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器械操運動的實踐與思考

2022-08-18 03:15戴紅娟
好家長 2022年8期
關鍵詞:曲奇器械動作

文 戴紅娟

器械操是幼兒園常見的體育運動項目,利用輕便的器全面鍛煉行身體各部位的機能,達到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增強幼兒的體質以及培養集體意識等目的。在傳統的幼兒器械操運動中,“整齊劃一”往往成為幼兒操節評價的重要標準,導致僵化的、灌輸式的組織與訓練方式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近年來,在《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引下,我園聚焦“樂活”內涵,重新審視幼兒器械操運動組織與實施中的利弊,在器械選擇、組織形式、教學策略、評價方式等方面開展創新實踐,使器械操成為被幼兒喜歡、被教師鉆研、彰顯幼兒園辦園特色的重要載體。

一、合理利用資源,器械選擇生活化

陳鶴琴先生認為,玩具和各種游戲器具是幼兒生活和學習的必需品。他主張:“玩具不一定要花錢去買,可就地取材;好的玩具是活的,多變化的,能刺激幼兒運用感官、動作去做,去想?!苯處熢陂_展幼兒園器械操運動時,將幼兒生活中易收集、低結構、安全、輕便、低碳的物品,化身為幼兒可操作的體育運動器械,如塑料凳、牛奶箱、泡沫墊、易拉罐、竹竿、麻繩、飲料瓶等。這些生活化材料資源豐富,安全實用,富有變化,具有無限的延展性,是幼兒創造、想象和運動的不竭源泉。在實踐研究中,教師開發一系列器械操,如曲奇罐操、彩墊操、凳子操、筷子操、草帽操、彩帶操等,滿足各種年齡段幼兒的需求,使生活化材料成為幼兒理解和體驗低碳生活、快樂運動的有效載體。

二、游戲融入運動,組織形式趣味化

以往,幼兒園器械操的組織形式單一、結構嚴謹,一般采用整齊的隊列方式,教師在前面領操,幼兒面對面模仿。教師更多關注幼兒隊列變化和器械操控的觀賞效果,幼兒往往處于按指令被動運動的狀態。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教師將游戲融入器械操,幼兒運動是否會出現不同的樣貌?在深入推進江蘇省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中,教師對傳統器械操的組織與實施方式展開思考。在園本教研活動中,教師各抒己見。有的認為,器械操要遵循幼兒身體基本動作鍛煉的規律,操節動作設計相對固定,游戲是自由的、寬松的,如果操節運動融入游戲,那就不是做操了。有的認為,器械操運動的落腳點是激發幼兒運動的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運動習慣,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運用游戲化的方式開展器械操,幼兒會更加喜歡和投入體育運動,更有利于幼兒多元智能以及運動習慣等方面的培養。在思辨過程中,大家達成共識: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應貫穿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領域。游戲可以有機融入器械操運動,關鍵在于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一方面,教師要滿足幼兒鍛煉身體的需要,遵循人體運動生理變化規律;另一方面,教師要關注不同年齡班幼兒的身心特點,抓住器械特性,適宜融入運動游戲。于是,教師以小班曲奇罐操、中班彩墊操、大班凳子操為例,開展探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給幼兒提供體驗運動游戲的機會??鞓?、有趣且具有游戲化的器械操,突破了傳統器械操的固有模式,激發了幼兒的運動熱情。

各年齡班器械操組織實施的實踐框架

三、堅持幼兒為本,適度留白自主化

在器械操創編中,教師充分遵循“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興趣、經驗和能力水平等,提供自主創意的留白空間,讓幼兒成為器械操動作創編的主人。

(一)以“玩”為先,尊重意愿,激發幼兒運動興趣

一直以來,器械操創編是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技能之一,器械、音樂和整套動作設計都由教師完成,而幼兒只需在教師的指揮棒下完成模仿動作。幼兒是自信的有能力的學習者。在器械操創編實踐中,教師要觀察在前,大膽放手,給予幼兒盡情玩耍的機會,站在兒童立場上捕捉他們喜歡的動作,融入器械操動作設計。例如,小班幼兒在玩曲奇罐中,高頻率出現站立、踩罐子走、雙腳往下跳躍、變成方向盤開車跑、滾罐、敲打等動作。教師遵循由上到下、由易到難、由輕緩到劇烈再到輕緩的動作編排規律,將源自幼兒的動作巧妙引入整個操節,充分尊重幼兒的意愿;中班幼兒在探索彩墊的玩法時,有的喜歡將彩墊拼接成長條,玩起各種爬行動作;有的則將彩墊兩兩拼插成立體的屋頂狀變成跳躍的障礙等,幼兒的想法成為教師設計和編排器械操動作的重要內容。

(二)適度留白,自主探究,激活幼兒創造天性

適度留白,把自主權交給幼兒,不僅能有效挖掘器械價值,還能激發幼兒參加器械操運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我園各年齡班器械操中都設計了自主創意運動的游戲環節,通過提供動作留白的時空,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操控器械、創意運動。例如,大班凳子操小組合作游戲中,4~6 名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自由排列、組合、搭建凳子造型,自主設計跳躍、平衡、翻越等凳子游戲。幼兒的奇思妙想層出不窮,趣味盎然。又如,中班彩墊操個體或結伴游戲中,有的幼兒利用塑泡彩墊,玩起頂、拋、爬、夾、跳、平衡等小游戲;有的與同伴合作玩起“鉆山洞”“炒黃豆”“網小魚”“騎大馬”等民間游戲。小小彩墊滿足了幼兒自主運動的不同需要。在小班曲奇罐操中,針對幼兒年齡小、創造想象能力弱等特點,教師通過創設游戲情境,引導幼兒自主扮演小魚、小青蛙、小司機等角色,曲奇罐變身為荷葉、石塊、車輪等道具。隨著音樂節奏和旋律的變化,師幼一起利用道具進行互動游戲。幼兒全情投入,大膽運動,樂趣無限。此外,在中班小組合作游戲中,教師聚焦“走、爬、跳”等基本動作,鼓勵幼兒在明確的規則下自主創造各種相應的動作。既充分考慮幼兒操節運動鍛煉的全面性,又為幼兒的探究運動、想象創造提供更多機會。

四、關注發展過程,評價方式多元化

過去,在幼兒操節動作熟練的基礎上,教師經常開展幼兒器械操展評活動。操節評價標準主要從師幼的精神面貌、動作到位程度、操節隊列以及器械創編新穎等方面,做出一次終結性評判,為師幼取得的教學成果畫上句號?,F在,幼兒器械操組織形式的改變促使操節評價方式發生了改變,讓師幼在器械操創編形成的全過程中共同成長。

一是增強教師的自我評價意識。教師在創編器械操的過程中,由于幼兒的自主創意動作具有靈活性和可變性,必須深入觀察,了解當前幼兒的運動興趣、發展需要和能力水平并對正在產生的結果做出自我評價,在反思和調整中選擇更為合適的前進方式,不斷提升幼兒的器械操運動能力。在這個持續動態的自我評價過程中,教師逐漸有了更精準的專業眼光、更扎實的專業能力。

二是發揮幼兒的評價主體作用。創編器械操的過程,是幼兒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和體驗成長的過程。教師充分提供多種表達機會,鼓勵幼兒相互交流、主動分享自己在運動中的想法、體驗、經歷、成功或失敗。例如,在中、大班幼兒小組運動游戲創編前,教師組織幼兒開展“我的早操我做主”器械操設計展,引導大家相互交流小組設計的不同玩法;班級設立“問題墻”,鼓勵幼兒運用表征的方式記錄操節運動中的發現,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師推選“創意運動小達人”,為幼兒點亮個性等。發揮幼兒的評價主體作用不僅促進幼兒發展思維能力和社會性,還讓幼兒建立對自我和他人的客觀認知。

三是搭建多方參與的評價平臺。教育評價是各方共同參與,相互支持的過程。除了教師、幼兒這些參與器械操創編的“局中人”,幼兒園教研人員、家長、姐妹園等“局外人”也參與幼兒器械操評價工作。教研人員一次次蹲點操場,用手機抓拍不同年齡的幼兒的運動場景,開展現場教研診斷,為師幼成長助力。我園還邀請身邊片區幼兒園協同組的骨干教師走進現場,為幼兒器械操的創新實踐匯入更多智慧。

猜你喜歡
曲奇器械動作
下一個動作
精密器械集中處置風險防范
波比的圣誕曲奇
肌肉鍛煉機
在夢里養寵物
在夢里養寵物
健身器械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