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位一體”支持策略:學校教育科研的生長點

2022-07-08 01:10邵長峰操基兵
江蘇教育 2022年12期
關鍵詞:支持策略教育科研四位一體

邵長峰 操基兵

【摘 要】為有效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南京市紅山初級中學進行科研“前測”,為學校教育科研“把脈”,創造性提出“四位一體”的支持策略,從發展愿景、平臺建設、集群攻關、課題研究等四個方面支持學校教育科研工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關鍵詞】教育科研;教師研究;支持策略

【中圖分類號】G46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42-0051-03

【作者簡介】1.邵長峰,南京市紅山初級中學(南京,210028)黨總支書記,高級教師;2.操基兵,南京市紅山初級中學(南京,210028)副校長,高級教師。

教師不僅是教育實踐的主體,也是教育科學研究的主體。當前,不少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諸如管理制度和運作機制不完善、教師專業發展動力不足、激勵和評價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南京市紅山初級中學創新性地進行科研“前測”,為教師和學校教育科研“把脈”,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科研工作機制。

一、學校教育科研存在的共性問題

1.缺少規范的教育科研培訓

教師定期參加學科教學研究活動,有利于提升學科教學水平。然而,目前普及性的定期教育科研培訓活動較少,導致較多的中小學教師不具備基本的教育科研知識、不了解教育科研制度、不清楚教育科研要求,不少教師對教育科研僅有碎片化的理解??傮w來看,傳統教育科研缺少流程規范引導和教、研、訓的三者融合。

2.缺少有效的教育科研管理

傳統的教育科研管理主要通過電話溝通、轉發通知、間歇性專題培訓等方式傳遞管理要求,僅僅起到了上傳下達的作用。這樣的教育科研管理試圖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引導教師進行研究,但是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不足,致使收效甚微。其實教師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則通知,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有針對性的教育科研服務,因此學校需要不斷優化管理方式。

3.缺少智慧的教育科研平臺

傳統教育科研粗線條的管理缺乏過程的細化,忽略了研究和培養過程的資料收集。隨著智慧校園建設的推進,教育科研管理也應該借助信息化手段進行革新,創設智慧平臺支撐數據分析,綜合考慮過程和結果,改進管理決策。

二、以“四位一體”的策略支持教育科研發展

鑒于以上問題及思考,學校提出“四位一體”的策略,從發展愿景、平臺建設、集群攻關、課題研究等四個方面支持教育科研工作的發展,發揮教育科研對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助推和促進作用。

(一)以發展愿景引領教育科研方向

1.理念引領

紅山初級中學注重引導教師開展理論研究,更新科研理念。學校秉持“尊重生命,建設生態型綠色學?!钡霓k學理念,致力于生態型、智慧型、科技化、國際化的校園建設,讓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校優質教育資源。近年來,學校打造“四‘生’融通”的新時代“新生活教育”,并以“開放融通”的辦學思路助力每一位紅山人走上通向成功的立交橋。學校引導全體教師聚焦科研,學習前沿性的文章,更新理念,提高對科研的認識和理解。教師通過不斷學習,形成自覺意識,成為學校文化的實踐者、建設者和傳播者。

2.規劃引領

以學校辦學愿景和五年規劃為指導,完善學校教育科研發展規劃及學期計劃,不斷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進展。學校緊扣課程建設、課堂變革、課題研究三個方面引領教師成長。學校著眼未來發展,有計劃推動學校主課題研究,以“智慧校園”“少年科學院”“新生活教育”等為主題進行課程建設、各學科主課題的培育和申報,完善學??蒲兴{圖,補齊科研短板。

(二)以智慧平臺支持教育科研管理

玄武區依托“南京教育政務”創建“教科研平臺”。全區各校的教育科研申報、評審、成果等材料均可以上傳至平臺,玄武區教育科學研究所隨時在線統計和審閱,提高了教育科研的管理效率;各校教師可以直接從平臺了解各項教育科研活動及科研評審的條件,以便對標找差反思提升。

學校堅持“創新”導向,用“云科研”為教師專業發展賦能。如在居家辦公的特殊時期,學校借助騰訊會議進行在線科研培訓。

學校建設課題網站,加強課題研究管理。為了規范課題研究,讓課題真實落地,學校與第三方合作建設了課題網站。課題成功立項后,每個課題組都要上傳研究資料,包含課題申報書、研究進展資料、階段成果、結題材料等,教科室定期在教科研群里反饋各課題組研究的進展情況,督促課題組負責人按時開展研究活動,確保課題研究真實進行,且始終處于深入研究的狀態。這種方式既強化了過程管理,又健全了課題管理檔案。

(三)以集群攻關提升教育科研質量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過去,教師主要靠單打獨斗進行散點研究,教科研水平參差不齊?,F今,學校非常重視組級研修,通過團隊互助的集群攻關提升教育科研質量,開啟學校教育科研內涵發展的新篇章。

學校依托江蘇省“教師發展專項”課題“以培育教師專業共同體為導向的網絡校本研修實踐研究”和“構建‘1+1+1’模式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實踐研究”,積極建設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按照南京市教師培訓項目“為發展賦能:基于個性化的階梯式教師團隊建設”的要求,學校搭建由學科組、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構成的三級研修階梯,全員、全學科覆蓋,面向這些不同級別的“微組織”創設具有針對性、階段性、連續性和有效性的多元化研修路徑。

根據教師發展的實際需要,學校以學年為時段開展師德師風類、課堂教學類、德育工作類、教育科研類等四大類課程培訓,有針對性地推動不同層次的教師成長與發展。

為了提升研究質量,學校經常邀請省市區各級專家進行研究指導;學校還積極發揮校本資源優勢,加大校本教育科研培訓力度,發揮學校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開展名師專題講座、主題沙龍、紅山論壇等活動,以此激發教師的研究熱情,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

市區教研員來校觀課、研課、磨課,對青年教師加以指導,從而保障對課題研究的專業引領,促進課題的高品質推進。學校形成了以教師市區個人課題研究為載體、以學科主課題帶動全組教師參與研究、部分骨干教師撰寫研究論文、市區教研員專業把關的科研新樣態。這種研修氛圍,極大地提高了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在這樣的組級研修中,教師提升了自身的理論素養,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四)以課題研究深化教育科研實踐

學校緊扣課程建設、課堂變革開展課題研究,建設“科研型、綜合型、服務型”的教師隊伍。依托學校承擔的江蘇省“教師發展專項”課題,建構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通過“團隊合作”,實現“組組有課題”“人人有項目”。這是自下而上的基層設計,是為了將學校主課題和個人微項目進行對接,打通教科研上下通道,實現全校教科研的核心聚焦。近些年,學校越來越多的教師主動參與學校和教研組的課題研究,并且積極申報市區的個人課題。僅2020年,學校就有7項省市級教育科研規劃課題和教研課題立項,4項省市級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結題。全校所有教研組均有主持課題,80%以上的教師參與了區級及以上的課題研究。

1.緊扣課程建設

學校圍繞“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一核心理念構建三維的立交橋課程體系,形成了語言與文化、邏輯與思維、體藝與生活、科學與探索為主的課程群,建構了生態課程學習網絡,成為玄武區課程建設的首批示范校。課程的開發、構建、實施,每一點建設都促進了教師的成長。

2.緊扣課堂變革

學校借助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園的創建契機,更新教學設備,積極運用新技術,依托學習大數據實施精準教學,推動課堂變革,逐步形成以“精準目標、精煉過程、精確反饋、精細輔導”為特征的“四精課堂”。課堂的變革既促進學生優化了學習方式,也引導教師反思、優化了教學方式。學校定期開展課堂研討活動,深入推進課題研究。教科室規定每個課題組每學年組織開設一到兩次課題交流展示課或研究課。除了常態課外,學校還鼓勵教師利用市區公開課和賽課的契機,展示課題研究的成果。部分教師的課題研究成果在區域內分享推廣,體現了課題研究對教師發展的推動作用。

為了提高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學校制訂合理的績效方案,對教師的教育科研成果進行可視化表達,利用大數據對教師成長進行精準分析和清晰評價,激勵教師的教育科研工作。江蘇省特級教師王棟生說過:“優秀的教師應該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發光,一直照耀著學生面前的道路?!睂W校教育科研工作應該幫助教師點亮這盞燈,“四位一體”的專業支持為這盞燈持續充電,服務于每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猜你喜歡
支持策略教育科研四位一體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理念下幼兒藝術表現的支持策略
對中小學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認識與思考
推進“四位一體”土地制度改革
學習“四位一體”教學法,全面推行主體教育
精英領航 集體突圍
淺析高校教師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風
解讀孩子游戲,提升有效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