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創新應用教學案例

2022-07-15 15:34戴敏聰彭麗華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22年6期
關鍵詞:教學案例線上教學小學語文

戴敏聰 彭麗華

摘 要:文章以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5課《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作為融合創新應用教學案例,通過設計符合學生學情的線上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教學中了解雷鋒的先進事跡,加深學生對雷鋒叔叔的認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和踐行雷鋒精神。

關鍵詞:小學語文;線上教學;教學案例

一、教材分析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是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的第5課,這首詩歌以問答的形式帶領學生了解雷鋒的先進事跡,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學習關愛他人、樂于奉獻的雷鋒精神。

“讀句子,想象畫面”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独卒h叔叔,你在哪里》是一篇訓練邊讀邊想象畫面的好文章。全詩共5個小節,前4個小節的描寫很有畫面感,鮮活的生活場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環境描寫與人物刻畫相得益彰,自然表現了雷鋒叔叔關愛他人的決心、毅力。第5小節凝練概括,點明雷鋒精神無處不在的主題。教材泡泡中的“我找到了身邊的‘雷鋒’”與課文呼應,旨在告訴我們雷鋒精神永存,人人都在學雷鋒、做雷鋒。全詩語言簡潔,相似的結構,反復的句式,讀來朗朗上口。插圖是吳為山先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備的雕塑作品,更能讓我們感受到雷鋒朝氣蓬勃、邁步向前的精神風貌。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對雷鋒的事跡略知一二,但對雷鋒叔叔缺乏深入了解。本文中的一些詞,如“泥濘、荊棘、年邁”都是學生比較陌生的詞語,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活動目標

1. 認識“曾、蒙”等13個生字,會寫“鋒、昨”等9個字,會寫“叔叔、足跡”等6個詞語。

2. 能用多種方法猜測“泥濘、年邁”等詞語的意思,能說出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3. 朗讀課文,能讀出問答的語氣。

4. 讀句子,想畫面,能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出雷鋒的事跡。

四、教學活動課時安排

三個微課課時,每課時20分鐘。

五、教學活動設計

版塊一:認識雷鋒,讀好課題

(一)觀察插圖,認識雷鋒

師:3月5日是什么日子?對了,學雷鋒日。你們認識雷鋒嗎?這是他的雕像(出示插圖)。(出示:雷鋒叔叔)請跟老師讀:雷鋒叔叔。雷鋒叔叔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解放軍戰士,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年僅22歲就因公殉職。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親自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此后的3月5日成為我國的“學雷鋒日”。

(二)導入新課,讀好課題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是一個問句,要讀出疑問的語氣,請跟我讀:雷鋒叔叔,你在哪里?

【設計意圖】觀察課文的插圖、了解雷鋒,讓學生對雷鋒有了初步的認識,引發學生對雷鋒的崇敬與熱愛,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熱情。

版塊二:學習生字,猜測詞義

(一)初讀課文,標出詩節

1. 按要求讀課文

師:請翻到書本16頁,這是一首詩歌,請看學習要求:(1)請數一數課文共有幾節,并標上序號;(2)讀課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 檢查自讀情況

師:讀完課文了嗎?本文共5節,你標對了嗎?標對的同學給自己豎個大拇指,標錯的同學可以對照改正(PPT顯示全文標小節)。下面我們來看第1小節,先聽聽同學的朗讀,留意這個同學是否把這一小節讀正確了。(播錄音)

(二)再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 讀好第1節。

2. 學習第2節,隨文識記“曾、蒙、濘”。(課件出示第二節,生字帶拼音。)

師:下面來看第2小節。先聽老師讀一讀,注意生字的讀音。這三個生字是后鼻音,請跟我讀,“曾、蒙、濘”。

(1)曾:“曾”是“曾經”的意思,它還是個平舌音,請跟我讀“曾”。雷鋒叔叔曾經干什么了?(出示:小溪說的第一句)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2)濘:“濘”的聲母是“n”,請讀準,跟我讀“濘”,“泥濘”。

師:知道什么是泥濘嗎?見過泥濘嗎?從“氵”和我們生活中熟悉的“泥”來猜。猜出來了吧?(出示圖片)請讀:泥濘,泥濘的小路。原來,借助字形和生活經驗可以幫我們猜出詞語的意思。

(3)讀課文。

師:學習了生字,請同學們讀一讀。(播音樂,學生練讀)現在,老師讀第一節,你們讀第二節,看大家還能發現這兩節詩的什么特點。(播學生的錄音第2節,讀完后停頓,再出示課件)是的,這兩節是一問一答的形式。第1節是問,第2節是答。

3. 出示課文3、4節錄音,讀3、4節,隨文識記“順、邁、踏、荊棘、瓣、瑩”。

(1)認識“順”“邁”,學生跟著教師讀,并理解字的意思。

師:“順”字可以組哪些詞呢?順便、順利。春節的時候,我們都會祝福別人萬事順利。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3節。

師:我們在第4課《鄧小平爺爺植樹》中也學過一個表示年齡大的詞,就是“高齡”。詩歌中說誰年邁?是大娘。(出示詞組:年邁的大娘)請讀。

(2)認識“踏”“荊棘”“瓣”“瑩”,學生跟著教師讀句子和字詞,并理解字詞的意思。學“踏”字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做用腳踏地的動作;學“荊棘”時,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荊棘的樣子;學“瓣”“瑩”字時,帶領學生朗讀句子,并出示花瓣上有晶瑩露珠的圖片。

(出示第3、4節)我們來看一看第3、4節,大家是否也發現了,這兩節與第1、2節一樣,都是一問一答的形式。(同時出示課件,示意一問一答的形式)第3節是問,第4節是答。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兩節,注意讀準字音,讀出問答的語氣。(播學生的錄音)

4. 學習第5節,學習“覓、需、獻”。

師:看課文最后一節,這里的“尋覓”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學想到課文第一小節的“尋找”。尋覓和尋找是一對近義詞。有的同學還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字?!矮I”,我們常見到的有“獻血”“獻花”。(課件出示圖文)獻就是送的意思。請跟老師讀: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里。

5. 齊讀全詩。

6. 識字游戲,鞏固字詞。

7. 抓住特點,學習生字。

師:我們要想把字寫好,就要做到:一看結構,二看位置,三看筆畫。寫字的時候,調整坐姿,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書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握筆姿勢也很重要:拇指食指對對齊,兩指之間留縫隙,中指下面來幫忙,后面兩指往里藏。

(1)生字歸類講解;

(2)觀察漢字結構;

(3)觀看錄像,練寫生字;

(4)學生寫生字。

師:寫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三個一”和握筆的姿勢。寫完后,對照一下,寫字姿勢一直保持正確,給自己畫一顆星;書寫規范、端正,畫一顆星;版面工整、潔凈,畫一顆星??纯醋詈竽隳艿玫綆最w星?,F在請你翻開書本18頁,寫一寫本課的生字。

【設計意圖】隨文識字,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認識生字的音形義,提高識字效率。同時,通過反復朗讀,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讓學生發現全詩結構相似,音韻流暢,感受詩歌有問有答的特點。

寫字教學的設計從關注字的整體到個體,注重培養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抓住本課左右結構的生字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對比,把握關鍵筆畫,做到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版塊三:品讀課文,展開想象

(一)出示要求,自學課文

輕聲跟讀課文,想一想:雷鋒叔叔在哪里做了哪些好事?請用“? ? ”畫出句子。

請看要求:輕聲跟讀課文,想一想:雷鋒叔叔在哪里做了哪些好事?請用“? ? ”畫出句子。(定格課件出示的要求,配樂)

(二)匯報交流,試想畫面

師:同學們,請停筆。請看,對照一下自己畫的,都對了嗎?(課件出示2、4節,第一句畫線)你看,雷鋒叔叔在小溪邊冒著細雨抱小孩,雷鋒叔叔踏著泥濘的小路背大娘。

1. 品讀1、2節

雷鋒叔叔是怎樣抱小孩的?(出示第2節中“冒著蒙蒙的細雨”“泥濘路上”加點)

冒著蒙蒙的細雨,踩在泥濘的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腳窩,多不容易呀!一起來讀讀。(生讀第2節)

從雷鋒叔叔抱迷路小孩,你想到什么呢?請聽聽沙灣中心小學二年級的同學是怎么說的。

(播放學生語音)雷鋒叔叔緊緊抱著小孩子,小孩在雷鋒叔叔的懷里,感到非常溫暖。

這位同學抓住了詞語“抱著”這個詞展開了想象。讓我們一起,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讀中。(配樂,教師范讀)

2. 品讀3、4節

我們還在荊棘叢生的小路上找到雷鋒叔叔。(出示荊棘圖)

“荊棘”是生長在野外的帶刺植物,多是一叢一叢地生長。(課件出示第四節)背著年邁的大娘,踏著路上的荊棘,會有什么困難?

生1:雷鋒叔叔褲腿劃破了,腳也被刺破,還會流血。(生錄音)

生2:雷鋒叔叔背著大娘,每一步都走得很困難。頭上冒著汗,汗珠滴落在路邊的花瓣上。(生錄音)

師:是啊,面對困難,雷鋒毫不退縮地往前走。

下面,請你再拿起書,調整坐姿,讀一讀課文3、4節。

3. 讀課文,試想畫面

師: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雷鋒。你也可以試著抓住“抱著”“冒著”“背著”“踏著”這些詞再展開想象(課件標紅),就能把雷鋒叔叔做好事的畫面講清楚。老師給你一個小錦囊,請看?。◣熥x)

師:同學們要把小錦囊收好哦,課后可以說給爸爸媽媽聽。

4. 品讀第5節

師:除了在小溪邊、小路上,我們還可以在哪里找到雷鋒叔叔?請你讀讀第5小節,找一找答案。(稍停)你找到了嗎?聽聽同學怎么說的。

(學生錄音)在山上、火車站、工廠、船上等等地方,都可以找到雷鋒,因為他去到哪都會做好事。

(三)展開想象,學會表達

A同學想象1、2節畫面的語音。師點評:他抓住詞語“泥濘”“抱著”展開想象。

B同學想象3、4節畫面的語音。師點評:他抓住了詞語“背著”“踏著滿是荊棘的小路”來展開想象。

播放C、D兩位學生想象畫面的錄像。師點評:同學們聲情并茂,配上動作,用自己的話把想象到的畫面說出來,真棒!課后,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邊讀邊想畫面,把自己想到的畫面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詞語理解上,能多角度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合理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義,有效提升詞語理解能力,也為讀句子,想象畫面奠定良好的基礎。檢查學生想象畫面講故事的情況,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版塊四:聯系生活,尋找“雷鋒”

(一)聽故事,朗讀課文

1. 聽教師講故事

師:雷鋒叔叔一生中做了很多好事。雷鋒叔叔的足跡不僅在“長長的小溪、彎彎的小路”出現過,他還到過很多很多地方獻出愛心。今天,老師給大家再講一講雷鋒叔叔的故事。請聽故事。(出示學生畫的漫畫,播放教師講故事的錄音。)

2. 再讀課文,感受一問一答的特點

師:大家一定對“雷鋒精神”有了更深刻理解和感受,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一次走進課文。讀課文前,我們回憶一下,這篇課文有什么特點?是一問一答的形式。讀課文時,可要讀出問答的語氣。下面,我們一起讀課文,老師問,你們答。

(二)聯系生活,尋找“雷鋒”

分享身邊的“雷鋒”故事

師:聽,同學們找到身邊的“雷鋒”了。(播4位學生的音頻)課后,你也可以找找身邊的活雷鋒,為他們點贊,并說給家人聽。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讓學生繼續交流雷鋒和身邊“雷鋒”的故事,體悟“雷鋒精神”的真正內涵,感受雷鋒精神無處不在,從而引導學生學習雷鋒,懂得助人為樂、無私奉獻。

版塊五:推薦閱讀,傳承精神

師:雷鋒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和看電影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雷鋒叔叔,學習他的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推薦大家閱讀課外書《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雷鋒》,或觀看電影《雷鋒》。

【設計意圖】通過推薦閱讀和觀看電影等方式,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雷鋒叔叔的認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和踐行“雷鋒精神”。

版塊六:線上線下齊互動

(一)認真聽課,寫好生字

(二)展開想象,分享成果

1. 想象畫面,學會表達;

2. 延伸雷鋒故事,動手繪畫。

(三)課堂延伸,傳承雷鋒精神

猜你喜歡
教學案例線上教學小學語文
“互聯網+”背景下中國飲食文化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
線上教學發展狀況與虛擬社群維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內設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探討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轉課堂模式與數學教學案例
促進初中化學定量觀建構的教學案例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