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抗疫德育資源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2022-07-07 01:13夏艷紅
湖北教育·中小學黨建 2022年6期
關鍵詞:愛國主義抗疫道德

夏艷紅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睘槊嫦蛉行W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京山市開發了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偉大實踐為主要教學素材的愛國主義教育系列課程。我作為教研員,不僅組織全市七位優秀思政課教師開展網絡教學,而且上了其中的收官之課——《用愛守護京山》。本文試圖以此課為例,探討如何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確立主題、選擇素材、組織活動。

明確教育主題

愛國主義是指在知祖國、愛祖國的基礎上,立報國之志、學報國之才、踐報國之行。教師在確定教育主題時可以將“知國家之事、立報國之志、學報國之才、踐報國之行”作為教學主線設計的依據。

知國家之事,增強自豪感?;仡欉^去兩年,我國在抗疫這場大考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最大限度地維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維持了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教師在愛國主義教育中要讓學生知道黨的領導是戰勝這些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知道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诖?,《用愛守護京山》一課在確定教育主題時,將整節課分為“愛滿京山”和“情溢心間”兩個版塊。其中“愛滿京山”版塊的第一部分先重點講述京山市仁和醫院普通醫護人員鮑迎春的抗疫故事,再為全市數以萬計不同行業的抗疫工作者刻畫群像,然后通過一個個事跡、一組組數據幫助學生了解黨和國家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不計代價,知道黨和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是京山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強后盾,進而產生“此生無悔入華夏”的民族自豪感。

立報國之志,增強責任感。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厚植家國情懷,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成為有信念、有能力、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為此,“愛滿京山”版塊第二部分先是引導學生感受抗疫英雄們創造出的京山速度、京山規模、京山力量和京山精神,讓學生懂得這些偉大事跡的譜寫者正是我們可愛的家鄉人民,然后通過生活對比和深刻反思意識到自己的安逸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激勵他們立下回饋家鄉、報效祖國的志向。

學報國之才,增強使命感。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懂得每個人的命運都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每個中國人的努力。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認真學習不僅是自己的權利更是自己的義務,因為自己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故而,“情溢心間”版塊第一部分先讓學生對照六個問題檢視自己的網絡學習情況,接著讓學生了解鮑迎春的女兒在父母抗疫期間自覺學習各門功課的表現,然后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而學?”“學什么?”“怎么學?”希望通過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產生學習報國的使命感。

踐報國之行,增強參與感。愛國從來都是具體的、實踐的,需要用熱血揮就、用奮斗書寫。愛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體現在行動中,體現在生活中。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深深融入國家的追求和理想,用自己的勞動和付出為“中國夢”的實現添磚加瓦,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身價值。因此,我在設計“情溢心間”版塊第二部分時先引導學生了解抗疫英雄對自己的期待,接著啟發學生理性思考自己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能夠發揮的作用,然后讓學生了解其他同學的抗疫方式,最后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力求將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

精選教學素材

教學素材是教育主題的載體。在愛國主義教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要高度重視教學素材的選擇與應用。

素材要有典型性。不論何地,醫護人員都是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主力軍。他們不畏犧牲、無私奉獻,是國家的脊梁、民族的英雄、時代的楷模,值得被銘記、被謳歌、被傳揚。教師在選擇教學素材時可以優先選擇發生在本地醫務人員身上的抗疫故事,因為這些事跡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便于調動學生的感性經驗。

我在進行教學設計前通過當地相關部門了解到,在2020年疫情期間,京山市的1080名醫務工作者全部奮戰在抗疫一線,其中的306名在集中開展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經過深入研究,我最終選擇講述鮑迎春的故事,因為她作為醫生為京山抗疫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依然堅持在病房錄制防疫知識宣教視頻,利用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指導、鼓勵病房外的人們勇敢抗擊疫情,素材具有典型價值。

素材要有延展性。一個人思想政治品德的內在形成,一般要經歷知、情、意、行四個要素的發展。兒童的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知而出現的內心體驗,同時道德情感又可以促使他們提高道德認知、堅定道德意志、規范道德行為,是一個相輔相成、不斷延展的過程。

《用愛守護京山》一課按照此規律,在總體設計上先是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再引導其在感動中感悟,將道德情感轉化為自身道德意志,最終引導其將道德行為落實到感恩社會、回饋社會之上。素材的延展性還可以體現在素材內容的邏輯層面。在“愛滿京山”版塊設計上,我先是以鮑迎春的故事為切入點將故事主體延展至全市醫務工作者群體,進而延展至全市各行各業的抗疫工作者,最后延展至市委市政府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家門之外的真實生活,讓學生知道有數以萬計的抗疫勇士在用愛守護家鄉,知道我國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知道黨和國家是人民的依靠和保障。

素材要有感染力。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情感,道德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偽君子?!钡赖缕焚|形成的過程必然要以情感的生發作為動力,而且道德情感必定有其內在價值指向。教師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要善于挖掘與處理教學素材的內在情感價值。

在海量的教學素材中,我選擇了鮑迎春在住院期間教病房外面的人們科學防護新冠肺炎的視頻素材,選擇了她發布在朋友圈里的鼓勵人們勇敢抗擊疫情的圖文素材,選擇了京山市教育局工作群里發布的教師在卡口深夜值守的視頻素材,選擇了京山市政府官網發布的新聞素材……這些素材都能切實提高課堂的時效性、親切感和感染力。并且,恰當的素材呈現方式能夠增強故事的感染力。如,我對正處于治療期間的鮑迎春進行了網絡采訪,并請她根據教學需求對全市小學生錄制了一段寄語視頻。我認真研究這些照片、音頻、視頻資料,精心剪輯、適時呈現,配以極具情感沖擊力的教學語言,讓整節課情景交融,催人淚下。

素材要有說服力。小學生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期,思維活躍,雖已開始理性思考,但常常以點概面。所以,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不宜講抽象概念,而是要充分考慮各年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輔以具體的對象或事例,選擇具有說服力的教學素材。

對于小學生來說,榜樣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他們的人生理想、道德標準、社會追求,往往與自己選擇的榜樣緊密相連。在今天這樣一個開放的社會里,兒童的榜樣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如何讓榜樣發揮積極作用是實施有效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之一。在第二版塊的教學中,有一個重要內容是讓學生認識到認真學習是小學生的一種愛國行為,我選擇了鮑迎春介紹女兒網絡學習情況的音頻素材,因為同齡人的事跡更具有說服力,更容易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強化實踐活動

道德行為是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教師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活動為教學載體,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議題引入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的實踐探究和活動體驗。

活動要能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成現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感。只有了解社會、關心社會才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進而奉獻社會。為此,《用愛守護京山》一課充分挖掘逆行者們眾志成城、同心戰疫這一重大社會事件中的德育元素,借助大量時政新聞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信息,如“決策的關鍵”“科技的力量”“人生的價值”“人性的多樣”。這四類社會信息兼顧宏觀與微觀、科技與生活、正面與負面,利于教師幫助學生了解社會、拓寬視野、增長見識,能夠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祖國的情感,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要能引導學生堅定信念。道德信念是指個體堅信某些道德準則的正確性,樂于接受它,且能自覺地付諸實際行動的、穩定化的心理傾向,對道德行為起著支配作用。為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幫助他們堅定情感信念,我在《用愛守護京山》的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自我與環境的關系,鼓勵他們做一個心懷陽光的人,給自己以光明、給他人以溫暖;引導學生思考自我與自然的關系,幫助他們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敬畏自然,樹立珍視和熱愛生命的價值觀;引導學生思考自我與國家的關系,幫助他們深切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我們戰勝疫情的根本保證和強大力量。

活動要能引導學生檢視自我。小學生最本質的愛國行為是認真學習各科知識,掌握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提升核心素養,力爭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網絡學習讓很多自律性較差的學生產生了懈怠心理,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在教學中采用了以下步驟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檢視:首先讓學生根據涵蓋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效果等方面的提示來對照自己在網絡學習中存在的行為問題;接著請學生聽鮑迎春介紹女兒進行網絡學習的經歷;然后出示各行各業的抗疫者們在風雪中堅守崗位的視頻;最后讓學生制定網絡學習改進方案,力求讓學生在情理交融中實現自我完善。

活動要能引導學生規范行為。道德價值觀的深層本質是一種“實踐精神”。實踐道德價值觀必須知行合一:“知”是前提,“行”是關鍵,“知”是為了“行”,只有“行”才能真正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在聆聽京山抗疫故事之后,學生心潮澎湃,激發出對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產生“我也要為抗疫做貢獻”的念頭。在此情感基礎之上,我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我們應該用什么方式守護疫情中的家鄉?學生通過一系列活動知道小學生在疫情期間認真學習和關心社會是比較理性的行為方式。除此之外,我還向學生介紹了一些京山小朋友的抗疫行為,如捐款、制作手抄報、錄制加油小視頻等。這一系列的行為指導都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觀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總之,教師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要高度重視教學素材的選擇與應用,力求發揮素材的最大教育價值;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的實踐探究和活動體驗。

中國人民在抗疫過程中激發出的民族志、凝聚起的民族魂是我們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全體教師挖掘,值得全體學生傳承!

責任編輯/王秉乾

猜你喜歡
愛國主義抗疫道德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畫”說抗疫
抗疫之歌
團結抗疫
探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下的教學之路
愛國主義教育70年
跟蹤導練(五)(2)
道德
道德認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