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

2022-07-17 05:15盛玉蓮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5期
關鍵詞:古詩詞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盛玉蓮

摘要:優秀古詩詞的傳承作為初中語文課堂重要的內容之一,其主要追求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對優秀古詩詞的學習,接受文化的熏陶,增強自身的文化素養。因此初中教師應在語文課堂中加強優秀古詩詞的教學,讓學生領會到學習古詩詞的深遠意義,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思想成長空間?;诖?,本文詳細分析了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引言

古詩詞不僅僅是初中語文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文學的傳承,其語言凝練、優美,通常含蓄地傳遞著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對生命的思考。對于初中生來說,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古詩詞的探索,既有助于增強其文學知識積累、提升其文化水平,又有助于他們理解中華文化、擔負文化傳承任務。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優化對古詩詞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促進學生的多學習、多分析、多收獲。

1初中語文課堂傳承優秀古詩詞教學的意義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思想萌發狀態,會出現強烈的主觀意識。與此同時,其并不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沒有及時對其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其很有可能形成不恰當的價值觀念,因此利用古詩詞教學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對于初中生而言至關重要。古詩詞教學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使其在古詩詞的教導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斷增強學生的道德素養。通過古詩詞教學的熏陶,學生能夠用優秀古詩詞傳遞的正確價值觀進行自我文化約束。

2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2.1加強注解分析,清除障礙

古詩詞與現代文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在語言結構方面?,F代文語言大多數以簡潔易懂的“白話文”為主、以優美修辭為輔,而古詩詞語言中經常會出現同詞不同意或是同字不同意的情況,甚至還存在一些生僻字和特殊意象,這種與現代語言結構截然不同的語用方法,無疑為學生學習帶來了巨大的難度。同時這也意味著,教師想要優化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帶領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古詩詞知識,必須關注古今語言結構差異,先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中的特殊字詞,清除其語言學習障礙。此時,就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對教材注解的分析上。一般來說,考慮到古今語言結構差異會為學生學習古詩詞帶來阻礙,初中語文教材在設計之初就根據古詩詞內容設計了一些注解,詳細地解釋了古詩詞中某個特殊字詞的現代含義。教師便可對其加以運用,在教學之初加強對學生分析教材注解的引導。以七年級上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為例,在教學之初,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閱讀教材注釋,引導他們分析“楊花”“子規”“五溪”“夜郎”“龍標”的古今含義差異——在古代,楊花特指柳絮;子規特指布谷鳥,也就是杜鵑;五溪和夜郎都是地名;龍標是官職名稱,此處代指詩人的好友王昌齡。通過這樣的注解分析,學生理解了古詩詞中提及的簡單意象含義,自然能夠在后續學習中更準確地理解每一句話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1]。

2.2完善信息交互平臺

語文教師應跟隨當前信息化教育的發展,對先進的信息教育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加強信息化的溝通與管理,建設信息共享平臺進行古詩詞教學信息的共享。此類共享平臺可以滿足中學語文教師古詩詞課堂教學的相關需求,幫助語文教師獲取更多更全面的教學信息,拓展自身教學資源,尤其是古詩詞教學。隨著信息交互平臺的完善,教師可以結合古詩詞教學的實際需求,利用各類搜索引擎,在龐大的數據庫中檢索古詩詞資源并在信息交互平臺上實時共享,既能讓其他教師獲取到全面且優質的教學資源,又能方便語文教師自身進行教學反思。同時信息交互平臺還能夠幫助學校了解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情況,方便學校實施管理。信息交互平臺一般都是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用戶訪問,因此為了進一步完善并讓語文教師積極使用該平臺,需要學校從制度到基礎設施都做到留心留意。學校必須充分認識到完善的信息交互平臺對語文教師進行古詩詞教學實踐的優勢,并將其落實到教學文件中,利用管理制度嚴格要求教師,完善學校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便語文教師在校園中更好地利用信息交互平臺[2]。

2.3.注重抓住詩詞意象鑒賞詩歌

詩詞中的意象是以個體形式存在的,而多個意象連接起來就構成了詩詞的意境。在古詩詞教學中,僅僅背誦和翻譯詩詞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詩詞中的一個個意象了解詩詞體現的意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情感、體會詩詞意境。比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就是各種意象的羅列,為人們呈現了一種蒼涼的意境——“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痹谝龑W生抓住詩詞意象賞析詩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總結詩詞中的各個意象,讓學生大致有個了解。比如,明月、殘月等意象大多表達離愁別怨,渲染悲寂的氛圍,像白居易《客中月》中的“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柳永《雨霖鈴》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而斜陽的意象大多表現昏黃暮色中的萬千愁思,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柳這一意象大多以諧音“留”表現作者依依惜別之情,如劉禹錫《竹枝詞》中“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羌笛這一意象大多出現在邊塞詩中,象征一種悲涼、凄婉之情,如王之渙《涼州詞》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中的“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等。在了解了意象及其大體的含義之后,學生就會形成一些認識,歸納出一些特征,今后在詩詞中發現類似的意象時就能更好地把握意境,更加順暢地賞析詩詞[3]。

2.4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品味古詩詞的意境

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和朗讀,忽略了促使學生提高鑒賞能力,進而阻礙了學生理解古詩詞的意蘊。從五千年歷史文明中傳下來的詩詞,每一首都是高度凝練的經典。創作者用短短幾十個字在我們腦海中深深刻下鮮明的時代風貌,展示出他們深厚的文化功底。學生只有多讀、多寫、多想,提高鑒賞能力,才能理解這些文字的精妙,領略其中蘊藏的無限風光,真正觸及創作者的精神世界。例如,在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詩人把對親人的思念寄托在對月亮的抒懷中,感嘆“明月幾時有”,并把當空的明月當成自己的至交好友,舉起酒杯邀請它與自己共飲。這表現了蘇軾豪邁不羈的性格和氣魄,同時也抒發了孤寂冷清之感。借著與明月的對飲,詩人想到了人間的悲歡離合,感嘆世事無常。但蘇軾并沒有因此消沉,反而升華了整首詞:人間自有悲歡離合,月亮也有陰晴圓缺,這件事自古難以兩全。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教育模式下存在的教學鋪墊不當、教與學浮于表面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初中生在語文課程活動中對古詩詞的學習,對其自身學科素養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承大為不利。初中語文教師應在明確當前教學問題的基礎上,積極尋找更加科學的古詩詞教學方法,主動在實踐中加強對新方法的運用和分析,不斷通過總結經驗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優化整體教學結構,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探究古詩詞知識,豐富其學習收獲。

參考文獻:

[1]郭警衛.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9(24):139.

[2]黃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探析[J].情感讀本,2019(32):112.

[3]楊伯瑩.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中),2019(11):68-69.

猜你喜歡
古詩詞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古詩詞里的清明時節
踏青古詩詞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我愛古詩詞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