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教學探析

2022-07-18 10:02密凱
高考·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物理教學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素質教育改革推動了新高考政策的深化與發展。在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學科體現出極高的重要性,同時又具有學習難度大的特點。物理學科的特點要求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積極對物理學科不受重視的原因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探析,推動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物理,教學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廣,高考有了新的導向,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該正視物理對學生發展的影響,主動對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教學進行思考,探索出科學的物理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體驗感增強,各個方面得到發展。如今,高中物理教學水平逐漸提升,物理師資條件也逐漸完善,社會為高中物理教學創造了更好的環境。不過,當前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也不能被忽視,需要對高中物理教學進行的各項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并且積極應用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打造最適合高中生的物理課堂,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學科素養。

一、高中物理學科教學面臨的問題

物理學科本身難度較大、知識內容煩瑣,抽象性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不好,在物理問題的解決中,由于學生的思維、推理、計算等能力的欠缺,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畏難心理,逃避物理學科的學習。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學生綜合素養等都會影響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效果。學校傳統的教學理念會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意識,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學目的集中在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上。這樣一來,很多學生在發現自己的物理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會直接放棄選擇物理學科作為高考選科。很多教師為了達成升學任務,會針對性地建議學生放棄弱勢的理科科目的選修。顯然這種教學思想不利于我國培養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才,也會引起更多的教學問題。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思考

(一)新高考背景下對高中物理學科價值的思考

從過往的高考各門學科的分值占比來看,物理在理綜三門學科中的分值最高,對物理這門學科的興趣比較大的學生也比較多。但是隨著新高考模式的推行,很多學校選擇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生越來越少,顯然這與很多學生一直以來認為物理學科學習難度較大有關,當有了選擇權后,大部分學生會放棄物理這門學科。在新高考背景下,物理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是不是有所降低,成為很多教育專家研究、討論的重點,物理學科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重要性沒有降低這一觀點得到了肯定。由于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導致他們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存在忽視學科素養培養的現象。物理學科屬于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選考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必須要考物理,文科專業的學生必須要考歷史,這是很多懇談會上專家學者們提出的要求[1]。

(二)新高考背景下對高中物理學科教學內容的思考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學科教學內容發生了變化。與傳統物理教學相比,物理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明顯提升,對于選擇物理這門學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的學生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些沒有將物理作為高考選考的學生在日常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更多集中在力學以及電學的知識上,關于機械振動、機械波、交變電流、電磁感應等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的知識則并未進行深入介紹和講解,這樣設置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確保學生具備較高的理科素養。從相關的文件內容可以發現,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的內容變化之后,走班教學、分層教學等教學方式應用頻率非常高。高中物理教師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需要跳出教材,不被教材所局限,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積極地開展知識模塊的教學工作,完成物理知識內容的合并、增刪等任務,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選擇性,為學生打造更加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課堂,使學生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擴展物理知識的廣度,降低物理知識的難度,使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得到提升[2]。

(三)新高考背景下對高中物理學科教學方法的思考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學科教學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高考背景下,學生擁有了更大的選擇權,能夠將選課的多樣性凸顯出來,如此一來走班教學模式的價值十分明顯。傳統的固定班級教學模式不再能夠發揮預期的作用,物理教師需要面對更復雜的教學需求以及問題,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升教學能力。固定班級教學模式改革之后,教師無法再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進行補課,推動了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新的教學對象、新的教學要求逐步形成,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以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采用科學的教學理念完成教學方案設計,并且要積極吸收新的物理學科成果,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寬。新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之后,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生動有趣地介紹、講解物理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實驗、談話、調查、文獻等方法豐富教學,將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轉變為主動汲取知識的模式,確保學生在高中階段對物理產生探究興趣,促使他們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可以從興趣出發。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思考分析能力,教師優化教學方法,可以確保每一位學生的物理素養都得到提升。高中物理教師應當盡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積極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并方便學生課后對各類知識的復習與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

三、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教學探索

(一)在教學中圍繞學生開展教學

在新時期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在深入理解相關教育理念和標準后,應該主動對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物理學習情況進行匯總和分析,以物理學科素養為評價標準,主動圍繞培養學生思維、推理等相關能力開展教學探索。教師在教學的開展中,應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物理教學,并借助各種激勵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特別是在物理實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身邊的事物開展實驗,并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物理認識,學生在大膽表達、互助中形成了團結合作的意識。另外,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問題的解決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探索能力、推理能力、思維能力等進行開發,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位置的變化位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結合本課的知識內容,設計及時停車的實驗,并將實驗原理和目的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借助身邊的事物進行改造,并以小組的形式觀察實驗過程,記錄實驗中的相關數據。教師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并逐漸推理出質點、位移、時間、速度等相關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本節課的具體內容,設計相關的問題,如質點的特點是什么?這種運動怎么來描述?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實驗內容進行探索學習,學生在物理學科中的地位得到了凸顯,在小組合作中,借助教師的引導,對本課知識進行了深入探索,學生對其理解更加深刻。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工作需要堅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物理教師要提高教學能力,優化教學思想,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確保學生能夠提高物理學科素養。物理教師可以積極應用分層教學方法,給不同能力的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任務,逐步提高那些物理能力較差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對那些物理學科素養本身比較優秀的學生,則可以更進一步地強化他們的物理學科素養,積極地為這類學生創造更多競賽機會,鼓勵他們參加物理學科實踐活動,促使他們在物理這門學科中獲得更多的樂趣[4]。

(二)重點開展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

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深刻認識到,在物理學科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更加重視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與發展。因此,教師在高一年級的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物理思維的形成和發展設計科學合理的培養計劃,借助有序的教學設置,實現學生在長期的物理學習中對物理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推理,引導學生在對比、總結等方法中逐漸形成科學的物理思維。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作用,認真進行備課,結合物理教學的知識點,帶領學生主動對物理知識進行思考,使得學生在長期的教學熏陶下,逐漸形成科學的物理思維。

例如,在“伽利略對落體運動的研究”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展示伽利略實驗裝置,引出生活中的自由落體現象。學生在這種有趣的情境引導下,對本節課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借助這種現象,積極尋找生活中的落體運動,演示羽毛、金屬球的運動時,要求學生在觀察中進行推理、分析,對自由落體的規律和性質進行探索。教師帶領學生建立各種假設,并在實驗中進行驗證,最后在推理分析中分析現象的本質。學生在這種教學下,物理思維得到了培養,有助于學生物理思維的形成。

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教師需要避免急于求成而采用不合理的教學方法,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需要確保學生的物理知識基礎扎實,這樣才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更多具有豐富物理思維的案例,讓學生在課堂上與其他學生組成小組加以探索。物理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對于高中生而言,過于強調物理知識的難度而忽視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顯然存在弊端。高中物理教師應當積極搜集整理經典的物理教學案例,為學生打造內容豐富,教學方式多樣的課堂。

(三)重視物理課堂氛圍的營造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物理知識內容較為枯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最為常用的方法是物理知識的講解,學生在聆聽后借助相關的習題進行訓練,完成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欠缺,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不強,物理課的學習氛圍不濃厚,不利于學生物理素養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互動較少,無法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無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利用好新高考的背景,積極將現代教育手段融入物理課堂中,主動營造輕松、愉快、濃厚的物理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力的分解”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動畫,將生活中不同的物理運動在課堂上模擬出來,并結合本課的知識點,以力的分解內容,將力作用在單一的方向進行演示。之后,不斷增加物體的受力點,引導學生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及變化,要求學生在觀察中理解分力、合力的概念及二者互相合成分解的內涵。學生在教師這種生動的教學下,對物理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

實踐中要營造高中物理課堂氛圍,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在課堂上教師堅持去粗取精,抓住主要教學內容,借助物理模型等構建適合學生的課堂很有必要。新課標下強調物理課程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激發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興趣,主動地探索物理現象包含的物理原理或者物理規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氛圍營造可以充分應用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呈現出直觀的、具象化的物理知識,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不再懼怕物理這門學科,在課堂上能夠與教師、同學積極地溝通、交流以及討論,真正地對物理這門學科產生興趣,逐步提高物理學科思維,為學習更有難度的物理知識打好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探索中,應該始終圍繞著新課改、新高考展開,借助對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學科分析,透過現象,抓住問題的本質,探索出適合新高考的物理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白會翔.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創新模式芻探[J].成才之路,2020(6):46-47.

[2]廖國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研究[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20(1):234.

[3]周天業.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1(20).

[4]翁安林.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面臨的現狀及其應對策略探究[J].高考,2021(29):9-10.

作者簡介:密凱(1983— ?),男,漢族,上海人,上海市吳淞中學,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和研究。

猜你喜歡
新高考高中物理教學
“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物理實驗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新高考來了,家長該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指導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例談量綱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