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建模教學中數學語言的轉換

2022-07-06 02:16馬真真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1期
關鍵詞:建模教學數學語言小學數學

馬真真

摘要: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被我們認為是和語文、英語這兩項語言學科并列的三大主學科之一,同時也是小學階段必學的科目之一。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的身影,也經常被應用于生活當中,由此可以,數學的重要性。因此,對于學生而言,如何學好數學是一個大難題,對于教師而言,如何教好數學是一個更大的、更難以解決的問題。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數學的接觸較少,但是,隨著年級的增加,誰學知識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加,這就導致數學成為了學生的“坎”。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就可以結合數學的基本理論“建?!眮黹_展教學,將數學語言進行轉換,變得更加清晰易懂,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建模教學;數學語言

引言: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我們更加重視對于學生能力和素養的培養,而在小學數學階段的素質教育要求中,數學的建模能力和數學語言轉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們著重培養的能力。數學是一個非常靈活的學科,他的解題方式和理解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靈活多變的,一個問題有無數種解法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學生的學習經驗不足,我們只能一步一步的培養,使學生擁有更好的、更加靈活的解題思路和數學學習辦法。建模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整合,數學語言轉換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題意,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數學建模教學與數學語言轉換能力的概念

1.數學建模教學

數學模型,通俗的講,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問題而建立的數學公式、概念等。并且,數學模型使根據問題的共性規律所建立的,覺有很強的直觀性,可以直接帶入到解決問題的情境之中。數學建模教學,并不是將這些已有的數學概念和公式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通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題,帶領學生進行探索,一步一步的總結出這些共性規律,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總結歸納的能力,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和學習生活中必備的能力。在獲取了數學模型之后,應用于解題的過程之中。

2.數學語言轉換

數學語言,就是通過數字和符號來表達數學中的各種量的關系,是一種較為獨特和獨立的語言文字。但是,這些語言文字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種考驗。小學階段的學生數學知識的“地基”還沒有打好,并且接受能力有限,如果直接告訴學生這些數字和符號,學生只會感到一頭霧水。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數學語言的轉化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語言轉換就是不改變題目的原意,將其中難以理解的符號和數字轉換為學生熟悉的語言,以此強化理解。這種數學語言轉換能力可以伴隨學生的整個數學學習的過程之中。順利的解決和看懂問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成績。

二、小學數學建模教學中數學語言的轉換的策略

數學的建模過程包括模型的準備、模型的形成和模型的應用,因此,以這三個部分為基礎提出相應的數學語言轉換策略。

1.在數學模型的準備中進行數學語言的轉換

在模型準備階段,創建教學情景,帶領學生從情境中選取出相應的數學問題,為數學語言的轉換奠定基礎。

以《角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拔覀冊诿總€星期一都會升國旗、奏國歌,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國旗上面有什么吶?”同學們都搶答到“五角星”。接著,我向學生們展示了很多的五角星?!袄蠋熕故镜奈褰切歉鞑幌嗤?,有大的,也有小的,有‘瘦的’,也有‘胖的’,但是,他們都是五角星,同學們能不能通過觀察這些五角星,幫助老師總結一下五角星的特點吶?”有的同學說有五個角,有的同學說所有的五角星都是由線組成的,每個學生的答案都不盡相同,這時候,我邀請了幾位同學上臺畫五角星,但是,他們不能使用日常的畫法,而是需要根據自身的理解來畫,如果認為是由線組成的,那么就只能通過劃線來得到五角星,如果認為是由角組成的,就只能畫角。同學們通過實踐發現,不論是畫角還是畫線,都能夠得到五角星,從而帶領學生們認識、得到了五角星的特征,也為之后的角的數學模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在數學模型的形成中進行數學語言的轉換

數學模型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學生在不斷的實踐和驗證中得出的,同時數學語言轉換的能力也不是一次就能夠獲得的,需要在不斷的鍛煉中得到鞏固。在學生探究數學模型的形成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來幫助學生進行數學語言的轉換。

以《三角形的面積》這一課的教學為例?!巴瑢W們我們在之前的課程中,學習了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家還記得嗎?老師這里有一個例題,平行四邊形被一條線分割成了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大家能算出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嗎?”一些學生通過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辦法,通過畫方格來計算,但是這種方法較為繁瑣,一些同學獲取了我題目中的重點“完全一樣”,因此,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二的辦法計算。我開展了一個小小的競賽,先將題目的正確答案進行展示,再兩種方法同時進行計算,比一比哪個辦法又快又正確,直接除的方式獲得了勝利?!吧瞎澱n,我們總結出了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為我們做題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那么這節課同學們能不能探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式吶?”學生們在平行四邊形“S=ah”的基礎上除以二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S=1/2ah”。成功的實現了數學語言的轉換。

3.在數學模型的應用中進行數學語言的轉換

建立數學模型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更好的應用于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因此我們可以在數學模型的應用中,將語言文字轉換為數學符號語言,從而實現數學語言的轉換。

在《多邊形的內角和》這一課中,我們通過對不同的多邊形進行分析,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那就是多邊形的內角和為“(n-2)×180°”,得到了模型,我們就要將其應用。因此,我為學生們提供了一些多邊形,這些多邊形的形狀不同,大小不同,角的個數也不同,并且通過題目中的線索,將語言文字帶入到模型中,轉化為了數學符號語言,得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使用了數學模型,進行了語言的轉換,同時,也可以對數學模型進行驗證,將知識與實際相聯系。

三、總結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只有擁有良好的素養和能力才能夠更好的開展學習和工作,而建立數學模型和進行數學語言轉化的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還能將這種能力進行遷移和擴展,應用于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參考文獻:

[1]劉曉軍.小學數學建模教學中數學語言的轉換初探[J].天津教育,2020

[2]張建珍.小學數學建模教學中數學語言的轉換[J].新課程(小學),2019

[3]盧清榮.小學數學建模教學中數學語言的轉換初探[J].教學與管理,2019

[4]王世英.淺談小學數學建模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新絲路:中旬,2020

[5]吳妙賢.小學數學“數學建?!苯虒W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

猜你喜歡
建模教學數學語言小學數學
問題情境驅動下的高中數學建模教學探討
基于UG的建模教學探討
學好數學,從數學語言開始
培養和提高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探索
初中生物建模教學的實施策略
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