患者為中心”的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改革思考
人文素質教育視角下醫學生道德行為習慣培養研究
新常態下系列化、規范化、創新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人文素質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