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素眼中的中國文化:憂思與期望

2022-07-07 14:49陳波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羅素儒家文化中國文化

摘要:羅素為排除對西方文化失望的郁積,希望東方文化優越于西方文化,認為中國對于構建未來的人類文明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因而才向西方公眾大肆宣揚中國文明的光明面。羅素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深入了解中國文化,他從不以西方中心主義的眼光看待他國,或許這才是羅素能更深刻地認識中國的原因。

關鍵詞:羅素;中國文化;儒家文化

【中圖分類號】K25 【文獻標識碼】A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們帶來難以彌補的精神創傷,對歐洲人的自信心和優越感是一個沉重打擊。不少人再次把目光轉向東方,希望在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哲學文化中找尋拯救歐洲文化危機的出路。20 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思想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伯蘭特·羅素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為了使中國能有機會提供拯救危在旦夕的人類文明的妙方,就必須證明中國文化對人類具有獨特的價值。羅素把對西方文化的反思融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肯定與欣賞之中,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憂思和期望。

一、羅素的中國觀

1919 年 8 月,羅素以《一個英國人的中國》為題發表書評,借此表達了他的中國觀,其中涉及到對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評價。在羅素看來,儒家的倫理體系以孝道為核心,勸戒人們守法、順從、注重禮儀,而完全無視人們自身的感情與品性。他認為這樣的情結非常有害,進而對道家的思想推祟備至。他注意到與儒家扭曲人性的倫理相反,“道家祟拜自然、崇尚自由的發展,他們不能容忍對自然狀態的任何干預?!比寮宜枷虢y治中國的結果,在他看來,是非常殘酷的。它“使得中國在政治上腐化衰敗而無力抵抗外來的侵略;使得中國的政府殘忍、無能和墮落;使中國人為諸如婦女纏腳之類的荒唐的苦痛所折磨;使得中國經書以外的任何知識都無法傳播”。

在羅素心目中,既然作為占據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如此丑惡而有害,那他同情和支持現代中國那些反叛傳統、獲求西化的人們,也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他指出,任何愛國的中國人,任何希望中國獲得獨立和富強的中國人,都會敵視中國的陳規陋習而崇拜西方文明。這與其早期的思想是一致的。然而,一戰給人類文明造成極大破壞。正是帶著對西方文明“破產沒落”的哀痛、甚至是對西方文明行將在戰火中徹底毀滅的恐懼,羅素試圖找尋療救創傷的良藥。他先是對蘇俄寄予希望。然而蘇俄之行讓他很失望,因為它并沒有為西方文明開辟光明的前途。據他自己說,蘇俄之行“讓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的痛苦:西方文明的希望日顯蒼白。正是帶著這樣一種心境,我開始了我的中國之行,去尋找新的希望?!币簿褪钦f讓他產生了一種從古老的中國文明尋求某種積極因素以補救西方文明的強烈使命感;正好此時,羅素有機會來中國講學,擔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他借此機會在中國游歷了整整十個月,對中國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羅素殫思竭慮地思索一個問題:如何能夠使中華民族擺脫貧窮落后、備受奴役的地位,復興其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文明,并從而使中國文明在整個人類文明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二、羅素對于中國文化的憂思與期望

從 1921 年訪華歸國一直到 20 年代末,羅素接連不斷地在英美一些較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文章,探討中國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駁斥旅華的英國外交官、傳教士和商人欺騙英國輿論的種種行為,譴責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與掠奪,呼吁正直的人們為中國的獨立作出各自的貢獻。他以見證人的身份向西方世界宣布:“中國的文明并不比我們差,我們不要自封為高等文明的布道士。中國人更有耐心、更為達觀、愛好和平、更看重藝術,他們只是在殺戮方面低能而已?!保ā稙橹袊堅浮罚┧蛭鞣绞澜绨l出警告,中國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又是世界上存在最悠久的文明古國,它在未來終將是不可戰勝的,如果西方人繼續激怒中國人并迫使他們染上西方人那種嗜血好勝的毒素,西方人將會自食其惡果。因此,羅素規勸西方人稍微明智一些,放棄那些有悖義理的在華特權,讓中國獲得完全的獨立,讓中國依靠自身的力量創造出有利于全人類的、更新更好的文明。

他在《中國問題》里開宗明義地說:“我個人認為無論對于中國還是對于世界,文化問題最為重要。只要文化問題能夠解決,無論采用哪種政治或經濟制度去實現這一目的我都能接受。中國也許可以視為一個藝術家的國度,她具有藝術家所具有的所有善惡之德:其善主要有利于他人,而其惡卻足以危害自己。中國人的這些美德能留傳下去嗎?抑或,中國為了生存下來,反而不得不去選擇那些損人利己的惡德。如果中國真的照搬她正在與之打交道的這些外因的模式,這個世界又將會變得怎樣呢?他還說,中國在絲毫未受歐洲影響的情況下,完全獨立地發展了自己的傳統文化,因而具有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優點和缺點。羅素之所以要贊美中國文化,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中國,生活的樂趣無所不在。而人生的樂趣,正是生活在工業文明時代的西方人,受生活環境重壓而失去的最重要、最普通的東西。

羅素是西方文化哺育出來的有自由思想的先哲之士,其思考的起點是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當然首先對西方文明表示憂慮。這種以科學及其派生出來的工業主義為代表的文明,在經歷了朝氣蓬勃的發展之后,其人道主義的理想正在萎縮和消失,現代戰爭有可能會把整個西方文明毀滅掉。他之所以要到中國來,就是為了尋找解救這一危險的希望。他希望西方學習中國人的沉思性的智慧和忍耐精神,認為中國文明中值得西方學習的是她的和平主義。在其著述中,羅素多處表明中華民族是一個天性愛好和平的民族。而一個民族愛好和平,是由這個民族的文化和祟尚的理想決定的。中國人也愛財,但不像白人那樣,為了財去掠奪其他人種:中國人奉行的準則是“自己活也讓別人活”,這是人類最高尚的精神境界。

當然,我們不可把羅素對西方文化的反思,誤以為是對中國人或中國文化的贊美。這個彪炳時代的哲學家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并且他從不以西方中心主義的眼光看待他國,或許這才是羅素能更深刻地認識中國的原因。

參考文獻:

[1]彭珊珊.“中國問題”的源起、實質與心里根源——羅素在北京的生活與思想[J]魯迅研究月刊,2021.11.

[2]黃忠晶編譯.羅素自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陳波(1979—— ),女,河南籍,碩士,西安市行政學院文化教研部副教授。

猜你喜歡
羅素儒家文化中國文化
儒家文化與我國文化建設研究
羅素悖論的成因
羅素悖論的成因
以《最藍的眼睛》為例看異域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淺析當代形式下中國文化在德國的影響及滲透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探討
我就是他們要保衛的那種文明
充滿喜悅的生活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內涵
“非常害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