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結構材料有效投放,促進幼兒發展

2022-07-17 12:40陳萍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5期
關鍵詞:低結構材料指導環境

陳萍

摘要:低結構材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低結構材料可塑性高,可探究的空間大,深受幼兒的喜歡。豐富了幼兒的成長環境,為幼兒創設了自我表現與表達的條件和機會,提升了幼兒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自主參與區域活動。因而在區域游戲開展中投放各種低結構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選擇游戲材料和游戲伙伴,在操作擺弄中,創造出多種玩法,幼兒利用低結構材料游戲,從而成為游戲的主人。教師也在豐富低結構游戲中通過觀察做出教育判斷,用適宜的引領協助幼兒解決問題,獲得知識與成長。

關鍵詞:低結構材料;環境;指導;游戲發展

環保、可多樣變化的低結構材料,對充滿好奇心的幼兒而言,低結構材料的持久吸引力在于其操作方式的無限性和操作結果的新異性,幼兒可以自主而有創意地使用材料。孩子們在操作的過程中,滿足了他們探索和發展的需要。這幾年來正在被幼兒園廣泛的應用。報紙、瓶子、紙箱、薯片桶、紙盒子、等低結構材料為幼兒的游戲提供了多種可能,使幼兒在自主作用于材料的過程中,生發出更多、更綜合的目標,是幼兒實現游戲行為必不可少的因素。那么,如何讓低結構材料在區域游戲中,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實現低結構材料的有效性呢?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探究。

一、低結構材料豐富著幼兒成長的環境,為其提供多種發展的可能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表現性活動區是通過幼兒身邊熟悉的廢舊材料和各種開放性材料的投放,以幼兒已有經驗為導向,給幼兒提供一種自我表現與學習探索的機會。

(一)低結構材料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與表達的寬松環境機會

新《綱要》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依照幼兒的材料使用需求,我們在班級的公共區域設置“環保材料庫”,各種塑料瓶子,各種大小的紙盒子、紙板子、罐子、管子、孩子們的廢舊玩具、貝殼、項鏈、光盤、圖書、牙刷、繩子絲帶,舊衣服、小花布,等等,孩子們依據種類進行分類統計。公共區域的設立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讓幼兒實現了自由活動,自由選擇的自我發展平臺。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依據近期教育目標、主題活動內容的具體要求,進行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由幼兒決定公共區域的創設位置、材料內容、材料分類、材料擺放,這讓幼兒充分參與到班級的建設中,營造了幼兒充分的表現自己與創造的寬松環境。

(二)低結構材料使環境與幼兒形成互動

表現性區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區域。依據幼兒的興趣,我們以報紙為主要材料,進行了“ 服裝秀”活動。教師和幼兒一同搜集各種類型的廢舊報紙,設計裁剪各種報紙服裝,把幼兒精美的設計與作品布置到區域中,也把幼兒搜集到的走秀圖片布置到周圍,讓環境說話,引領幼兒制作多種模特服裝。我們還以紙箱為主材,絲帶為輔材,進行設計制作裝飾“ 秀場”屋,讓幼兒一看到紙箱類材料就充滿了要改造它們的意愿。環保、低結構材料在這里就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活動條件,幼兒在自己動手搜集報紙、紙箱等材料的過程中,就會發現生活中廢舊物品的再造價值,在與材料的互動過程中,幼兒的觀察力、言語能力、操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三)低結構材料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

低結構材料沒有具體形象、無固定玩法的特征,幼兒可以以自己的想法和興趣為基礎,利用這些材料進行創意制作,在游戲過程中擴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運用低結構材料報紙開展主題游戲,幼兒充分利用報紙及其他輔助材料,大膽地進行折、卷、畫,粘貼等創意活動,在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幼兒游戲興趣,幼兒利用報紙作為媒介積極創意,開展豐富游戲活動,在游戲過程中促進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

二、低結構材料有效的擴展著幼兒的知識經驗,提升幼兒的游戲水平

活動區低結構材料充分的準備及合理的投放,促進幼兒主動參與區域活動。幼兒熟采的、感興趣的低結構材料使他們在沒有拘束的環境中主動觀察,發現問題,獨立思老、解決問題,提升游戲水平,獲得學習與發展。

(一)搜集低結構材料,就是幼兒學習的開始

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被顒硬牧鲜腔顒訁^域實現教育價值的載體,活動材料越充足,越有層次,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就會更積極、投入,更樂于嘗試。自然物和廢舊物品這些低結構材料就成了豐富的區域材料,收集材料的過程就是幼兒學習開始。瓶子主題游戲中,孩子們從開始無目的收集各種瓶瓶罐罐,各種各樣瓶子雜亂無章堆在班級中,再到發現問題,如何收拾整理,讓材料有助有我們游戲開展,幼兒開始根據班級布局以及活動區游戲需要合理收拾歸納瓶子存放點,為自己進一步游戲做好準備。還比如我們在戶外撿拾落葉,用小樹葉粘貼成小動物、大太陽………進行樹葉拓印畫、樹葉標本制作等,并用樹葉作品來裝飾班級環境。低結構材料搜集投放過程中讓幼兒體驗自己的活動價值,感受自己是班級的主人。

(二)從幼兒興趣出發,逐步豐富低結構材科的玩法。

幼兒對自己熟悉的、玩法不拘一格的材料有著天然的興趣,教師為幼兒提供玩法變化多樣的低結構材料,不同的幼兒會出現不同的操作方法,制作內容,作品呈現,從而讓孩子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想法、做法與展示法,有效地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與自主發展的需求。撲克牌對大班幼兒充滿了挑戰性,孩子們對數字、撲克搭建、紙牌創意非常感興趣。豐富撲克調動了幼兒興趣,幼兒嘗試多種有趣游戲,數字游戲翻翻樂、數字拼、紙牌城堡、撲克長城、撲克花園各式各樣創意作品展示在我們面前,孩子們在與低結構材料不斷碰撞中產生了豐富多樣的創意。還如泥巴樂中,泥巴有極強的可塑性、可變性,俘獲著孩子們的心。幼兒嘗試自己和泥,關注水和土的比例,自己制定玩泥計劃,做蛋糕、披薩、小動物、杯子、瓶子、薯條、可樂………層出不窮的計劃和實際行動,讓幼兒不止提升了泥工技能,還發展了做事有計劃,堅持完成工作,學習收拾整理等一系列的利于終身發展的品質。我們給泥塑作品上色,成為聞香體驗館的花瓶,成為走廊的風景,帶給孩子們成就感和滿足感。

綜上所述,低結構材料的魅力在于百變。孩子們可以隨意進行各種造型,進行各種不同形式的聯結。能夠滿足孩子們強烈的動手欲望和創造需求。孩子們自由設計主題,自己規劃如何去做,自己尋找合作伙伴,自己動手實施,在自由自主的環境氛圍里,低結構材料的價值被生發出來。我們在表現性區域中對低結構材料的運用進行了一些探究,我們會將這些有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策略不斷推廣。讓低結構材料充分發揮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瑞士]皮亞杰.發生認識論原理[M].王憲鈿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1.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9.

猜你喜歡
低結構材料指導環境
環境清潔工
起思維之源,活創新之水
基于多元方式投放低結構材料的幼兒個別化學習研究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自主性區域活動中低結構材料的投放
微談角色游戲中低結構材料的投放策略
漫觀環境
論環境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