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

2022-07-16 05:11李天送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5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高效課堂

李天送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涌現了許多新興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并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推動著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良好個人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

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積極對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改進與創新,以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水平。

一、現階段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1.生活實例的課堂教學應用缺失

傳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知識主要為課本教材的知識,教學講解也大都以課本案例為主,再加上課程安排的相對較少,這就導致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時間較少,教師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課程教學進度的追趕,以及相關考試的安排準備。在這樣緊湊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根本無暇將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與初中生的現實生活進行積極有效的聯系,導致部分初中生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局限于理論層面,而他們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培養和發展。同時部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對于生活案例并沒有充分的認識,所以導致他們在實際教學中不重視相關實例的教學應用,更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將道德與法治知識滲透于現實生活案例當中。

2.課堂教學環節的師生互動不足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有部分知識較為專業,單單依靠學生是難以理解透徹的,而相關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引導能夠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但是部分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課堂教學環節對初中生施行“全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很少有機會能夠與教師互動交流,向教師尋求幫助,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同時教師由于課堂上的教學互動缺失而導致他們無法及時地收集初中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發現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進而影響了針對性教學舉措的有效施行,這也是傳統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效性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3.教學模式的單一落后

“言傳身教”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的主要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的開展往往是依靠相關任課教師的黑板板書以及口頭講述。但是隨著現代育人理念的轉變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階段的教學需求,同時也影響了相關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課堂教學效能。由此可見,教學模式的發展創新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二、強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能的策略

1.強化生活實例的課堂教學應用,提升初中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以及教學案例大都來源于生活或者通過生活實例來改良引進,很多道德與法治知識都能夠在初中生的現實生活中體現出來,同時素質教育理念也對初中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的發展提出了教學指導方向。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采取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教學模式,適當地將學生帶到現實生活中,從生活的角度來剖析問題,并將道德與法治知識滲透于這些現實案例當中,讓初中生在他們較為熟悉或者曾經經歷過的生活案例中思考道德與法治知識,學會運用生活的視野對相關問題進行批判與剖析,并通過這樣生活化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樹立注重生活實際聯系的思維模式,通過這樣現實與理論教學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來強化課堂教學實效性。

2.靈活地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引進課外教學素材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將自己的教學資源制作成微課、教學課件等等上傳到互聯網上,這些都是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寶貴教學經驗,值得相關教育工作者學習與借鑒,同時其中不乏值得應用于課堂教學的課外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能夠幫助初中生拓展知識面,從更廣泛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對提升教學實效性有著一定的推進作用。因此相關教師應當落實微課等課外優秀教學資源教學的引進,給予初中生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并借此帶給初中生視覺、嗅覺等多樣化的感官刺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當中,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3.落實課前的教學備課,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

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都會隨著教學進度以及學生的學習進度而發生改變,因此相關教學目標也應當適時做出合理的改變,這就需要綜合各方因素來進行綜合的考慮,以提升初中生的個人品德修養以及法治意識為導向來設立課堂教學目標,并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始終圍繞這些教學目標來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為初中生的知識學習帶來明確的方向。教學目標的合理確立離不開有效的課前教學備課,所以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當重視課前的教學備課活動,應當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并掌握其實際內涵,再結合現階段初中生的具體學習需求設計相關教學策略,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的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習目標,確保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的個人品德修養以及法治意識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提升,進而達到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4.優化師生互動環節,發揮課堂教學的導向作用

絕大多數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相關工作崗位上工作多年,具備極為豐富的教學經驗,積累了大量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素材,這些內容都值得初中生虛心地向教師學習。教師需要充分發揮教學引導作用,在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習過程中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學習上所遇到的難題,并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將教師寶貴的學習經驗傳授給初中生,這樣對于課堂教學效能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是提升初中生的個人品德修養以及法治意識的關鍵,應當受到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互動教學方式,明確課堂教學目標來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合理性,最終達到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陸宏英.課堂深度對話:內涵、特征及教學建構——以統編教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1(12):87—90.

[2]王瑞珍.借用互聯網資源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中國新通信,2021(7):239—240.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初中高效課堂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