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場景的魔力:從線索情節,到人物主旨

2022-08-08 02:30袁海鋒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2年7期
關鍵詞:山神廟教學組織場景

袁海鋒

摘 要 場景是一種局部性的小說整合力量。借著“茶酒店”“山神廟”場景的勾連、收放、離合與描寫,施耐庵灌注于《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線索之妙、情節之絕、人物之美、主旨之深,都可被層層揭示出來。場景的魔力之下,不盡于“柳暗花明”的閱讀轉機與教學突進,更有語文課“傳道受業解惑”的立德樹人教育功用的落地。

關鍵詞 場景 “茶酒店” “山神廟” 教學組織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是《水滸傳》的經典回目,更被收錄入多版語文教材。經典作品,也常隱匿藝術的復雜性,并形成閱讀和教學的難度。借由環境、人物、情節等小說要素,施耐庵構建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經典性??梢肋@些小說要素回溯,卻不易尋獲其經典魅力,反而有肢解經典、困頓教學的風險。

作為小說作品的功能單元,場景是固定的地點在一定時間之內發生的事情,是一種局部性的小說整合力量。[1]小說諸要素,甚至主旨,紛陳于“茶酒店”“山神廟”場景。以此二場景為抓手,不僅可以將敘事線索、故事情節、人物塑造整合為一,亦可藉此看清施耐庵藝術匠心之下的道德機心。場景的魔力之下,《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更有“柳暗花明”的閱讀轉機與教學突進。

“場景具有從地理空間延伸到其內部他物的趨向”[2],但最先觸及的是小說外圍宏觀的敘事線索。敘事線索是對故事情節的邏輯串聯,是小說要素嚙合為文本的重要力量。對于敘事線索復雜的多線小說,不同敘事線的整合,便需借助場景予以勾連。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是典型的明暗雙線小說:明線是林沖被發配滄州,遇故人李小二,知仇人追殺,到草料場看管,山神廟殺人;暗線則是陸虞侯等滄州暗地追殺,茶酒店密謀,管營假意抬舉,山神廟事敗被殺。但兩條敘事線各行其是,作者的敘述選擇不便,讀者的清晰閱讀困難。面對困境,施耐庵天才地借由“茶酒店”“山神廟”場景,將明暗敘事線索錯位勾連。施氏的錯位勾連,表現為兩種樣態:一是時間錯位勾連,一是空間錯位勾連。

“茶酒店”場景落實了敘事線索的時間錯位勾連。林沖因在滄州街頭偶遇曾搭救的東京故人李小二,順勢來到茶酒店。陸虞侯等則帶著高太尉指令,一日忽然閃將入茶酒店里,密謀后事。兩線人馬聚于茶酒店,全在“在營前開了”的便宜:因在近在營前,大街偶遇刺配的恩人林沖成了可能;因近在營前,陸虞侯私會管營、差撥有了便利。但林沖、陸虞侯的進入場景,是時間錯位的。雖然小說外部的讀者洞悉了敘事設計,但小說內部各線人物依然各行其是。敘事線索的款曲互通,由“茶酒店”內置的線索人物李小二破解。茶酒店是明暗雙線故事的集散地,店主李小二則是兩線故事的共同參與者:因店主身份,李小二夫妻有了接近陸虞侯一線人物,并在閣后聽取三言兩語密謀之事的可能。因林沖是救命恩人,李小二對暗線故事滲透的“高太尉”“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結果他性命”等訊息極為敏感,并及時告知?!安杈频辍卞e位的敘事線索勾連,由此達成。

“山神廟”場景則落實了敘事線索的空間錯位勾連。經歷情節醞釀,故事終于推進至“山神廟”。因為兩間草廳被雪壓倒,火種浸滅,一條絮被傍身,林沖只得山神廟棲身;因為風大雪寒,廟里冷清,他又只得以門口大石頭抵住虛掩的廟門。因為草料場放火事成,又非得“再看一看,拾得他一兩塊骨頭回京”,陸虞侯一行三人才來山神廟等候。明暗雙線人物終于同時聚集一處場景,但一道廟門橫亙,形成山神廟內外兩個錯位空間。如同“茶酒店”場景,借助線索人物李小二之力的敘事線索間接勾連,“山神廟”場景則依托一道薄而厚的廟門錯位勾連:原本深處封閉閣子的暗線陸虞侯們,被推到廟門之外、大雪之中的開放空間;原本在“茶酒店”外圍,不得要領的明線林沖,巧妙地入局封閉的山神廟內。至此,連敘事線索在場景中的具體處位也錯位了。

以茶酒店閣子、山神廟廟里為中心點位的小說場景,越身處中心位者,故事訊息保有量越豐富,越具有主動權。至此,由單個場景的內部勾連力,又派生出多場景間的外部勾連。原本處于劣勢的林沖明線敘事,與處于優勢的陸虞侯暗線敘事錯位。線索的勾連錯位,小說敘事隨之起勢。

情節并不是按照時間先后順序的事件銜接,而是“按照因果邏輯組織起來的一系列事件”[3]。場景是一個局部的整體敘事單元,其集合環境、人物、情節,為場景外情節的發展提供瞬時因果邏輯。以具體場景為因或果,就給予了小說情節或放或收的發展可能?!读纸填^風雪山神廟》的“茶酒店”“山神廟”,就分別演繹了場景對小說后續情節的外延與前置情節的內收。

“茶酒店”場景對后續情節的外延,在明暗敘事線上同時發力。由于茶酒店閣子的封閉性,即便有線索人物李小二在明暗雙線之間的勾連,但暗線故事訊息的展示卻極為克制——只有“高太尉”的東京來處與“要結果了他”的密謀目的,以及陸虞侯“五短身材,白凈面皮,沒有髭須,約有三十余歲”的體態。這些已足以激起處處退讓的林沖的心中怒氣,亦足以識別仇人的面目?!安杈频辍睘榱譀_的明線情節提供了行動邏輯:言語上的宣誓——“那潑賤賊敢來這里害我!休要撞著我,只教他骨肉為泥”;行動上的落實——“先去街上買把解腕尖刀,帶著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尋”。由于“茶酒店”場景提供給明線敘事的邏輯力量有限,林沖的行動也只能盲目“街上尋了三五日,不見銷號”,最后“也自心下慢了”。

“茶酒店”對暗線情節的邏輯阻力卻在潛滋暗長。閣子密謀經線索人物李小二透露的,只有暗害者的來處、身份與結果。暗害的方法路徑,則作為一種邏輯力量,落實在暗線敘事上,即到第六日管營抬舉林沖到大軍草料場看管。管營“你來這里多時,柴大官人面皮……”一句巧妙,一是模糊了管營的對立者身份,隱藏了其暗害的真實意圖,有力化解了林沖與其敘事線上的沖突。也正因此,林沖也才有了“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事,正不知何意”的內心松懈。再加上李小二“休要疑心。只要沒事便好了”的勸慰與林沖忍讓本性相合,“茶酒店”引出的林沖尋兇一節敘事,漸次讓勢于暗線謀害故事。接下來的草料場老軍交接、市井買酒等情節,都由“茶酒店”推出外延,并在陸虞侯們有意、林沖無知的情況下明暗雙線合流。

所謂“一山放出一山攔”,由“茶酒店”外延出的情節,必須有所收斂,才能促成小說敘事高潮的到來。內收情節的敘事使命,正由“山神廟”完成。一是地理位置的適宜。按老軍囑咐,林沖草場投東買酒,正“行不上半里多路”,便看見了山神廟。在草廳被雪壓倒后,山神廟成了林沖棲身與看護草料場的唯一選擇;陸虞侯們設計放火草料場的方式暗害林沖,因為要觀察暗害的實施與火情的發展,相距半里多路的山神廟都是陸虞侯們最好的選擇。二是對情節人物的安排。為滿足林沖大雪寒天棲身避寒的需要,“山神廟”收束林沖的明線敘事時,并將其置于廟里的場景內環;因為要“立地看火”,陸虞侯們并不強行進入廟內,而把自己安頓在敘事場景外圍。三是情節的高潮錯位。陸虞侯們一直把失火的草料場誤認為是暗線故事的高潮處,所以才在山神廟外看火時,以三人對話的形式將陰謀的前前后后明明白白地和盤托出。林沖則在廟內,真真切切地聽著自己遭受的條條件件,并徹底看清,不再妥協地抽出尖刀、挺起花槍地殺將出去,并將小說高潮在山神廟外達成。

在黑格爾看來,性格才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4]作為敘事作品中事件、情節發生動因的人物,無疑是小說構成最為核心的要素。情節、環境都對人物的塑造有積極作用。場景是一個包含人物、情節、環境的小集合體,對人物的塑造無疑有其建設性作用?!读纸填^風雪山神廟》“茶酒店”“山神廟”的場景自然概莫能外。

雖然林沖與陸虞侯們是對立的敘事方,但直到小說進行到第十二段,及最后一段處,雙方才正式在山神廟外第一次見面。之所以如此,這與施耐庵以“茶酒店”“山神廟”場景的離合之法,進行人物阻隔對照的塑造。

陸虞侯一行自東京而滄州,雖然此來使命與林沖相關,但見不得人的秘密暗算,使他們本能地選擇了營前茶酒店的閣子秘密行事。此時的“茶酒店”場景完全傾向于陸虞侯一方,并將林沖阻隔在場景之外。自委李小二營中請客,到閣中密謀,陸虞侯們以群像方式,在完成著自我塑造:雖口頭對李小二以“煩你”、對管營差撥以“請”等敬語,但“兩個來說話”“商議些事務”等無不透露著京城來人的趾高氣揚;李小二老婆模糊聽到的“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結果他性命”,又透露惡人相遇的一拍即合、對草菅人命的輕巧漠然。作為場景的一部分,李小二某種程度上又是林沖的替身,代替林沖接受場景訊息,并將林沖努力拉近茶酒店場景,與陸虞侯們形成人物的對照塑造。相對于陸虞侯們縝密的陰謀詭計,林沖的反應直接而乏力,一把解腕尖刀,透露出林沖骨子里的果敢狠辣;前街后巷所尋不過陸虞侯、富安,面對點視廳上幫兇管營還是忍氣吞聲;面對管營不懷好意抬舉,又見其逆來順受,但求平安。一方是陸虞侯們強勢的惡,一方是林沖軟弱的善。場景離合之下的人物塑造阻隔與對照,由此達成。

至山神廟,場景努力將兩方人物合于一處,林沖因雪大廳倒,被迫來到山神廟里棲身;陸虞侯們放完火,來到山神廟觀察火勢,昭彰陰謀。但這樣的對照塑造中,施耐庵還是一道薄薄的廟門阻隔開來,唯有如此,看著眼前揚揚大火,才有陸虞侯們“虧管營、差撥兩位用心”,交代出始作俑者;才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的人心淪喪、官場黑暗;“四下草堆上點了十來個火把”的險惡無良;“便逃得性命時,燒了大軍草料場也得個死罪”的陰損惡毒;“拾得他一兩塊骨頭回京……也道我們會干事”的冷血諂媚。惡人群像的惡,隔著廟門映照出的是林沖的落魄,是他相信未來的天真,是他一味委屈求全的幼稚。當然,在惡人惡的刺激下,林沖形象也有了最后的升華:從委屈求全,到拽開廟門擊殺三人的奮起復仇。

林沖的英雄復活,是本回,亦是《水滸傳》整本書最為精彩的人物塑造。論其因由,當有場景的離合寸功。

場景包含眾多小說要素,如果說人物、情節是場景的活性因素,環境則是場景存在的基礎因素。場景“固定的地點”“一定時間之內”的題中之義,需要借助具體環境描寫框定與落實。描寫,除了具有現實層面的框定價值,還有其隱喻化的抒情言志之用。所謂隱喻,是在彼類事物暗示下,談論此類事物的語言行為。彼此事物或情狀一旦被置于特定的言語或文化情境,以此物、此狀使人聯想到彼物、彼狀,并在兩者之間建立起某種想象性或現實性聯系。言語主體之于彼物、彼狀的情緒、思想,凝注在言語呈現的此物、此狀之上,隱喻由此而生。[5]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兩處場景,“茶酒店”更多是現實存在,甚至落實了環境性描寫筆墨;“山神廟”則有廟內細膩景致的描寫,而且別富隱喻意味,因而潛伏在小說的主旨之用。山神廟有兩處具體描寫:一寫廟門口的大石頭,“旁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撥將過來靠了門”;一寫廟內情境,“殿上塑著一尊金甲山神,兩邊一個判官,一個小鬼,側邊堆著一堆紙。團團看來,又沒鄰舍,又無廟主?!睆R里三尊塑像,金甲山神、判官,有著神或官的身份,也有著審判處決小鬼的職責。側邊堆著的紙則是俗世信眾香火供奉所留,代表著現實世界人們的一種期待愿望。無論信仰或迷信,本質上保有兩個世界,并通過供奉介質達成溝通,隱喻順勢而生。但小說場景的此時此地,神廟之側既無鄰舍,廟中又無廟主,而空留虛掩的廟門、冷透的堆紙。山神廟的處境凄涼,映射著神界職任的無力虛浮,人神關系的疏離。如果山神廟凝結的神界意味,與現實的朝廷仕途對應,則和林沖身處的世界無比適配——高高在上、錦衣金甲的“高太尉”,或更高的宋君,決人生死的陸虞侯或管營差撥,匍匐在地上一再選擇信任、一再委屈求全的林沖。買酒路上遇見的頂禮、“神明庇佑!改日來燒紙”的愿景,草廳倒塌后在山神廟里庇護棲身,無不以隱喻方式折射著林沖對權利中心的曖昧態度。再從隱喻角度審視,“撥將過來靠了門”的大石頭妄圖抵住門外淫風苦雪的舉動,也隱隱約約有了林沖對這種虛偽自欺堂皇關系的維護?!皻v代中國文人哪怕是最優秀的,都與權力構架密切相連,即便是逃遁和叛逆,也是一種密切的反向聯結?!盵6]余秋雨的話雖然在說中國文人,但用在林沖身上,又是何其妥帖!

但作惡的陸虞侯一行來到山神廟外,心無點愧地講述對自己的暗害后,林沖附著于“山神廟”最后的一絲幻想被斬斷。既然泥塑的“金甲山神”“判官”們不能主持人間正義,不能憐見忠賢,不如不再幻想;盡然“山神廟”不能提供最后一點慰安,不如相信自己的七尺筋骨、一把尖刀、一挺花槍,不如沖出去,在大千世界掙出一條路、一條命。林沖終于掇開石頭、拽開廟門,與“山神廟”決裂,同“高太尉”背離。凈白雪地上熱騰騰的人血,是林沖覺醒后書寫的宣言書?!叭齻€人頭發結做一處,提入廟來,都擺在山神面前供桌上”,不再頂禮,不再是渴求庇佑,更不是變相的紙錢。這其實是林沖的弒神,是隱喻地向“山神廟”宣戰?!氨慌c葫蘆都丟了不要,提了槍,便出廟門投東去”,舍棄眼前世界的眷戀,林沖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梁山”,走吧!

借著隱喻場景的勾連、收放、離合與描寫,施耐庵灌注于此篇的線索之妙、情節之絕、人物之美、主旨之深,都被層層揭示了出來。語文需要關注這些,課堂需要留心這些,學生應該懂得這些。如此,語文課“傳道受業解惑”的立德樹人教育功用方能落地,未來新人的養成才有希望。

[1]劉俐俐,小說藝術十二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73.

[2]赫爾曼等著,譚君強等,敘事理論:核心概念與批評性辨析,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84.

[3]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5.

[4]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第1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300.

[5]季廣茂,隱喻理論與文化傳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5.

[6]余秋雨,文化苦旅(新版)[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207.

[作者通聯:廣東中山市中山紀念中學]

猜你喜歡
山神廟教學組織場景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學實錄
談教師課堂教學的組織技巧
如何提高女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場景傳播視閾下的網絡直播探析
漢語語篇英譯中詞匯場理論和框架理論的應用研究
場景:大數據挖掘的新標準
《遠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讀
唱響教學三部曲,打造高效課堂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戰術運用描寫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暴力美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