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2022-07-09 13:43楊遜春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化學教學生活化教學初中化學

楊遜春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教學一直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貼近學生實際生活,適應社會發展。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現象入手,讓學生感受身邊的化學物質和化學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化學在生活實際應用中的認識,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此,對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的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生活化教學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和創新,加強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促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化學知識,拓展化學思維,構建系統化的化學知識框架網絡,增加化學教學趣味性,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課前預習緊密聯系生活

課前的有效預習能讓學生在教師講新課前,自覺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掌握的能力,對一個新知識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預習過程中發現知識的難點,帶著問題進入課堂,還能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大大節約了教師的課堂講授時間,能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來探究問題。所以課前預習的設計一定要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簡單有趣的問題入手,激起學生的預習興趣。例如,化學第一節課前,可以設置這些問題讓學生去預習:家里用的食鹽和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打開雪碧、啤酒時冒出來的氣體是什么?薯片包裝袋內充入的是什么氣體,為何要充入該氣體?又如在上氧氣的性質一課前,布置學生了解:魚蝦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為什么蠟燭可以在空氣中燃燒?食物變質主要和空氣中的哪種物質有關?醫院用來搶救重危病人用的氣體是什么?再如鐵生銹條件的探究,就可以預先讓學生去生活中尋找哪些地方能看到生銹的鐵制品,鐵銹是什么顏色的,用手觸摸一下看看鐵銹的材質,疏松或堅硬?在測定溶液酸堿性時,可以讓學生品嘗糖水、鹽水、檸檬汁的味道并用pH試紙測定它們的酸堿性。這些都是比較貼近學生生活,能在生活中找到或者通過一些調查能知道的知識,學生在做這些課前預習時不會覺得這是作業而很有壓力、感到不耐煩,反而會感到很好玩、很有趣、很特別,從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持續到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

二、創新教學理念,積極引入生活化教學方式

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把生活化教學方式積極引入到化學日常教學中,可以組織開展專業研討會,增加教師與外界的接觸,開闊知識視野,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促進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例如,在教學“自然界中的水”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走出課堂,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性調查活動,對當地水資源分布情況、水質問題、成因等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并在上課前鼓勵學生進行分享交流,結合所學化學知識探究凈化水質的途徑,如蒸餾凈化等。這種方式創新了教學模式,積極地引入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加對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內在聯系的認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意識,學會使用科學手段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歸納信息的能力,提升科學探究精神,能清晰地認知自然界中的水資源現狀,主動承擔保護水資源、優化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

三、開展生活化的化學實驗

在化學實驗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全面開發與挖掘生活化實驗素材,把生活元素融合到實驗中,降低實驗難度,以形象化和生活化的方式解釋化學實驗的現象與本質,增強化學實驗的趣味性,讓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充滿興趣,實現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有效聯系,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提升學生的化學認知水平。例如,在開展“溶液酸堿性的檢驗”實驗活動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實際生活經歷進行了解,并進行科學合理的實驗設計,實驗前為學生創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哪些酸性物質、堿性物質?”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吸引學生對溶液的酸堿性知識進行了解和思考,并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聯想。然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出“溶液的酸堿性是由什么決定的?怎樣對溶液的酸堿性進行辨別?”等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化學實驗,掌握檢測方法,對食醋、可樂、礦泉水等的酸堿性進行檢測。這種方式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驗能力,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步驟和原則,還可以增加學生對生活中物質酸堿性的了解,強化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助力其核心素養的培養。

四、知識鞏固靠近生活

課后的知識鞏固的形式不能是單純的講解比較枯燥的理論性概念,不能是只為了考試而做題,而應該和學生的生活貼近,將作業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生活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價值,從而體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例如,常規的作業可以盡量靠近生活,在學習了食品中的有機物后,可以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物質進行分類,收集這些物質的營養成分的資料,為自己制定一份健康的膳食計劃。還可以學會區別日常生活的淀粉與奶粉的方法學會如何用不同的方法來鑒別淀粉和葡萄糖、如何區分日常生活中的塑料是否有毒,能否來包裝食品;收集平時下的雨水,用pH試紙來檢測一下它的酸堿度,來看看是否是酸雨。在學完了酸堿鹽后,可以周末布置小實驗,利用廚房中的小蘇打和食醋自制一瓶二氧化碳來完成蠟燭的滅火實驗;也可以讓學生用檸檬片、山楂燒水來除水壺內的水垢。與此同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材料,就地取材來驗證所學知識。比如在驗證溫度和微粒的運動速度關系時,可以選擇4個牛奶瓶,分別標記1、2、3、4,1號和2號滴入藍色墨水,后加入熱水,3號和4號滴入紅色墨水,后加入冷水。將1號和4號瓶用紙牌封住瓶口,倒扣在3號和2號瓶上,慢慢抽出紙牌使其瓶口相對,后觀察現象。用家庭小實驗來驗證理論知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會更加濃厚,還能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結語

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化學教學也應該服務于生活。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挖掘生活素材,將其真正貫穿并且認真落實于初中化學教學的整個過程,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使學生能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學的學習中去,創造更多的可能。

參考文獻:

[1]沈彩琴.淺談初中化學教學與生活的巧妙結合[J].基礎教育論壇,2019(4):57.

[2]季亞烽.淺談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11).

猜你喜歡
化學教學生活化教學初中化學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多媒體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
化學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構建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初中化學基礎教學初探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