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在胃腸外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探討研究

2022-07-18 06:09羅振凌
醫學前沿 2022年9期
關鍵詞:胃腸外科應用意義

羅振凌

摘要:目的:探討在臨床胃腸外科治療中以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實施干預的意義。方法:試驗者是2021.04至2022.05在醫院胃腸外科治療的病患數量共80例,采取隨機信封法均分2組,對照組采用傳統手術療法,觀察組采取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比對組間干預效果差異。結果:觀察組病患施治總療效水平高于對照組病患,P<0.05。結論:以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進行治療,可有效提升手術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利于促進病患盡快恢復,適宜推廣。

關鍵詞:胃腸外科;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應用意義

手術作為外科醫師治療病患的一種重要措施,對于外科醫師而言,完美、理想手術過程是其所追求的目標之一,然而在實際治療中,若過度重視手術完美性而忽略病患生理耐受能力,選擇不符合病患生理要求的手術或者手術創傷程度高于病患生理承受極限,雖然能夠取得理想手術效果,然而手術對病患機體所造成的損傷較大,情況嚴重者還可能危及其生命,故而外科醫師應當將病患生活質量及存活率作為治療理念,最大程度上維護病患生理功能,以此來促進病患身體機能盡快康復[1-2]。本試驗目的是分析以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對病患施治的意義,現作出如下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

對象是80例胃腸外科病患,分組方式為隨機信封法,對照組:年齡分布及均齡22歲至70歲(46.71±6.48歲),有22例為男病患,有18例為女病患;觀察組:最高年齡72歲,最低年齡20歲,均齡46.15±6.26歲,男女病患數量各20例。對組間基礎資料展開分析后發現,P>0.05,證實試驗可對比,符合醫學倫理學要求。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手術療法,對病灶進行徹底切除,包括切除胃腸病變部位,對腸梗阻進行治療,予以腹腔清洗及引流處理等;觀察組以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實施治療,措施為:先對病患實施復蘇、供氧、輸液及輸血等處理,維持其生命體征處于穩定狀態;有效控制出血量,防止發生污染情況;在特定的情況下還應進行胃腸造瘺治療或胃腸減壓治療等,有效控制病情發展,降低病情惡化現象發生;比如對于消化道穿孔者,需采取穿孔修補術或者對穿孔部位實施胃腸造瘺;對于腹膜炎病患,需重視胃腸減壓干預,之后對于病灶予以腸造瘺治療;需注意的是,在開展治療操作時,需以控制病患病情發展作為治療目的,待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生命體征趨向于穩定狀態后,再結合病患對于治療方式的耐受性,合理選擇治療手段。

1.3指標觀察及判定標準

施治療效,對比指標:a.無效:與治療前相比,病癥無變化或者術后死亡;b.有效:手術成功,基本無并發癥發生且恢復情況較為良好;c.顯效:術后康復效果良好,無并發癥且恢復時間相對較短。

1.4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的分析選以統計學軟件(版本為SPSS22.0),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以卡方值/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以t值檢驗,分析后顯示組間和(或)組內數據值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表1中數據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例數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損傷控制性外科手術屬于新型治療措施,自理念的提出起,其對于在臨床上的應用不僅局限在嚴重創傷病患治療中,同時也被廣泛應用在胃腸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及肝膽外科等多個治療領域中,且對于胃腸外科術后并發癥預防及處理有著較大借鑒意義[3]。相較于傳統的手術方式,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屬于復雜的一種手術手術理念,其能夠避免由于原發損傷所致機體受到損傷及內穩態失去平衡等情況發生,通過以簡單可行手術治療方式,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手術治療對于機體所帶來的損傷,將其作為應急的一種救命手術來處理致命性創傷,利于加快計劃分析后對于非致命創傷的處理,同時還能促進病患盡快康復[4]。通常情況下,此手術理念被臨床應用在受到重創疾病的治療中,利于提升手術治療效果及促進病患機體功能盡快恢復[5]。在本次試驗當中,經比對常規手術治療與以損傷控制性外科實施手術在胃腸外科病患治療中的療效差異,顯示觀察組病患在治療后總有效例數達38例,總有效率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病患總有效例數及總有效率31例(77.50%),證實在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下開展手術治療,既能夠得到理想的手術效果,改善病患癥狀,同時還能起到促進其恢復的作用,具備較高應用可行性。原因如下:在胃腸外科病患治療期間,大多數病患會受到麻醉、低血容量等因素影響,促使其血管失去收縮能力,不僅會增大外周血管的阻力,同時還會導致病患出現心排血量下降、心律失常等癥狀,若在早期時以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進行手術,可最大程度上減少污染現象發生,有效控制出血情況,避免病情加重;待病患各項生命體征處于穩定狀態下,根據手術方案對其實施分期手術治療,能夠顯著降低手術對于病患機體所造成的損傷,促使其胃腸功能得到修復,最終實現縮短治療時間的目的。

綜上所述,將損傷控制性外科理念應用于臨床胃腸外科治療中,所得到的療效較為理想,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潘靜,周芯羽,范雙華. 預見性護理結合快速康復理念對預防胃腸外科術中壓力性損傷的應用價值[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1,7(04):166-168.

[2]黃寶強. 基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鎮痛在胃腸外科中的應用進展[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03):178-180.

[3]陳勁松,羅兵,黃炯強等.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腸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36):66-69.

[4]楊英,高興蓮,吳荷玉等.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腸外科手術患者術中壓力性損傷預防中的應用[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6(01):122-124.

[5]隋建,陳林昊,薛芳沁等.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腸外科常見急診手術中的應用分析[J]. 福建醫藥雜志,2019,41(04):87-90.

猜你喜歡
胃腸外科應用意義
標準化患者在留學生胃腸外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研究
纖維支氣管鏡ICU治療嚴重肺部感染中的應用意義探析
乙肝患者護理中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究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中替羅非班的應用及意義探究
快速康復護理在胃腸外科中的應用效果解析
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在肝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意義探究
特種印刷在平面設計中應用的意義探討
試論課堂提問藝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微創技術對胃癌個體化手術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