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中醫護理干預效果觀察

2022-07-06 03:45宋瑞平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7期
關鍵詞:中醫護理常規護理臨床價值

宋瑞平

摘要:目的:統計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經中醫護理后的臨床價值。方法:收納樣本為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間在院的102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采取抽簽分組,試驗組以中醫護理分析,對照組開展傳統護理,指標評估包括護理有效率、臨床癥狀評估數據。結果:患者噯氣、胃脘脹滿、神疲乏癥狀改善情況對照組較差,臨床有效例數對比試驗組多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醫護理能有效改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患者的康復質量,保證護理效果,臨床可積極推廣。

關鍵詞: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常規護理;中醫護理;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73.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7--01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確診率,臨床指出,患者患病后可呈現胃脘脹滿、神疲乏、噯氣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患者生活的負擔。經調查分析可知,臨床針對該病多實施常規用藥治療,但后期具有較高的復發率,用藥依從性下降,影響患者的康復情況。常規護理多為重視患者康復環境、用藥、情緒變化等,護理價值不高。中醫護理按照患者的實際護理需求分析,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有效縮短患者癥狀改善時間,保證患者的康復效果。文章收納樣本為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間在院的102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匯總中醫護理實施后患者的護理效果、中醫癥狀改善情況,具體內容匯報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數據

抽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間錄入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102例開展分析研究,分組方式:抽簽法,51例對照組男:女=24:27,年齡匯總≥35,≤66,均值年齡為(50.67±1.65)歲;51例試驗組女:男=23:28,年齡匯總≥34,≤67,均值年齡為(50.58±1.72)歲。對比分析102例患者性別、年齡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獲取院內倫理委員會準許;基礎資料完整;器官功能無異常;認知無異常;家屬、患者均簽訂知情表。

排除標準:遺傳性精神異常;全程實驗未完成;與臨床診斷評估不匹配;依從性差。

1.2方法

傳統護理(對照組):健康知識教育、住院環境的清潔、遵醫囑用藥等必備流程;醫護人員做好患者的日常檢測工作,留意患者的病情發展,在患者出現消極狀態時,可以適當的開導患者,保證護理質量。

中醫護理(試驗組):①情志護理: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多會受到不良情緒影響,導致疾病反復發作,長期下去患者會出現氣機郁滯、橫逆反胃、肝氣郁結、肝胃不和等癥狀;待患者入院后,以熱情、和藹的態度和患者交談,獲取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實際情況,匯總患者基礎資料,按照其性格特點實施情緒管理,或經戶外活動、視頻講解、電子棋盤、音樂療法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同時,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發泄情緒、調節情緒,產生不良情緒后可主動和他人溝通,并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從而改善抑郁、緊張等不良心理,并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②耳穴按壓:在患者耳穴皮膚組織位置常規消毒處理,隨后利用醫用膠布裁剪為正方形,在膠布上放置王不留行籽,隨后敷貼在患者耳穴部位,使用食指進行按壓,對穴位產生刺激,一日一次,一周為一個療程。③按摩護理:常規護理期間需在患者兩肋處、中脘穴進行按摩,一日一次,每次15分鐘。④飲食管理:日常進食需以軟爛食物為主,可少量多次進食,不可進食高鹽、高糖、辛辣食物;可增加維生素B、胡蘿卜素的攝入;藥膳方劑:紅糖30克、桂皮6克、山楂10克,先水煮山楂熟透后放入桂皮,隨后加入紅糖混勻,趁熱進服。

1.3觀察指標

①護理有效率: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的和;涵蓋無效:未達到以下任一標準;有效:不適癥狀有所改善,無不良并發癥,后期未復發;顯效:不適癥狀消失,無并發癥情況,無復發情況。

②臨床癥狀評估:按照中醫癥狀評分情況匯總,統計患者噯氣、神疲乏、胃脘脹滿的實際改善情況,改善效果較好呈現為低分值。

1.4統計學意義

對本文患者例數、臨床護理效果采取% 統計,給予X2值統計,患者的年齡、不同癥狀評估指標采?。▁±s)統計,對數據均開展SPSS21.0匯總,對卡方值、t值、P值進行分析,P在0.05以下則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護理有效率

經評估,臨床有效例數對比試驗組多于對照組,P<0.05。

2.2癥狀改善情況

統計指標見表2,患者噯氣、胃脘脹滿、神疲乏癥狀改善情況對照組較差,P<0.05。

3. 討論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是臨床上發生率較高的消化系統疾病,臨床特征涵蓋發生率高、復發率高、治愈率低等。有研究指出[1],針對該病臨床多采取常規用藥治療,但治療期間極易受到患者情緒、飲食、環境變化等情況影響導致疾病反復發作,增加疾病的復發機率。而傳統護理多關注患者康復環境、用藥頻次等,忽視患者的實際護理需求,護理效果并不理想。中醫學指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屬于“胃脘痛”、“痞滿”的范疇,致病因素為患者胃部出現瘀血,誘發氣不行血、氣郁不暢的情況,造成疾病反復發作[2]。我國傳統醫學更重視護理措施,現有“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傳說,在上文中,中醫學護理為患者提供膳食指導、情志護理、耳穴壓豆、按摩護理等,充分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患者的康復周期,保證整體護理有效率。文章數據指標匯總可知,患者噯氣、胃脘脹滿、神疲乏癥狀改善情況對照組較差,臨床有效例數對比試驗組多于對照組,P<0.05??梢?,和常規護理對比,中醫護理實施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有效保證患者的康復質量,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同時,胃脘脹滿患者可在控制膳食的情況保持恰當的運動,從而改善自身的消化系統狀態,加以相應的腹部按摩減少疾病的反復發作,幫助患者盡早排空胃內容物[3]。對于噯氣患者可指導其保持恰當的坐姿,及時進服溫水,一旦空腹時出現噯氣情況可及時進食改善。而對于神疲乏患者可重視對其情志護理,通過不斷的交流溝通、轉移注意力等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從而保證患者的生活態度,預防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疾病情況[4]。

綜上所述,對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實施中醫護理能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推動患者盡早改善臨床不適癥狀,提升護理效果,減少疾病的復發次數,充分提高患者的預后質量,臨床可加大樣本量進行深度分析。

參考文獻:

[1] 石汝慧, 賓玨秀, 呂碧影. 艾箱灸聯合中醫膳食護理對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干預效果[J]. 包頭醫學院學報,2022,38(2):54-58,68.

[2] 曹慧.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中醫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中國保健營養,2021,31(7):224-225.

[3] 褚利. 中醫護理干預在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中的應用[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16):159-160,191.

[4] 劉佳佳.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中醫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西部中醫藥,2019,32(9):130-133.

猜你喜歡
中醫護理常規護理臨床價值
外科手術治療顳葉腦挫裂傷的臨床價值分析
目標性心理護理應用于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腰硬聯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應用及意義評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