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道法”育人目標,紅色領航立德樹人

2022-07-05 05:33黃彩荷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80期
關鍵詞:思政課堂小學德育紅色文化

黃彩荷

【摘要】為有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使紅色教育有機滲透到學生的思想道德及行為表現中,臺山市新寧小學(以下簡稱“我?!保┻M一步拓寬了德育途徑,并積極構筑紅色文化的教學平臺,使紅色基因滲透到校園的教育文化。通過建立紅色教育的思政教育與研究方法、打造紅色校園文化平臺、打造紅色學校的社團活動、舉辦紅色教育項目、實施紅色教育活動等方式,將僑鄉臺山的紅色基因扎根于學生心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發揚民族精神,提高人民社會責任感,并幫助逐步形成科學的思想、人生觀和意識形態。

【關鍵詞】小學德育;紅色文化;僑鄉文化;思政課堂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部分,而且還具有強烈的生命力、凝聚力。而僑鄉紅色文化資源具有優良的地方特色和寶貴的海外華人精神財富。在習近平總書記“文化自信”的戰略思想推動下,把這一資源融于德育,為指導全國中小學生開展愛國主義、弘揚社會主義和培養中華民族精神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教科書,豐富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

一、春風化雨,以思政課為主渠道進行紅色教育

1.將僑鄉臺山紅色文化打造成思政課的“活教材”

道法教師必須進一步提高開發教育教學資源的能力,向《道德與法治》課灌注更多的紅色要素。在《道德與法治》這本教材中,有許多紅色文化供學生學習。僑鄉臺山的紅色資源是學生最親切、最豐富有效、感染力最強的教育教學資源。教師要充分深入研究《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學內容的紅色文化和愛國思想知識點,把僑鄉的紅色文化觀念融入教育中。例如,林基路烈士的事跡、飛虎亭的由來、碉堡的遺址等,在思想政治課上,讓學生接受有效的教育,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了解發生在家鄉的革命事件,讓他們從當地獨特的紅色教育中接受革命英雄主義教育,逐漸養成艱苦奮斗的自立自強精神,并促進他們逐步形成民主科學的社會主義思想。

2.學科融合,在學科教材中深入挖掘“紅色”元素

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紅色課文,以部編版為例,有《鄧小平爺爺植樹》《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音樂教材中的紅色歌曲,有《紅星歌》《學習雷鋒好榜樣》《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教師應深入研究紅色資源和整合紅色內容,并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性地把紅色資源傳授給學生。

教師應注重于政治理論課堂的創新,傳承紅色文化及紅色文化傳承的歷史原因等,并設置合理的語言教學,以最終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應。

二、潤物無聲,創造具有紅色文化的特色校園環境

除課堂的教育以外,紅色的文化教育與校園文化的構建,也是學校德育的主要內容。學校的物質文化內涵,是進行紅色文化教育活動的主要平臺和必要條件。創設具有紅色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助于熏陶學生的品德情操。比如,通過建立紅色廣角,在課室、圖書室、學生宿舍等區域粘貼紅色的宣傳畫面和行動事跡,紅色教育的宣傳標語牌、名言和警句等,給予學生智慧的啟示。此外,還可以繪畫出以紅色革命為主題的黑板報;通過學校廣播、視頻、互聯網等,制作不同類型的教學欄目,如,通過電臺廣播紅歌、反映英雄事跡;展開以紅色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每星期一舉行升國旗儀式,并在國旗下展開宣傳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有關紅色革命教育基本知識的猜謎比賽。從而在發揚紅色革命精神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傾聽,開拓校園紅色社團活動

校園環境是培養學生健康成長的源頭和搖籃,多姿多彩的教育活動,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校設立了紅色文化小組,定期大力開展紅色文化相關活動,鼓勵學生閱讀紅色經典作品,提倡講“紅色故事”,朗讀“紅色經典”,演唱《赤歌》等,充分發揮了德育活動的育人作用,使學生沉浸于紅色文化的熏陶中,進而深入學習,切身感受紅色文化。我校每年組織一次紅色文化藝術展,并組織學生參加活動,如,紅歌演唱會、紅色舞臺劇公演、紅色文學書法藝術作品展覽等。精彩紛呈的文藝活動,使學生的內心深受激勵,從而讓紅色基因深植于學生心靈深處。

四、潛移默化,培育出一股新的紅色家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奔t色文化,特別是紅色的家庭教育,可以作為小學學生學習的模范。因此,我校開展“品質家庭”的評價活動,以培養學生家庭良好的家風?;顒映珜Ъ议L融合地方性紅人的動人案例,并鼓勵家長帶領孩子訪問身邊的模范黨員和各個領域的典型人物,感受他們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從而引導學生深入感受中國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強化學生對黨的深厚感情,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自我管束能力。這項活動每學期評估一回,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建立正確的三觀,讓良好的家風滋潤童心,傳遞紅色正能量。

五、開展實踐體驗、紅色調研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鄙鐣嵺`是進行紅色文化教育的根本途徑。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紅色文化,學校組織了一些有特色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中感受到紅色文化。

在僑鄉大地上,革命人物的紀念館、歷史博物館、紀念亭、革命英雄事跡陳列館、重要的戰斗遺跡等紅色遺跡分布在整個臺山,為順利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創造了極好的前提條件。例如,我校舉辦到紀念亭前徒步掃墓活動,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革命精神。另外,我校還組織學生進行紅色調研活動,引導學生走進華僑村的紅色革命基地、銀信博物館、浮月村。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活動,使學生在課堂外了解更多關于黨的信息,從而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將紅色文化滲透到道德教育中,充分探尋其德育價值,有力強化德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學生在較長時間的紅色文化教育中,不斷加強對中國革命歷史的了解。并充分利用學生對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教育學生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為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宋生娟.關于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小學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

2021(17):13-14.

[2]周宏偉.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融入中小學德育教育的途徑探究[J].名師在線,2021(4):12-13.

[3]教育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OL].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421A0D0QQ00.

責任編輯? 李? 源

猜你喜歡
思政課堂小學德育紅色文化
基于信息權利視域的思政課堂慕課教學模式
現代慈善公益理念引入高校思政課堂的必要性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淺析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政課堂教學現狀及完善對策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實地考察對思政課能力本位的項目化改革的意義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