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協同成長方式
——以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教學為例

2022-09-03 06:06鄭建英居靜華金小燕
小學教學設計(英語) 2022年8期
關鍵詞:語句語篇詞匯

文 鄭建英 居靜華 金小燕

小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是其成長所需要的非母語應用的重要能力,有助于培養兒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國際視野,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協同成長是小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重要成長方式,它區別于傳統的講授和小組合作,注重志趣相同和任務相協的社會建構。在課堂教學中,小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協同成長可以借助詞匯學習、語句學習和語篇學習逐次推進。在協同學習中,學生進行詞匯接受和詞匯產出、語句理解和語句應用、語篇再現和語篇拓展,進而在具有充分交際性、趣味性的語境和互動中有效提高語用能力,這是兒童語用能力的一種集約化的成長方式。本文以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 教學為例進行闡述。

一、詞匯的協同接受和產出

英語詞匯是英語語句和語篇的基本要素,英語詞匯學習是聽、說、讀、寫等語用的基礎。因而,英語詞匯對于語用知識和語用能力都具有奠基意義,成為英語學習者的起步之舉。對于學習者而言,學習詞匯最直接的辦法是一個人背詞典,但這缺乏詞語的相關聯結和模仿運用的語言環境。相反,在以教材為載體、班級為單位的課堂教學中,教材的語境、課堂的群體為詞匯學習提供了情境化學習、互動學習和模仿運用的語言環境。因而,詞匯的協同學習,即讓孩子們主動學、一起學、有搭檔地學,這是詞匯學習的內在要求,有利于充分利用課程資源,激發興趣,發揮合力,提高效率。詞匯的協同學習可以采用協同式多維度接受和協同式多模態產出的方式。

1.協同式多維度接受

接受詞匯的過程是一個對詞匯及其使用方法的記憶和識別過程。多維度接受詞匯意味著從詞音、詞形、詞義,聯想、搭配、規則等多個維度進行識別和記憶。協同式多維度接受則是通過學生群體的主動學、一起學、有搭檔地學的辦法,從多個維度接受詞匯的一種學習方式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因主動而積極,因搭檔而互惠,因多維而立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協同式多維度接受的方法更能符合孩子們好動的天性、互動的喜好和多方位的認知需求。以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教學為例。在學習該課always,usually, often, sometimes 等頻度副詞時,我們可以采用同桌協同注意、代表匯報呈現的辦法進行協同學習。教學設計如下:

第一步:同桌合作尋找語篇中出現的頻度副詞,同桌代表板演尋找到的頻度副詞。

T: OK, boys and girls, here are some new frequency adverbs in the part of Story time.Please read the story in pairs and circle them.

Ss: ...(同桌兩人帶著要求共讀或互讀課文,并圈出文中出現的頻度副詞)

第二步:同桌代表與教師完成頻度副詞的提取。

T: OK, time is up.Who can stick the frequency adverbs on the blackboard?

Ss: ...(同桌代表陸續將找到的頻度副詞寫于黑板上)

第三步:教師引領各小組多感官重復接觸頻度副詞:教師布置任務,要求小組成員通過相互問答、繪畫提示、比劃提示等多種方式完成以下填空。

(1)I read books every day.I (always/sometimes)read books.

(2)I run from Monday to Saturday.I(always/usually)run.

(3)I drink milk from Monday to Friday.I(often/sometimes)drink milk.

(4)I drink juice from Saturday to Sunday.I(often/sometimes)drink juice.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領學生群體(同桌和小組)通過注意、提取、多感官重復接觸的途徑多層次、多維度地接受新詞匯,試圖達成熟能生巧的目的。

2.協同式多模態產出

產出詞匯的過程是一個能夠將詞匯發準音、拼準形和用準義的過程。多模態產出詞匯是指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聽、說、讀、寫、做等)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多方位、多視角完成詞匯產出的方式。協同式多模態產出意味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協同(主動、一起、搭檔)方式將詞匯發準音、拼準形和用準義的過程,它有利于學生在互動、靈活、多樣、有趣的場景和語境中產出詞匯。以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教學為例。在注意、提取和多感官接觸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 等頻度副詞后,教師引領學生采用“滾雪球”(范圍逐漸擴大)的對話方式,充分調用自身經驗協同產出詞匯,教學設計如下:

T: Here’s the chant for you.Let’s chant it with the music in groups.

S1: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S2:I always read books.How about you?

S3: I usually run.How about you?

S4: I often drink milk.How about you?

S1: I sometimes drink juice.How about you?

T: How about you?It’s your turn.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

I always / usually / often /sometimes...(延續chant 的節奏邊說邊引導小組交流周末活動).Children, please work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your weekends.Please use always, usually, often and sometimes.Now it’s your time.

S1 問S2 答,S1、S2 問S3 答,S1、S2、S3 問S4 答。

在“滾雪球”的過程中,學生們一方面需要自愿組建團隊形成“雪球”,另一方面需要集中注意力進行語句接力,在多種模態中讓頻度副詞從接受性詞匯變成產出性詞匯。

二、語句的協同理解和應用

語句是聽、說、讀、寫的主體,是語言學習的基本單位,也是語言教學中詞匯、語法教學的著落點,用于聯結詞匯形成意義,進而聯結意義形成語篇。因而,語句學習是語言學習的主要內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語句學習主要表現為語句的理解和應用,協同式語句學習則是一種志趣相同、智能相補基礎上的語句理解和應用方式。較之單打獨斗式的語句學習,協同式的語句學習更具社會性和交際性,更能集思廣益;較之傳統合作式的語句學習,協同式的語句學習更具自愿性、主動性和互補性。

1.協同式情境化理解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離不開情境,包括教材語境、生活情境或其他自由選擇的情境,它們具有心理先行、事理具體和道理顯化的功效。在英語語句學習中,情境化理解是依托生動和具體的情境理解語句的過程,協同式情境化理解則是教師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習群體共同依托情境協作完成語句理解任務的過程。與一般情境化理解相比,協同式情境化理解更具有協同性和互動性,體現情境化和活動型的課程特征。在小學英語語句學習中,協同式情境化理解一般遵循“共同選取情境→各盡所能地分工完成任務→達成統一意見”的路徑得以實現的。以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 教學為例。協同式情境化語句理解可以通過學生自愿組建小組(一般為四人)辦法進行,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步:通過Watch and choose,小組成員共同了解故事梗概。

第二步:通過Listen and tick, Listen and judge,Read and underline, 小組成員對話了解Su Hai,Su Yang,Helen,Mike 的周末活動。

第三步:通過Game and show,全班同學在相互啟發和補充的過程中形成以下語句關聯結構。

在協同式情境化理解中,Who, How often, What,When 都是語篇中提供的情境,學習者通過組內互動和組際互補,在教材提供的情境中完成語句的理解。

2.協同式情境化應用

語句的應用是兒童語用能力的關鍵所在,語句的情境化應用是培養兒童語用能力的有趣而有效的途徑。相比于情境化理解,情境化應用過程中的情境更多來自于語篇外,具有復雜性和綜合性,能夠讓學生在較復雜和綜合的良構情境中應用所學語句。復雜情境是個相對概念,一般指主體多、關系雜、影響因素多但又具有較大確定性的情境,它區別于簡單情境,也區別于挑戰性復雜情境。綜合性的良構情境是復雜情境的一種整合形態,既包括同一層面內各因素橫向融合的情境,也包括不同層面間各因素縱向交互的情境。協同式情境化應用是相對于單打獨斗式、被動合作式和機械合作式的情境化應用而言的,它要求學生自愿選擇、異質建組、相互協作、共同實現,有利于將語句用活用深用廣。以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 教學為例。學生在協同式理解語句的基礎上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將語境從語篇的主人公遷移到小組成員身上,以“Our group’s weekends”為題先進行小組內交流,后形成小組報告,小組代表上臺匯報。匯報框架如下:

在“Our group’s weekends”活動中,人物由語篇人物轉向成員自身,周末活動由語篇呈現遷移至成員生活情境,整個活動在自愿成組、組內收集和交流各自的weekends、推薦小組代表介紹小組成員的weekends 中完成。

三、語篇的協同再現和拓展

相對于詞匯和語句,語篇是語言學習的高級載體,是詞匯和語句在語境中的融入和呈現。語言學習者主要是在真實且相對完整的語篇中接受、理解和使用語言的。語言學習不應以孤立的單詞或句子為單位,而應以語篇為單位進行意義的整體表達和語境的整體總局。因而,詞匯和語句是形成語篇的手段,形成語篇是詞匯和語句的目標。從學習的層面上說,小學生英語語篇學習主要包括語篇的再現和拓展,語篇的協同學習主要表現為協同再現和協同拓展兩個方面。

1.語篇的協同式再現

語言的再現是一種語言中詞匯、語句和語篇的重復提取,其中語篇的再現要求最高。語篇的協同式再現就是志同道合的學生群體一起聽、一起讀、一起寫,以達到復述或概括語篇的目標。一方面,由于語篇往往包含相當數量的詞匯和語句,學生們通過一起復述的辦法讓語篇再現,這種協同行為更具有廣泛的參與性、互動性,保障語言學習的廣度和靈活度;另一方面,通過協同概括的方式讓語篇再現,能夠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保障語言學習的深度和張力。以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 教學為例。在語句學習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對語篇再現進行如下處理:

T: OK, every group, let’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and retell the story.Two students talk about Su Hai and Su Yang’s weekends.And the left two, one talks about Helen’s weekends and the other talks about Mike’s.You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and help each other.Choose a character you like and retell in groups.Ready? Go!

S1 & S2: Su Hai and Su Yang usually visit their grandparents.They like playing with their cat Kitty very much.They often have dinner with their grandparents at weekends.

S3: Helen always has dancing lessons at weekends.She sometimes goes to the cinema with her friends.

S4: Mike usually plays football with Liu Tao at weekends.He usually chats on the Internet.He sometimes goes to the park with his family.They usually fly a kite and have a picnic there.

T: OK, which group wants to have a try?

G1:...

本課語篇的協同式再現是以“三步走”的方式實現的。第一步,教師板書展示語篇結構并示范復述,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第二步,學生接力復述課文,讓學生快速感知課文;第三步,學生自由選擇角色以小組為單位復述課文,讓學生協同再現課文。其中,前兩步是第三步的準備。

2.語篇的協同式拓展

語篇的拓展是學習者在接受和理解語篇基礎上的應用過程,主要表現在做語篇和續語篇之中。做語篇,即通過畫、演、敘等項目化的活動將語篇進行精加工和呈現的過程,是一種具有綜合性的語篇再現式拓展;續語篇,即通過續說、續寫、續編等項目化的活動將語篇進行改造和創造的過程,是一種具有綜合性的語篇創生式拓展。不管是做語篇還是續語篇,教師都可以引領學生通過協同的辦法高質量地完成拓展任務。語篇的協同拓展意味著學生在教師引領下自愿組合,小組成員各盡所能、相互協作說語篇、做語篇和續語篇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以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 教學為例。在學生語篇復述的基礎上,教師可呈現三個水平等級的挑戰內容,讓學生小組參與挑戰,具體設計如下:

Level 1: Mike’s weekdays S1: From Monday to Friday, Mike is busy but happy.S2: At school, he always...in the morning, and...in the afternoon.S3: After school, he usually...S4: These are Mike’s weekdays.He studies hard on weekdays.Level 2: Mike’s weekends S1: At weekends, he usually...S2: He usually...S3: He sometimes...They usually...S4: These are Mike’s Weekends.He plays well at weekends.Level 3: Mike’s week S1: From Monday to Friday, Mike is busy but happy.S2: At school, he always...in the morning, and...in the afternoon.S3: After school, he usually...S4: At weekends, he usually...he usually...he sometimes...he usually...S1: This is Mike’s week.He studies hard on weekdays and plays well at weekends.

本課設置三個Level,目的在于讓不同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愿選擇,教師鼓勵學生選擇“跳一跳,摘得到”的層階,讓不同的群體在各自的挑戰中成長。

詞匯、語句、語篇在英語語用中是點、線、面的關系。協同學習為聚點成線、串線成面提供了共同奮斗和相互協作的同心、賦能和聚力方式。當然,協同學習的順利實施需要教師積極引領、學生自愿建組、組員相互協作、教師適當點評四個條件。這些條件的產生和保持都需要教師樹立民主意識和學生主體意識,讓自己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支架。

猜你喜歡
語句語篇詞匯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重點:語句銜接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我喜歡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本刊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作文語句實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