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詩里的童趣及教學價值探究

2022-07-09 13:47李春景靳慶華
民族文匯 2022年44期
關鍵詞:教學價值兒童詩童趣

李春景 靳慶華

摘 要:在教學兒童詩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發現兒詩里的“童真”和“童趣”,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培養兒童的詩性意識,不斷創造出全新的、有詩意和靈性的語文課堂教學的環境,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具備詩意的品質,達到生活化、個性化、人性化以及兒童化的教學目[1]。

關鍵詞:兒童詩;童趣;教學價值;

孔子在數千年前曾發出“不學詩,無以言”的論斷??梢娫姼柙谏鐣煌械闹匾饔?。早在先秦時期,統治者就已經開始注重兒童的啟蒙階段的教育工作。小朋友們可以在詩歌的天空里像一只小鳥一樣翱翔,在這片詩的天空里思考與感悟,生發出對宇宙、對自然、對人生的無限憧憬。兒童時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還沒有確立,因此教師一定要以積極的生活態度來指引兒童,通過一些富有“童真”“童趣”意味的詩歌,培養兒童獨特的觀察和體驗的能力,多發現生活中的美的事物,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感受。

中華民族泱泱五千年,創造了燦爛的詩歌文化,從《詩經》到《唐詩三百首》,從《楚辭》到《宋詞》,從屈原到唐宋八大家,無數的文人墨客吟誦出一首又一首流芳千古的詩歌佳作,可謂是異彩紛呈,燦爛奪目。詩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文學之宗,中國詩歌的種類繁多,兒童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兒童詩指的是一種語言活潑生動、讀起來通俗易懂、流暢自然的有著聲韻美和節奏美的詩歌形式,非常適合兒童的學習[2]。如果說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而詩則是文字中那耀眼的鉆石。詩是高度濃縮的語言表達形式,能夠很好地傳遞情緒,表達人類的美好情感,而兒詩作為給小朋友們朗誦和學習的作品,更是具有朗朗上口,富有童真和童趣,天真爛漫的等重要特點。小朋友們在學習兒歌的同時,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想象力,更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近年來,中國兒童和小學教育部門和研究機構也逐漸意識到詩對于廣大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正在改革課本的內容,增加詩歌的比例,穿插了更多優秀的兒童詩。兒童詩和普通的文字是不同的,兒童詩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簡潔而生動的語言使兒童們更容易接受,這有助于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激發孩子們對生活中的事物的熱愛,激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注重兒童詩歌文本對兒童的語言啟蒙作用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有兩類人我們是無法抗拒的:第一是老人,第二就是孩子。孩子們眼睛中的天真與澄澈,無辜與透明,我們根本無力抵抗。孩子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提出的天真幼稚的問題,有時會讓我們哭笑不得。但是每當看到他們,心里就會覺得特別的美好。兒童詩歌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內容豐富,語言風格活潑有趣等等,這些特點十分適合剛剛進入學校的兒童閱讀,孩子們會喜歡這種簡單而有趣的語言,也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新課程改革中提出,語文是兒童的重要啟蒙學科之一,在兒童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必須要重視語文學科的啟蒙作用。兒童詩作為語文課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選取的篇章需要盡可能的特近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需要有既生動又活潑的語言風格,激發孩子們學習詩歌的熱情,發揮啟蒙和入門的重要作用。

對于兒童詩歌的教學,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盡管兒詩的內容很簡單,篇幅也很短,但是卻有著廣闊遼遠的意境,可以給予讀者無窮的想象。[3]這就要求教師一定發揮好引導的作用,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發揮,去補充,去想象。比如在學習一首兒童詩的時候,我經常會讓孩子們閉上眼睛,然后引導他們去詩歌所營造的環境里,去像一只自由的小鳥一樣去設身處地的想象,給他們獨特的學習感受,讓他們自己去充分體味詩歌的美好,藝術的真實,生活空間的廣闊無垠。兒童思維發展的重要的途徑就是兒童詩的教學,內容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是孩子們最好的啟蒙讀物。

二、兒童詩歌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究及案例分析

盡管現在是素質教育,但是在經濟市場和相對功利的社會環境下,家長急功近利的心態還是非常嚴重的。寒暑假和周末,隨地都是的輔導班和輔導機構,孩子們的天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扼殺了。這些祖國的小花朵、小嫩芽,在本該吵吵鬧鬧,大哭大笑的童年里承受了太多沉重的負擔,承載了家長太多的期望。我們不得不承認,應試教育的觀念和功利主義荼毒了太多的孩子們,教學中過分注重形式卻不注重內容的做法是十分錯誤的。當下,兒童的詩歌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下面幾個:

(一)教師錯誤的教學目標對兒童的影響

在兒童詩的教學當中,有的教師過于重視教學的形式,卻忽視了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教條死板。要知道的是,詩歌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種思想,一種靈魂性的東西。如果只是把詩歌當成一種工具,一種輔助語文教學的實用性的工具的話,對孩子們的消極影響是非常大的,這會使得孩子們缺乏詩歌世界的觀察,失去了詩歌存在的意義?!叭宋摹焙汀肮ぞ摺敝g,我們不應該僅僅看重“工具性”,更重要的是啟發孩子們,發揮人文性的關懷。因此,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平衡好“教學工具”和“人文關懷”,多關注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二)錯誤的詩歌教學方式

每個教師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在兒童詩的教學中,有的教師的教學內容有失偏頗,所講授的內容不在孩子們的認知范圍之內。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老師必須要及時發現這類問題。另外,詩歌的作用并不僅僅局限于教化,更不能局限在考試的范圍內,更重要的是教化和啟蒙,使孩子們獲得精神上的升華。創作技巧或是寫作技巧是需要注意的,但是不能占據兒童詩歌教學的主體,如果使技巧性的東西占據主要地位的話,那么兒童詩歌的模式就會過于死板,不能很好地發揮教化和啟蒙的重要作用。在兒詩的教學中,“讓兒童詩回歸于兒童”的教育理念[4]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和實行,更多的只是放在嘴邊,當成一句可有可無的口號來對待。因此,在接下來的教育實踐中,筆者希望兒童詩歌的教學摒棄所有機械化和技巧性、模式性的東西,更多關注孩子們本身的訴求,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三、新課程改革中關于呼喚“童趣”的兒童詩的教學價值的探究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兒童詩的內容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陶行知說有一句關于詩歌內容的來源的話說的特比好:“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盵5]

陶行知的這段話很好的道出了生活對于文學,對于教育的重要作用。沒有生活,文學和教育就會變成一潭死水。藝術來源于生活,教育也應當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日常,來源于我們當下的方方面面。教師不應該是語文教材的執行者,而應該是生活的美的發現者,教材的開拓者和創造者?!吧罴唇逃钡睦砟畈⒉粌H僅是一句口號,更是當下浮躁的社會的一個警示牌。兒童詩來源于兒童世界的生活,因此引導兒童去發現自己生活中的美是十分重要的。當下,學校的教育目標應該更多的轉向兒童本身,童趣童真本身,從兒童的實際出發,尊重兒童生活本位的教育的理念[6]。針對這一思考角度,筆者確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供大家參考和借鑒:第一是明確兒童詩的教育目標。之所以有兒童詩和成人詩的劃分,是相關的詩歌工作者以成人的視角來劃分的,很多教師在任職過程中也會出現這種問題:以成人的視角來看待兒童的問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你認為這是很簡單的東西,孩子們卻并不是這么認為的,有時是超出他們認知范圍的。長此以往的話,孩子們會在懵懂和失望中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喪失對語言和詩歌文學的興趣。兒童詩是來自兒童的世界的,兒童通過簡短簡潔的語言,表達對生活的各個方面的感受,在創作的過程中收獲幸福和滿足,收獲欣喜和自豪,這是我們引導兒童拿起筆,寫作兒童詩的重要的目的之一,也是收獲“童趣”的重要要求。

下面我們來分析兩個關于童趣的教學研究的案例。這個案例講授的詩歌是《金鯉魚》。[3]原文如下:

夕陽像一條魚/金色的鯉魚/從云縫/露出它的背脊/忽然尾巴用力一甩/把一片水花高高揚起/雖然魚兒游進了深水/卻把金閃閃的水珠/撒了滿天/千滴萬滴……

這首詩的教學目標有這么幾個:第一,通過閱讀和講解詩歌,培養小朋友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第二,通過朗誦詩歌,體會詩歌語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第三,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抓住詩歌中描繪的事物的特點,引導小朋友們展開充分的想象,通過“水花”、“背脊”、“魚兒”、“深水”等詞語,你能想象到什么?

明確教學目標之后,開始教學引導工作,通過展示一組精彩的圖片開始引入話題;之后開展詩歌講解;然后進行的步驟是分小組討論,開展思維的碰撞和理解的交流;最后是同學之間的互相評價以及教師的點評工作,對發言較好和想象新奇的同學給予表揚,并且深化對詩歌的認識。

第二個例子是兒童詩《太陽是個娃娃》。原文如下:

早晨,太陽/從云彩里鉆出,/像個剛睡醒的娃娃,/光著屁股。/它打著滾兒/把被蹬掉,/我真怕/山頭的樹,/扎傷它的皮膚。/這個娃娃睡足了覺/便來了淘氣勁兒,/總是滿天骨碌……

《太陽像個娃娃》這首詩歌的結構和特點跟《金鯉魚》是比較相似的,因而在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放在一起比較來學習。同樣,在課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分為導入課程、講解詩歌、有感情的朗讀以及同學之間小組之間討論,最后老師進行點評。

四、“童趣”教學和“歸真”教學的研究分析

“歸真”和“童趣”教學,指的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價值取向。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學生回歸本身的天性,用極富童真和童趣的語言來描繪詩歌內容,來自己創作新的富有童真和童趣的詩歌作品,從中獲得能力的提升,素養的提升以及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這是一堂關于春天的課堂的詩會。我的任務就是讓孩子們了解和學習關于春天的一些詩歌。我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層層遞進:第一層,讓孩子們說出看到“春天”這兩個字可以想到的詞語。孩子們說出了“小樹、小溪、河流、嫩芽、綠色”等的詞語,然后我會問,這些事物在春天有什么變化?孩子們說:“春天,小溪和河流里的冰都開始融化了”,“春天小樹和小草都長出了嫩芽”,這是引導的第二層;第三個層面是請同學們說出自己關于春天的感受,小朋友的回答則更令我感動:“我和春天有個關于綠色的約會”,“春天的雨甜絲絲的”,孩子們的心是多么單純與純凈啊,這就是兒童的語言,換言之,這就是兒童的詩。兒童的語言是生動的,是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只要老師給予正確引導,每個孩子都是詩歌的創造者。

童詩的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因為詩歌這種文學的題材是培育語感和想象力的最好的形式。能夠大幅度的訓練和提升小朋友們的語言的凝集力和文學語言的素養,兒童詩里的“童趣”及其教學價值探究價值是非常大的,還需要今后在實踐中繼續探索。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教師一定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和需求,需要時刻有所思考有所感悟,這不僅僅關乎自己的教學生涯,更關系著自己的教學成果。兒童時期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時期也是學習和記憶的最佳時期。引導兒童讀詩、發現詩的美好,目的并不是為了將來能夠培養多少詩人,而是發揮一種啟蒙作用,激發兒童的想象力、鑒賞力、審美力、創造力,引導兒童發現詩歌的真、善、美,激發小朋友們的學習文學和語言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創新性思維以及獨立思考和獨立觀察的能力。關于兒童詩的“童趣”,是詩歌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教師們需要重點培養和引導的部分。

參考文獻

[1]胡菁.小學童詩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J].寧波副刊,2011(03):13-33.

[2]老何.兒童文學作品教學的困境與策略[J].語文教學,2011(10):121-122.

[3]靳慶華,姚剛.兒童詩教學文化的建構與展望[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0,36(06):29-32.

[4]李春芳.生活教育精義[M].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2(07):173-174.

[5]馮思佩.兒童詩“導寫”歸真教學案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05):40-59.

[6]劉超.新課改小學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M].國防工業出版社,2010(12):336.

作者簡介:

李春景,男,邳州市中心小學,一級教師. 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靳慶華,男(1970),邳州市燕子埠鎮中心小學 ,正高級教師,徐州市首屆學科優師,靳慶華童詩課程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研究方向:兒童詩課程。

基金項目:江蘇省第十三期教研室立項課題“農村小學兒童詩校本課程可視化建構與實踐研究”(2019JK13-L097);江蘇省“十四五”規劃2022年立項課題“美育視域下農村小學兒童詩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 (XC-c/2021/90)階段成果。

猜你喜歡
教學價值兒童詩童趣
九月·童趣
教案《創作兒童詩》
童趣
長了翅膀的兒童詩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工體課教學價值對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童趣游樂場
童趣照相薄
兒童詩的情感表述與情境創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