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活教育,打造新課堂

2022-07-13 20:51徐銀燕
教育·讀寫生活 2022年6期
關鍵詞:番薯勞動活動

徐銀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鞭Z轟烈烈的教改一夜之間吹遍大江南北,吹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田。作為一名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我也一直在思考:在“雙減”政策下,如何運用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論,構建綜合實踐新課堂?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論導源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從做中學習”,也受影響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學做合一”?!盎罱逃钡娜竽繕耍鹤鋈?,做中國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盎罱逃钡慕虒W原則是“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想的,應當讓他去想”“鼓勵兒童去發現他們自己的世界”。

新課堂中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倡導以生為本,自主學習。如何把活教育和新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呢?于是,我把目光聚焦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勞動教育上。

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勞動教育納入我國人才培養體系,成為“五育”格局中的一環。這對勞動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給綜合實踐活動帶來了生機,更是“雙減”政策下的一道曙光。

一、走向新課堂:無邊光景一時新

【案例1】

師:孩子們,我們的“玉米人”農莊又一輪播種開始啦!結合節氣,根據植物的特點,課外你們已經請教了農民伯伯,那么,你們想種什么呢?

生:老師,我了解到五月份可以種植的農作物非常多,比如晚稻、玉米、番薯、大豆、四季豆,黃瓜、茄子、冬瓜、南瓜、西瓜等。

生:老師,這個雙休日,我走在大街上,突然傳來一陣香味,原來是烤番薯的香味,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如果我們能自己種番薯,自己烤番薯,那肯定別有一番滋味。

生:老師,我也喜歡吃烤番薯,我們幾個同學在課間商量,想種番薯。

師:好,那我們確定這次活動的主題———“種番薯”。

于是,孩子們交流討論:“圍繞番薯,你想研究番薯的哪些方面?”從而梳理出以下幾項內容:

1.搜集有關番薯的資料。通過調查、訪問、上網等途徑,了解番薯的特征、生長習性、經濟價值、栽種歷史、對人類的益處等。2.與爺爺奶奶輩的老人交流、訪談,了解番薯在經濟困難時期的作用。3.了解選擇品種,確定種植品種。

在確定研究內容后,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開展小組活動,并搜集資料。

【新課堂解讀】

新課堂要尊重學生,將學習的選擇權還給他們,激發他們的興趣。而綜合實踐活動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課程,它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實踐,同時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以指導,倡導課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

本案例中,教師讓學生先根據時節了解能種植的農作物,然后經過交流討論,確定種植的對象,再讓學生自己確定種植的作物品種,最后一起交流探討從哪些方面研究該作物。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小組成員在合作中相互配合,各抒己見,當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就通過討論來解決,并提出改進措施。教師也要有一定的耐心,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合作中,他們的思維是發散的,思考是自主的,活動是自發的。這完全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保持了濃厚的興趣,為后面的實踐環節提供了熱情和平臺。

二、實踐新課堂:天光云影共徘徊

【案例2】

實踐環節一:搜集、比對番薯有關營養成分、功用、食用方法的文章、資料等,編輯《番薯的功效》《番薯推介》等小冊子,進行全班交流;再讓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向農民伯伯交流、推介。

實踐環節二:確立種植管理小分隊,自主選擇小伙伴,結成小組,扎實開展活動,實現真正的勞動。孩子們自行設計了番薯種植、儲存研究表格,以便于扎實開展實踐活動。番薯種植管理小組從管理方法(澆水、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番薯藤長度,葉子大小等多種維度進行觀察記錄,寫成“番薯成長日記”,記錄各個時期番薯的管理和變化。收獲儲存研究小組總結出的儲存方法有室內儲存、窖藏儲存、番薯片儲藏、冷藏保鮮等,并總結了每一種儲存方法的特點和注意事項。

音收獲儲存研究小組

音工藝品制作研究小組

用番薯葉做各種貼畫,用番薯做老鼠、鳳凰、錦鯉和各種娃娃等,用番薯種植成盆景。孩子們沉浸在奇思妙想中,在創作中用切、割、畫、貼、加等方法,作品哪怕不精致,哪怕“四不像”,那也是創造的種子在萌芽。

【新課堂解讀】

新課堂強調要以生為本,綜合實踐活動要突出“活動”“實踐”的課程特點,強調學生親身經歷社會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性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學會探究實踐;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自覺地將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結合。

此次實踐環節中,孩子們從番薯的種植管理,到收獲、儲藏,再到工藝品制作,都是在真正實踐中,動手又動腦,通過表格記錄的形式,勇于、樂于、善于做探究活動的捕捉者,不讓每一個機會從指縫間流逝。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呼吁:“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边@是國家領導人對共和國年輕一代的召喚。無疑,在管理種植番薯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確受到了熏陶,樹立了“勞動最光榮”的觀念。

三、收獲新課堂:萬紫千紅總是春

【案例3】

在收獲之時,圍繞著豐收的番薯,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在親身經歷各種活動中進行了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這種學習突破了課堂時空的局限,向社會生活領域和自然環境延伸,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實踐一:番薯藤,游戲樂

用番薯藤編成長繩,你跳我跳,大家一起跳。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孩子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問題1:番薯藤比較軟,容易斷,怎么辦?策略:只要把番薯藤多繞幾根,必要時可以用玻璃絲線再加固一下,就不容易斷裂了。問題2:番薯藤比較重,甩起來比較費力,怎么辦?策略:讓高個子男生甩繩子,既鍛煉臂力,又更具挑戰性。

實踐二:義賣會,番薯情

教育是一個讓人向善向美的過程。孩子們通過勞動,認識到勞動的不易,更加珍惜勞動成果。通過開展農產品義賣會活動,勞動的精神將浸潤孩子們的心田,變成他們的潛意識,真正發揮勞動育人的功能?!鞍⒁?,這是綠色產品,無污染,無農藥?!薄拔液芴?,我收獲了小朋友們的愛心?!薄诹x賣會中,孩子們需要考察市場價格,發掘農產品的優勢,提升口語溝通表達能力,有時還需要換位思考,孩子們沉浸其中,豐富了人生體驗。

實踐三:番薯樂,與語文同行

繪畫即表達,寫作即表達,畫出所感,寫下所思,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師。你看,一幅幅活潑可愛的繪畫、一張張圖文并茂的小報、一枚枚精致美麗的書簽、一篇篇充滿生活的文章。新課堂便是融合語文、數學、美術、勞技等學科的課堂,鼓勵孩子敢于表達,引導孩子善于表達。

實踐四:番薯量,與數學共舞

在義賣活動中,孩子們將番薯打包,每袋3元錢,裝了很多袋,孩子們感慨:“哇,那我們這次豐收的番薯能賣多少錢呢?”以計算番薯的收成為任務驅動,用數學知識解決真實生活情境中的問題,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建構數學思維,體會學以致用的思想。

實踐五:番薯豐,與美食攜手

1.享用美食第一步:“薯”盡其用,制訂方案。我提前讓孩子們交流,確定制作哪種美食,分組分工,準備材料,把組員的分工情況記錄在表格上,并向父母請教制作美食的方法。以做美食為任務驅動,孩子們興致勃勃,各取所長,發揚了主人公精神。

2.享用美食第二步:親吻大地,收獲番薯。孩子們用鏟子、鋤頭挖番薯,用手拔番薯,量一量、稱一稱、數一數,看誰收獲多,看“番薯王”花落誰家。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學校培養出來的應是熱愛勞動、積極參與勞動的人才,所以,應從小讓孩子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

3.享用美食第三步:又見炊煙,享用成果。孩子們用磚頭搭起土灶,用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燒、烤、蒸、煮,制作出番薯餅、番薯粥、番薯條……舌尖上的美食,視覺上的盛宴,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拔覄趧?,我快樂,我自立,我成長”,勞動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4.享用美食第四步:描繪心聲,記錄美好。孩子們把美好瞬間做成抖音、美篇小視頻,甚至還可以通過淘寶賣農產品,用文字傳達童真、童趣,用網絡傳遞勞動的價值。在大自然這一新課堂中,孩子們盡情享受歡樂時刻。

【新課堂解讀】

2017年,教育部頒發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綱要》加強了課程與生活、與社會、與學生發展的聯系,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領域更有開放性和發展空間。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活動積極的勞動體驗、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為基本目標,以操作性學習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強調動手與動腦相結合。

新課堂更關注人的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更注重開發和挖掘學生自身的稟賦和潛能,更重視學生實現自身的價值,并致力于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愛、自立、自強意識,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生存和發展能力?;谶@些理念,筆者思考要重點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把成長的舞臺還給學生。學生的各種能力不應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通過親身體驗、反復訓練得來的。課堂不應只是教師的講堂,而應成為學生自主發展的運動場。

教育專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論,他指出:兒童本能的生長總是在生活過程中展開的,教育是兒童現在生活的過程,而不是未來生活的新任務。他又提出“學校即社會”的理論,教育既然是一種社會生活的過程,學校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個雛形的社會”。那么,我們種番薯的一系列活動都是社會的縮影。

傳統教育注重于文字知識,聽來的知識,也就是未經自己實踐的知識;而“活教育”以實際生活為出發點,要求學生觀察事物,調查情況,進行實驗,通過“做”的課程,獲得實際的知識、真實的經驗。這次綜合實踐活動遵循了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運用感受、觀察、體驗、表現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倡導學生主體參與、勇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解決問題、交流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這才是“新課堂”,這才是“活教育”牽手“新課堂”的綜合實踐活動。

猜你喜歡
番薯勞動活動
“六小”活動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活動隨手拍”
母親的涼拌番薯葉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熱愛勞動
眠床底下的番薯(節選)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烤番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