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地域性對山水畫創作的影響

2022-07-16 08:40吳浩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5期
關鍵詞:時代精神物象藝術創作

摘要:中國山水畫傳遞的真情源于自我情感與自然物象的有機結合,自然物象是山水畫的根源與發展動源,山水畫的發展潛移默化地受到在地域性的影響,當代山水畫發展離不開對地域性價值的探究,不僅對繪畫風格、繪畫手法、畫面意境等等有特殊影響,在時代精神以及情感抒發方面有突出作用。

關鍵詞:山水畫;地域性;地域文化;風格;創新;意境美;時代精神

中華文明的演變和發展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文明的特殊性依托于自然和人文的特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域特色是文化發展重要的支撐和基礎,地域特色代表的主要是自然風貌,也是筑成中國山水畫的物質基礎?!扒r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边@是顧愷之對山川自然之美的理解,表達了山水畫創作的初衷即對秀美的自然山川的熱愛,而不同的自然之景于自然大環境之中,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南方的山秀麗蔥郁,北方的山壯闊巍峨,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同的地域特性,中華文化才會豐富多彩,中國山水畫才會各具特色,造就了眾多以地域性特征為發展方向的畫派,如黃土畫派、漓江畫派、嶺南畫派等等,它們都以地方特色為寫生和創作主題,以寫生帶動創作,以創作帶動學術,畫家把自我價值的追求帶著對家鄉的情感注入到藝術創作中去,是一種文化宣講和和傳揚。

一、地域性與山水畫創作的關系

山水畫創作往往是在寫生中汲取營養而整合轉變的,許多畫家的山水畫創作具有一定的寫生性,含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尤其展現在在題材上和氣韻上,這也是凝練繪畫語言和形成個人繪畫風格的途徑。在畫面中,這種地域性氣息往往是不自覺的,畫家在不斷游歷和觀察中潛移默化地將地域特色烙在腦海中,所以,山水畫創作所呈現的地域特色和畫家長期所處的環境有關?!八驯M奇峰打草稿”,石濤先生認為要把“妙理”與“苦功”相結合,帶著一顆探索的心去自然中尋找藝術真諦,中國山水畫創作亦是把自我認識融入到客觀物象中去,在情感表達中也會展現自然山川的特色和精神。從古至今,山水畫創作的藝術風格和繪畫題材確實與畫家所處環境的地域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說,地域性包含地域自然之特色,與自然之中的人相互影響,與畫家創作的聯系更加緊密,具有復雜性和動態性,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于讀者來說,地域性及地域性文化的人生,會對畫家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對于地域性山水畫創作的解讀也更加深刻,甚至可以化解讀者對于畫面中或構圖或題材的不理解?!皯锵笮巍焙汀皞饕颇憽痹谟趶娬{自然物象對畫面構成的重要意義,自然環境是畫家描繪和表達的主體,“外師造化”亦在強調師法自然,去在造化中感受自然之美,讓心與自然與造化溝通和了解自然,心中有自然,畫亦有自然,地域性在不自覺間就蘊含其中了。

另外,地域性的含義還包括地域性文化,風土人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理環境影響著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會影響到人的方方面面,包括習俗、信仰、民族精神等等,這些會對藝術創作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些文化方面的影響,讓藝術創作更加具有深度和意義,對于讀者解讀作品背后的價值更加深刻。地域性文化與人文歷史有著很大關聯,地域文化是以歷史為傳承脈絡,以自然地域為發展基礎的,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客觀物質與文明精神的碰撞。從自然方面來看,大環境中有無數個小環境,各具特色,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所在;從文化方面來看,中華文明趨于整體,而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風土人情,也有其研究的價值和意義,所以,普遍性中夾雜著特殊性,而特殊性共具主導性。地域為地域文化提供養分,地域性文化給予地域以文化內涵,地域文化在文化精神層面展現了地域的客觀存在性,是對地域性的一種升華。地域性山水畫創作同樣離不開地域文化,畫面中地域文化的展現是藝術創作與時代與生活相掛鉤的重要體現,是賦予藝術創作地域性、時代性和趣味性的重要手段。在中國山水畫創作中,建筑和服飾在展現地域文化方面最為突出,還有活動場景以及物件等等方面都有突出作用,這些讓畫面更加具有地域文化和生活氣息,以及畫家個人情感的流露,更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和聯想,展示了中國畫表現的魅力和感染力。

二、促進畫家風格的形成

不同的地域環境孕育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影響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人們的審美側重和方向會有一定的不同,他們對于自然,對于鄉土有著濃厚的情感,會不同的看法和構想,在這種環境下的畫家往往會有獨特的表達方式,是一種情感的抒發的表達,與地域的研究離不開。中國山水畫家的情感來源一定離不開自然和生活,畫家的審美和藝術構思是在其成長環境中慢慢培養出來的。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藝術創作會極大地受到生活與自然的影響,畫家的獨特審美意識也會極大地影響他的創作,因為藝術創作過程中作者會潛移默化地將思維和觀念帶入其中,則地域文化對人的影響越大,藝術創作的地域性越強,畫家風格和特點往往也越強。藝術形式和表達手法是需要創新的,需要多元化的形式來表達,多樣性的風格來表現,不同地域給予不同畫家不同的營養,所呈現的創作作品也有很大不同。繪畫風格的形成離不開繪畫語言的提煉,繪畫語言的采取來源于自然,來源于生活,這些是具地域性和地域文化的物象。地域不同,地域風貌和地域物象也不同,山石樹木,建筑服飾,以及意境和氣息也有不同,畫家所察物象的不同也影響了繪畫語言的不同,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和地域性,這些對于畫家形成個人風格和繪畫特征有很大益處。中國山水畫創作在地域性因素方面的探索可以讓畫家找到自我獨特的藝術價值,促進地方山水畫的發展以及壯大,讓地方山水畫家報團成長,甚至形成繪畫流派,這些畫家都有不同的表現形狀和方法,但都在表達地域的自然風貌和地域文化,在題材和審美是是趨于一致的,為地方特色宣傳,為中國山水畫發展貢獻力量。

三、表現手法的創新

中國山水南秀北雄,區域特色各有不同,南方氣息溫婉氤氳,北方氣息雄壯大氣,“動必依真”,中國山水畫家以自然為師,以生活為師,在其中尋找靈感和自我追求,因此不同的地域特點會直接影響畫家的創作,而不同的地域性造就了不同的畫家,漓江畫派以漓江景色為主要描繪對象,追求表達漓江一帶山水的秀麗靈動,共具南方山水氤氳氣息和漓江特色,畫家表達手法也不盡相同,因為每個畫家的人生經歷與審美側重不一樣,表達物象的手段、手法也不一樣。地方的自然和人文是一個地區一批畫家的靈感來源,為他們源源不斷地提供素材,在無形中形成了某種創作主題的限定,同時也對創作風格以及創作手法以引導。南方地域地貌多為平原、丘陵,山水秀麗,氣候濕潤,草木茂盛,畫家創作往往采用水墨畫來表達其氤氳之氣,“披麻皴”、“米點皴”和“荷葉皴”是南方山水畫皴法的代表,在作畫過程中,濕筆和暈染較多,更加貼切自然真實氣息,代表地方有漓江山水,皖南古村落,杭州西湖景色等等;北方地勢相對較高,山地往往高大巍峨,因為氣候因素,北方山水山石多,樹木相對較少,顯得蒼茫蕭瑟,山石多棱角分明,如太行山、賀蘭山等等,畫家在進行創作時,多用枯筆以皴擦,表達蒼茫渾厚的氣息,“斧劈皴”和“亂柴皴”是北方山水畫的代表皴法,用筆干脆有力,棱角分明,用來表現北方山水再合適不過。

“山水以形媚道”,畫家的藝術創作是把自我以及生活環境中的生活情趣,進行自我主觀的加工和精煉,在山水畫世界里與自然交流,達到情景交融。范寬筆下的關中景色雄渾大氣,既彰顯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也把關中北方山水的氣勢表現的淋漓盡致;倪瓚畫面中太湖風光清瀝幽靜,逸筆草草也皆是空靈脫俗,所用“一河兩岸”構圖與折帶皴是深入自然,深入觀察的體現,他以太湖為友,追求幽境,潛心觀察與研究,把地方小景“看透”、“吃透”,境中有畫,畫中有境,是人與自然精神高度融合的體現,所作之畫、所畫氣息、所用手法則皆為自然與“我”的結合,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和個性,風格特色、創作手法當然貼近自然也與人不同。

四、形成獨特的意境美

“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是人與自然精神上交融的體現,是情與景的交融,是墨與色、虛與實,充滿生命韻律的美學境界,它往往是詩意的,讓人充滿聯想空間?!爸袊剿嬕砸饩?、氣韻、格調為最高境地”,意境來源畫家對地域自然的自我理解,是以自然風貌為基礎,在畫家涵養學識以及審美情操的綜合展現,“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意境美亦是人與自然,主觀與客觀的融匯統一,畫家把自己的聲音與自然的聲音相匯通,畫面中蘊涵著自然氣息、自然精神,這是為山水畫意境的營造所鋪墊,因為畫面中所用的樹、石、房屋、人等等的都是由真實自然轉化而來的,藝術來源于自然,也必將回歸于自然,任何先進的創作都是離不開自然和生活滋養的,反之,沒有真切自然氣息和生活氣息的作品,是不完整的,是缺失自然美與意境美的作品,也將失去或迷失藝術創作的真諦即對自然物象本身的熱愛。意境美形成的根源在于師造化,師造化是師心的前提,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李成的《晴巒蕭寺圖》以及郭熙的《早春圖》等等,都是師造化的典范,在平緩中尋求變化,在變化中感受靈動,這些盡精微,至廣大的藝術作品是在無數次寫生和觀察總結后誕生的,面對真山真水,面對熟悉而又充滿新奇的自然,畫家將自我情感與追求融入其中,用自我獨特的表現方式表達出來,畫面意境也會很獨特,可以說會是一種可居可游的奇妙世界。

“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粹的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情感的陶鑄”,李可染認為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是畫面靈動自然的核心,是畫之魂,重點在于對客觀事物的提煉,這是受到地域自然的影響的,山水畫世界中“大象”與“大意”是指地域物象的精粹,這些是地域自然給予的,也是畫家自我觀察所提煉的,源于自然的意境美需要達到一種“物我合一”的精神美。另外,李可染認為畫家的情感的注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畫家對藝術創作的自我價值,這種情感的注入是畫家意志、思維方式、人生經歷的綜合,在方方面面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在潛意識中無形地引導了畫家的審美取向和追求,因此,意境美的營造不僅與地域自然風貌有關,與地域文化也有密切關系它是通過精神層面來影響藝術創作的,影響畫家對美的認識,影響畫面中意境的美的營造,可見地域性對藝術創作的影響是很大的。

五、鑄就創作的時代精神

“筆墨當隨時代”,是石濤在盛行泥古之風的情況下提出的,對于山水畫創作來說具有先進性和創新性。時代精神和時代內涵是山水畫創作價值和意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創作的時代價值體現在它對于時代的折射,以及對時代精髓的表達。地域性在中國山水畫創作的精神內涵方面有重要影響,是體現時代精神的重要來源,地域風貌和地域文化共同筑成山水畫的時代精神。地域風貌體現在人對自然環境的改造,以及一些具有濃厚時代精神的產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等一系列手段讓自然中綠色更多,讓生態環境更好更穩定,對大自然的保護,堅持綠色發展觀,這些是一種優秀的時代精神,如塞罕壩地區從清代以來就不斷出現土地荒漠化,一直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塞罕壩已經成為不可能種活樹的“絕地”,在黨的號召下組建的先遣隊和大學生工作組對塞罕壩開展了幾十年的植樹造林任務,克服種種來自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把青春和激情奉獻給黨和國家,以及那個戰略位置重要的塞罕壩,在幾十年、幾代人的努力下,成功建成了塞罕壩機械林場,成為“華北綠寶石”。塞罕壩是洋溢著青春和奮斗的一種精神,展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時代精神,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性強的時代精神,把藝術創作深入到這種題材中,其創作作品就一定不乏時代精神和時代氣息。另外,除了這種自然改造的地域外,城市、農村聚落、鄉村建設等等都是時代精神的體現,近幾年興起且潛力較大的是城市山水畫,城市山水畫相較傳統山水畫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是一種全新的繪畫風格,是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的一種繼承和發展,雖與傳統畫法有所不兼容的地方,亦是對師法古人而變其法的考驗,城市山水畫以城市建筑為主體,直接表達了城市特色和文化氣息,是中國山水畫在中國當代延續最先進的展現,對于畫家綜合素養是非常具考驗的,是畫家創作觀念、筆墨形態、繪畫圖式、寫意造境的考察。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建筑特色,城市建筑一定與當地文化和發展方向有關,因此,城市建筑雖具先進性和創新性,但仍離不開地域性及地域文化的影響,因為地域文化是影響人的思想層面的,是多維度多方面的,地域性在各種層面對于創作的時代性是有突出價值和貢獻的。

六、結語

現代山水畫創作不僅需要畫家有明晰的情感表達方向,還需要了解自然,了解地域文化,更加藝術創作強調精神層面的表達,需要畫家深入自然和生活,深入時代氣息濃厚的地方,表達時代精神,表達自我于時代的價值。地域性是一個較大的范疇,影響藝術創作的多個方面,地域性含有多種性質,多樣性、復雜性、包容性、滲透性等等,了解地域性及地域文化,對藝術創作有重要價值,影響地域特色的表達和文化內涵的深入,地域性的研究可以更加切合中國山水畫創作的靈魂,即精神創作,畫家通過自我創作手法和創作理念將客觀物象反作用于現實,反作用于當代文化,所以,地域性即人與自然“美”的聯系。

參考文獻:

[1]劉義慶.世說新語[M].安徽文藝出版社.2021.

[2]劉勰.文心雕龍[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潘公凱.潘天壽談藝錄[M].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

[4]李可染.談學山水畫[J].美術雜志社.2007.

作者簡介:吳浩(2001—),男,漢族,安徽宣城人,本科,現就讀于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

猜你喜歡
時代精神物象藝術創作
意象與形象、物象、意境
——“意象”闡釋的幾組重要范疇的語義辨析
《榜樣》:藝術創作的一次“出圈”表達
藝術創作、評論的人文價值生產與現代美育
藝路流變——關于于霄牧的藝術創作
如何與物象相處
記敘文構思之“物象法”
淺析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同為“漁夫”,異為“漁夫”
以“幽默”的方式在荒誕中保持平衡
女排精神閃耀時代光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