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一體”中學德育工作體系構建與優化策略分析

2022-07-13 20:43計燕紅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關鍵詞:中學德育協同育人三位一體

計燕紅

摘要: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為正處于“人生拔節孕穗期”的中學生培土奠基,必須重視家庭德育基礎不牢、學校德育主導不力,社會德育有效補充不足等問題,必須構建并優化家庭、學校、社會協調聯動的德育工作體系,不斷提升德育工作實效性,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關鍵詞:中學德育;德育網絡;協同育人;

2020年教育部中小學生德育狀況監測結果顯示,中學生在團結友善方面的日常表現、自己和家長的關系滿意程度、學校德育活動和道德與法治課的喜歡程度、校外德育資源利用程度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由此可見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有待深入。

一、當前“三位一體”中學德育工作體系構建存在的問題

家庭德育基礎不牢。我國素有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但隨著物質條件不斷豐富,很多家庭教育逐漸偏離“德本位”,教育觀念老舊,教育手段簡單粗暴,家長教育缺位、失位現象高發。他們過度保護出了“瓷娃娃”、過分溺愛出了“巨嬰”、揠苗助長出了“高智低能”,給學校和社會德育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學校德育主導不力。中學德育工作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普遍不高,德育考評體系不完善,氛圍不濃厚。學校各學科間相對獨立,德育內容缺乏整合。中小學思政課、心理健康教育課、勞動教育課體系銜接松散、師資力量薄弱,教學形式單一。德育管理日益規范,但活動、實踐、協同育人缺乏力效。

社會德育有效補充不足。黨政、工青婦、文化宣傳等相關單位在未成年人的教育資源挖掘上消極被動,大量德育資源被擱置和浪費。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設單位對網絡中的“負能量”監管不到位,“佛系”、“躺平”等消極價值觀正侵蝕眾多未成年人。

二、“三位一體”中學德育體系構建存在的問題成因分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極端期待心理引發家長急功近利的教育行為,將重心放在孩子生存能力和生存素質的培養上而忽視了德育。此外受時間、精力限制,很多家長不注重科學德育方法的學習和提升,僅憑自己的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教育孩子?!俺扇耸郊彝ソ逃北旧砭褪遣坏赖碌?,極容易在代際間傳遞,進而陷入劣質家庭教育怪圈。

應試教育的隱形指揮棒仍在發揮作用。近年來,社會對學校的評價由“升學率”轉向“升重點率”,教師的職稱、待遇與教學成績直接掛鉤,學校和教師為了“生存和榮譽”而被迫妥協。故學校德育地位長期難以提高,德育評價體系缺乏有效探索。另外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新時代中學生的需要也存在嚴重脫節。中學思政課、心理健康課、生態教育課在課程內容、授課形式、考核方式上相互銜接不夠緊密,很難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教師過分強調教學的社會價值,忽視學生個人發展的價值?;逎睦碚撝R、抽象概念與學生的成長實踐和需要存在嚴重脫節,教師對學生的內在需求和情感的關注較少,故在學生心中逐漸形成“無趣、無利和無用”的認知。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活動數量整體上有所增多,但學生參與質量卻差。學生迫于學業壓力參與積極性不夠高。校級活動受時間、場地等因素影響,一般無法覆蓋更多的同學。班級活動缺乏創新,難以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在經濟社會急劇變革的今天,處于青春發育末期的中學生有了更多耳濡目染的機會,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強烈刺激的可能。特別是在我國網絡監管相關法律尚不健全,這為相關部門和單位落實網絡環境建設、治理、帶來很大困難。學生作息時間和相關部門工作時間高度重合,學生參與困難。

與此同時,政府對學校德育沒有完全盡到規范和評價的責任,也沒有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上升新高度;對家庭德育教育還未有效發揮積極干預和建議作用;對社會德育,特別是對網絡環境建設和監管力度不夠大、效果不夠好,在道德引導中做得不夠細致和深入。

三、“三位一體”德育工作體系優化策略

要在提高家長思想道德素養、營造良好家庭文化環境、豐富和充實家庭教育內容上下功夫。一要以《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施為契機,搭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聯系的橋梁——家長學校。發揮家委會優勢,引導家長優化家庭教育方法,豐富和充實家庭教育內容,促進家庭德育活動有效開展。二要借助《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21—2025年)》的東風,因地制宜、因家制宜,及時向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服務,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民主、文明、溫暖的家庭教育環境。三要用“好家風、好家訓”引領家庭教育,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加強自主德育能力。

要在保德育正確方向,創新德育方法,健全德育管理、評價體系上下功夫。一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加強各學科教研、深入挖掘德育素材、滲透德育內容。二要推動課程育人與活動育德雙向互動。進一步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和教學方法,為課堂教學注入德育趣味,提升德育感染力,使學生將德育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為學生搭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平臺,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發展。三要發揮社團陣地載體作用,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讓學生在勞動和奉獻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自身價值。四要健全以校長掛帥、班主任為骨干、課任老師全員參與、黨團組織積極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統。五要圍繞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建立德育評價體系,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讓德育工作效果可視化,納入中學教育管理的全過程、各領域,增強德育考核的高效性。

要在密切學校與社會關系、挖掘育人資源上下功夫。一要主動爭取社會團體對學校的支持,建立社會性的德育基地。特別要與企業、街道、博物館、歷史紀念館和名勝古跡等建立牢固的聯系,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德育活動。二成立學校德育社區教育委員會,包校到區,責任到人,逐級落實。

四、結語

最終要在形成合力,團結協作、齊抓共管上下功夫。統一育人導向,堅持五育并舉、協同融合。構建家校社共同體,各就其位、各盡其力、各負其責。強化政府統籌,項目主導,實現平等互濟,優勢互補,培育時代新人。

猜你喜歡
中學德育協同育人三位一體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中學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基于“三位一體”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途徑研究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中學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論“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商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
淺析高職院校三位一體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