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視角下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激發與提升研究

2022-07-17 12:32毛文富黃珊珊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7期
關鍵詞:提升措施

毛文富 黃珊珊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當今社會對大學生的能力素質要求逐漸提高,對人才的需求愈發強烈。大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與大學學風建設直接相關,而學風建設的核心是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但是很多研究數據顯示,當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著學習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學習計劃模糊、缺乏積極性和自覺性、學習“缺位”問題。本文基于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主要探究了導致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不足的主客觀因素,包括學生自身認知因素、家庭學校和社會外部環境因素,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激發和提升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的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學習內生動力;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提升措施

1引言

學習動力是指學習主體對學習行為進行價值判斷,從而形成的一種心理驅動力。學習動力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它引導、驅動著個體采取某種行為并實現既定目標,是大學生所必需的一種素質。學習內生動力的概念與學習動力基本等同。

以往學者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現狀、原因分析和提升路徑三個方面。楊超文(2018)認為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有助于培養和激發大學生的學習內生動力[1]。徐梓嵐、王芊越等人(2019)通過調查研究認為大部分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較為充足,但仍有部分學生存在學習不主動、不感興趣、無所事事的現象,且學生之間的學習內生動力狀況差異較大[2]。沈磊(2019)認為在大學中普遍存在著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這與學生自身學習素養不高和高校內部管理不完善均有關[3]。孫紅艷(2021)由自主學習能力概念延伸到探究如何提高中醫類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內生動力[4]。國內學者基于對不同類別高校大學生學習能力的研究,認為應通過提升學生學習規劃水平、內外部資源耦合、提供自主學習環境等方式提高大學生學習能力[5]。劉穎等(2020)提出重構大學課堂學生自主學習氛圍的方式應主要從幫助大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傳授大學學習方法、發揮教師和教育管理者的作用、營造自主學習環境幾方面入手[6]。本文基于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內容和已有學者的研究,針對當前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不足問題及內在原因進行深入分析,針對問題提出激發和提升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的措施,從而為改善高校學習氛圍,促進高校學風建設和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2大學生學習狀況及學習內生動力不足問題概述

第一,缺乏明確的學業規劃。對于初入大學的學生,經歷高考后容易出現精神懈怠,對大學規劃不明確,放松對自我的要求和綜合能力素質的提升。學生如果沒有制定與自身專業發展相適應的學業規劃,就會變得對未來茫然無措,就業求職可能會遇到阻礙。

第二,對所學專業認識不深。大部分學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都遵從父母的意見,對所報專業的認識有限,或受分數所限、服從專業調劑而非出于個人興趣,這就會使一些大學生對所學專業感到陌生或無趣,學習動力自然會不足。

3影響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不足的主客觀因素

20世紀70年代,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第一次提出。該理論認為社會學習是行為、認知(觀念、感知、信仰)和環境三者交互影響的結果。認知、行為、環境等因素對學習過程具有重要影響,這在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中被稱為行為-認知-環境三元交互理論[7],本文基于此理論展開研究。

3.1學生自身認知的主觀因素

學生對待學習的感受、認知決定了其學習內生動力。學生學習內生動力不足與其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不充分相關。

(1)學習動機不明確。很多大學生對自身沒有清晰的認識,自我定位不準,因而無法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規劃。再者,部分學生受不同學習目的和隨大流心理的影響,導致學習動機不明確或出現偏差,進而造成不正確的學習行為習慣。

(2)學習態度不端正。一些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存在怯懦、恐懼情緒,容易放棄。而且,社會以及家庭環境使得一些學生不思進取、浮躁幻想,放棄奮斗、自主學習的機會;一部分學生學習帶有功利心,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未來才能獲得好工作。

3.2家庭、學校和社會外部環境客觀因素

(1)家庭因素。首先,北京生源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愛,學生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其次,家庭關系不和諧、家庭不完整可能導致學生放棄對學習的信念,加之對學業規劃不明確,導致學習內生動力不足,產生厭學、逃學行為。

(2)高校因素。一是對學生學習信念的引導不夠。朋輩引領作用很重要,有研究證明同輩的言傳身教可以加深學生的認知。二是教師隊伍發展不平衡。師生間交流少,一些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態度和行為的教育引導;部分教師教學流于形式、內容陳舊,缺少創新和吸引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三是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學習內生動力屬于長期、系統性工程,然而高校管理者和師生之間缺少溝通,未能形成合力。

4提升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的措施與建議

大學生學習內生動力不足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問題,解決問題的根本對策是改變學生對學習的認知,糾正偏差,進而改變行為,形成長期、積極的內生動力。

(1)學生自身認知層面。家庭、高校、社會應共同搭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價值引導系統,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大學生首先應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規劃,同時需要考慮外部環境對自身的要求。然后要堅定信念,敢于戰勝挫折和挑戰,提升自信心。

(2)高校層面。高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學習引導,幫助學生從大一開始制定學習規劃,介紹專業知識、發展前景,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教師要鍛煉學生自主、獨立思考的能力,積極創新、改革課程教學方式和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應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和學習態度。

參考文獻:

[1]楊超文,姚良莎,楊貴珠.貴州省大學生學業目標定向與學習動機的相關性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1):88-89

[2]徐梓嵐,王芊越,藺芳,王禎.大學生學業狀況及學習動力影響因素調查研究——以北京大學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8,(01):26-30

[3]沈磊.地方本科高校大學生學習動力影響因素及激勵機制研究[J].智庫時代,2019,(25):95-9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BJSZ2021ZC78)。

作者簡介:

毛文富(1981—),男,博士研究生,講師,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黃珊珊(1995—),女,碩士研究生,助教,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為企業戰略管理。

猜你喜歡
提升措施
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探究
論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強國建設
區域物流業發展對縣域經濟的影響芻議
立意為先,謀篇布局,揣摩細節
關于提升財政補助資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我國裝備制造業經濟效益提升的措施研究
師范生法律素養提升論
PLC自動控制的技術應用及系統提升措施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