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項目驅動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革與實踐

2022-07-06 08:15石麗梅郭磊
現代信息科技 2022年3期
關鍵詞:項目驅動混合式教學教學改革

石麗梅 郭磊

摘? 要: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移動智能終端原理與開發”課程進行改革與實踐。在因地制宜地對課程現狀進行分析后,構建一種將項目驅動教學法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法進行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并詳細闡述各個教學環節過程以及課程考核評價。以項目驅動為主線貫穿線上線下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浸入式深度學習以及團隊合作等方面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項目驅動;混合式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P311;G434?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4706(2022)03-0196-03

Reform and Practi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Based on Project Driven

—Take “Principles and Developments of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as an Example

SHI Limei, GUO Lei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

Abstract: Reform and practice the course of “principle an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for non computer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the project driven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ethod, and expounds in detail the process of each teaching link and the cours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Taking project driven as the main line, runs it through all links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activiti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such as learning autonomy,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mmersion in-depth learning, team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Keywords: project driven; blended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0? 引? 言

隨著5G迎來萬物互聯的新時代,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邁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新階段??萍几碌乃俣热招略庐?,知識迭代更新的速度突飛猛進,使得企業對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高校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對于相關產業人才的高標準要求。近年來高等院校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的定位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分析,把“懂原理,會實踐,能應用”定位為課程的教學目標[1]。這對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程序開發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此外,隨著現代教育技術普及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使得高等院校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發生巨大的轉變。因此,對于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程序開發課程的教學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1? 課程現狀分析

移動智能終端原理與開發是圍繞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程序開發為核心,主要是在Android平臺上完成應用程序開發與設計。而目前各高等院校對于Android課程的教學方法還處在探索與實踐階段,沒有形成統一的教學體系與規范[2]。課程改革還需要因地制宜,需要結合課程特點、我校學生的學情背景以及傳統教學理念中存在的弊端進行綜合分析。

1.1? 課程特點

移動智能終端原理與開發是我校非計算機專業的一門本科教育核心課,課程總學時為32學時,其中理論學時16學時,實驗課程學時為16學時,該課程內容以Java程序設計和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為主線,課程知識體系內容龐雜,強調實際動手編程能力,該課程具有學時短、內容多、任務重、動手性強等特點。

1.2? 學情背景

課程開設在大學四年級上學期。這個階段的學生面臨找工作或考研,在專業課程分配的時間和精力比較有限,且大多數學生沒有Java程序開發的基礎,這會阻礙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學生較少有機會參與到實際項目開發中,無法深入了解項目開發的全過程。最后,不同的學生對課程的廣度、深度的需求也不一致,部分學生畢業后會從事該行業的工作會對課程的深度要求更高,而另一部分學生對廣度需求更高。如何滿足不同學生對課程的要求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1.3? 傳統教學理念的弊端

傳統的教學理念以課堂教學為主,實驗為輔,重考核輕過程,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內容上,傳統教學理念以知識點傳授為主,缺乏生動活潑的應用程序開發案例,學生對Android興味索然[3]。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會阻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別提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團隊溝通等綜合素養的提升,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此外,教師還需要考慮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鮮活生命,教學目標設定時應考慮到學生的自主性、差異性、獨立性和獨特性[4]。

2? 教學改革理念

針對上述課程現狀分析中所面臨的困境,這里采用“項目驅動”與“線上線下混合”兩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理念來對課程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其教學改革理念思維框圖如圖1所示。

2.1? 項目驅動教學法理念

項目驅動教學是一種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分解隱含在每個子項目之中,鍛煉學生發現問題、描述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思考以及教師啟發等多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強調知識與技能的運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項目的設計與實施并勇于承擔責任,學習如何通過團隊協作解決問題、如何溝通交流、如何更有效地進行自我管理,幫助學生激發更深層次的學習能力[5]。

2.2?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理念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是將線上教學和傳統的線下教學兩種形式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學生實現樂學、善學、活學。教師和學生可以依托線上教學平臺通過手機終端或者電腦客戶端進行互動式教學,可實現資源共享、簽到、測試、討論、分組、作業等功能開展多元化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由淺到深的漸進式學習過程。教師可依托線上平臺實現公平地、透明地過程化考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此外,對學習主動性好的同學來說,可以積極主動應對各類課程,并做選擇性學習,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沉浸于線上教學資源中,能積累更多的業余學習時間[6]。

3? 教學改革實踐

以移動智能終端課程為例對項目驅動教學法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實踐,實踐重點突出線上課程資源構建、線下課程實踐引導以及課程應用考核三方面。

3.1? 項目設計方案

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確定適合通信專業學科特點的課程項目,既要符合課程教學內容的要求,又要符合課程教學目標。項目設計需要涵蓋課程內容要求的所有知識點,并且要求項目可分解成為多個子項目進行講解。項目設計的質量是決定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這里選擇與企業共同完成項目設計,引企入教、校企融合共同探索適合開展項目教學法的企業級項目。企業級項目設計方案如圖2所示。

3.2? 搭建線上教學平臺

線上教學平臺是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創建,將班級學生導入該課程中。在章節部分進行課程建設,包含課程的所有資源。學生可以隨時在線查看課前導學的學習引導內容、回顧線下課程視頻資源以電子課件內容。此外,還可以在線上平臺分享一些經典優秀的課程資源進行拓展學習,學生可以根據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的深淺程度,這方便構建學生隨時可學、處處可學、彈性制學習的線上課堂。線上章節課程資源如圖3所示。

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發布作業然后進行線上批改;通過活動實現學生線上平臺簽到,更加方便直觀的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方便教師跟蹤遇到問題的學生;線上簽到情況如圖4所示。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發布活動中的分組任務,讓學生進行3~4人組成項目小組方便后續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分組采取自愿組隊原則,由小組內自己進行角色分工,然后在線上平臺進行提交。

3.3? 線下課堂教學

線下課堂教學是在教室完成的教學活動。教師逐個講解分解后的企業級項目子項目,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融入關鍵技術。教學活動中注重啟發學生的編程思維邏輯,提高程序設計的技巧。師生可以在線下課程教學活動中借助超星線上平臺進行交互,比如學生的考勤、學生的討論等都可以通過線上來進行完成。學生線上討論情況如圖5所示。

3.4? 線下實驗實踐編程

線下實驗教學活動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依托進行分解的子項目進行實際動手編程實踐,以項目小組為單位,在實驗環節中會設置一些隱藏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運用課堂理論內容解決實驗問題,引導學生對實際項目中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進而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5? 課程考核評價

課程考核評價包含過程化考核和結果考核兩個部分。過程化考核主要考察“懂原理”和“懂實踐”,而結果考核側重“懂應用”考核,這部分是課程考核評價的重點。課程考核評價百分比如表1所示。

過程化考核分為線上平臺考核和線下實踐考核:其中線上平臺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出勤情況、作業完成情況、課外資源拓展學習等情況,這部分成績學生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進行實時查詢,有助于構建實現透明的過程化考核,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線上平臺過程化考核結果如圖6所示。

過程化考核的另一部分是線下實踐考核,它重點考查小組團隊在進行項目實踐時所表現出來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會考查小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實踐考核注重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的提升。

結果考核是通過學生單獨完成課程設計的結果來進行評價的,主要考查學生對項目中的關鍵技術的應用情況的,除此之外,結果考核還會關注項目設計的實際意義、應用程序界面設計的美觀程度以及應用程序的實用性等因素,進而全面培養學生進行實際項目開發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4? 結? 論

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移動智能終端原理與開發”專業課程采用“項目驅動”與“線上線下混合”兩種相結合的教學理念來進行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在教學實踐環節中圍繞“線上有資源”“線下可實踐”“考核能應用”的學習主線,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重視學生的浸入式深度學習、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等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周鳳香.“網課+討論+項目實踐”的教學模式研究——以單片機課程教學為例 [J].現代信息科技,2021,5(16):196-198.

[2] 唐廣花.案例驅動教學法在《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課程的應用 [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9,41(1):196-199.

[3] 李鑫偉,張立,孫陽.基于項目驅動的Android課程研究 [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254-255.

[4] 李成彬,游陽陽.教學目標設計的現實問題與未來展望 [J].教學與管理,2020(15):11-13.

[5] 靳豆豆,馮善德.以項目制教學為載體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建設實踐探索——以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績效管理課程為例 [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21,35(5):81-86.

[6] 陳志平,李春光,馮莉媚.基于項目驅動的線上線下混合課堂教學改革 [J].高教學刊,2021,7(18):123-126.

作者簡介:石麗梅(1986—),女,漢族,吉林四平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移動互聯、通信工程。

猜你喜歡
項目驅動混合式教學教學改革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依托工作室的軟件工程實踐教學研究
基于物聯網項目驅動的嵌入式系統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基于“紅色之旅”項目驅動的《調酒與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機制探討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