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意識的培養

2022-07-16 05:11陳滿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5期
關鍵詞:體育意識初中體育培養策略

陳滿

摘要: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習慣以及體育能力,不僅可以達成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心智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可使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仍能主動積極地參加身體鍛煉,繼續從各方面接受健身的指導及教育?;诖?,本文闡述了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意識;培養策略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認識越來越深入,這就要求初中體育教學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做出一定的改變。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以引導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達到增強身體素質的目的。

一、體育意識的概念

體育意識可以理解為體育這一客觀現象經過人們的主觀思維在人大腦中的獨特反映,這種反映的對象為體育,含括各種不同的體育活動,實質上是人的一種意識,一種感覺,一種思維,相對而言,對一個成年人而言,其體育意識基本上為穩定的,主要的組成包括了態度和素質,所謂態度也就是人們對于體育(包括體育活動)的一種看法,包括了具體的認識,情感,認知等等。所謂人們的體育素質也就是說人們對于體育(包括體育活動)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吸收能力,練習的熟練程度等等。

二、體育意識的基本特征

(一)內在性

體育意識不等于體育行為,體育意識是內隱的,是一種內在的結構。

(二)客觀性

體育意識一方面是人腦這個自然物質的機能和屬性,另一方面體育意識的來源是客觀存在的。

(三)社會性

任何人的體育意識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通過與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過社會環境持續不斷的影響,通過大量的體育實踐活動而逐步形成的。

(四)能動性

體育意識能夠支配和調節人們對體育和體育活動的意志和情感體驗,能夠限制或推動人們的體育活動。

(五)穩定性

體育意識形成后,將持續較長時間而不輕易改變;對象性:任何體育意識都是針對體育和體育活動中的某一對象,因而它具有主體與客體的對應關系。

(六)系統性

體育意識是一種態度控制系統,各態度之間彼此相連,緊密相關,形成有機聯系。

(七)歷史制約性

體育意識的反映對象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一定的社會體育需求和社會體育能力下產生和進行的。

三、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體育興趣。

首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創新活動形式,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學生活動方案融入教學中,既能增強學生自信心,又能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其次,教學創新體育教學方式,更新體育教學理念,在傳授體育技能的基礎上,與學生加強溝通和交流,營造良好課堂環境。同時可創新教學方法,緩解傳統枯燥乏味的課堂束縛,調動學生的體育參與熱情。最后,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和學生必須端正態度,教師虛心教學和學生主動學習,能夠為體育意識的滲透創造有利條件。

(二)聯系生活,培養意識

要想提升體育意識培養的實效性,必須先讓學生了解意識形態存在的直觀現象,才能加強學生的代入感,讓學生易于了解,也易于建設。因此,教師要聯系日常生活,讓學生通過生活當中的具體事例和景象,建設自己的體育意識,從而熱愛體育,重視體育,讓學生通過體育意識完善自己的綜合品格。

例如,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的景象作為切入點,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百態現象。比如,有人會在夜晚進行夜跑,也有的人十年如一日的進行冬泳。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運動景象,而這些人始終堅持的思想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就是體育意識。他們已經將體育運動作為日常生活當中的一種習慣、支撐和信仰。這也是想要通過日常生活向學生傳遞的體育思想,聯系生活,讓學生對體育終身意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生活中的體育熱點,以此來激勵學生。通過生活當中的事例,讓學生了解體育意識并不是僅僅局限于體育運動,這份意識是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做人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只有堅持到底,才是最終勝利。通過體育意識的養成,完善學生的綜合品質很是關鍵,也貫徹新課實施標準。

(三)培養學生的良好體育習慣

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體育習慣,因此,良好的體育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要想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就要教學生科學合理的鍛煉方法。一旦鍛煉的方法不合理,可能會讓學生失去對體育鍛煉的激情,嚴重時還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茖W合理的鍛煉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相關的準備活動的方法和體育活動的特點,保證學生能夠結合自身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

(四)提升體育教師素質

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教師應提升自身素質。大多數初中生在上學期間會住校,致使其接觸教師的時間遠超出接觸家長的時間,因長時間接觸教師會使其不自覺的關注其的一舉一動,并產生模仿行為。因初中生正處于健全思維的重要時期,好奇心重,極易受外界因素所影響,這時教師應從旁加以引導,使其走向正確的道路,同時也應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初中生做好榜樣,在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感染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應情緒飽滿積極向上,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教師在上課時語氣沉重,會影響學生的心情,并使其厭煩學習。因此,教師應做好表率作用,讓初中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由此可知,教師應通過不同的途徑來提升自身素質,可通過閱讀書籍,來增加其知識積累量;可外出調研,尋找適用的授課方法;可進行培訓,以此來增加自身體質,以便養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應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與其分享運動感受,讓其在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養成自主訓練的意識,以便讓其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從而養成鍛煉意識,培養體育意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應加強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給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初中體育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結合學生的特性進行優化,在其中滲透體育意識,從而提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榮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策略分析[J].高考,2015,(11)。

[2]朱建麗初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策略[J].校外教育旬刊,2015,(28)。

[3]楊蕾淺談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體育意識[J].讀與寫(上下旬),2014,(19)。

猜你喜歡
體育意識初中體育培養策略
終身體育思想在學校體育貫徹的研究
高職高專體育教學改革下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探究
初中體育學習方法指導
如何在初中體育中有效開展健美操教學
中學體育先學后教模式探討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籃球教學中三步上籃教學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