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發揮智慧黑板作用 提高聾生數學學習質量

2022-08-04 04:20王彩仙江仕誼
成才之路 2022年21期
關鍵詞:學習質量聾生

王彩仙 江仕誼

摘要:在信息化的教學環境下,智慧黑板作為一種致力于交互功能的教學技術工具,已經走進校園,并得到廣泛應用。智慧黑板以其強大的功能在聾校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著獨特作用,給聾校數學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智慧黑板的作用,轉變數學課堂教與學的形式,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能力和學習質量,實現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聾校數學教學質的飛躍。

關鍵詞:聾生;智慧黑板;聾校數學;學習質量

中圖分類號:G762;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1-0137-04

智慧黑板通過物聯網傳感器技術,在不改變教師任何使用習慣下(在普通的黑板上使用普通粉筆、板擦進行內容書寫擦除),將普通黑板或白板上書寫的軌跡實時數字化。數字化的板書可以連接教室內現有的投影機或其他顯示設備實時投影放大,也可以在云端、手機端實時同步顯示。智慧黑板作為新時代數字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優化中出現的一種新興教學工具,不僅具有傳統黑板、投影儀的功能,還能與電腦高效地整合為一體,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融合在數字化教學環境中,補償學生在聽說方面的缺陷,強化學生視覺信息的接收,讓學生在快樂有趣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健康成長。

一、互聯網情境下智慧黑板“新”智慧

1.實現教育雙向互動、實時交互模式

數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往往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師“填鴨式”教學成為聾校數學課堂教學的常態。智慧黑板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打破傳統“填鴨式”教學,讓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針對所學內容展開實時互動,進行新穎有趣的交互式學習。學生可借助智慧黑板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相比以往的授課模式,更能突出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師生實時雙向互動交流。

2.為個別化教學提供有效手段

聾校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實施個別化教學,這是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一個很大的區別?;ヂ摼W情境下,教師應用智慧黑板開展教學,能夠對學生實施更加精準的個別化教學。首先,教師可對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過程、學業進步和結果評價等進行完整而系統的觀察、記錄、反饋。其次,教師可利用教學和學習服務系統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潛在能力和發展方向,為開展個別化教學提供依據、指導方向及輔導方案。

3.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為了解決學生接受信息渠道單一問題,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制作新穎實用的課件,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突破傳統教學的桎梏,給學生數學學習帶來新鮮感和愉悅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將數學知識在智慧黑板上進行直觀演示,還可以利用其兼容功能,整合并應用現有教學資源。通過智慧黑板的應用,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學會輕松使用幾何畫板、直尺、圓規等工具畫出各種符合要求的幾何圖形。在應用智慧黑板的過程中,教師能對書寫內容進行選擇性擦除、拖拽移動、左右旋轉、放大縮小、遮罩等,使學生的眼、手、大腦及口協同于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

二、充分發揮智慧黑板作用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學習質量

1.活用智慧黑板,激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動力,只有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智慧黑板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能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還能活用各類教學資源,提供大量的圖片、視頻,創設直觀明了、繪聲繪色、生動形象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學聾校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圖形的運動(一)”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直觀觀察、動手操作等,從初步認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開始到感知圖形的平移,再從初步認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到進行簡單圖形的平移。教材在“游樂園”的主題圖中展示了風箏、鐘表、觀光火車、旋轉飛機、滑滑梯的小朋友等。例題中分別用“樹葉”“天安門”“觀光電梯”“纜車”“推拉窗”“剪紙”等實例,展示現實生活中的軸對稱、平移與旋轉,不僅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有所認識,還使學生獲得圖形平移與旋轉的感性經驗。

該知識內容的教學,教師如果只依靠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很難將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進行呈現。通過智慧黑板,教師可展示課前準備的教學素材,展示課本“游樂園”主題圖的不同運動現象,巧用“遮罩拉幕”功能,瞬間在學生眼前展現出他們喜歡的游樂場場景。這時,一幅幅熟悉又美妙的軸對稱圖案,一下子就把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對稱美、和諧美及曲線美展現出來,讓學生的視覺感官受到刺激,激活學生持久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產生學習熱情,激起學習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欲望,從而專注于課堂學習。學生學習欲望一旦被激起,課堂教學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2.活用智慧黑板,突破數學課堂教學重難點

《聾校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6年版)》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中應基于學生的已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例如,在教學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角的度量”這一知識內容時,一些基礎知識如線段、角、長方形等,學生在以前已經學習過,但所學習掌握的都是初步的、簡單的幾何圖形知識,應在此基礎上加深對圖形本質特征和圖形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課堂伊始,教師可引導學生對直線、射線、線段進行對比,讓學生知道一條線段向兩端無限延伸就變成一條直線,一條線段向一端無限延伸就變成一條射線,從而得出“直線沒有端點,可以無限延長,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的結論。為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充分發揮智慧黑板的功能,借助手電筒、射燈等讓學生直觀體會射線,掌握射線向一端無限延伸的特點,從而較好地理解線段、直線和射線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進入新知教學后,教師可利用智慧黑板所具有的量角器和直尺功能,迅速精準地演示角的度量,引導學生觀察和探究角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動態演示和操作,能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兩條邊的長短無關,而與角兩條邊開口的大小有關。對于其他知識點,如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等,教師可利用圖像平移、放大縮小、重點顯現、文字拉幕、圖形翻轉、立體透視等功能加以呈現,從視覺上刺激學生,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本質特征的認知與掌握,突破課堂教學重難點。教師利用智慧黑板直觀展示數學知識,有利于學生的知識遷移和轉化,能讓學生把對知識點的認識從圖形遷移到文字表述上來,從而進行拓展和延伸,并靈活應用于生活實踐。

又如,在教學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利用智慧黑板呈現平行四邊形,讓學生自主探究“一個平行四邊形的一組對邊可以畫出幾條高,它們長度是否相等”。學生從不同的認知角度出發,積極進行思考和探究,提出許多不一樣的畫法。教師可讓學生通過智慧黑板中的展示平臺逐一進行展示,與大家一起分享,并達成共識:一個平行四邊形的一組對邊可以畫很多條高,這些高的長度都相等。教師應用智慧黑板開展教學,能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融合,能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易于得到教師的點撥引導,教學的重難點得以突破,促進學生對新知進行學習和鞏固,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

3.活用智慧黑板,強化課堂數學新知的探索延伸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新課程改革強調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強化數學新知的探索延伸,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探索延伸中建立新的知識結構。智慧黑板最優越的地方在于對新知進行探索學習時能較好地實現師生互動操作,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都能得到良好發展。教師要充分發揮智慧黑板功能,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為個別化教學提供良好平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多方位互動和深層次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聾校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面積”這一知識內容與第五單元“公頃和平方千米”這一知識內容相關聯。這兩部分教學內容較為抽象,不便于學生直觀感知相關知識點。為此,教師要活用智慧黑板,在視覺感知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1)課堂教學突出探索性和實踐感知,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逐步獲得面積單位的表象。教師在引導學生感知面積單位時,先通過觀察比較描述各種圖形大小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在動手操作和小組討論交流中,感受生活中使用面積單位的意義,然后利用智慧黑板出示兩個面積相差不大的長方形,讓學生判斷大小。此時,學生就很難依靠視覺直接判斷出哪個長方形面積大。教師拋出這種兩難的問題,能激起學生自主探究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這時,教師可借助智慧黑板逐步清晰明了地呈現出對這兩個長方形大小比較的方法,即重疊法、割補法、數格子法。三種方法層層遞進,既能讓學生學到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又能讓學生感知到相同面積單位在生活中對度量不同物體面積大小的作用,為學習常用的面積單位做鋪墊。課堂教學突出探索性和實踐感知,能讓學生親歷相關知識點生成過程,在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同時,鍛煉動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2)課堂教學突出靈活性和豐富性,采用多種學習方式強化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與本單元教學內容相關聯的常用面積單位有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等。為了引導學生對這些面積單位建立準確的表象,教師要充分發揮智慧黑板功能,采用多種學習方式,對同一面積單位從不同維度來描述它的特點,幫助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例如,在介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這幾個面積單位時,教師可利用智慧黑板對這幾個面積單位加以呈現,并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教師先是以文字形式呈現這幾個面積單位的含義,接著通過畫方格的操作方式,讓學生從視覺感受不同面積單位的大小,最后讓學生到智慧黑板前親自操作,加深學生的認知。在教學公頃和平方千米這兩個面積單位時,因為這兩個面積單位太大,不能直接觀察、感受,教師可通過直觀與想象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表象。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智慧黑板功能,先呈現學生所熟悉的故宮、天安門廣場、飛機場等,從初步建立公頃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出發,讓學生意識到對于這些生活中占地面積很大的地方需借助這兩個面積單位來表述。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從視頻展示遷移到知識點上,將其與之前所學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建立聯系,引導學生從進率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想象,從而得出:1公頃有1萬個1平方米,1平方千米有100萬個1平方米。教師借助學生已熟知的面積單位,引導學生想象感受1公頃和1平方千米,能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加深學生印象。為強化學生對這兩個面積單位的認知,教師可利用智慧黑板進行操作,鼓勵學生想象。比如,先讓學生觀察場景,再想象北京故宮、天安門廣場約有多大,再把兩地實際占地面積相比較。這樣,就能把難以感知的抽象的面積單位轉化為能夠感知的景物,有利于學生建立起相應的面積單位表象,牢牢掌握相關知識點。

4.活用智慧黑板,突顯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教育機智

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與他在課堂教學中的教育機智密切相關,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我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做出相應的變動。其實,課堂教學就是一個動態隨機生成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會經常面臨與備課時所預設不一致的意外情況。此時,必須具有相應的教育機智,能臨場把控教學環境,機智地應用瞬時信息。在臨場設計時,教師可利用智慧黑板對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問題加以利用,生成新的教學資源。

學生對于數學概念和幾何圖形特性的學習常常會感到異常困難,難在數學概念和特性不能直接觀察得知。為解決學生的困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親歷概念的獲得過程,從不同角度拓展學生數學思維,助其領悟體會,加深記憶,把握本質特性。例如,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是指一個平行四邊形在邊長確定的情況下,它的形狀并不能完全確定。這種抽象的知識點如果用文字來表述,就不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為此,教師可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分三個層次引導學生學習。首先,安排一個操作活動,讓學生體會同樣的四根吸管可以拼成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即在四條邊的長度一定的情況下,所拼出的平行四邊形不唯一。同時,教學中教師所呈現的圖形中有一個是長方形,這能讓學生直觀感知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聯系與區別。其次,讓學生繼續動手操作,拉動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進一步體會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形狀可以改變,加深對平行四邊形不穩定性的理解和認知。最后,充分發揮智慧黑板功能,通過展示伸縮門、升降機等生活實例,遷移到不同的平行四邊形上,讓學生了解平行四邊形不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師在操作活動教學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思考:你從展示中發現了什么?兩組對邊有什么變化?讓學生從各自的認知角度出發思考探究,并通過智慧黑板逐一展示出來。教師通過智慧黑板,采用恰當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平行四邊形概念和圖形的本質特征,能在課堂上全面拓展學生的思索空間。教師與學生在隨機交流中,要注重拓展學生幾何思維深度,讓學生在愉快學習中掌握知識,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并將理性思考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特性的認知,一堂好課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現在學生眼前,獲得學生的認可。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的教學環境下,智慧黑板作為一種致力于交互功能的教學技術工具,已經走進校園,并得到廣泛應用。智慧黑板以其強大的功能在聾校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著獨特作用,給聾校數學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要不斷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充分發揮智慧黑板強大的功能。要以生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精心設計數學課堂教學,在補償學生缺陷的基礎上,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實現數學學習質量的飛躍,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聾校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6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華國棟.特殊需要兒童的心理與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周志英.讓聾生在多感官參與中學會數學表達[J].現代特殊教育, 2021(10).

[4]陳曦.聾校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特點解析[J].現代特殊教育,2021(09).

[5]雷麗.聚焦立德樹人促進品質養成———以聾校數學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參考,2021(05).

[6]馮偉君.現代信息技術在聾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0(14).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ntelligent Blackboar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of Deaf Students

Wang Caixian, Jiang Shiyi

(Nanping Blind, Deaf and Dumb School, Fujian Province, Jianou 3531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environment, the smart blackboard, as a teaching technology tool dedicated to interactive functions, has entered the campu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With its powerful function, the intelligent blackboard plays a unique rol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schools for the deaf, brings vitality and vigor to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schools for the deaf,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ntelligent blackboard in classroom teaching, change the form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learning quality, and achieve a qualitative leap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deaf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era.

Key words: deafstudents; smartblackboard; mathematicsin schoolforthedeaf; learningquality

猜你喜歡
學習質量聾生
培養低年級聾生看圖寫話能力的策略
美術,讓聾生就業多一些可能
在數學課堂中對聾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探究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談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及增效策略
做聾生的良師益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