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田氮磷流失方式及時間分布研究

2022-07-12 00:34潘旭鳴劉遠康劉建國
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徑流降雨量水量

潘旭鳴, 丁 淼, 徐 萱, 劉遠康, 劉建國

(1.常州大學 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64; 2.常州市農業農村局, 江蘇 常州 213000)

中國是農業大國,人口數量大。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耕地面積卻在不斷減少。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此中國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1-2]?;实倪^量及不合理施用不但會造成肥料利用率低、經濟效益下降等問題,還會造成一系列環境問題[3-4]。據研究,中國單季稻生產中的氮肥利用率只有27%~35%,磷肥利用率僅為10%~20%[5-7],大量沒有被利用的氮、磷通過地表徑流等途徑流失,進入農田周圍水環境,進而進入湖泊、河流甚至近海水體,造成水體富營養化[8]。

近30多年來,太湖流域地區工農業生產及經濟迅速發展,人口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導致水污染問題不斷加劇。據研究,農業面源污染物的排放已成為太湖水體的主要污染源,特別是氮、磷的排放是太湖流域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種植業排放的氮、磷污染物占太湖水體中總氮、總磷的比例分別達29%,19%[9-11]。太湖流域農業生產中的化肥施用量高,大大高于中國平均水平。在太湖流域的典型種植體系中,稻麥輪作的種植體系通過地表徑流向周邊水體排放的氮、磷每年高達5.52~7.79 g/m2,0.149~0.286 g/m2[12-13]。

因此,對太湖流域水污染研究與治理,在控制工業點源污染達標排放的同時,還需要重點加強對農業面源污染的研究和治理,點源控制與面源治理相結合,才能持續、有效改進太湖流域的水體質量[14-15]。常州市屬于太湖流域的核心地區,為研究常州市水稻生產中氮、磷排放現狀及其遷移分布規律,找出削減對策,在常州市水稻主產區設立監測點,對水稻田的水分運動及氮、磷的遷移實行全程定位監測和研究,研究結果將為太湖流域水稻田氮、磷排放控制對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監測點土質特征

監測點位于常州市奔牛鎮水稻田,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土壤基礎肥力:土壤pH=6.2、土壤有機質含量32.3 g/kg、總氮含量1.82 g/kg、總磷含量0.61 g/kg、堿解氮含量189 mg/kg、速效磷含量25.1 mg/kg、速效鉀含量 157 mg/kg。

1.2 監測小區建設

選擇遠離居民區及其他污染源的水稻田塊建立4個監測小區,每個監測小區面積為 40 m2(長8 m,寬5 m)。監測小區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監測小區示意圖Fig.1 The sketch map of monitoring site

每個監測小區四周建設水泥墻體結構,防止監測小區之間及與周邊地塊間發生串水現象,水泥墻體高80 cm,地面以下埋設30 cm,露出地面以上高度50 cm。針對每個監測小區設置1個徑流池,徑流池長5 m,寬、高均為1 m。徑流池用水泥建造,四面池壁及池底都進行防滲處理,防止徑流水流失,在池壁上設置刻度線標記,以便觀察徑流水積存量。每個徑流池表面鋪設防護設施,用于防止雨水、異物、灰塵等落入徑流池,也能防止人和動物等不慎跌落徑流池。

1.3 稻田監測小區的管理

說明:施肥量相當于每平方米施氮23.75 g,施磷3.75 g。

稻田監測時間為2019年6月1日—10月31日,覆蓋整個水稻大田生長期。監測小區于6月10日整地并灌水浸泡,6月20日栽秧,10月30日收割。稻田監測小區施肥管理依據當地生產常用技術方案,具體見表1。

表1 稻田監測小區施肥投入的氮、磷量Table 1 The quantiti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mported via fertilization in the paddy field

1.4 樣品取樣及測定

每次監測小區產生徑流后,對徑流水量進行測定,然后采集徑流水樣,帶回實驗室測定總氮、總磷含量。徑流水體積測定并取樣后用抽水機抽干徑流池內存水,并將池中泥土沖洗出來,晾干后測定總氮、總磷含量。同時,計量進入稻田監測小區的雨水、灌溉水水量及排水水量,采集雨水、灌溉、排水樣品,對采集的所有樣品,測定總氮和總磷的含量。水樣中總氮含量的測定采用國標水質凱氏氮測定方法,總磷含量的測定采用國標鉬酸銨分光光度法。土壤中總氮含量的測定采用農業部推薦的半微量凱氏法(NY/T 53—1987)、總磷含量的測定采用農業部推薦方法(NY/T 88—1988)。

2 結果與分析

2.1 監測小區通過雨水及灌溉水輸入的氮、磷量

稻田監測小區通過雨水輸入的氮、磷量見表2。試驗期間,每個監測小區接收的降雨量為28.90 m3,其中7月降雨量最高,6月與8月相當,9月降雨量較小。不同月份降雨的氮質量濃度為1.62~1.83 mg/L,磷質量濃度為0.11~0.14 mg/L,月份之間差異不大。小區通過雨水輸入的氮為49.41 g,折合每平方米輸入量為1.235 3 g。其中7月最高,占42.72%;6月與8月相當,分別占21.78%,22.97%;9月僅占12.53%。小區通過雨水輸入的磷為3.46 g,折合每平方米輸入量為0.086 5 g,各月份磷輸入量的占比與氮基本相當。

表2 稻田監測小區通過雨水輸入的氮、磷量Table 2 The quantiti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mported via rainfall in the paddy field

監測小區通過灌溉水輸入的氮、磷量見表3。試驗期間,監測小區通過灌溉水輸入的氮為57.14 g,折合每平方米輸入量為1.428 5 g;輸入的磷為2.71 g,折合每平方米輸入量為0.067 8 g。不同月份通過灌溉水輸入氮、磷的比例,以6月為最高,分別占66.45%,66.05%;7月、8月、9月占比較小,且不同月份之間差異不大。

表3 稻田監測小區通過灌溉水輸入的氮、磷量Table 3 The quantiti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mported via irrigation in the paddy field

通過表2和表3計算,試驗期間,監測小區通過降雨和灌溉水輸入的氮為106.55 g,折合每平方米輸入量為2.663 8 g;輸入的磷為6.17 g,折合每平方米輸入量為0.154 3 g。不同月份輸入氮的比例,以6月為最高,占45.73%;7月其次,占26.53%;8月和9月占比較小,分別為15.77%和11.97%。不同月份輸入磷的比例,也以6月為最高,占41.98%;7月其次,占29.01%;8月和9月占比較小,分別為16.21%和12.80%。

2.2 監測小區通過地表徑流及排水流失的氮、磷量

監測小區通過徑流水流失的氮、磷量見表4。試驗期間,監測小區通過徑流水流失的氮為23.98 g,折合每平方米流失量為0.599 5 g;流失的磷為0.76 g,折合每平方米流失量為0.019 0 g。7月通過徑流水流失的氮、磷量為最高,分別占43.49%,44.74%;6月次之,分別占36.86%,30.26%;8月占比最低,分別為19.65%,25.00%。

表4 稻田監測小區隨徑流水流失的氮、磷量Table 4 The quantiti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t via runoff water in the paddy field

監測小區通過排水流失的氮、磷量見表5。試驗期間,監測小區通過排水流失的氮、磷量比通過徑流水流失的氮、磷量要高得多。監測小區通過排水流失的氮高達161.77 g,折合每平方米流失量為4.044 3 g;流失的磷為10.19 g,折合每平方米流失量為0.254 8 g。通過排水流失的氮、磷主要分布在7月,分別占總流失量的66.44%,65.26%;6月和8月的占比較低,都在20%以下,且這2個月份間差別不大。

表5 稻田監測小區隨排水流失的氮、磷量Table 5 The quantiti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t via drainage water in the paddy field

監測小區通過徑流水泥沙流失的氮、磷量見表6。試驗期間,監測小區通過徑流水泥沙流失的氮很少,僅3.55 g、折合每平方米流失量僅為0.088 8 g;但通過徑流水泥沙流失的磷為2.75 g,折合每平方米流失量為0.068 8 g,比通過徑流水流失的磷還要多。監測小區通過徑流水泥沙流失的氮、磷以7月為最多, 6月次之,8月最少,但不同月份間差異較小。

表6 稻田監測小區隨徑流水泥沙流失的氮、磷量Table 6 The quantiti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t via runoff sediment in the paddy field

2.3 監測小區氮、磷表觀排放量及氮、磷流失的方式和時間分布

稻田監測小區氮、磷輸入量、流失量統計及表觀排放量見表7。監測小區通過雨水和灌溉水輸入的氮、磷分別為106.55,6.17 g,折合每平方米輸入量分別為2.663 8,0.154 3 g;通過徑流水、排水和徑流水泥沙流失的氮、磷分別為189.30,13.70 g,折合每平方米流失量分別為4.732 5,0.342 5 g。表觀排放量 = 流失量-輸入量,可視為肥料及土壤養分的流失量。根據該公式計算,監測小區的氮、磷表觀排放量分別為82.75,7.53 g,折合每平方米排放量分別為2.068 7,0.188 2 g。

表7 稻田監測小區氮、磷輸入量、流失量統計及表觀排放量Table 7 The imports, losses and net expor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paddy field g

稻田監測小區氮、磷流失方式的分布,如圖2所示??梢钥闯?,以排水方式流失的氮、磷占絕對優勢。通過排水方式流失的氮高達161.77 g,占總流失量的85.46%;通過徑流水方式流失的氮只有23.98 g,僅占總流失量的12.67%;而通過徑流水泥沙方式流失的氮很少,不到總流失量的2%。在磷的流失量中,通過排水方式流失的磷為10.19 g,占總流失量的74.38%;通過徑流水泥沙方式流失的占比約20%,而通過徑流水方式流失的占比僅有5.55%。

圖2 稻田監測小區氮、磷流失方式分布Fig.2 The way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in the paddy field

稻田監測小區氮、磷流失的時間分布,如圖3所示。試驗期間,監測小區的氮、磷流失分布在6月、7月、8月,其中主要流失月是7月,該月流失的氮、磷占總流失量的60%左右;其次在6月,該月流失的氮、磷占總流失量的20%以上;8月氮、磷流失量占比較低,不到20%。但6月與8月之間的差異不大。

圖3 稻田監測小區氮、磷流失時間分布Fig.3 The tim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in the paddy field

3 討 論

氮、磷是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施肥大量輸入農田的主要元素,但這些大量施入的營養元素在降雨等因素的作用下,會以地表徑流、排水、泥沙等形式進入周圍水體,甚至流入較遠的湖泊、河流及近海水體,引起水體富營養化[16-18]。因此,對農田氮、磷隨地表徑流的流失規律進行研究,對農業生產中進行肥、水科學管理,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物排放及保護水環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通過對稻田氮、磷輸入的監測表明,在試驗期間(6月—9月),稻田通過降雨和灌溉水輸入了一定量的氮、磷,輸入的氮為2.663 8 g/m2,輸入的磷為0.154 3 g/m2。在氮、磷的輸入量方面,降雨與灌溉水差異不大,通過降雨輸入的氮、磷占總輸入量的46.37%,56.08%,通過灌溉水輸入的氮、磷占總輸入量的53.63%,43.92%。關于不同月份輸入氮、磷的比例,以6月最高,占40%以上;7月其次,占25%以上;8月和9月占比較小,都在10%~20%。不同月份氮、磷輸入量的差異與降雨量及灌水量的差異有關,6月氮、磷輸入量高與灌水量高有關,6月的稻田灌水量占試驗期總灌水量的66.37%;7月氮、磷輸入量較高與降雨量高有關,7月的降雨量占試驗期總降雨量的45.09%。

監測表明,稻田通過徑流水、排水和徑流水泥沙流失的氮達到4.732 5 g/m2,流失的磷為0.342 5 g/m2??鄢ㄟ^降雨和灌溉水輸入的氮、磷后,試驗期間稻田氮、磷表觀排放量分別為2.068 7,0.188 2 g/m2,可視為肥料及土壤養分的流失量,主要為肥料的流失量。本研究稻田監測小區施氮量為23.75 g/m2,施磷量為3.75 g/m2。因此,稻田氮、磷通過地表徑流的表觀排放量分別占稻田施氮量的8.71%、施磷量的5.02%??娊芙艿萚19]研究表明,在常規施肥水平下,通過地表徑流流失的氮占當季施氮量的8.6%,流失的磷占當季施磷量的1.9%。其研究結果中氮的流失率與本研究相當,但磷的流失率明顯低于本研究的結果。

楊坤宇等[20]研究表明,農田地表徑流中氮、磷流失量取決于徑流水的氮、磷濃度及徑流水量,而降雨是影響徑流水量的主要因素。關于稻田的氮、磷流失方式,本研究表明,以排水方式流失的氮、磷占絕對優勢。通過排水方式流失的氮、磷分別占總流失量的85.46%,74.38%,通過徑流水方式流失氮、磷的占比分別僅有12.67%,5.55%。其原因有2個方面:①稻田排水量大大高于徑流水量。試驗期間,監測小區排水量達6.46 m3,而徑流水量為1.48 m3,排水量是徑流水量的4.36倍。②排水的氮、磷濃度也大大高于徑流水。根據表4和表5計算,排水的平均氮、磷質量濃度分別為25.04,1.58 mg/L,而徑流水的平均氮、磷質量濃度分別為16.20,0.51 mg/L,排水的氮、磷質量濃度分別是徑流水氮、磷質量濃度的1.55倍和3.10倍。因此,在水稻生產中,要減少氮、磷的流失量,最有效的方法是減少排水量。

關于稻田的氮、磷流失時間分布,研究表明,試驗期間氮、磷流失的主要月份是7月,該月流失的氮、磷量分別占總流失量的63.07%,59.49%;其次在6月,該月流失的氮、磷占比分別為21.05%,22.19%。其原因與主要降雨量的時間分布有關,與灌溉水的時間分布也有一定關系。從降雨量分布來說,試驗期間,7月的降雨量大大高于另3個月份,7月降雨量占試驗期總降雨量的45.09%,導致7月排水量、徑流水量及徑流水泥沙排放量都是最高的。6月氮、磷流失量比8月高,與6月灌水量高有關。雖然6月降雨量并不比8月高,但6月徑流水量和排水量比8月高,這是導致6月氮、磷流失量比8月高的原因。因此,要減少稻田氮、磷隨地表徑流的流失量,一方面要盡量減少排水量和徑流水量,而排水量和徑流水量與降雨量和灌水量有關,所以在下雨前特別是大雨前盡量不灌水或少灌水;另一方面,要盡量降低排水和徑流水的氮、磷濃度,這可以通過優化施肥種類、配比及施肥時間進行控制。

4 結 論

在試驗期間(6月—9月),稻田監測小區輸入氮2.663 8 g/m2,輸入磷0.154 3 g/m2,降雨與灌溉水的輸入量差異不大,6月的輸入量最多,占總輸入量的40%以上。氮流失量4.732 5 g/m2,磷流失量0.342 5 g/m2;通過排水流失的氮、磷占絕對優勢,分別占總流失量的85.46%,74.38%;7月為主要流失月份,其氮、磷流失量分別占總流失量的63.07%,59.49%;6月流失的氮、磷占比分別為21.05%,22.19%。流失量減去輸入量后,氮的表觀凈排放量為2.068 7 g/m2,占稻田施氮量的8.71%;磷的表觀凈排放量為0.188 2 g/m2,占施磷量的5.02%。

猜你喜歡
徑流降雨量水量
基于SWAT模型的布爾哈通河流域徑流模擬研究
不同灌水量對春玉米酒玉505 耗水特性的影響
西南岔河徑流特性實例分析
冷卻壁熱阻的影響因素分析
豫南山區野生北蟲草發生出草規律及采集利用調查初報
閩東北鷲峰山不同跡地與不同植被恢復模式對徑流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