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大類專業完全學分制實踐初探

2022-08-31 01:03樂萬德任靜程傳旭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2年17期
關鍵詞:完全學分制應用型本科

樂萬德 任靜 程傳旭

摘要:針對應用型本科傳統學年制教學管理體現出活力不足的問題,進行了計算機大類完全學分制初步改革及實踐。分析了完全學分制在我國高校實踐中的典型問題,結合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大類專業特點,提出了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大類專業完全學分制改革三步走的策略。對關鍵的課程設置、課程考核、導師制提出了解決方案并進行了初步實踐,為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大類完全學分制進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大類專業;完全學分制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17-0134-02

學分制最早由是哈佛大學創立,對美國和世界高等教育產生了深刻影響。學分制的發展貫穿了美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整個階段,學分制的實施推動了美國高等教育的成功。學分制以學生為中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使教學活動更有彈性和個性。有效解決了社會和學生的多元化發展的需求,是國際公認的現代教學管理制度[1]。

1 完全學分制

在我國,完全學分制是相對于有些高校實施的學年學分制而言的,即: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校不以學制為限,而以學分和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量化尺度,允許學生在彈性學制內靈活選擇學習進程的教學管理制度[2]。

我國高校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推行完全學分制改革。近年,更多高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開始實施完全學分制。2013年,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開始實施完全學分制[3]。2015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深圳大學相繼實施了完全學分制。2018年3月,華中師范大學實施完全學分制[2]。西北大學決定2018級新生全面實施完全學分制。

國內現行的實施完全學分制的大學主要以研究型大學為主。他們無論是在教育資源的豐富程度,還是在學生的就業方向上,都與應用型本科院??陀^上存在差別。國內應用型本科院校雖對完全學分制大量地討論研究,但缺乏付諸實踐的探索案例。即便國內研究型大學在完全學分制的實施過程中也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為此,本文借鑒國內外高校實施完全學分制的經驗教訓,同時考慮應用型本科計算機方向的特點,探索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大類完全學分制需要解決的問題及實踐探索。

2 完全學分制實踐中的問題

2.1兄弟院校實踐中的問題

完全學分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兄弟院校的實施情況來看,實施完全學分制過程中面臨一些問題:

1) 課程數量和質量均顯不足。很多學校在實施完全學分制初期仍然還是以原先學年制的培養方案中的課程為主。首先在課程數量上難以滿足學分制下學生選課多樣化需求;在課程質量上,原先的課程雖也有教學評價,但主要以教師和教務處排課為主,客觀上存在著即便課程質量不高,學生也必須完成該門課程的學習,致使教學評價對課程質量的促進效果不明顯。

2) 師資力量難以滿足需求。與課程數量和質量上的問題息息相關,完全學分制下,一方面存在著學生選課數量的增加和選課更加分散;另一方面,原先效果不佳的課程面臨改進和淘汰。這對師資力量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提出更高要求,難以滿足完全學分制對于教師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使得師資隊伍成為制約高校發展的瓶頸[4]。

3) 教學管理與教學評價滯后。原先的教學評價主要以督導、同行、學生的主觀評價為主,且對于最主要的授課對象——學生來講,其同一門課程缺乏對比評價,教學評價難言客觀和準確。

4) 部分學生自我規劃能力不足。完全學分制的初衷是打破原先固化的培養方案,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采取的靈活培養方案。但是在兄弟院校在實踐過程中,存在部分學生自我規劃能力不足、迷茫、甚至混學分的情況。比如選課揀容易過的,這與完全學分制的初衷是完全相違背的。而且由于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了解不夠深入,很難獨立為自身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5]。

2.2 我院實施完全學分制需考慮的問題

相比于其他研究或實踐完全學分制的學校而言,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大類專業完全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研究具有下述特點:

1) 計算機相關科學和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行業知識及所需課程更新較快。不管是底層硬件如芯片、器件,還是上層相關的操作系統及應用軟件,都需要隨著IT技術的發展進行課程更新,更需要結合用人單位的需求進行培養方案的更新。

2) 我校為應用型本科,實踐類及應用類課程比重應適當加大。應用型本科教育更需要為工程技術應用培養人才,在重視必要的理論基礎上,實踐環節必須保證適當的比例。

3) 我校本科教育基礎較薄弱,完全學分制改革是挑戰,更是機遇。應用型本科培養層次、用人單位的需求、學生的就業期望都與原先??频呐囵B方案有很大的差別,我校雖然通過了本科合格評估,但在完全學分制下,管理方式、師資及軟硬件條件上依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 對策及實施效果

針對前面分析的問題,對于應用型本科計算機類方向本文提出分三個階段逐步實施完全學分制:

1)初期階段——學年學分制階段

該階段主要工作是探索研究完全學分制下的核心問題:應用型本科計算機類專業課程設置?;趯W院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調查研究,我院已經完成了部分基礎工作。西安航空學院計算機學院現有三個專業,分別是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三個專業方向的學生的課程分為通識教育課程、計算機學科基礎教育課程、各專業必修課及限選課、計算機大類公選課(理論)、計算機大類公選課(實踐)。雖然本院學分制研究與改革邁出實質性的實踐步驟,但學生的選課自由度還是較低,約束較多。后續將進一步加強計算機大類公選課的數量和質量。

2)中期階段——部分學生完全學分制試驗班階段

該階段工作重心是探索完全學分制下的師資和導師培養、課程開發、彈性學制管理等工作。為此,計算機學院完全學分制試驗班制是我們下一階段重點推進的工作,試驗班推進的效率直接決定整個項目的整體進度及學院和學校的完全學分制改革進程。

3)遠期階段——全部學生完全學分制階段

隨著完全學分制試驗班的推進進度及試驗效果,逐步增大試驗班學生的比例,直至全部學生實行完全學分制培養方案。初步預計用6-8年的時間,實現自然過渡。

下面對完全學分制的幾個關鍵問題就我校的研究和實踐做介紹。

3.1 課程設置及學分

在課程設置方面,充分考慮到應用型本科學校及學生的現實情況,對計算機大類專業在本科前兩年采用統一的課程方案。通過兩年時間集中學習通識及基礎課程之后,學生對專業有充分的認識并且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后進行三個專業方向的分流,同步選課。綜合考慮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各課程類別所占學分及比例如表1所示。

為了保證學生選課的系統性,學生選課基于一定的框架。其中工程及專業類課程占比最高,達59學分,占比35.1%,其中選修學分22個,占該部分的37.3%,確保學生在滿足選課框架的基礎上有充分的自由度。其次是人文社科及通識教育46分,占學分總比例的27%,以培養學生寬泛的人文素養及正確的政治思想品德。無獨有偶,哈佛大學同樣非常重視通識教育,關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哈佛認為:“通識教育是一個有機體,是整體和綜合的。專業教育是有機體的一個器官,在整體中發揮其獨特的功能”[1]。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符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比例但比較接近,在條件成熟時可以適當加大這兩類課程的數量及比例。

該課程結構中,課內總學分為168學分,其中理論環節教學134學分,集中實踐環節教學34學分。在第五學期進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三個專業的分流。

3.2 課程考核

對部分學生的混學分現象,建立嚴格的課程考核制度。傳統的學年制課程考核中,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部分學生靠考前突擊學習通過。雖然也有設置平時成績,但客觀上有的課程存在走形式甚至輔助提升及格率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借鑒美國等高校的經驗,采用加強過程考核的方式提升課程考核的科學性及合理性[6]。

每門課程在制定教學大綱的時候,必須明確考核細則并經過課程指導委員會審核通過。課程成績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平時成績包括課堂表現、作業成績、實驗成績、小測等。期末成績按照考試課和考查課的不同,嚴格遵守相關的出題要求,包括主客觀題的比例,與教授內容的匹配以及難易程度。平時成績及期末成績的比例在大綱中予以明確。

3.3 導師制

研究顯示,在完全學分制實施過程中,在很多學校導師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沒有明確導師的定位[7]。顯然,學分制中本科生導師與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等以指導課題研究及畢業設計的導師具有本質的區別。

3.3.1課程導師的定位

與畢業論文導師相區分,將學分制本科學習階段的導師稱為課程導師,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對計算機大類專業結構知識的正確認識,幫助學生構建恰當的課程學習體系,特別是在課程選課方面給予學生指導,并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除此之外,課程導師還具有以下職責:

① 具有合格的專業背景。熟悉學生所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各類課程特點;熟悉學生所學專業和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熟悉學校有關教學管理規章制度。

② 學習指導與專業教育。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對學生選課、專業方向選擇、實習進行針對性地指導。

③ 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生涯發展的自覺意識;指導學生在充分認識自我和就業形勢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利用自身優勢和資源,提供就業信息。

④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樹立獨立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培養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形成良好道德和行為習慣等;注意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學生自信、樂觀的學習和生活態度。

3.3.2 課程導師的任職要求

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關心學生、為人師表;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或碩士及以上學位;領導小組以年級為單位為全體學生選聘導師;每位導師每屆所帶學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10名。

3.4 實施效果

我院從2017年開始籌備完全學分制,2019級試行如表1所示的計算機大類學分制培養方案,同步進行導師制管理,在2021年春季期末進行專業分流及課程選擇時,學生反饋對專業方向清晰的比例達90%以上,學生在課程導師指導下,全部完成了選課及評審工作。退課、換課比例明顯降低,在前邊兩年的學習中相比前幾屆學生整體課程及格率明顯提高,學生滿意度穩步提升,計算機大類學分制培養方案及導師制初顯成效。

4 結束語

完全學分制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靈活的教學管理體系。初步實踐證明,完全學分制對于應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當然,我們只是在課程開發及考核、導師制及學生管理等邁出了第一步,還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后續退課、換課的比例以及課程考核效果還需持續進一步跟蹤和分析。

參考文獻:

[1] 馬賽,郝智秀.學分制在哈佛大學創立和發展的歷史軌跡——兼論美國學分制產生和發展的社會背景[J].高教探索,2009(1):70-75.

[2] 李萍.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完全學分制教學管理改革應對[J].惠州學院學報,2019,39(1):119-122.

[3] 詹克波. 彈性的學制個性化的課表[N].中國教育報, 2015-6-2(04版).

[4] 曲昌展.探索完全學分制下的教學管理制度改革[J].科技視界,2021(13):184-186.

[5] 王莉莉.完全學分制下的高校教學管理改革構想[J].黑龍江科學,2020,11(7):104-105.

[6] 唐曉君,趙秀巖,路瑩.中美高校本科計算機教育之比較[J].計算機教育,2010(21):150-153.

[7] 張佳梅.論完全學分制下如何發揮專業導師的引導作用——以江漢大學日語專業為例[J].成長,2021(6):50-51.

收稿日期:2021-09-23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項目“應用型本科完全學分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西安航空學院計算機學院為例”(課題編號:XGH19182);西安航空學院教改項目“基于CDIO的創新創業能力過程性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18XGK2005);西安市科學技術局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編號:21XJZZ0030);西安航空學院科研基金項目(課題編號:2021KY0219) 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樂萬德(1975—),男,重慶忠縣人,西安航空學院教師,博士,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研究及教學;任靜(1980—),女,陜西西安人,西安航空學院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軟件工程與教學管理;程傳旭(1976—),男,陜西西安人,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數據,軟件工程。

猜你喜歡
完全學分制應用型本科
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建設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完全學分制下選課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完全學分制下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培養的探索
流程管理在完全學分制下學籍管理運行機制中的應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