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調查分析

2022-07-22 03:05侯繼丹
衛生職業教育 2022年16期
關鍵詞:畢業論文調研畢業生

侯繼丹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5)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以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護理崗位群的需要和職業標準為依據,通過線上問卷調研形式,我校開展了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與發展狀況調研和同類院校教師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是我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和國內高職高專類院校護理專業任課教師,包括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

1.2 調查方法

2021 年7 月—8 月,采用線上問卷的方式進行調研,通過問卷星生成二維碼,通過微信群、QQ 群、朋友圈等工作交流媒體發布。結果顯示,持續15 天的發布時間,共有684 名我校畢業生和152 名教師提交了有效問卷。

1.3 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是自行設計的,包括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畢業生工作態度及在校期間對教學管理、人才培養與課程設置的建議等。職業院校教師的調研內容包括基本情況、教學改革、勞動教育、美育、畢業方式等方面的內容。

2 結果

2.1 畢業生調研結果

2.1.1 畢業生基本情況 684 名參與調研的我校畢業生來自18個?。ê陛犑校?,其中江蘇省為主體,覆蓋省內13 個市,以淮安地區為主體,占比29.6%,其次是南京、宿遷地區。畢業后工作崗位、工作年限等情況見表1。

2.1.2 畢業生在護理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問題(見表2)

表2 畢業生在護理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問題

2.1.3 畢業生對待護理工作的態度(見表3)結果顯示,67.40%的畢業生能正確對待護理工作,不太熱愛、不熱愛和不能接受護理工作的占32.60%。

表3 畢業生對待護理工作的態度

2.1.4 畢業生對教學管理、人才培養及課程設置的建議(見表4)

表4 畢業生對教學管理、人才培養及課程設置的建議(%)

2.2 同類院校教師調研結果

2.2.1 教師基本情況 152 名參與調研的教師來自13 個?。ê陛犑校?,其中以江蘇省131 人為主體。工作年限、職稱與主要任教課程情況見表5。

表5 參與調研的兄弟院校教師的基本情況(%)

2.2.2 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見表6)調查顯示,問題中排在首位的是學生學習興趣低,其次是專業思想不穩定。

表6 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2.3 教師的教學改革建議(見表7)對目前的護理專業進行教學改革的建議主要是采用臨床情境模擬教學方法,接著是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然后是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表7 教師的教學改革建議

2.2.4 教師對開設勞動教育和美育課程的態度(見表8)結果顯示,90%以上的教師認為有必要開設這些課程。

表8 教師對開設勞動教育和美育課程的態度(%)

2.2.5 教師對護理??粕厴I方式的看法(見表9)

表9 教師對護理??粕厴I方式的看法(%)

2.2.6 教師對加強教學的課程與培養能力的建議(見表10)結果顯示,教師的建議與畢業生的調研結果基本一致。

表10 教師對加強教學的課程與培養能力的建議(%)

3 討論

3.1 畢業生就業穩定性較好、對口率較高、職業態度較積極,需要提升學歷與科研能力

對684 名畢業生就業現狀調研結果進行分析發現,73.61%的畢業生從來沒有離職過,離職過1 次的只占15.35%,有4 次及以上辭職經歷的只占4.61%,說明畢業生工作穩定性較好。此調研結果與2020 年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護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面向全國東西南北中101 所醫院進行深入調研的結果基本一致[1]。工作于非醫療衛生單位的畢業生只占4.53%,工作對口率顯著高于其他專業。684 名畢業生中,表示不太熱愛、不熱愛、不能接受護理工作的占32.60%,表明大部分畢業生專業思想較穩定,對待護理工作態度較積極。但畢業后學歷提升情況不佳,只有極少數(0.59%)能夠獲得碩士及以上學位,獲得本科學歷的也只有39.76%。畢業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中申報課題和發表論文的占23.25%。

根據上述調研結果,結合目前臨床護理工作崗位對本科學歷和科研能力需求增加的情況,畢業生要獲得更滿意的薪酬、更多的成就感和更好的職業體驗,需要進一步提升學歷,增加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培養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增加其職業認同感,以保證職業的穩定性。

3.2 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環節,倡導臨床情境模擬教學方法

684 名畢業生認為在校期間教學管理需要改革的方面排在前3 位的是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校內實訓條件和網絡教學資源建設。152 名教師對目前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建議排在第1 位的是臨床情境模擬教學方法,占68.42%?;谡{研結果,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管理,倡導臨床情境模擬教學方法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實踐教學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基礎和前提[2]。實踐性教學環節鼓勵應用標準化病人、護理臨床思維訓練系統等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倡導臨床情境模擬教學方法和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方法。

3.3 將撰寫畢業論文調整為完成畢業設計,貼近臨床護理工作崗位要求

關于是否撰寫畢業論文的調研結果顯示,39.47%的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需要完成畢業論文。我校自2019 屆畢業生開始要求撰寫畢業論文并答辯合格才準予畢業,實施3 年來,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質量一般,且由于護理專業畢業生較多,往往1名教師需要指導20~30 名學生完成畢業論文,時間和精力均顯不足,導致學生只能勉強完成規定格式的畢業論文,對培養學生科研素養和能力作用甚微。調研結果顯示,認為有必要撰寫畢業論文的教師只占25.00%,51.97%的教師認為完成畢業設計即可。護理計劃單是臨床護理崗位根據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的過程性記錄文件,能培養學生護理臨床思維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建議將畢業方式由寫畢業論文調整為完成畢業設計(護理計劃單),根據專業特點,畢業設計可完成2 例護理計劃單。

3.4 加大線上教學資源建設力度,激發學習興趣、注重學習方法指導

有研究表明,融合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的在線教育以開放、靈活的知識傳播和學習方式,對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學模式等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3]。完善線上課程內容和資源,特別對某些重點和難點內容能結合實例進行深入探討,增加在線師生交流溝通和探討以及對學生討論的指導等,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4]。這與684 名畢業生關于教學管理改革的建議有37.13%認為需要加強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和152 名教師中63.82%認為需要加強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非常一致。因此,建議加強線上教學資源建設,特別是優質的微課、微課程建設,既要有靜態的教學資源,也要有動態的資源,注重教學資源的生動性與實用性[5],能夠有效激發學習興趣,注重學習方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3.5 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培養“德技并修,課證融通”的復合型人才

畢業生認為從事護理工作所需要的職業素養認可度最高的是工作態度和責任心,其次是熱心服務和誠信待人,還有職業道德、團結協作精神等。教師認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排在首位的是學生學習興趣低,其次是專業思想不穩定。因此,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育教學始終,關注學生職業生涯和可持續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貫穿教學全過程,優化課程體系,將“1+X”證書融入課程中;增加人文和社科類選修課程,開發系列特色課程,拓展課程思政渠道,增加勞動教育與美育課程,做到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知行合一。

3.6 醫教融合、工學交替,打造“三課堂、兩平臺、六模塊”課程體系

畢業生和教師認為護理專業應該加強培養的能力調研結果高度一致,均認為最重要的是人際溝通能力,其次是臨床思維能力。人際溝通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單純通過課堂教學很難實現,因此建議打造“三課堂、兩平臺、六模塊”的“崗課證能”醫教融合、工學交替課程體系?!叭n堂”指以課堂教學為主的第一課堂,以課外活動、講座、各類比賽為主的第二課堂和以網絡學習為主的第三課堂;“兩平臺”即公共課程平臺和專業課程平臺;“六模塊”即公共基礎必修課程模塊、公共基礎選修課程模塊、醫學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專業實踐課程模塊和專業選修課程模塊。在校學習1.5 年即3 個學期,臨床崗位實習1 年即2 個學期,最后的0.5 年(第6 學期)再次回到學校強化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查漏補缺,根據就業崗位需求,進行“1+X”證書培訓與考核,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

猜你喜歡
畢業論文調研畢業生
傷心的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三注重”扎實做好調研工作
“本科畢業論文要不要取消”為何長期無解
本科生論文要從嚴檢查也要適度松綁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人大到基層調研應做到“三不”
調研“四貼近” 履職增實效
我的月子畢業論文
我的月子畢業論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