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文化與初中英語教學融合的有效策略

2022-07-13 19:44王建躍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79期
關鍵詞:教學融合傳統文化初中英語

王建躍

【摘要】英語與傳統文化相互結合是近年來在教育界中興起的一股新的教學潮流。這一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不再將英語作為課程唯一的著眼點,而是將我國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使學生能夠從英語視角重新審視傳統文化、并產生新的感悟,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傳統文化;教學融合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初中英語教師往往會以英語國家的文化傳統為背景,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相關背景知識,闡述歷史起源與發展,之后再對學生講解本堂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而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在我國逐漸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人呼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教學,一方面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傳統文化的視角,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靈活表達的能力。

一、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的現狀

在英語課程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綜合教學說起來十分簡單,但想要真正實現二者之間的完美融合則是非常困難的。首先,我國使用的初中英語學習教材中并沒有將二者之間的結合很好地體現出來,甚至可以說,教材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即運用單一的英語文化對學生進行英語理論知識的講解,并不注重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思維。而教師的教學必須依托于教材和考試大綱,如果教材不進行相應的變動,那么即使教師順應新的教學方向對自身的課程進行革新,那么教師能做到的事情與實際的教學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對初中英語教材進行重新編寫、在其中增添傳統文化內容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要求與師生教學學習的新的訴求。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時,并沒有從中體現出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結合的情況。教師所堅持的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科知識為主。對學生進行授課時,教師讓學生大量地背誦英語的行文邏輯、句法、詞匯等知識,讓學生通過大量練習的方式掌握英語。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無法對課程進行創新,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就更不可能。此外,還有一點是比較重要、卻常常被忽視的,即初中英語教師在此前所接受的培訓都是針對英語教學而言,這些教師在大學時所就讀的專業一般也都是英語專業,有些甚至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可能不比自己教授的學生多出多少。因此,即使是沒有以上條件的限制,教師很有可能也做不到對傳統文化進行靈活生動的講解,因此,在注重課程改革、促使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相融合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重視對于教師個人的傳統文化素質的養成,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

1.對自身的教學課程進行有條理地規劃

由于傳統文化與英語相互結合這門綜合教學是近年來才逐漸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教師對于這一教學的了解必然沒有對傳統教學來得深刻,也無法立刻就能熟練掌握綜合教學的技巧,同時又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為自己提供借鑒,因此,教師必須首先要對自身的教學進行有條理地規劃,在不妨礙英語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嘗試著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實現教學目標。教師不需要急著立刻在課堂中添加大量傳統文化知識,而是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既是為自己留出總結教學經驗、提升教學水平的空間,同時也是為學生提供適應新的學習方法的時間。教師在進行實際課程規劃時,應將本堂課所要講解的知識在教案上一一列舉出來,進而尋找到其中能夠與傳統文化相聯系的點作為突破口,自然而然地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學生的英語學習當中,讓學生了解中西方傳統文化的異同,并通過交換視角的方式重新審視二者,為學生提供一種更為全面的思考問題的角度,激發學生對于英語與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

2.增加對于傳統文化的賞析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寶庫,其中蘊含著數不盡的精神財富,等待著人們去探尋與發掘。而教師的課程好比為學生提供了一把通往寶庫中心的鑰匙,在英語課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更新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使學生產生主動探索的熱情。教師所能提供的教學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運用視頻的方式為學生營造栩栩如生的文化環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也可以運用音頻或者圖片等方式,將傳統文化的一隅展現在學生眼前。教師需要明白,知識雖然具有鮮明的唯一特性,但對于知識的教學卻是豐富多彩的,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所要做的不僅是幫助學生了解基礎的英語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增強學生對于文化傳統的理解與領悟能力。初中學生的知識儲備較為有限,想要讓學生對文化進行深入的理解,還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充分的引導,在學生的日常生活與英語學習和傳統文化之間搭建起橋梁,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與學習有所聯系的內容,有效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感受與鑒賞能力。

比如,在學習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時,這一課所講述的故事內容正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教師便可以將這一故事作為切入到傳統文化教學的突破口。在進行英語課文中的知識學習后,教師可以將愚公移山的動畫放給學生們觀看,讓學生對于英語課文中講述的內容形成更為直觀的印象,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能從這則故事中產生怎樣的感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于故事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行討論,促使學生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擴寬視野,從更多角度看待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教師由此可以將更多與這則故事的思想精神類似的中國傳統故事講授給學生們聽,并讓學生在課后尋找更多與之相關的故事,并能夠將其改編成為英語短文的形式,在下節課的課前與全班同學分享。將英語教學與傳統文化進行結合,一方面提升了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內容的探索興趣,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3.組織英語與傳統文化相互交流的活動

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英語與傳統文化的綜合教學是不夠的,學生如果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而不主動參與到二者之間的融合創造當中,就無法真正做到在二者之間進行文化交融的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要組織一些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將傳統文化與英語學習練習在一起。譬如教師可以組織演講比賽,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傳統文化角度,并使用英文對其進行闡述,最后撰寫為演講稿的形式在班級內表演,最后評選出講得最為全面系統、語言也比較生動的同學。在課外活動中加入一些良性競爭的因素,可以進一步激勵學生參與其中,以實現跨文化融合的進一步學習。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入傳統文化教學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教師需要正確看待這一融合教學的模式,實現中西方思想文化與知識教學之間的相互滲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都業振.談傳統文化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結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24):136.

[2]喬克強.淺析優秀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J].語文課內外,2018(35):103.

責任編輯? 陳? 洋

猜你喜歡
教學融合傳統文化初中英語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淺談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小學英語教學的探索
法制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淺論高職教育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