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整合醫學理念的基礎醫學實踐教學探索與實踐

2022-07-22 03:04濤,張量,張珉,張
衛生職業教育 2022年16期
關鍵詞:基礎醫學醫學實驗教學

黃 濤,張 量,張 珉,張 忠

(沈陽醫學院基礎醫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隨著現代醫學的逐漸進步,多種新的醫學理念不斷涌現。整合醫學是在人體整體論指導下,將各領域最先進的知識理論和臨床各??谱钣行У膶嵺`經驗分別加以有機整合,并根據社會、環境、心理的現實進行調整,使之成為更加符合、更加適合人體健康和疾病治療的新的醫學體系[1-2]。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加強醫學教育工作 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高等醫學院校要積極進行課程體系改革,構建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與醫學知識相結合,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結合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新型課程體系[3],為在高等醫學教育教學中引入整合醫學理念提供了指導性建議。

基礎醫學實踐教學是基礎醫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但目前現有的基礎醫學實踐教學中普遍缺乏整合醫學理念,對于目前存在的種種問題,開展特色、有效、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的,基于整合醫學理念的基礎醫學實踐教學,是醫學院校面臨的重大課題[4-6]?;诖?,我?;A醫學院在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項目等的支持下,探索并實施了基礎醫學實踐教學的多元化整合,并獲得了遼寧省本科教學成果一等獎。

1 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多元化整合的內容及實施

基于整合醫學的創新性理念,自2000 年起,我校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的實驗教學內容加以整合,并以實踐技能的系統性培養為線索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的部分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2012 年至今,隨著北京首屆整體整合醫學高峰論壇的舉辦,構建了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整合、以技能系統性培養為主的實驗教學整合、基礎醫學實驗技能與臨床技能整合、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一體化整合、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整合、實驗教學中科研訓練的多維系整合、實踐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7 個單元,全面實施了基于整合醫學理念的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多元化整合,覆蓋基礎醫學課程各專業、各年級、各班級的全部本科學生。

1.1 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整合

2015 年初以來,在基礎醫學院/整合醫學學院臨床醫學專業1~6 班(整合班),以器官—系統為中心將系統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形成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感官系統、生殖系統7 個實驗教學整合模塊,使學生能夠以器官—系統為中心,掌握相應的整體化系統化知識結構和實踐技能,培養整合醫學思維。為確保整合的實效運行,針對不同的整合模塊,組建若干個相應的實驗教學團隊,采用協同教學模式(由兩位或兩位以上教師共同承擔一班學生的主要或全部實驗教學),使學生能在相對固定的教師指導下進行整體化的實踐技能學習和訓練。近五年,本項整合共計培養學生5 943 人次。

1.2 以技能系統性培養為主的實驗教學整合

本項整合是在上述7 個實驗教學整合模塊和“三理”(生理、病理、藥理)實驗整合之外,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等課程開設的部分實驗項目進行內容整合。其原則是這些實驗項目中包含的知識和實踐技能彼此間相互關聯,但是根據章節的需要或學時的需要,人為地將其加以割裂,造成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整體性喪失。因此,以實踐技能的系統性培養為線索進行實驗教學內容的整合凸顯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自2007 年開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按照“分離、純化與鑒定”系統性的原則,將“醋酸纖維素膜電泳鑒定血清γ-球蛋白”和“圓盤凝膠電泳”兩個實驗整合為“血清γ-球蛋白分離、純化與鑒定”;病原生物學以革蘭氏染色技能為線索,將“革蘭氏染色法”“細菌培養接種技術”“細菌的代謝產物”“細菌的致病作用”“抗生素的抗菌作用”5 個實驗整合為“化膿菌分離鑒定”。歷經多年日臻完善,取得了很好的實驗教學效果,近五年共計培養學生22 119 人次(見表1)。

表1 以技能系統性培養為主的實驗教學整合

1.3 基礎醫學實驗技能與臨床技能整合

樊代明院士曾指出,在科學醫學時代,人類對人體的研究多了,研究更深入了,從宏觀到了微觀,有了大量的知識積累,把事情說清楚了,但治不好病,腫瘤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向整合醫學發展就是要把基礎醫學知識的探索和臨床實踐整合起來,使之不僅能把事情說清楚,還要治好疾病。

在實驗教學中融入臨床技能的訓練和臨床知識的學習,是基礎醫學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2013 年初,我們重點設計和實施了機能實驗學技能與臨床技能的整合,主要包括:呼吸運動調節與呼吸衰竭、動脈血壓調節與失血性休克、血壓測定與心音聽診、膽堿酯酶抑制劑LD50 測定4 個動物實驗項目與臨床教學實驗中心的多功能模擬教具相銜接,實現實驗技能和臨床技能的整合,使學生在基礎醫學實驗的基礎上觀察藥物的藥理作用及器官功能的變化,并進行診斷和治療。此外,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利用正常教學中的大體標本、病理切片結合相應疾病的癥狀體征、影像學資料、實驗室檢查結果等臨床資料,定期讓學生分組開展臨床病理討論,并進行評價。以上整合教學的實施,促進了基礎向臨床的轉化,加強了基礎醫學知識和技能與臨床技能的協同提升,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早期接觸臨床訓練,盡早進行和適應臨床前的技能學習。近五年,本項整合共計培養學生18 722 人次(見表2)。

表2 基礎醫學實驗技能與臨床技能整合

1.4 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一體化整合

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嘗試開展理論課與實驗課一體化整合教學改革。具體方法為:將學生每32 人分為一個小班開課;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均由同一教師授課;4 學時為一個授課單元;或先講授理論知識,后集中觀察組織切片;或邊講授理論知識邊觀察組織切片;全部授課內容均采用此種教學模式。理論課與實驗課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截至2019 年底,本項整合共計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學生64 人次(2 個小班)。

1.5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整合

樊代明院士認為,整合醫學不僅要求我們把現在已知各生物因素加以整合,而且要將社會因素、環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也加以整合[7]。醫學教育的最終結果是將學生由學校學習逐步引導向社會和臨床工作。無論是中國醫學教育質量標準,還是整合醫學理念,都十分重視醫學生人文素養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故而,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必須與社會實踐相融合,才能成為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據此,開展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整合(見表3),主要包括:(1)科普宣教。以實驗教學為基礎,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人體科學展覽館和微生態博物館的科普宣教工作。(2)醫療服務。開展實驗教學第二課堂活動,在敬老院、孤兒院、社區醫院開展簡單的醫療服務和志愿服務,培養人文情懷。(3)生活常識。根據實驗教學內容,緊密整合常見生活問題,將實驗教學輻射至周圍社區和主要公共場所。(4)技能演練。在實驗教學項目中選擇易于示范的操作內容,并輔助民眾參與演練。(5)社會調查。以實驗教學的某些內容為題,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統計分析、撰寫調查報告。近五年,本項整合共計培養學生10 145 人次(見表4)。

表3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整合

1.6 實驗教學中科研訓練的多維系整合

本項整合對部分經典驗證性實驗項目加以形式或內容上的調整和改進,或于理論內容講授前開課,或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流程,驗證理論內容,或有機銜接某些探索性實驗內容。例如,“期前收縮與代償間歇”實驗,學生先提出實驗假設,并把實驗安排在“心臟的電生理學及生理特性”的理論學習之前,學生自行實驗,并得出結論。再如“神經干動作電位引導”實驗,學生先制備坐骨神經干標本,引導出神經干動作電位,然后自行觀察Na+通道阻滯劑河豚毒、K+通道阻滯劑四乙胺等藥物的影響作用,并討論分析得出結論。近五年,本項整合共計培養學生19 345 人次。

1.7 實踐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整合醫學理念與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相一致[8]。制訂《基礎醫學院教師課程思政教學工作規范》,在基礎醫學實踐教學中不斷整合思政教育元素、醫德醫風教育元素,助力培養品德高尚的優秀醫學人才。例如,結合動物實驗,倡導關愛實驗動物;制訂《實驗動物倫理要求和動物實驗安全規范》,加強實驗動物倫理教育;教育學生節約紙張、水電、藥品、耗材,愛護環境、清潔實驗室衛生,開展節儉教育和勞動教育;在首次解剖學實驗課前向遺體捐贈者鞠躬致敬,教育學生敬畏生命、學會感恩;在實驗操作、數據分析等各環節中,有機融入學術道德教育,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團隊精神和奉獻精神;結合實驗教學內容,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醫德規范教育,講述醫學大家故事,培養人文情懷,等等。在基礎醫學實踐教學中,本項整合實現了全校各本科專業學生的全程全員覆蓋。

2 實踐教學多元化整合的效果

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多元化整合體系不僅滿足了學生的探究心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使學生的綜合思維、整體思維能力得以拓展,能夠系統化、整體化掌握醫學知識和技能,樹立整體醫學觀,提升整合醫學思維能力和崗位勝任力。同時,在這一培養過程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科技創新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近五年,學生執業醫師實踐考試通過率穩步提升,其中2019 年相對于國家平均水平提升了2.4%;獲得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東北賽區)二等獎3 項、三等獎1項;獲得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17 項、省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37 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華醫院感染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 篇;獲得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二等獎1 項、三等獎2 項、優勝獎5 項。

在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多元化整合和實踐推廣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隊伍也得到了鍛煉。一方面,教師不斷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多次邀請樊代明院士來校為教師做整合醫學報告,積極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國內整合醫學研討會和培訓會;另一方面,教師在課程整合的討論研究和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得到了全面鍛煉和較大提高。近五年,教師發表相關教學研究論文12 篇,出版了《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分析與策略》學術專著。

3 結語

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多元化整合已在我?;A醫學課程的各專業、各年級、各班級的全部本科學生中廣泛應用,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下一階段將進一步深入學習整合醫學理念,領會整合醫學精髓,總結既往實踐經驗,不斷豐富體系內涵,使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多元化整合逐步升級為一種成熟、先進、穩定的實踐教學培養模式。同時,還將深入探討基礎醫學實踐教學與臨床實踐技能教學更為廣泛的聯系與整合,使基礎醫學實踐教學多元化整合能夠煥發新的活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猜你喜歡
基礎醫學醫學實驗教學
廣西醫科大學基礎醫學一流學科建設成效
恩施州創新開展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大賽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醫學縮略語(二)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安徽醫學》稿約
醫學的進步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基礎醫學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