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院?!队嬎銠C導論》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

2022-08-31 01:03劉云翔李曉丹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2年17期
關鍵詞:思政元素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劉云翔 李曉丹

摘要:課程思政教育是當前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通過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融合,可以解決兩者“兩張皮”現象,真正培養出擁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文章以《計算機導論》課程為例,闡述了開設課程思政的必要性;設計了課程各章節的價值引領與思政元素;以“人工智能”小節為例,詳述了教學目標設計、具體教學過程與方法,對教學效果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并可持續改進。

關鍵詞:課程思政;思政元素;人工智能;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17-0143-03

1 背景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盵1]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高等學府,絕大多數學生畢業即走向社會崗位,大學生作為“初出茅廬”的接班人,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和人生之路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高校的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為人才培養奠定了的重要的基礎。毋庸置疑,專業教育在各個高校中都是出類拔萃、精益求精的,但多數存在著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現象,這正是當下課程思政建設的出發點和著重點。各個專業課程在建設過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潛移默化地融入課堂,在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科技報國、努力鉆研、實踐創新的理想信念[2],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文以我校計算機學院的《計算機導論》課程為例,詳細探討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思政元素設計、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方法等,希望可以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導論課程的思政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思路。

2 《計算機導論》開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計算機導論》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它是一門將基礎知識和技術應用緊密結合的入門專業課程,是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石,涉及計算機學科的方方面面,與計算機相關的知識技術都離不開這門課程。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既可以打牢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術底板,也可以強化學生的專業認知和職業方向,更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責任擔當。如何在本課程中合理設置和植入思政元素,對于學生專業入門、職業道德、職業發展都有良好的開端。

《計算機導論》課程的教學對象為“初出茅廬”的大一新生。雖然大部分學生已經成年但是還處于世界觀的發育期,貌似有著自己的主見,但畢竟在此前的成長過程中關注的焦點就是學習課程知識[3],因此,需要在大學期間加強思政教育,使學生能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深入開展憲法法治教育,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1]。學生需要在大學期間完成專業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4]。如何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協調統一進行設計,潤物細無聲,是每一門課程需要不斷探索,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3 《計算機導論》課程思政元素設計

《計算機導論》課程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者融為一體[1]。本課程包含9個章節,分別從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常用工具軟件、Office辦公軟件、互聯網知識、Python程序設計基礎等方面為學生做入門講授,在多個知識傳授環節深挖思政元素,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家國情懷、道德素養、創新精神、科技報國等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導。

4 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以“人工智能”小節為例

本節以“人工智能”小節為例,詳述本課程思政教學的實踐思路與步驟。

4.1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傳授:了解人工智能的發展簡史,人工智能技術的演變歷程;界定人工智能的概念以及定義;理解人工智能的發展階段定位;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技術,并且能夠進行基本的知識操作。

能力培養:提高學生對人工智能正確認知的辨識能力;學生能夠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術來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智能技術問題;培養學生人工智能與技術前沿相結合的創新能力。

價值引領:培養學生想擔當、敢擔當以及能擔當的責任意識;讓學生在對中美人工智能技術比較中體會到科技強國的家國情懷,能夠體會到新時代中國“強起來”需要過硬的技術本領;通過對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的分析與研討,讓學生具備探索創新和敢于迎難而上的精神。

處于人工智能時代,因學生對人工智能技術和知識充滿了好奇心,也需要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技術解碼,一方面激發學生的人工智能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在未來行業趨勢、就業創業方向等方面進行引導學生,讓學生對人工智能乃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充滿自信。

4.2教學過程與方法

4.2.1 教學前預習準備

提前3-5天安排班級學習委員,告知學生進行人工智能章節的課前預習;在雨課堂上上傳人工智能章節的知識要點,并提醒學生可以結合知識點與身邊的人工智能案例結合起來,也可以提出一些疑問。

4.2.2教學過程與方法

(1)問題導入

觀看一段人工智能下圍棋的視頻,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觀看了視頻,有哪些感受?人工智能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已經應用到工業、農業、商業、服務業等領域。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讓人工智能專業也蓬勃興起,那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處于怎樣的發展階段?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2)知識講授、案例分析、思政元素嵌入、師生互動等

①人工智能的概念以及特點

內容: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的概念介紹。

互動:2-3名學生列舉一下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應用的案例。

內容:人工智能的特點是什么?人工智能的特點介紹。

互動:學生分小組討論一下人工智能作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典型代表,與其他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聯系和區別。

②人工智能的發展簡史及未來發展趨勢

內容:人工智能的發展簡史?從中美兩國的發展階段來進行分析。

互動:學生可以根據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比較,來探討中國在人工智能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內容: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趨勢體現在無人駕駛、家居服務、工廠車間等應用場景,以特斯拉為例進行技術展望。

互動:學生可以圍繞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暢想發揮。

③人工智能所處的階段定位

內容:人工智能分為三階段,即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目前處在弱人工智能時代,弱人工智能與強人工智能區別在于對思維有無的探討。

互動:學生們對弱人工智能的看法以及列舉日常生活的案例。

講解:像嫦娥五號,雖可以在月球上著陸、挖土、返回,但還沒有思維,像同學們軍訓,如果教官不喊立定,前面遇到懸崖,大家也會停下來,因為你有思維。

如果是機器人可能就會跳下去,因為機器人沒有思維,從無思維到有思維,引出邱少云烈火燒身不動。

大家想一下,邱少云烈火燒身不動,他是有思維還是沒有思維呢?是有思維還是無思維,還是經過深入思維后決定不動,為了不暴露目標,決定不動,體現了擔當精神,我們同學如何做當代的邱少云?如何敢于擔當,勇于擔當!

(3)課堂總結

提問:結合弱人工智能技術的學習,學生們有什么感想或體會?

總結:通過此章節,大家既掌握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也了解人工智能三階段的本質區別,更為重要則是通過弱人工智能技術的思維知識點,體會到當代大學生要像邱少云烈士那樣具有敢于擔當和勇于擔當精神。

4.3 教學效果與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對人工智能進行概要性的講解,著重講解了人工智能的三個階段,尤其是弱人工智能。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教師對人工智能課程知識點的把握,教師熟練了知識點,進行講解,尤其是講到弱人工智能思維與邱少云案例的自然結合,讓學生一下頓悟出其中的道理。二是學生對人工智能充滿了求知好奇心,教師講解過程能夠將知識點和案例相結合,能夠深入淺出地讓學生體會到人工智能并不是高深莫測的技術,而是基于大數據和程序算法的一種應用場景。三是課堂氛圍十分融洽,師生的互動讓一些人工智能技術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并且能夠在原有的技術上進行創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創新活力。本節課既講授了人工智能的重要知識點,也能潤物細無聲地引起出思政元素,深受學生的一致點贊。

本節課對人工智能進行了系統性講解,可以說一個人工智能的導入。人工智能的知識點、概念較多,一些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知識點還需要進一步深挖出來,呈現給學生。人工智能的思政元素融入點較多,還需要進一步結合新時代的一些思政元素進行探討。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較多,還要進一步讓學生將日常生活的案例結合起來進行探析。

5 結束語

《計算機導論》課程是一門將基礎知識和技術應用緊密結合的入門專業課程,課程知識點多,思政元素融入點也較多;而且,對于剛入學的大一新生來說,也是非常適合進行思政教育的。本文以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的《計算機導論》課為例,設計了課程各個章節的知識要點和價值塑造,并以人工智能章節為例,詳述如何設計思政要素,如何實施思政教育,當然,也可以從更多不同的知識點切入,融入思政元素,并且思政元素也可以結合時事持續更新。本文拋磚引玉,希望可以予以啟發,更好地上好《計算機導論》課程以及更多的專業課程。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 3_462437.html.

[2] 成艷.《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12):125-126.

[3] 謝麗明,王飛飛.《計算機導論》課程教學中的思政教育[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4):138-139.

[4] 姜藝,朱俊武.計算機學科導論課程思政建設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33):128-131.

[5] 黃俊,季燎原.專業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實施方法——以計算機專業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9):32-33.

收稿日期:2021-08-21

基金項目:2020年上海市高校重點課程;2020年上海市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第六批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建設項目;2019年校重點課程項目;2021年校級課程思政專題研究與建設課題。

作者簡介:劉云翔(1964—),男,吉林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大數據;李曉丹,講師,博士。

猜你喜歡
思政元素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加強焊接教學質量提高焊接教學效果的探討
抓好課的結束部分 深化體育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