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初中幾種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探

2022-07-13 19:51吳玉菊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關鍵詞:互動式環節情境

吳玉菊

根據自己近十年來對課堂教學活動諸要素的研究,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初步探索構建了以下幾種教學的課堂基本模式,并在實施過程中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學模式及構成因素

教學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圍繞著教學活動中的某一主題,形成相對穩定的、系統化和理論化的教學范型。主要由指導思想、主題、目標、程序、策略、內容、評價等七個因素構成,而且這七個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完整地構成了一定的教學模式。至于模式中各因素的具體內容,則因教學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二、新課堂基本教學模式的類型

1.合作課堂的基本教學模式

合作課堂的提出,旨在從根本上打破以教師之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釋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讓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引下,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激發自我生命的潛能,發展合作學習的能力,成為學習的主人。這與邱學華老師創始的嘗試教學法的精髓“先學后教,以學為主;先練后講,以練為主”的理念不謀而合。嘗試教學法強調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探究,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確保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合作課堂不僅要確保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且要將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合作狀態有機地統一起來,達到自然交融的境界,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先以小組為單位再以班級為單位,在共同的探究活動中相互幫助、相互配合、相互啟發,自主發現規律,合作尋找突破的方法。

2.中學情境——問題基本教學模式

該模式的教學宗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模式核心:把質疑提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教與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由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攜手并進,形影相伴,相互引發的,在解決問題和知識應用過程中,已解決的問題又可作為提出新問題的情境,應用中形成的成果也可作為產生新問題的情境。這種情境——問題學習鏈,是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良好途徑。設置情境與提出問題的數學基本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實踐證明,教學中能體現新的教學理念、易為中小學教師操作的基本教學模式。

3.“互動式”教學結構模式

所謂“互動式”教學結構模式,就是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境的交互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結構模式?;邮健苯虒W的結構框架“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以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與教師、同學、教學中介(教材、教學手段和其它媒介)的交互活動行為的發展規律為主線,同時力求反映其與學生認知過程、情緒過程的對應關系的教學結構框架“互動式”教學模式把教學交互活動行為的發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啟動階段、聯動階段和能動階段。師生互動特征是:發動—萌動;調動—主動;助動—自動。體現了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展和教師“教一扶一放”的過程。三個階段又包含了反映學生在教學交互活動中行為狀態的7個環節:引發、投人、藕聯、加速、深人、強化、拓展,即互動發展的7個過程:準備互動一開始互動一初步互動一充分互動一深化互動一內聯互動一發展互動。各階段、各環節的基本含義和特點及其與認識過程的對應關系見上表。在這7個環節之間,每一個環節都同時是前后環節的必要前提和內在成分。雖然,每個環節各有不同的結果,但沒有一個環節可以與前后環節脫離,各個環節可以相對獨立但彼此緊扣。

三、新教學理論的幾點啟示

1.重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2.尋找教學中間地帶

是在東方教師主導取向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講授式教學)與西方學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學習(活動式教學)中尋求平衡,并按本國傳統來整合,即尋找東西方教育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的大策略。

3.默會知識論的啟示

人類知識按其外在化的程度可分為明確知識和默會知識,它們就像一座冰山的兩個部分,前者浮出海面,后者在下面托起整座冰山,從根本意義上說,只有借助默會知識的力量,人類所有的明確知識才得以發生和發展,人類的知識創新才有根基。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明確知識的學習,更要關注學生默會知識的領悟,探究學生學習是如何思考的,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不要脫離課堂教學目標,為情境而設情境;注重虛擬情境中的信息引導,應恰當處理復雜情境;不要急于匆忙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恰當處理超前問題和難于解答的問題;不要硬拖著學生進入教師預設的教學軌道;不要追求表面形式的合作學習的熱鬧氣氛;不要因重提出問題而影響了解決問題;不要放棄教師的必要講解;要十分關注學生獨特、奇異的提問與回答;要處理好長效核心知識的學習與學生興趣的關系;重過程教學不能忽視知識結果的學習;不要刻意追求為課件而制作課件。

綜合使用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可以多種,也非一成不變。使用基本教學模式,應根據學科特征、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變化、教法選擇及學習反饋,靈活運用,將有關教學模式適當組合,綜合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汪秉彝,呂傳漢.創新與中小學教學教育[J].數學教育學報,2000,9(4):34-371.

[2]王步高:《大學生母語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7年。

[3]王群、史國強:《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教學情況調查分析及教學改革對策》

[4]呂傳漢,汪秉彝.論中小學/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0的數學學習[J].數學教育學報,2002,11(4):72-761

猜你喜歡
互動式環節情境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踐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依托過渡環節 構建游戲化微課程——解決幼兒園過渡環節“消極等待”的策略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諺語趣畫
五環節助學教學設計案例
多環節可變主體行為監管的行為觀測力度評估
閱讀理解填詞訓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