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編版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價值及行為探究

2022-07-14 09:44陳進步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2年7期
關鍵詞:教學行為教學價值綜合性學習

摘 要: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在內容安排設置方面增加了“綜合性學習”這一板塊,以專題形式存在,并與其他教學單元并列而立。此部分內容的開設具有極高的教學價值和教育價值。因此,文章以此為研究重點,針對綜合學習板塊的教學價值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并提出綜合性學習工作開展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價值;教學行為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2)19-0043-03

引? 言

語文綜合性學習已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同于日常教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既包含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又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讓語文課堂逐漸從“成績為主”轉向“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踐行五育并舉理念。其內涵與外延的豐富性、全面性、實踐性、互動性與廣泛性特征,有效深化并拓展了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為進一步的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此外,語文綜合性學習滿足了更多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在不同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互幫互助、表達交流、信息收集、整理與分析、策劃、協調、組織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探究部編版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價值與教學行為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部編版綜合學習板塊教學價值分析

(一)學習目標的指向化

首先,綜合性學習在內容與形式的編排上指向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1]。綜合性學習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包括對課文中字詞句篇的解讀、相關閱讀材料的輔助以及教學的拓展性內容的吸收等;綜合性學習具有一定的實踐性、生活性、學科融合性,其中所包含的知識面較廣,不僅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多角度看問題,還能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收獲一定的情感體驗,塑造良好的性格。例如,在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難忘小學生活”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感受小學生活,抒發對母校的情感,在制作成長紀念冊中引導學生分類篩選資料等,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分析信息、處理信息、加工信息、表達概括的良好能力;通過表達、交流、分享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審美體驗。同樣,在“難忘小學生活”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活動圖片的展示,學生對美麗的校園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能夠感受、體味校園之美。

其次,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語文學習基本知識與能力的基礎上,能夠對學生的固有知識與技能實現進一步培養與深化的目標。例如,在“難忘小學生活”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學生圍繞“依依惜別”這一主題,明確了活動內容、活動計劃,用書信形式表達情感、與人交流,培養了協調能力、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此外,綜合性學習更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根據畢業聯歡會寫策劃書”的活動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其他同學交流合作,并形成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實現了自我能力的發展與提升,有效提升了學習能力。綜合性學習活動往往不受限于課本、教材等,更關注學生在真實活動情境下的感受與體驗,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綜合性學習已成為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學情,從語文學科的內涵出發,滲透核心素養理念,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

(二)學習主題的明確化

綜合性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圍繞一個確定的主題并從多個方面學習與主題相關知識的行為。所以,學習主題的明確化是綜合性學習最明顯的特征,也是其最重要的一點教學價值[2]。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學生是按照單元的形式學習相關知識,雖然每個單元下的文章在主題設置和基本類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共鳴,但這種共性表現出的深刻度卻并不是很強烈。在統一的主題下,各篇文章均有自己的特色和更加詳細的方向指向,隨著學生學習每一篇文章的程度不斷深化,這種特性會進一步凸顯。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便是如此,該單元的主題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在此主題下分別安排了三篇文章和三首古詩。其中,《北京的春節》主要介紹的是春節這一傳統節日,《臘八粥》主要介紹的是臘八這一節日,《藏戲》主要介紹的是藏戲這一少數民族的傳統風俗;而三首古詩分別介紹的是寒食節、七夕節和中秋節。雖然上述所有的節日和傳統習俗都符合我國傳統節日和習俗的主題設定,但是隨著學生學習的不斷深入,每一篇文章或古詩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內容卻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說,學生在開展第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只能接觸到我國傳統節日和習俗的某些具體的代表案例。而綜合性學習則不同,在主題既定的情況下,綜合性學習的板塊和內容對整個主題的表現是比較全面的。例如,該教材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難忘小學生活”,在此主題下分別安排了“回憶往事”和“依依惜別”這兩個子板塊,對整個主題的烘托和闡述是非常明顯和詳細的,這也是綜合性學習教學價值具象化的表現形式。

(三)學習資源使用的集約化

綜合性學習具有的另一項重要教學價值便是學習資源使用的集約化。該部分在內容設置方面始終保持與主題的高度一致性和緊密銜接,對綜合性學習基本主題的相關闡述是非常全面和有針對性的。這就意味著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運用自身的教學經歷和教育資源,突出教學工作的側重點。筆者仍然以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主題和第六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板塊做對比: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和習俗”,第六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主題是“難忘小學生活”。教師在開展第一單元的教學工作時,需要向學生介紹春節、中秋節、寒食節等節日的相關內容。傳統節日的涵蓋范圍相對廣泛,再加上文章篇幅和教學計劃等因素,教師無法針對某一個具體節日進行非常詳細的教學安排。教師的教學時間、精力和資源分布也無法體現出針對性。而綜合性學習板塊以學生的小學生活為主題,分別安排了回憶往事、閱讀材料、作文上的紅雙圈以及成長紀念冊的制作等項目。所有板塊的內容都是從多個方面和角度共同服務于“難忘小學生活”這一主題的,而且這一主題相對于“我國傳統節日”涵蓋范圍相對較小,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自身的精力、時間和資源全部集中到這方面,以實現整個教學工作的高質量化。因此,教學資源使用的集約化是綜合性學習板塊具有的另一項重要優勢。

二、綜合性學習工作開展建議

(一)統籌劃一,科學制訂學習主題

學習主題的制訂是綜合性學習板塊開展教學工作并影響其最終收獲和教學結果的重要因素。筆者認為,綜合性學習板塊學習主題的制訂要把整個主題的選擇范圍盡量縮小,選擇一個相對具體的范圍。這主要是因為在制訂綜合性學習主題以后,接下來一系列教學工作的開展都要和整個主題保持一致。主題涵蓋范圍的大小直接決定了教學工作的任務量和成本消耗。例如,“難忘小學生活”這一綜合性學習主題就要比“小學生活”更合適?!靶W生活”這一主題相對寬泛,涵蓋了學生在校期間的一系列行為和相關事件,既包括課堂學習、校園生活,也包括一些日?,嵤?。而“難忘小學生活”這一主題則不同,“難忘”一詞的出現直接將主題的范圍進行了限制,也就是說,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對學習資料的準備有了更強烈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所以,將綜合性學習的主題限制在一個相對較小或更具體的范圍內是綜合性學習工作開展效率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

(二)營造氛圍,提升課堂互動頻率

綜合性學習是在教學主題既定的情況下,從多個方面圍繞主題進行的一系列探索行為,所以這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保持充分的互動與良好的溝通。良好的課堂溝通氣氛對整個教學氛圍的營造提出了較高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氣氛的有效營造,以提升課堂活躍程度和學生的參與熱情。營造課堂氛圍可以從鼓勵學生多發言做起。綜合性學習板塊所選擇的主題具有一定的話題色彩,每一名學生都能針對相關話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例如,“難忘小學生活”這一話題對所有學生而言并不陌生,哪怕是理解能力較弱和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學生,對這一話題也有話可說。教師要將教學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在課上盡量多傾聽學生的意見。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意愿和訴求可以為教師教學工作方向的規劃和具體細節的調整提供一定的參考。隨著教學的持續深入,教師要和學生展開互動,因為一些知識性的傳授和理解是教師要完成的教學任務。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并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有助于充分發揮綜合性學習的作用。

(三)尊重差異,關注學生自我提升

從客觀角度來說,綜合性學習是教師組織、引領、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過程。從學生層面而言,教師必須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3],要關注學生不同的成長背景、生活背景和個性特征。教師還要關注每個學生的興趣、學習能力,以期更好地讓每個學生參與進來,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讓他們都能得到自我發展與提升。在“難忘小學生活”的活動“我為你歌唱·班級詩朗誦會”中,考慮到小學生個體差異的不同,筆者以詩朗誦為主題,設計了兩種不同的學習任務,并以學習清單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教師在開展多樣化的任務學習活動時,要把握好任務的難易程度。例如,筆者讓一些基礎水平的學生搜集《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的作者何其芳的相關資料,了解該詩歌的創作背景;讓一些語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結合自己的固有知識,分析把握詩歌的情感、品味語言,完成問題清單:(1)詩人歌唱的內容是什么?(2)共同特點是什么?(3)詩歌中的少男少女是怎樣的少男少女?(4)詩人究竟想表達什么?然后,筆者帶領學生共同品味詩歌,感受作者對新生活的熱愛、贊美以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最后,筆者總結全文,帶領學生深情朗誦,順利完成本次活動。任務清單的形式迎合了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活動學習需求,有利于降低活動難度,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而且,任務難易適中,能夠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固有知識、常識有所提升。差異化的任務學習形式可以真正使教師關注學生個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真正提升每個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

(四)制度保障,建立科學評價機制

綜合性學習教學工作若想取得與預期一致的結果,科學的教學制度和評價機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整個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主觀性,需要某種客觀因素的力量予以平衡和制約,保障整個教學工作的開展始終保持在正常的軌道上。當然,評價機制的建立要結合綜合性學習的主題和相關內容。筆者以“難忘小學生活”參考樣本建立了評價機制:第一,

學生對整個綜合性學習的主題認識程度是否深刻;第二,學生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是否活躍;第三,

學生在完成綜合性學習工作后對整個學習主題產生了哪些新的認識和深刻理解;第四,學生在學習期間的課堂紀律意識和服從性是否良好。教師可以在教學工作結束后通過這四項指標和內容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展開評價,這樣既能保證教師對全班學生的評價都是有據可依且具有一定公平性的,又能為自身的教學工作反思提供足夠的依據。因此,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機制是綜合性學習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剛性保障條件。

結? 語

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具有突破性的學習板塊和形式,學生在相同的主題下能從多個方面和維度學習與主題相關的知識。這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知識系統,提升學生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綜合學習的進一步研究,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努力!

[參考文獻]

趙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深入思考[J]. 當代家庭教育,2020(36):145-146.

聶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開發的策略研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12):154-155.

付雯.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分析[J].知識文庫,2021(22):28-30.

作者簡介:陳進步(1981.10-),男,福建晉江人,任教于福建省晉江市平山實驗小學,副校長,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教學行為教學價值綜合性學習
基于情境教學的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工體課教學價值對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淺談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與教學行為
開展高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