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策略淺談

2022-07-16 08:45聞靜
紅豆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游戲教學

聞靜

【摘要】游戲化教學是指教師以游戲為手段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式,旨在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實踐中,關于“游戲”與“教學”有許多人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認為用游戲的手段來組織教學,教學就是游戲;或認為它們是兩個互不相干的概念。游戲化教學的研究,涉及到教學、游戲以及其之間的關系。本文根據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原理,結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實踐,擬對上述問題作一闡述和歸納。具體敘述了教學、游戲的概念及特點,介紹了游戲化教學的概念和實施策略,并對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游戲;教學;游戲化教學及策略

在許多地方、許多時候,小學化、成人化的教學使很多天真活潑的孩子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快樂,許多孩子未進校門就已經產生了厭學情緒。因此,開展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不同主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游戲手段,積極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靈活的運用集體、小組、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的發展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這對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對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正確認識游戲化教學

1.1游戲

①游戲是兒童主動的自愿的活動。主動性是游戲的主要特點,是適應幼兒內部的需要而產生的。學前兒童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有活動的需要,有認識周圍世界的需要,有操作物體的需要及反復練習的需要。而游戲有動作,有活動,有玩具和游戲材料。游戲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彩,靈活多變,引人入勝,有些游戲又可以自由活動。所以幼兒樂于從事游戲,并易于在游戲中接受教育。

②游戲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圍生活。幼兒的游戲具有社會性,是周圍生活的反映,但又不是周圍生活的翻版,而是通過想象,創造新情景。如把“奶瓶”當話筒,小瓶、小碗作樂器等。并能夠根據游戲的需要,改變物品的用途,如冰糕棒即可以做注射器又可以做手槍…

③游戲是令幼兒感興趣的愉快的活動。興趣性、娛樂性是游戲的又一重要特點。游戲適應幼兒的需要及身心發展水平,因而可使幼兒感到滿足和愉快。他們通過操作材料、物品,在游戲中體驗成功與創造的快樂。

④游戲具有具體性。幼兒游戲有主題情節,有實物材料,由具體的活動和實際的動作等,游戲的內容形式豐富、靈活多變。這種具體性適合于幼兒的認識和心理活動特征(思維的知覺行動性與具體形象性、興奮大于控制、心理活動無意性等)。

⑤游戲包含著積極的約束。如在建構游戲中,幼兒對自己的注意力和動作進行不斷的調節和控制,養成堅持性,在游戲中學習克服困難,嘗試解決問題,完成搭建任務等;因此有人說“兒童不是由于自由才進行游戲,而是在游戲中變得自由了”。

總之,分析認識理解游戲的概念、特點,是我們幼教工作者利用游戲作為手段進行教育教學和正確有效的指導游戲的前提。

1.2教學

①幼兒是通過擺弄、操作、觀看、觸摸、傾聽等感受客觀實物,從不同角度認識事物的外部特征,發現事物的變化和關系,獲取感性經驗的。因此,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身體的活動,運用各種感官和肌肉運動,直接接觸周圍世界,與環境、物體互相作用過程中去認識事物和現象,是幼兒園的教學特點之一。

②幼兒通過與成人和同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通過游戲、觀察、學習、模仿教師、同伴或周圍熟悉的人們的語言、表情、聲調、技能、舉止行為以習得易于理解、力所能及的語言、道德行為、習慣、技能等等。所以給予幼兒良好的榜樣、通過正確示范進行學習,是幼兒園教學的又一特點。

③幼兒期語言發展迅速,能較好的運用語言進行交流與學習,但這一時期的語言概括性還很差,思維存在很大的具體性。幼兒通過語言進行學習必須和具體事物相結合,這里所說的是口頭語言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號。這也是幼兒園教學的特點之一。

④幼兒好奇心強,容易被外界的新異刺激引起探究和興趣,但幼兒的興趣不持久。因此,幼兒園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幼兒的好奇和興趣,引起幼兒學習的內部動機,使幼兒主動學習,鼓勵、支持、參與幼兒自發的探究學習活動。

⑤由于幼兒知識經驗貧乏,思維具體形象,注意不穩定、抑制能力差,神經系統容易興奮和疲勞等特點。因此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以易于理解的、簡單的、具有啟蒙性的知識為內容,通過有趣的游戲、自身的操作活動、直觀的教具、靈活的形式進行。

1.3游戲化教學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游戲與教學是現代學前教育實踐的兩種重要手段,它們是既互相聯系又彼此獨立的兩個概念,是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與途徑,我們不能將二者等同起來,更不能混為一談。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要正確認識、把握與協調幼兒園各項活動之間的關系,使它們有機聯系、相互融合、彼此滲透、相輔相成,才能夠為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服務?!坝螒蚧虒W”是指以游戲為手段,貫穿幼兒園的整個教學活動,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并融于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符合幼兒園教學的特點及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其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二、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2.1游戲化教學目標的隱藏。

教學與游戲不同,它總是具有相對明確的教學目標,有與《綱要》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幼兒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往往過分強調幼兒對知識技能的學習而使幼兒園教學小學化、成人化,從而扼殺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未進學校大門就產生的厭學情緒。如在美術教學中不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接受能力,常常以“像不像、好不好”去評價孩子的作品,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幼兒對繪畫失去了興趣,這是多么悲慘的事情呀。而游戲化教學其目的就在于將教學目標適當隱藏,使幼兒在教學活動中有更多游戲般的體驗。如:在進行“歡樂的曲線”教學時,我讓幼兒手持彩帶,隨音樂有節奏地舞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曲線,并讓幼兒根據舞動彩帶的情形,記錄不同方向,不同形態的曲線。然后以小魚的口吻引出情景:請小朋友幫我在池塘里畫上清清的河水,長長的水草,還有我愛吃的小蟲子。接著讓幼兒根據不同的曲線形態自由地表現。最后請幼兒把彩帶的一頭塞在褲腰扮演小魚,游到每個“池塘”看一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家”。整個活動的目標都隱藏滲透在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在玩中得到了發展,并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充分體現了游戲化教學的特征。

2.2游戲化教學環境的創設。

良好的教學環境的核心是激起幼兒的情緒體驗,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常常利用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隱性的教學環境)來達到使幼兒主動學、喜歡學的目的。如在大班以發展幼兒彈跳能力(雙腳跳)為目的的體育活動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以“參觀動物園”為主線的新穎、有趣的游戲情境。通過生動的語言幫助幼兒張開想象的翅膀,將他們帶入了一個富有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創造性地模仿各種小動物。然后讓幼兒在喜歡的音樂伴奏下開始了熱身操,熱身時還不時用“嗨、嗨”的喊聲和“wonderful”的叫聲鼓勵自己。教學活動中,老師設計4個環節:小青蛙找家、模仿大象走、模仿鴨子走、青蛙跳荷葉,使幼兒初步了解了“雙腳跳”的動作方法:雙腳起跳,雙腳落地,起跳時蹬地擺臂,落地時屈膝緩沖,從而突出了教學的重點,用較短的時間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2.3游戲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2.3.1在教學活動中引入完整的游戲,使教學活動游戲化。幼兒園游戲既是活動的內容,又是活動的途徑,因此教師常常利用游戲來組織教學活動。這時的游戲更多的是指傳統游戲分類中的教學游戲,即專為教學而設計的音樂、體育、語言、科學等游戲。教學活動游戲化在設計上有兩種策略:一種是整個教學活動就是一個完整的游戲,游戲在規定的教學時段里可反復進行,如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音樂游戲“找小貓”、科學游戲“吹泡泡”;另一種是游戲只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的某個特定時間段出現,成為教學活動的一個環節,比如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活動(謎語本身就具有游戲的性質,而猜謎則是一種游戲活動),也可把某些游戲用于教學的結束環節,以鞏固某些知識或技能。這種設計在結構上比較緊湊,教師主要利用為各領域教學編制的游戲來組織教學活動,以提高游戲化教學的程度。

2.3.2利用游戲因素,使教學活動游戲化。

①以游戲性的語言組織活動。這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經常運用的策略。這種設計主要通過富有游戲性的語言來組織活動。

②以“假想”的游戲方式組織活動。在組織活動時,根據活動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一種是對角色的假想,如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時經常以動物媽媽的身份出現,而小朋友們則是動物媽媽的好寶寶。另一種是對情節進行假想,并以此來串聯活動的各個環節。在活動中教師以假想一些情節,吸引幼兒參加活動,在這類活動中,教師較多地利用了表演游戲的因素,因而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提高了集體活動的教育效果。

③以“做做玩玩”的游戲方式組織活動。幼兒利用各種材料自己動手做各種小實驗或手工制品,再利用這些作品進行游戲,這是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又一策略。這類活動可以在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教學活動中進行,也可把材料投放在相關活動區,讓幼兒在入園后、離園前、專門的游戲或自由活動時自主地選擇。這類活動設計的策略主要是利用游戲因素,結構上比較松散。

④以“比賽”的游戲方式組織活動。以比賽的方式組織一些教育活動,是游戲化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幼兒園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我們常常用比賽的形式組織一些體育活動、生活活動,比如,以練習某些動作為目的的劃船比賽,培養生活能力的穿脫衣比賽和疊被比賽。比賽可以在個人和個人之間進行,也可以在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單調的活動具有了游戲性,大大激發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2.3.3運用生成策略將創造性游戲有機地融入教學。創造性游戲對幼兒身心發展有著特殊意義,如何使之有機地融人教學,是幼兒園游戲化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又一策略問題。創造性游戲對兒童發展的特殊影響是其他游戲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有專門的創造性游戲時間。由于這類游戲的目的隱含在過程中,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是一種漸性積淀的過程,不像音樂、體育、語言等游戲的目的來得直接,因此,在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中,它常常會被由教師設計的語言、音樂、體育等游戲或被為學習活動而延伸的區域活動所代替。由教學活動生成游戲,主要有兩種渠道:一是從文學作品活動中生成游戲,另一種是從社會領域活動中生成游戲。

2.4游戲化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2.4.1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是一個既復雜又簡單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矛盾體。它對我們幼兒教師提出了一個富于挑戰性的問題:“如何根據不同領域的教育活動選擇恰當的游戲?”因為不同的教學活動有著不同的目標要求與內容,在選擇游戲的時候,先要看是什么樣的教學內容,然后再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游戲活動來完成。只有這樣才能使游戲與教學有機融合,相互滲透,真正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體現游戲的價值。

2.4.2控制游戲時間的長短。

根據皮亞杰(j.piaget,1896──1980)的《兒童心理理論》來看:“小班幼兒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鐘;中班的3-8分鐘;大班的5-10分鐘”的科學論據,我們在建構游戲的時候必須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效的利用“最佳時間”,讓幼兒掌握關鍵內容,這才是我們游戲化教學的最終目標。

2.4.3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

選擇難度適宜、符合幼兒興趣、及幼兒發展需要的教育內容來融入游戲,使幼兒獲得認識上的滿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強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同時可以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的發展,才能使他們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中,我們認識到游戲與教學雖然是兩種不同的教育手段,我們不能將其等同,更不能混為一談。但它們又彼此聯系、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坝螒蚧虒W”以游戲為手段,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并融于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是符合幼兒園教學特點及幼兒發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方式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參考文獻:

[1]方生桃.淺探幼兒園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策略的運用[J].學周刊,2021(31):179-180.

[2]鈕小建.幼兒園童謠游戲化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21(30):115-116.

猜你喜歡
游戲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類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
游戲
數獨游戲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