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2022-07-05 23:15蘇煥洲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7期
關鍵詞:初中科學情境教學應用策略

蘇煥洲

摘要:在素質教育與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情境教學模式得到了教師的廣泛關注。初中科學是一門趣味性學科,其既能夠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認知性,又能夠幫助學生儲備科學知識。初中科學課程教學方式影響著教學效率,情境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初中科學課程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诖?,文章重點就情境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對有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科學;情境教學;應用策略

引言:

2015年浙江省教育廳發布的《關于深化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是科學課程的宗旨,課程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創設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真實的學習情境”。所謂“真實的學習情境”是指知識學習的情境和知識運用的情境盡可能接近,這種“真實的學習情境”可以是社會中的實際問題,也可以是對社會中實際問題的設計和模擬,在“真實學習情境中”采用探究學習方式,學生能有效地構建自己的知識,更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學生在這種基于解決真實問題的情境中更樂于學習、探究。了解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科素養。所以中學科學教師應該大力開展情境教學法,這種教學法是一種將直覺、啟蒙、意象、情感融為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茖W這門學科是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科的綜合,加強在科學課程中開展情景教學法,對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巧選案例,引人入勝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引入也是最常運用到真實情境教學的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因此要能吸引眼球且又具有挑戰性。很多時候真實的實驗勝過千言萬語。比如研究液體沸點時教師表演“紙鍋燒魚”“徒手下油鍋”。

在“能量的轉化與守恒”一課中,學生難以消化抽象的能量概念,教師可以通過具體可視的“熱能轉化為電能的實驗”,給學生搭建臺階:該實驗在兩個杯子分別裝有熱水和冷水,將鋁片插入水中,當兩側溫差超過12℃后,產生的電流足以使小風扇轉動,現象直觀明顯,生動有趣。

又如在“耳和聽覺”第二課時,教學片段如下:

師:聲音是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之一。來聽聽這樣兩段聲音。(擴音器放大向暖水瓶中倒水時,水沒有滿和水快滿時的聲音)

師:這是什么聲音?

生:倒水的聲音。

師:沒錯,這是向暖水瓶中倒水時的聲音。這兩段聲音是不同的,能否只通過聲音來判斷水是否快滿了呢?

生:能/不能。

師:今天就來學習聲音的特性。

課堂結尾教師再次提問:這兩段聲音什么是不同的。并引導學生與樂器類比,分析聲源其實是空氣柱,前后呼應從而解決了教學難點。

除了實驗還可以借用生活現象,在引入“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播放新聞視頻“武漢網紅窗簾”,設置問題:為什么窗簾一直飄揚在屋外?制造“懸念”。引導學生思考并設計實驗探究規律,從而自己解決問題。

二、以合作學習情境培育學生團隊意識

初中科學知識內容相對較多,在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科學知識構建不同的情景。團隊合作是初中科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簡單而言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畢竟科學本身的獲取是有難度的,需要眾多主體共同參與其中,同心協力解決科學難題,推動社會發展。合作學習情境構建要從多方面入手,既要注重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團隊意識培育,還要注重課后自主探究中的合作意識培育。

例如,在日食與月食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日食、月食屬于天文現象,通過學習主要是了解自然科學知識,掌握太陽、月亮、地球之間的關聯性。如果單純從理論層面講解,學生不僅會感到理解難,而且缺乏學習的趣味性,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采取合作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教師要以班級為主對學生進行分組,一般以3~5人為一個小組并設定小組組長。其次,分配小組任務,讓各小組準備三個圓球作為太陽、地球、月亮的模型。再次,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視頻方式將日食、月食產生的現象播放出來,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日食、月食的模擬演練,從而更為精準地把握地球、太陽、月亮之間的關聯性。最后,讓小組根據實驗確定結果,這樣不同小組就會得出日食、月食產生的原因。教師要在理論與實踐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匯總,加深學生印象。合作情境的構建下既能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對科學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顯著作用。

三、引入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驗

課堂生活化可以使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在體驗中使學生獲得思想的升華。知識來自生活又將服務于生活,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提倡“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生活”的教學理念。課程內容如果脫離生活實際,往往會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生澀難懂。引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以熟悉的事物為基礎,從而達到對知識快速掌握的目的。

例如“摩擦力”教學,“同學們,你是否對我們身邊的某些物品構造或人們生活中的某些做法產生過疑問:為什么礦泉水瓶蓋上有許多豎條紋?汽車輪胎和鞋底上為什么會有凸凹不平的花紋?騎自行車剎閘時為什么要用力捏閘?衣服的拉鏈拉動不流暢時,為什么在拉鏈上涂抹上一點石蠟便能流暢拉動?”“摩擦力?!薄笆裁词悄Σ亮δ??同學們將手用力壓在桌面上滑動,感受一下滑動時桌面作用在手上的力,這個力是否阻礙手的滑動?”“這個力阻礙手在桌面上的滑動?!薄巴瑢W們將手上放一塊橡皮,再次將手用力壓在桌面上滑動,橡皮隨著手一起運動,橡皮與手之間是否相對運動,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阻礙運動的力?”“橡皮與手之間是相對靜止的,沒有感受到橡皮與手之間有阻礙運動的力?!苯處熆偨Y:實驗說明,摩擦力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

結束語

總之,為了提高課堂有效性,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情境教學法應該得到初中科學教師的廣泛重視,未來我們應該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王力.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1):83.

[2]姜庭輝.探析初中科學問題情境教學有效性策略[J].才智,2020(10):209.

猜你喜歡
初中科學情境教學應用策略
微課不微
淺談初中科學問題化教育模式的開展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